书城投资理财怎样投资更幸福
21978000000002

第2章 投资理财正当时,想投就会赢(2)

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一位资深经纪人曾经说过,他在证券行业从业多年,手中也接待过不少大户,千万元资产以上的富翁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个姓陶的投资人,身价在两千万元左右,在2011年8月将50%的财产投入了单一股票中,结果股市大盘不妙,他所投资的那支股票也从15元一路跌到了10元左右。进入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之列的这个大户,如今却是睡不着、吃不好,血压也上升了,很是担忧自己的股票。

“毕竟,这些钱都是他这些年辛苦投资得来的,而且这个大户自己在生活消费上一向都是很节约的,除了车子开得好一点,穿着、吃饭什么都不讲究的。偶尔赚了一大笔钱,买件一千多元的毛衣,还要偷偷乐一把。如今,每天都要跌去他几十万元,资产迅速缩水,能不让他心痛吗?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这位经纪人都替自己的客户着急。理财专家还介绍说,如果我们将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等定义为高风险投资,定存、房屋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资定义为低风险投资,那么将高低风险投资标的合理搭配(比如2∶8,5∶5,6∶4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家庭结构和财富程度来不同搭配)的人,更容易睡得香、吃得好,更容易安安心心地迎接幸福。若一心只求取高报酬,必定也会有相应的高风险。

容易让人感觉幸福的投资比例,意味着只用不伤筋损骨的余钱,投资风险较高的商品;而必须保本的钱,则应该用来投入较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好的投资比例,让人幸福。另外,适当的资产配置也是幸福理财的良方。所以,如果要让自己幸福致富,从投资标的来说,不妨稍微分散一点,兼顾一下现金、不动产、金融资产、贵金属,还有保险保障等各方面。整体资产配置平衡一些,既能分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又能保持足够的收益率,容易让人有幸福感。

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合理理财

财富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之一,只有合理理财才能使财富快速增长。深圳君融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毛丹平博士认为:人们在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必须具备相应的财富智慧,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获得真正享受生活的“幸福密码”。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生活,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位40岁的离婚女性出租店铺每月收入2000元,目前有100万元存款,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她的目标是要送两个孩子出国念书,并且自己的老年生活要有保障。那么,就目前的资产看,达到这两个目标比较困难。但如果把这些资产进行合理投资的话,她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过上想要过的生活。所以,幸福的生活绝对离不开合理理财。

毛丹平认为,个人资产可以分为金融资产和人力资源资产,收入减去支出就有节余,节余部分应该分配到两个地方,一是投入到学习;另一个是进行金融投资,比如投资基金。这就形成了一个节约开支、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

人生就是一个创造财富、管理财富、消耗财富和传承财富的过程,因此在儿童时期就要购买保险,而且越早购买越好;青年期有了工作就要强制储蓄,可以通过股票投资、基金定投再加上保险。保险是一种财务补偿手段,付出一点保费,获得较大的风险保障。基金定投是比较合适的投资方式,定投采取分批投资的方式,可以分散风险,复利增长模式可以积少成多。此外,自动扣款,省心省力。而基金定投的收益既可用于买房买车,也可以作为孩子将来的教育支出,还可用于自己的养老生活。年轻女性目前财富不多不必自卑,可悲的是不知道如何理财,老年生活贫困潦倒。

“我现在房子、车子都有了,生活已经不愁了;股票、基金、外汇、黄金都买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希望资产可以多多增值。太太的工作也很稳定,孩子学习也不错,我真是很满足了。”

赵先生是有名的投资高手,40岁不到的他已经为自己和家人积聚起不少的财富,一家人生活安定、快乐。每每谈到自己对财富的这份经营,赵先生都充满自豪,想到将来只要能保持一定的增值,一家人的生活就可以相当舒适、美满,脸上总是洋溢幸福。

不过,财富多了,赵先生的担忧也有了,他发现所有的投资中,缺少了一项重要内容——保险。“以前没什么资产,觉得再花钱买保险有点浪费。现在财产多了,才有了这份不安。谁都不能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我和太太现在都想买些保险,比如健康保险、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起码是一种相互之间的经济保障。”

