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怎样投资更幸福
21978000000028

第28章 家庭理财,大财小财都要理(2)

对于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来说,记账都非常重要,然而,能将“账”坚持不懈地记下去的人却不多。很多人记账,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开始的时候满怀“雄心壮志”,可没几天就放弃了。

与其艰苦记账,不如享受记账的过程,把记账当成一种习惯,把理财当作一种生活。在持续的记账中,你会慢慢发现,记账不是麻烦,而是乐趣,记账不是模式,而是生活。真正的理财,就是看着账本上收入越来越多,盈余越来越多的一个日渐欣喜的过程。

理性消费,用坚定的决心诱惑抵制

抵制诱惑与理性消费是一个永恒的“零和博弈”的话题,商家的产品是用来积累和消费的,积累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消费。消费的诱惑难以抵制,这时就更需要做好消费规划和贯彻理性消费的原则。

如果消费带来的只是后悔或者出现一些财务问题的话,那就赶紧停止,否则后面还有更多的麻烦,一定要在消费陷阱的边缘悬崖勒马,站在健康消费的角度寻找理性消费途径。

理性消费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而且消费本身也存在着单纯消费和投资型消费的区别。特别是对当代人而言,理性消费通常是比较难的,因为诱惑太多。

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有回报价值的支出,被称为投资型消费或称投入,不能被视为单纯消费,这也是理性消费。比如,为了找工作置办一身行头,看起来是消费,但实际上是投入,因为这个行为是有目的、有回报的;同样,请客户吃饭应酬,为保持形象去健身美容,也不能被单纯地视为消费。关键要看你出于什么目的,有没有回报价值。

一个女孩子,家里给买了车和房,每个月挣4000多块钱,基本全部花掉,妈妈就劝她,你还没成家,钱随便花掉也没什么;但以后成了家,就多少要攒一点儿,就不能再这么花了。她觉得很委屈,这点儿钱就是不吃不喝全攒下,够干什么呀?不如拿来见世面、交朋友,为今后的发展销一条路。她的想法是对的,只是花钱要有个规划。

理性消费有哪些辅助手段?

首先是做消费计划和预算,知道哪些是你要的,它们需要花多少钱,你有多少钱可以用于消费?计划要尽量详细,预算要有弹性、有余地,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要花多少钱,能花多少钱,超支的后果也一目了然。

对于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要求,就像我们没办法完全区分消费还是投入一样,但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家庭至少要做到花一半留一半。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最好要有20%留做积累,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时之需,这也是一个好的消费习惯。

其次是要克制冲动,精于算计。俗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其实很多家庭里至少有1/4的东西是买来了却闲置的东西。

买东西的时候就要明确干什么用、什么场合用、什么时候用,否则冲动之后除了钱财受损,还有家被塞满等一系列后遗症。

商品是别人的,钱包是自己的。商家非仓库,买了商品就要以牺牲掉手中的金钱为代价,所以要把紧自己的钱包,购物一定要有计划。

把紧自己的钱包的一个好办法是控制好自己的现金流,永不花费超过总金额80%的手头备用金。可以运用信封法理财,即每个月把家中的钱放人一个个信封,分别用于买食物、衣服、汽油等,而且永远不花超过信封内总金额80%的钱。这样不仅支付了基本开支,还可以省下一笔钱。

每月要根据家中需要制订详细合理的购物计划。购物一定要有计划,甚至要提前将每顿饭的菜单都设计好,并写在账本上。购物无计划就等于给存款判死刑。

商家非仓库,逛得多一定会买得多,买得多就花得多,开好购物单再去超市才划算。

尽量减少去超市里闲逛的次数,把购买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然后回家。若闲着没事儿到超市里逛,逛一次,几十元就没了。

赶上节假日,可以提前购买并储备一些所需的节日必需品,以防节日涨价。

第三是要寻找省钱的渠道和工具。网购、团购和境外代购,都是时下省钱的好渠道。当然它们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网购、团购的东西与你想象的可能会有差异,托人代购毕竟也有诸多不便。

省钱绝不仅仅是减少支出这么简单,而是要花出技巧、花出品位,少花钱多办事。

第四是要学点心理学。比如,消费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合格的理性消费者需要控制消费心理,学会应对销售人员专业的营销攻势。

