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石头会说话?
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在圜丘正北的皇穹宇有着奇特的回音现象,还有传闻说,假如人站在皇穹宇殿前的第十八块石头上说话,便能听到各种奇怪的对话声,这些声音有时如泣如诉,有时铿锵有力,有时委婉如诉衷肠,有时坚决似发号令。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说天坛当初在修建时,经常发生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比如刚刚打好的地基,第二天就被人破坏了;上午才雕刻好的石栏杆,下午就有很多划痕出现。大家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上天在警告世人,这个地方不适合建造天坛。为了稳住人心,朱棣就命令心腹大臣们赶快想出好主意来。
这些大臣聚在一起,商议半天也没个好主意。就在大家烦愁的时候,忽然听得屋外传来一阵木鱼声,推窗一看,原来是个云水僧路过。其中的一个大臣见那僧人相貌不凡,便请他要给出出主意。这个僧人哈哈一笑,就说:“这些古怪事本来是此处的鬼魅在作祟,你们若能依照我的吩咐去做,从此之后,自可高枕无忧。”
根据这位神僧的指点,天坛的丘坛建造成三层圆形,所用石料的数目都与“九”有关。比如,上层的直径是九丈,中层便是十五丈,下层就成了二十一丈,三层直径之和为四十五丈,正好是“九”的倍数,九乃阳数之极,而且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味,这也是皇族权威的体现。上坛圆心为一块圆形大理石,神僧说那叫天心石,也叫“亿兆景从石”。人站在那上面说话,可感到强烈的共鸣,亿兆景从便是“一呼百应”的意思,象征着皇权一统天下,天下万民追随天子。
天坛建造接近尾声时,人们便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站在圜丘坛最上层的中央圆石上,能够起到扩音的作用。这怎么说呢?比如人们压低声音说话,但产生的效果却十分洪亮高亢,犹如雷鸣。这与那神僧当时所说的情况完全一样。假如皇帝站在这个位置举行祭天典礼,那声音之洪亮、音韵之高亢,简直如同神谕一般。永乐帝对天坛的设计十分满意,不过,即便明朝的皇帝们在这里祭天时的声音再怎么铿锵有力,也没能保住大明江山的安稳。
在清乾隆十七年(1752),朝廷对天坛进行了重修,在重修之后,殿顶便改作黄铜贴真金叶九层,而门楼、殿瓦、墙顶以及围墙的墙身和宫门左右的垛墙则全部换成了蓝色琉璃砖。这种设计是为了表示天象,而这种圆形围墙也被人们叫做“扇面墙”,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闪烁着蓝光的琉璃筒。
众所周知,这座围墙还可以用来玩传声游戏,因此又被人们称作“传声墙”(也叫回音壁)。当两个人分别在东西配殿后面贴墙而立时,两人面向北面,一人贴着墙说话,另一人把耳朵贴在墙上仔细去听,无论那边说话人的声音多么小,对方都可以听得很真切,甚至还可以自行调节音量。无疑地,这又是天坛的一大奇景。不过,在做试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即听话者假如把耳朵朝向南面,那就只能听到比较细微的声音了,假如说话人把嘴朝向南面,那么听话者就完全听不到声音了。
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了传声学原理,而不是什么真龙天子显示的“圣迹”,或者皇天给人们的警示。古人把这些传声学现象归结为“皇天的警示”,无非是为了凸显皇帝的神圣感,从而让臣民更好地服从于他。
玉带桥因何而得名?
在颐和园昆明湖的长堤上,横跨着一座造型精美的石桥,这石桥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带桥”。玉带桥在周围优美景色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富丽优雅,宛如仙子的衣带,飘落在人间。
若说起这玉带桥名字的来历,还真和仙女有关呢!
话说乾隆在某年仲春时候,叫上和砷、纪晓岚等人一同夜游昆明湖,说要欣赏湖光月色,顺便放松一下,因为这段时间繁忙的朝政压得他几乎无法透气。
这三人在一座华丽的游船上摆开了宴饮,乾隆被阵阵夜风吹得十分惬意,和砷便说:“今天月色这么好,万岁爷何不开怀畅饮呢?我们陪着万岁爷吟诗作对,真是畅快!”
此时的乾隆已经有些醉了,便乐呵呵地说:“只是今晚太过寂寥了,早知道就该带上几名宫娥,她们奏乐,我们饮酒,这才叫畅快呢!”
