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21993000000003

第3章 佛教的基础知识(3)

五是禅那波罗蜜,即静虑,是指所有智道常现在前,没有散乱过。静虑有三种,安住静虑、引发静虑、辨事静虑。

六是般若波罗蜜,即智慧,是指能忍诸法之无生无灭。般若有三种,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

七是方便波罗蜜,在这里,方是方法的意思,便是便捷的意思,是指能够随机应变、巧设比喻对佛法进行讲解,让众生明悟。方便善巧有两种,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

八是愿波罗蜜,愿就是誓愿,愿有两种,求菩提愿、利乐他愿。

九是力波罗蜜,力就是指法力、功用,力有两种,思择力、修习力。

十是智波罗蜜,智就是明了无惑,是指如实地了知一切法。智有两种,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什么是佛性?

佛的意思是觉悟;性的意思是不变。佛性就是指所有众生永远不会变异的觉悟之性。所有众生都有佛性,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只是由于迷妄的深浅不同,所以有贤愚和明昧的区别。

在《涅盘经》中说,佛性是原因,成佛是结果,只有圆满具备了三因佛性,才能够成佛。那么,什么是三因佛性呢?三因佛性是指:一是正因佛性,即知道万相皆空,只有真如法性为永恒,要具有这样的悟性;二是了因佛性,要能够明了真俗二谛的大智慧;三是缘因佛性,要配合大智慧与悟性,坚持修行成佛,抵达正道。

五位百法是什么?

五位百法是指大乘佛教瑜伽派对所有万有诸法进行的一种分类,总共有五类一百种。这五类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五位七十五法是指什么?

五位七十五法是指小乘佛教对所有宇宙万有之法的分类方法。在小乘佛教中,把宇宙万有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因缘和合产生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称为“有为法”;二是非因缘和合产生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称为“无为法”,总共有75种,所以也称为五位七十五法。

在有为法中,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包括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三种。

什么是方便法门?

所谓“方便”,是指善巧、权宜,是一种能够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是一种能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智慧。所谓法门,是指如来所说之法是众生超凡入圣的门户,所以称为法门。

方便法门就是指随机度人的一种方法,是能够使人便利﹑得益的途径。众生的根器不同,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以及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才是方便法门。

佛教果位的意思是什么?

果位就是指修佛时能够达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总共有四个果位,它们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个果位,即佛、菩萨和阿罗汉。

小乘佛教认为,在现世之中只有一个佛,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而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小乘佛教中的圣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够进入涅盘的境界,然后在涅盘中安住,不再去度化众生,所以不能够称为菩萨,也不能够成佛。而大乘菩萨道虽然入涅盘却不住于涅盘之中,虽然能够解脱生死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死,是为了能够方便度化有缘众生,所以称为菩萨道。

菩萨果位总共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十地之前的四十个阶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是圣人。

四向四果是什么?

四向四果是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它的具体内容有须陀洹向(预流向)、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向(一来向)、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向(不还向)、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其中,须陀洹向是最低阶位,然后按照次序上升,直到最高的悟境--阿罗汉果。凡是证得阿罗汉果的人都被称为无学;能够证得其他七阶的人则被称为有学。

在最开始的须陀洹向阶段,需要彻底斩断见惑,所以也被称为见道位;后面六阶则是断除思惑,也称为修道位。当见惑和思惑都被断除以后,就达到了阿罗汉果阶位,也就是声闻的最高悟境。

在佛教中,瑜伽的意思是什么?

瑜伽源自古印度文化,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支。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瑜伽,主要是指一些可以修身养性的方法。

瑜伽是一种通用的身心修持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公元前200年的瑜伽行者帕坛伽利写的《瑜伽经》是其经典代表作。在瑜伽中,所有身心修行的人不管属于哪个派别,都被尊称为瑜伽士。

古代印度瑜伽可以分为五大派别:

一是哈达瑜伽,是一种以呼吸与身体修炼为主的教派,追求人体极限。

二是胜王瑜伽,其经典代表作是《帕坦加利瑜伽经》,注重静坐与冥想,以达到天人合一的三摩地境界。

三是智慧瑜伽,也称为知识瑜伽,是以理性的思维和逻辑思辨来对真理进行探索。

四是虔信瑜伽,也称为至善瑜伽,是追求超越情感的至善大爱,以冥想、诵唱、礼拜等严谨的宗教生活与积极的行善来达成瑜伽。

五是行动瑜伽。积极投入到现世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达成功德圆满,例如圣雄甘地就是行动瑜伽的代表人物。

佛教中的禅定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所谓禅,是指不执著于所有境界相;所谓定,是指内不动心。所谓“禅定”,是指念心清净,外禅内定。所谓外禅内定,是指禅定一体:对外境不起缘染,对尘世种种的欲望不动心;对内心也没有贪爱,没有执著,既不昏沉也不糊涂。

禅定的过程是先从入静开始,然后至静,再后寂静,最后达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从身空到心空,再从心空到虚空法界的过程。但是,要真正做到禅定的境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必须要具有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才能够突破所有生理、心理和意识上的障碍,最终达到禅定。

禅定有六法,分别是:静,即放松下来;定,即专心致志;止,即摆脱一切私心杂念,让大脑放松;观,即一心一意地观想,令意志坚强;觉,即感觉敏锐,思绪空明;同,即无限可能。

佛教中说的身、口、意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众生的所作所为被归纳成“身、口、意”三业,而佛教的戒律就是为了防止三业造恶。

所谓身,是指身体的行为;来自身体行为的恶业包括杀生、偷盗、淫邪。所谓口,是指言语;来自言语的恶业包括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所谓意,是指心中的思想和念头,来自思想和念头的恶业包括贪婪、嗔怪、痴迷。

要修得佛法的正果,首先必须净化身、口、意三业。

什么是舍利?