实在不行就找个人帮自己管钱;多听听自己另一半的意见,有时会少犯很多错误;自控能力差的,可以少带现金不带卡;再不成就找个理财师给规划规划。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理性消费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难度事情,它可以像吃饭睡觉一样,而且坚持下来会令我们受益匪浅。只要你有意识地培养理性消费的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理性消费,就从今天开始。当你想大手大脚地买这买那时,别再说“办不到”,而是要问问自己:“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不是说你一定要做得到,而是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促使你考虑其他解决之道,而不是排拒其他可能性。试着做做,相信你会找到其他替代方案控制消费的冲动。

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等。诱惑是很难抵挡的,但只要有决心,天下无难事。

注重性价比,消费讲求实惠

早在200多年前,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提到过“价值悖论”的概念,他说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这就是著名的“钻石与水的悖论”。如果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其实就是价值悖论。

价值悖论用于特指某些物品虽然使用价值大却很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使用价值不大,却很昂贵的一种特殊现象。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

水虽然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商品,但它同时也是地球上最为普遍、最为丰盈的一种资源,供给量相当庞大。因此,水的供给相比较需求还是大的,这造成了水的价格低廉。

相反,如果该商品是钻石、珠宝等对人们生活需求不是很大的稀缺资源,那么它的供给量就会很少,这就决定了这些稀缺资源的高价位。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什么东西见得少了,不容易得到,那么就有高价位,这就是价值悖论的根本原因。

那么,价值悖论和理财又有什么关系呢?

理财包括生产、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而价值悖论原理在家庭理财中的运用就是针对消费方面来说的。具体而言,就是针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的消费行为而言的,这也是理智消费的具体体现,具体应用于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省钱和投资,也免去了在众多消费品中无从选择的烦恼。

第一,不要有专卖店情结,有些东西不必在高档商店或专卖店里买。有些特色品牌的高档商店或专卖店里的东西品质是非常好,但一般来说总是比大型商场或超市里的东西要贵很多,因为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很多人工成本和店面费用都加在其中。平时逛逛作为休闲和赏心悦目也就罢了,但真要买东西的话,就要权衡一下了。因此,要有选择地在专卖店里买东西,省去不必要的开支。

对于一些工作应酬必须穿的高档服装或是家电等大宗耐用消费品来说,最好是去专卖店里选购,一般来讲,有很好的货源和质量信誉保证,在售后服务方面会比普通商场和超市要好一些。但是对于一些无关紧要、小零小碎的生活用品,比如鞋、普遍服装、日用百货等就没有必要非要到专卖店里选购了,专卖店情结是好,可也是耗费金钱的一大杀手。

第二,选购电器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款。家电消费贯彻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原则将会使你不省则已,一省就是一笔大钱,比平日里算计半天划算多了。

很多商家都会在选购家电的时候向你推荐一些最新款式或最优配置的商品,这些拥有最新性能的商品由于刚刚上市,往往价格都比其他商品高出许多。这时候就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实际需求做一个初步的评估,切不可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盲目追求最新款。

尤其在选购电脑、手机等流行时尚、充满个性化的物品时,不要一味地追求最新最好,因为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简直太快了,或许今天买的是最优配置,但是明天更新更好的又出现在市场上,你永远赶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最好、功能最多的,那么多的功能未必都实用,只取自己所需才是正道。

第三,不要盲目追求高档产品。适合自己最好,要注重性能价格比的实惠而理性消费。根本没必要买的高档产品可以省略。

比如女性选购化妆品,要结合自身的肤质、肤色和脸形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完全可以选择几元一瓶的甘油或者更便宜的雪花膏,根本没必要买几百元的高档产品。女性盲目追求高档产品的心理比较严重,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第四,购置房产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面积。拥有一套大房子是现在很多人的梦想,很多人在购房时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房子越大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更是家庭理财中的大忌。如果家中人少,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最适合自己的房产。

只要我们时刻将自己的实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恪守“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的原则,我们就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消费成本降低不少,这也是理性消费原则的体现。

消费决策不是一种想当然的计划,它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理性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随着年龄的不同受许多因素,如和现实需要、环境等影响,对个人在收入与消费标准形成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当我们在花大价钱换一点儿没多大价值的赠品的时候,我们应该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收益?我们获取的实用价值到底能物有所值吗?