赵先生意识到,自己苦心经营起来的财富,可能因为少了保险这个小小的漏洞,损失惨重,甚至“一蹶不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或别的意外都会让家庭财产面临考验。没有保险,他着实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大打折扣。他希望可以让来之不易的财富有保护,让一家人可以好好享用。

像赵先生这样光有财富、没有保险的人,财富安全感很低,当他们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幸福感就会被不安所取代。这当然是我们所不期望的。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意外和风险无处不在,它们不以人的意志、善恶而区别对待,这些都对财富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没有保险的保障,家庭经济就会直面风险,财富的积累可能不堪一击。一场交通意外、一场火灾、一场疾病,都很有可能在瞬间大量侵蚀你的财富,令你和家人无限担忧,甚至“小康变赤贫”。

对于财富积累越多的人来说,风险也就越大,安全感自然越低,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感的下降。财富与幸福之间的链接会因为少了保险而断裂。所以,财富需要一堵“防火墙”,用它来抵御病痛、意外、生老病死等未知的不幸带来的财产损失。起码在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家人不用在经济上和生活上受累与忧愁。

钱小姐工作五年了,月薪8000元左右的她慢慢走在自己的财富积累路上。在不久前,她为自己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险,受益人为自己的家人。“买这份保险,是希望给我的父母一个保障。”

她说:“现在家里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他们的经济情况会大受影响。而有了这份保险,起码在不幸降临后,我的家人不用为经济上的问题烦恼。这样,我也觉得我的家庭财富有了保障,家人的生活更安定,心里多了份安全感。”

正如钱小姐所说,拥有财富,又合理安排保障的人,安全感较高,他们分散自己的潜在威胁,把面对风险时的财产损失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因此他们不怕意外、不怕火灾、不怕疾病,至少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还有保险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支持,使他们的家庭资产不会受损太多,家人也不必因为财产的损失而苦恼。

如果有了财富,而没有可靠的保障,就会失去安全感、失去幸福感,这实在并非我们的初衷。而拥有保障的财富才能使我们真正拥有幸福的感觉。

今天的投资是储蓄明天的幸福

理财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管理自己财务资源的过程。而养老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生活目标,因为,一个人晚年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要实现晚年的幸福生活就必须在年轻的时候积累足够多的钱。

一个人到60岁以后,就基本上不能通过工作来赚钱了,晚年的生活费用主要来自年轻时的积累。因此,你要想晚年生活无忧,就必须提早做好准备。一个人应该在35岁开始为自己存储养老金,35岁之前的财富积累主要用于结婚、生子、买房和买车。一个人在35岁之后,随着事业的稳定发展,收入逐步增加,用于积累的财富也随之增长,积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养老,次要目的是为了子女的教育费用。一个人到60岁的时候,应该存储好未来20年的生活费用。那么怎样储备养老金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储蓄。银行是财富最好的住所,因为存在银行的钱不会损失本金,还能带来收益。存储养老金最好用长期储蓄的方法。如果你有5万元,想进行长期储蓄,但又担心有急用,你可以这样做:用1万元开设1张1年期存单,用1万元开设1张2年期存单,用1万元开设1张3年期存单,用1万元开设1张4年期存单(3年加1年),用1万元开设1张5年期存单。1年后,用到期的1万元开设1张5年期的存单,以后每年如此,这样4年后你手中的存单全部为5年期的,每张存单到期年限相差1年。这样做既可以保持储蓄的流动性,又可以获得5年期储蓄的高利息。

第二,储蓄型的商业保险,其中年金保险是一种最主要的方法。年金保险是指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金额、方式,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有规律地、定期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年金保险实质上就是长期储蓄。年金保险多用于养老,所以又被称为养老金保险。

第三,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推出的保险制度,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应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是个人存储养老金的重要方式。

第四,股票和基金。股票和基金是最大众化的长期投资工具,也是投资增值最大的投资方式,非常适合储备个人养老金。中年人尤其应该加大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力度,为了晚年的生活积累财富。

