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告诉孩子“网”向何方
22127400000028

第28章 小网民,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3)

(3)色情电影

许多色情网站都提供色情电影下载服务,国外网站尤其猖獗。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内色情网站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收费基本采取会员制,每月60~120元不等。有的是通过短信联盟的方式直接在手机费中扣除,有的是通过银行汇款,或者是通过电子银行的方法在网上实现支付,一些流行的电影或电视剧,三级片与A类片大量泛滥。

(4)色情短信

色情短信包括黄色笑话、黄色动漫、黄色FLASH和黄色歌曲等。今天,有些人专以编写色情短信为职业,更有许多网站靠经营色情短信赚钱。由于青少年酷爱互发短信,这些色情短信下载后,在年轻群体中间可以迅速得到传播。许多网站的短信订购都很“霸道”,尽管屡遭投诉,但屡教不改。

(5)色情邮件

孩子们收到色情邮件,就像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收到推销信一样。我们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得到我们的家庭地址的。垃圾邮件散发者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到孩子们的电邮地址,聊天室、网站、即时信息,以及孩子们主动把自己的电邮地址列在网上等行为,都为垃圾邮件散发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孩子们即使没有去过色情网站,也会被色情网站的垃圾邮件散发者列为收件人。对于不知从何而来的色情邮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立即将其删除。

网络色情的泛滥程度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和西欧,长期以来色情文化十分发达,色情音像作品、色情书刊杂志等极其盛行,里面充满了露骨的淫秽描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色情服务是公开化或半公开化、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合法行业的。有些年轻人说,“网络让害羞、内向或自身条件不好的人有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只要有一台联接到互联网上的电脑,就可以尽情地说一些心里想说却难以启齿的话”。一些网络冲浪者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描写出了网络的特点:“在网上,就算你满嘴口臭或是正在修脚趾,对方也不会知道,仍然会被你的文字所感动,把你想象成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迄今为止,色情业至少在东方还是羞羞达达的。在西方,人们害怕曝光一直是色情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但网络色情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展现在人们眼前时都十分露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上网时存在匿名性和私密性等特点。“网络就像一个面具”,在网上,人人都可以是“只见符号不见人”的“无名氏虚拟的符号”,而将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等身体特征,种族、信仰、职业、职位等社会特征隐匿起来,没有了面对面交往时的难为情与窘迫感。正因如此,许多人如释重负,将内心的隐秘,甚至隐藏的邪念也赤裸裸地在网络中展现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色情网站、包括色情商业机构嗅觉灵敏地“顺应时势”,大力拓展色情服务业务。

虚拟色情是一个新事物,既没有现成的道德标准可以评判,也没有既有的道德准则及规范可以适用。网络色情活动大部分是跨地域、超国界的行为,而各国、各地区具体的情况(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很大,各国、各地区有各自的文化传统、法律和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所以,对于网络色情的管制不应该、也不可能按一种固定的标准来执行,生硬粗暴地进行处理。在没有做出既定的结论时,应持宽容、理解、沟通、合作的态度,以经济建设为主。

对那些违犯法律法规的、可以明确界定的网络色情犯罪、利用网络(如网络交友、网恋)实施的诸如拐卖妇女、谋财害命等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情况,有关部门应保持高度警戒性,一旦发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法律手段,给予实际有效、坚决快速的打击,决不姑息手软。特别是在今天网络犯罪对社会安宁构成严重危胁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大事后追偿和处罚惩戒力度,令那些针对未成年人为犯罪目标的人有所顾忌。

IT行业应当自律,各大网络服务商、信息制造与传播者也应加强有效控制,在源头上扼制各种低俗、违法的色情信息,特别打击针对儿童的性犯罪资料,如儿童色情资料上网。对“少儿不宜”的某些色情信息,也应采取必要措施如分级管理等办法进行治理,以减少未成年人在网络上接触色情信息的机会。

现在,国际环球网联合会为了使“互联网络内容选择平台”软件达到预期效果,已要求世界各互联网络信息发布机构、互联网络服务提供机构、互联网络监控机构等对互联网络上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标记。安装有“互联网络内容选择平台”软件的计算机在调阅网上信息时,就会根据这些分类标记加以判断,如果是违禁信息,计算机就会拒绝显示内容,并拒绝传输到其他计算机上。美国参议院1995年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根据内容把电影电视作品实行分级引入电脑网络,以帮助家长对青少年收视电脑图文进行选择和控制。法案还规定,对那些向未成年人传播色情图文的人应依据有关刑法予以惩处。据美国法律,制作、拥有或分发儿童色情材料者可判处最长10年的监禁和l万美元的罚款。可以想象,这一软件对加强儿童网络行为管理,改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儿童网络行为的混乱局面,是非常有益的。