“万岁爷,这天上的仙女比宫娥要美得多,您何不等仙女下凡,和您一起宴饮呢?”纪晓岚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指着天上的明月说。
“纪爱卿真会开玩笑!哪里有仙女下凡的好事啊?若今晚真有仙女下凡,朕回去就赏你。”乾隆话音未落,便听纪晓岚说:“皇上您是真龙天子,仙女也爱人间英雄,我看今晚月色如此柔美,怕是万岁爷会遇到一位姿容不凡的仙子呢!”
“哈哈哈,纪爱卿说得好!”乾隆刚说完,就歪在一边不言语了,原来竟是进入了梦乡,寻他的仙女去了。
乾隆觉得自己飘飘忽忽地来到了一个地方,这地方的景物和颐和园颇为相像,可他身边却没了和砷与纪晓岚。他心底正纳闷时,突然发现一个穿着月白衣衫的女子款款走来。
“哎呀,莫非我真的遇到仙女了?”乾隆看这女子步态轻盈,尚未走近便有一股清香飘来,不觉心中一震,便说:“敢问仙姑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女子大大方方地说:“此乃天宫的一处琼楼。”
乾隆听这声音真如脆铃儿一般,又见眼前的仙女美丽非凡,不由得凑近些,想继续搭讪。可这仙女把脸一红,慌忙躲开了。乾隆一见,越发来了兴头,便紧紧地跟随着她。
仙女一时着急,竟没有注意身上的玉带掉落下来,那玉带不知落在了人间何处,乾隆正好奇,就往下界一看,再抬眼时,那仙女早已没了踪影。把乾隆急得大喊:“仙姑?仙姑,你去了哪里?”
待他再睁开眼时,船正好行到西堤。乾隆这才恍然大悟,方才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可那梦中的情景实在太美好了,于是乾隆下令,就在昆明湖的练桥和豳风桥之间造一座桥,一定要有玉带当风的感觉。
工部大臣领旨后,即刻差人设计,没过多久,一座造型优美的汉白玉石桥便造好了,凡是见过它的人都说这桥的造型十分漂亮,仿佛是一条玉带飘落在湖面上。乾隆看后也十分满意,便给此桥赐名为“玉带桥”。
如意门也不“如意”
在颐和园里,各种各样的门不下上百个。其中的一个门叫“如意门”,它在颐和园的西北角上,如意门这个名字很是好听,关于这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据说,当年颐和园要翻修,慈禧太后对此事十分重视,经常到园子来视察工程进展,并且要负责工程的大臣向她汇报每一处亭台楼阁的名称,假如她认为哪里的名字起得不好,就要马上修改。慈禧希望每一处都要有吉祥的寓意,因此,她要求所有的名称都有一定的典故在里面。
有一天,慈禧在几位大臣的陪同下来到园子里,既是散心,也是看看工程进度。正好颐和园西北角上的一个园门刚刚改建好,慈禧看后觉得很是满意,便问:“这个门起好名字了吗?”
“回太后,这个门是刚翻修好的,现在还没起好名字呢。”一名大臣毕恭毕敬地说。
“哼,我看你们这些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来了。既然这样,那就让在场的人每个人想一个名字吧。想的好,我重重有赏;想的不好,我必不轻饶。”既然慈禧发话了,在场的工匠也只得放下手里的活,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慈禧下一步要作何打算。
既然在场的人个个都要想出一个名字来,那就拣好听的名字说呗,什么“万岁门”“太后门”“长寿门”“富贵门”,慈禧太后都听得不耐烦了,便怒容满面地说:“这些名字都不好,拉下去先给他们二十板子。”
有几个人见要挨打便连声告饶,这时却听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小的幼年也曾略读过些书,不如就让小的来想个名字吧。”
慈禧抬眼一看,原来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什么好名字你尽管说吧,可是,假如不能让我满意,你的下场可比他们更惨。”
只见这年轻人不慌不忙地说:“小的认为,太后独独看重这个园门,必定说明这个地方是太后所喜欢的。既然是太后喜欢的,那必定是希望这里的一切都如您心意。依小人拙见,就叫‘如意门’,太后觉得怎样?”