第五,房地产。房地产是抵御通货膨胀的良好手段,也是储备养老金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房地产投资需要的资金较大,因此房地产比较适合富裕人士。

小时候,大人告诉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上个好大学,你就能找到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现如今,你毕业了,工作了,每天朝九晚五,力争上游,假日和朋友出游,偶尔锻炼身体,不时约朋友小聚、看电影、Shopping,虽然累点,也算过得有滋有味。那30年后呢?你是否想过自己30年后的生活?牵着老伴的手在希腊爱琴海细数往日情怀,还是蜗居在小房子中,每天白粥配咸菜?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但没有人希望今天的收入比昨天还要少;每个人都希望长寿,但是没有人愿意到老了还晚景凄凉。你是否计算过未来30年,作为家长的你需要为子女准备多少教育资金、结婚资金?你是否计算过退休之后如果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你需要多少资金?

假设你现在30岁,计划在55岁退休,终老年龄80岁。目前城市基本生活费和医疗保险支出的最基本消费是1500元/月,4%的通货膨胀率,25年后,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需要4000元/月。25年的退休生活至少需要4000元/月×12月×25年=120万元,如果加上旅游、休闲支出按月消费最基本的1000元计算,还将增加80万元,总共200万元。200万,这只是一个人的费用,夫妻双方费用需求总和保守估计也将超过400万元。而且,如果你的身体还不错,活到85岁或者90岁都有可能。再加上老年人无法躲避的病痛,未来医疗开支几乎无法预估。这些都可能令我们需要的养老金需求变成五六百万元,甚至更高。

那么,你需要在多长的时间里赚够这笔钱?按照上面的假设,假如你是25岁开始工作,那你的工作时间是30年,退休生活时间25年,也就是说,在有工作的30年内,你必须准备好未来25年的生活基金——40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你买房买车以及子女的教育费用!

25年,400万!相信这组数据已经足够让你阵脚大乱。其实,你大可不必这么慌张,因为亚洲顶级理财师已经为你想到好对策,助你成功跨越落魄与殷实的分水岭!

正确的理念是投资理财的先决条件

投资是一门学问,并非简简单单就能赚钱的。投资不是简单的两个字,也不是把钱随便放入市场。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明白了投资的内涵,树立了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开始投资,这也是成为一个成功投资者要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投资,即使同样是成功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综合了大多数理论和成功者的观点,列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不要“白日做梦”。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白日梦”,也有无数的人会去迷恋那些快速赚钱、过眼财富的童话,但是,这种故事只能吸引失败者。如果一种股票为众人熟知并能赚很多的钱,这就意味着好事已过去了或马上就要过去。

寄希望于努力工作和储蓄的人没有真正的致富机会。努力工作和储蓄只适合大众,却不是百万富翁们致富的原因。成功人士懂得,寄希望于努力工作和储蓄的人没有真正的致富的机会。工作带来的,或因付出某种劳动而获得的收入称为“工资收入”,它的最普通的形式是工资。因此,要靠工资收入来积累财富是十分困难的。你的工作收入和储蓄都将被征税。

除此之外,储蓄还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如德国魏玛政府发行的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变得几乎没有价值。

投资专家指出,美元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已经贬值90%。所以,做一个守财奴式的百万富翁是不够的。你的那点微薄的利息经不起通货膨胀和税务的折腾,三下两下就没了。假设银行付给你本金3%的利息,通货膨胀使利息损失2%,同时又被征20%的利息税,你储蓄的最后结果是反而丢了钱。正因为如此,成功的百万富翁认为仅仅靠努力工作和储蓄并不会让人致富。如果你想成为富翁,除了需要努力工作和储蓄,还必须找到更好的赚钱方法。

投资越简单越好。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挑战性和戏剧性的、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结果包含运气、时机和信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对投资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任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

成功人士们对投资有着独特的看法。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或者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积累财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投资就像按照食谱烤面包一样简单无味。想要致富,只要照计划、食谱或公式去做就行了。

既然投资和发财就像照食谱烤面包这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呢?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