在国内,目前来说防止孩子与色情信息接触的方法只有两种,即安装屏蔽软件和禁止孩子上网。实际上,这些做法并不高明。屏蔽软件无论多么优秀,也无法阻挡所有不健康的信息,反倒是相当一部分健康信息也会被屏蔽掉。禁止青少年,更是不明智的做法,这无异于因噎废食,或把洗澡水同孩子一同泼掉。要知道,新鲜事物永远是属于年轻一代的,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应该支持青少年学习和使用互联网,让青少年从电脑及网络上汲取知识、接受教育,培养青少年进入信息社会所必需的能力,否则会使青少年失去在时代大潮中磨练的机会。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年轻一代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来管理网络,而不应该简单地依照道德标准和一些陈旧过时的规范,来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家长应该认清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要遇到问题就切断孩子与电脑之间的联系,那种试图“净化网络”让青少年在“纯净”的温室环境中长大的想法,是既不适当,也不实际的。

我国目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3亿多,这个超过总人口1/4的群体将在未来十几年内走向社会,走向国家的建设岗位。他们的思想道德以及各方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所以,对以荧屏、网络、银幕上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为重要代表的不良文化进行彻底的整治和净化,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提供一片干净、晴朗的天空,无疑是一件任重道远而又意义深远的大事。同时,小网民们也应把握好自身的网上行为,远离那些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

不要崇拜“血腥暴力”

“我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要么欺负我老婆,要么抢我地盘,上次还抢了我一件几千万元的衣服,一定得找人收拾收拾他!”

听到类似狂妄的话语时,你不必吃惊也不必害怕。这位口出狂言者,既不是黑帮老大,也不是哪位为富不仁的阔佬儿,而是几名中学生。他们不是在蓄谋“作案”,也不是闲来无事吹牛皮,而是在网吧“酣战”后刚出来。他们讨论的“老婆”只是游戏里刚认识几天的女角色玩家,“地盘”是“怪物多、升级快”的“地区”,“几千万元的衣服”不过是游戏里的一件道具。不论如何,这段“豪言壮语”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孩子们的潜意识中已经注入了一股暴力倾向。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再加上网络游戏又具强大的诱惑力,于是孩子来到网吧后大多都去玩游戏。孩子们醉心于游戏中打打杀杀的场景,体验着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却不知身心已遭到了极大的伤害。

由于经常接触暴力游戏,孩子们的性格中已充满了暴力倾向。许多游戏充斥强权和暴力,解决事情的办法集中于武力,这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某日,四府街一个网吧内突然冲进近20名中学生,有的手持钢管,有的拎起网吧里的凳子,将一名正在玩游戏的同龄人打倒在地。在网管威胁要打110后,一伙人才悻然离去。当众人询问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孩子时,他竟不愿报警也不愿透露任何与家人有关的信息,只是说因为玩游戏时得罪了几个领头的才挨了打。挨了打的孩子还嘴硬:“要不是他们偷袭,我一对一谁也不怕。”听到这样的话,不少大人都皱起了眉头。

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里有名中学生白某,他犯下的罪行令人难以置信。2002年5月的一天深夜,12岁的小白潜入浦东某镇的一家麻将馆,朝着正在看电视的女店主背后插了一刀,接着又对其胸口捅了几刀。随后,小白又对正在睡梦中的男店主猛砍数刀。小白说,他之所以杀害麻将馆主人,是因为麻将馆使他的父母沉迷其中,夺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谈起为何会有这样的“杀人胆量”,小白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看暴力游戏和恐怖游戏,他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光盘。在“鬼片”里,他最喜爱的是日本游戏;在暴力片里,最喜欢的是《传奇》系列。“这么多片子足够给我壮胆了。”小白说。在游戏里,“古惑仔”快意情仇,活得都很潇洒。更重要的是,“古惑仔”在打砸抢杀之后,总是一副很“酷”的样子,不用负任何责任,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小白很向往这种生活。“这样蛮刺激的,”小白说,“而现实生活很平庸,大人们就是上班下班,小孩就是上学放学。”

天津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管教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少年犯都曾迷恋暴力、凶杀、恐怖或色情情节的文艺作品,不少人对香港“古惑仔”系列暴力电影如数家珍,并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前不久媒体报道,3名少年由于没有零花钱,竟然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得手后又将其残忍杀害并抛尸郊外。落网后,他们交待是仿照电影里的情节作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