明智消费,从“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入手,一以贯之,一定能找出花小钱办大事的技巧,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生活得越来越好。

在大宗消费品上该花的钱还得花

居家过日子,每天都面临着“消费”,消费不简单,远不止简单的讨价还价。既然我们每天都得消费,那么,如何消费,买什么样的东西,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大宗消费品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省钱省得多。

我们当然知道,省钱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定要买便宜的东西。我们可能都遭遇过类似的尴尬:想买便宜的东西省点钱吧,但是,偏偏买的便宜的东西不让人省心,三天两头就出问题,出了问题还得再买新的,这样一算,买便宜货也没省下多少钱,反而添了不少麻烦。

看重性价比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资金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会在他的理财投资行为中起到积极作用。在购买大宗消费品的时候,尤其要看重性价比,这是聪明理财的消费艺术。

这的确也是我们购物时的一个悖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大宗消费品的省钱之道也就存在于商品性价比的差异中。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买便宜的,但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买贵的。这就是买东西的艺术了!哪些东西应该买便宜的?哪些东西应该买贵一点的?哪些东西应该买价格适中的?应该什么时候买?

其实这些问题归结到一块儿,很简单:使用年限长的、重要的物品要买耐用的,这时候要更加重视商品的“品性”。聪明的消费是知道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东西,即使一次性地花掉很多的钱,那也肯定是花在了性价比很高的地方,尽管价格不菲,但肯定会带来长远利益。

比如说,像家用电器、家具、汽车、油漆、地板、瓷砖、水管、电线、洁具(特别是马桶)等,这类物品的使用寿命都远远在1年以上,都属于可以使用多次的商品。对待这些物品,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图小便宜,或者是因为一时的资金不足,而购买一些价格很便宜的商品。那样价是低了,但品质次了,前期你是省心了,等到后来,你会有一连串的麻烦,多花钱还费力。

看重性价比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资金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会在理财投资行为中起到积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考虑性价比呢?

一般来说,购买便宜一点儿的一次性消费品,并不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不方便,这类商品的性价比比较明显,因为这部分商品要说质量,其实倒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品牌附加值的影响导致不同商品价格不一样。

没必要为这类商品多付出一些品牌附加值,选择便宜的比较明智,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而省下的这些钱,就可以在买重要的东西时多投资一点儿了。这是消费的良性循环。

个性化的大宗消费品,也别贪小便宜,可以适度依性价比并依据喜好选择。比如说像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这一类物品突出的是个人的审美、个性特点,因此,在购买时要参考价格,也要讲个性,综合比较性价比。

对大宗消费品,别不好意思讨价还价,要理直气壮地摆出一副砍价行家的气势来,要知道,砍下来的价要比你斤斤计较省下的买菜钱多多了。购买大宗家具或贵重建材和装饰,如果是现金交易且一次付清,很多商家都会在现有价格上出让一定折扣。购买时千万要记得提出这一点,说不定价格就有优惠。

除了那些不知名的小厂家或个体户,知名品牌家具公司的销售员每个月都必须完成一定的销售业绩。因此,如果有需要,趁月底销售人员急于完成任务时采购,肯定能拿到一个不错的价格。

选择床上用品和其他大件装饰用品时,可以先到专卖店看好自己喜欢的款式,然后再去大型批发市场有针对性地杀价。即使在这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复,在下一家还有机会,不必只盯住一家不放。

有很多很漂亮的软装饰,虽然价格高,但是的确很漂亮,不要因为害怕别人说你而不敢买,也不要为了赢得别人虚假的羡慕而专门购买一些贵的大宗消费品。这些东西毕竟是你自己在用,你首先要自己喜欢,其次是看重性价比。

如下的一些小窍门可能对你购买大型家电有所启发:

学会比较性价比。如果你打算添置大型家用电器,就不要考虑网上购物。大型、专门的电器商店才是最实惠的选择。购买冰箱、空调、洗碗机等电器时,除了比较价格,还应该注意各个产品的能耗指数和耐用程度,选择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款式。很多厂家为了吸引顾客,会在产品的外形上大做文章,但是漂亮的外形、最新的型号并不表示这种产品在功能上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