慈禧细细一想,这名字中的“如”象征着女人说话一言九鼎,而“意”则有一切如她心意的意思,既好听又吉利,而且还象征自己大权独揽,因此便发话道:“这个名字很不错,明日我会派人给你送去赏银五百两。”
可令众人始料不及的是,负责工程的一位大臣嫉恨这个年轻人,便命几个手下在当晚将他推进湖里淹死了。不过这位坏心眼的大臣最后的结局也不怎么样,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慈禧,被丢进大狱里了,没过几天便病死在牢狱中。
这如意门的名字虽然好听,可起名字的这个人结局却是很惨。“如意”二字虽然称了慈禧太后的心,但仍没有避免晚清王朝的覆灭。可见,这如意门也不能让万事真的如意,只不过是图个心灵上的安慰罢了。
佛香阁的风水传奇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物,也是园内最大的一座建筑。既然叫“佛香阁”,那么这座建筑就与宗教有关了,据说此阁楼是仿照杭州六和塔所建,据说此处本打算建一座佛塔,可是建到第八层时,便奉乾隆的命令停工改建成佛香阁。
大家也许要奇怪了,这佛塔建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又改变计划,要建造佛香阁了呢?这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
据说当年,乾隆说要在万寿山这里建一座延寿塔,以表自己的孝心,因此他对这个工程十分重视。而工部大臣为了讨好乾隆便整天催促工匠干活儿,不仅让所有的工匠加班加点地劳动,甚至连饭都不好好给他们吃。这样一来便引出众人极大的怨气,因此那工部大臣越是催促,工程进度便越是缓慢。
工程进度缓慢,也不能全怪工匠不好好干活儿,因为每当这塔刚盖好几层时便遭遇一场暴雨,暴雨之后塔身便出现了好几条大裂缝。为了提前交工,工匠们又要冒着大雨抢修。而那位惯会讨好主子的工部大臣自己则是悠闲得很,只等完工之后领受皇帝的赏赐。
刘墉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十分同情工匠们的遭遇,便对乾隆说:“万岁爷,臣昨天去万寿山下看那佛塔的施工进度,虽然匠人们卖命干活,但进度依然缓慢。因为每当佛塔盖到七八层时,必有一场大暴雨,这暴雨冲毁了佛塔,匠人们又要重新盖起。可下一次又是场暴雨,佛塔依然被冲毁了,因此工程进度就很慢。”
“哦?居然有这样的事?”乾隆吩咐刘墉等一干重臣速速查明其中的原委。不过这原委也着实让乾隆大吃一惊。原来这万寿山下是一座明朝古墓,墓主人是明朝某位皇帝的妃子,据说她生前不喜热闹,偏爱清静,因此死后葬在万寿山这里。前段时间破土动工,想来是打扰了她的安静,因此便降下暴雨来。
“万岁,还有一件事您有所不知。”刘墉奏道,“那位妃子本是极受恩宠,但因难产而死,故而怨气深重,常使紫禁城里不得安宁。后依照高僧的指示,便被安葬在万寿山,因为万寿山这里的风水具有化煞的作用,而且能使死者超度升天。如今我们要建延寿塔,可这美人偏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您想她如何能安静呢?前几日的暴雨还不过是个预兆,只怕继续动工,还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
乾隆本是个极信鬼神之说的人,听刘墉说得头头是道,心说:“要造延寿塔本是为了孝敬皇太后的,当初选在这里是因为风景好,如今一看,还是不要建了。可这地基都打好了,若不继续建造,又觉可惜了。”因此便向刘墉询问道:“依爱卿看来,这里建什么好呢?”
“倒不如在这里建一座佛香阁吧。一来皇太后笃信佛教,这也能显示出皇上您的孝心。二来也是为了镇住这冤魂,永保我大清江山延续下去。万寿山这里的风水本来是极好的,皇上大可不必因为担心破坏前人陵墓而被人指责。我们建造佛香阁,这也是向天下人表明您对前人的恭敬心。不知万岁爷意下如何呢?”
刘墉的几句话当真说到乾隆心坎儿里去了。于是他便即刻传旨,改延寿塔为佛香阁,并命刘墉主持监工。刘墉和之前的那位工部大臣可不一样,他体恤民情,爱惜民力,深得工匠们的尊敬。很快这佛香阁建造完工了,乾隆在察看之后觉得十分满意,最主要的是,在修建佛香阁的过程中果然再没有大暴雨出现过,而这也使乾隆对风水鬼神之事更加深信不疑了。
颐和园凤凰墩的离奇身世
颐和园作为古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杰出典范,其中富有特色的景观一向不少,而且很多景点都有一段传说故事,这些秀美的风景不仅让人们享受着视觉盛宴,而且关于它们的故事也让人回味良久。
在昆明湖上,有三座小岛,是乾隆根据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岛”而建造的,其中的一座小渚名叫“瀛洲”,也叫做凤凰墩。关于凤凰墩的来历,有好几种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弄玉仙子与韩湘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