舍利的意思就是灵骨、遗体或身骨。最开始,舍利是指佛陀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遗留下来的固体结晶体,后来,高僧圆寂火化后剩下来的结晶体也被称为舍利,舍利通常都被埋葬在佛塔之中。

舍利子和普通骨头是不一样的,舍利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等;有的晶莹透明,看起来就像珍珠、玛瑙、水晶一样;有的闪闪发光,看起来就像钻石一样。舍利子的颜色则有白、黑、绿、红等各种颜色。据说,白色舍利来自骨骼,黑色舍利来自头发,红色舍利来自肌肉。

另外,凡是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和信徒,他们在往生之后,往往也能得到舍利,例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大师、印光法师、太虚法师、章嘉法师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舍利。

一般来说,舍利可以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两种,在火葬以后的舍利为碎身舍利,而全身舍利则不需要经过火葬,肉身也不会腐烂,这种就是全身舍利或者肉身菩萨。

佛教徒是怎样修成的?

要想成为一名佛教徒是不能够心急的,首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佛法,并且在经过了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等到对佛法作了充分的了解,并且信心坚定以后,才最终决定选择自己的道路。

要想成为一名佛教徒,首先必须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即佛陀的教导)、皈依僧(即修行证果的团体)。佛陀曾经说,只有皈依了佛、法、僧,了解了四圣谛、八正道,这才是完全的皈依,也是高尚的皈依,也是离苦得乐的皈依。

凡是愿意皈依的人,都可以寻找出家僧人作为自己的指导或者见证;如果没有出家僧人,也可以面对佛像自行皈依。皈依时,面对着佛像跪下,双手在胸前合掌,内心平静,然后磕三个头,拜三次,拜的时候,头、额和掌心着地,心中默默地想:

南摩正等正觉本师佛世尊,我皈依佛,为我的真正皈依处;我皈依法,为我的真正皈依处;我皈依僧,为我的真正皈依处。

像这样默念三遍后就成了佛教徒。从此以后,要受持五戒,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种三皈五戒的仪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如果有需要的话再重复进行。

佛教徒主要有哪几类?

总的来说,只要皈依了佛教就被称为佛教徒。佛教徒可以分两类:出家众和在家众。出家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在家众包括优婆塞和优婆夷。

比丘也称为乞士,是指年满20岁,并且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必须遵守一定的戒律,需要护持三衣一钵,要乞食自活,居住在阿兰若处,少欲知足,远离所有世俗的烦恼,要精进修道,目标是为了证得涅盘。

比丘尼也称为沙门尼,也就是尼姑,是指年满20岁,并且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沙弥是指年龄不到20岁的出家男子,也就是小和尚。沙弥需要受十戒。小孩子出家就称为沙弥;如果年龄超过了70岁,就不能再受具足戒,只能受沙弥戒,成为沙弥而非比丘。

沙弥尼是指年龄不到20岁的出家女子,要在受过十戒以后,称为沙弥尼。

式叉摩那尼也称为学法女、正学女,如果沙弥尼想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应该在2年之中学足六法,也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食非时食,在这期间被称为学法女。

优婆塞也称居士,指在家里信佛,并且受了三皈依的男子。如果五戒圆满的话,就称为满分优婆塞。

优婆夷就是女居士,指在家里信佛,并且受了三皈依的女子。

成为一名佛教徒后,为什么需要修行?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

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只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了,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烦恼痛苦了。在三业中,又数意业是最难修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意识具有分别和执著的功能,所以意业是修行的最主要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佛教徒需要进行怎样的修行?

佛教很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就是修行。所以,从早晨起床到夜晚休息,佛教徒在自己的一天当中随时都是可以修行的。例如,早晚课诵、行立坐卧、居家外出、待人接物、读书进修等,就连心中的念头也都应该遵守佛法,要以慈悲作为根本,要以方便作为法门,要与人为善,这就是在进行修行。

佛教对修行体验很重视,有一分证悟,就能够去除一分无明。所以,修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安排,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就可以了。例如,早晨起床后,要上香礼拜,或者诵经一卷,或者静坐五分钟;也可以在每晚临睡之前,在佛前礼佛静心,或者诵读祈愿文,反省自身;也可以参加道场共修,洗涤内心的贪欲和烦恼。

佛教中的五戒是指哪五种戒律?

一般来说,五戒是指在家居士,也就是优婆塞、优婆夷应该持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第一,杀生戒。佛说,世间的众生都具有佛性,都是可以成佛的。而这众生包括胎生的、卵生的、湿生的、化生的四大类,所以佛家认为除了不能杀人以外,也不能够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要戒除直接杀害,而且也要戒杀因和杀缘,例如,猎人是直接伤害的人,而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帮助杀害生命的人。

第二,偷盗戒。偷盗就是指偷取有主人的物品。不管是直接偷,如窃取、抢劫,还是间接偷,比如贪污、舞弊;也不管是明显的偷,比如勒索、诈欺,还是隐蔽的偷,比如假公济私、浑水摸鱼,凡是用以上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自己不应该得到的财物,都被称为盗。

第三,邪淫戒。邪淫戒分为两类,出家人需要从根本上戒除所有的淫念,在家修行的居士除了配偶以外,要禁除所有的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