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口才沟通术
22210300000024

第24章 说服之术(2)

心理学家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心理学家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知,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2.修饰一下仪表

通常认为,别人的言谈给我们的影响要比外表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以貌取人。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哪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3.承认双方的观点

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用哪种方式好呢?一般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以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气氛为重,若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他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谈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

当然,优秀劝说者也并非总是一帆刚顷的,他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此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研究证明,在下结论前,承认双方的观点,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4.成为他的“自己人”

研究者认为,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是行不通的,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5.引用权威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但是这项事业不为大家重视。那么,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注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

在一项实验中,让两组被试听到关于没有处方是否可以卖抗阻胺片的争论,然后告诉一组被试说可以卖的证据来自《新英格兰生理和医学月刊》(这是虚构的),另一组则被告知证据来自一家流行画报。结果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有更多的人赞成,没有处方也可以卖抗阻胺片。所以,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就能够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

说服别人时,不要过分心急

楚王非常爱养马,他将心爱的马,披上华丽的绸缎,养于金碧辉煌的厅堂里。

有一匹马由于长得太肥而死了。楚王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大臣们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做,楚王不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于是,一个大臣闯进王宫就嚎啕大哭。楚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哭,大臣回答:“那匹死了的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大国,却仅仅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应使用国王的葬礼才对!”

楚王说:“依你看来,应该怎样呢?”

大臣答道:“我看应用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女老幼来挑土。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谥号。这样,就可让天下人都知道,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王这时终于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地批评他,便说:“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大臣答道:“事情好办,依臣之见,用灶头为椁,铜锅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我们一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所常犯的错误,除了过分心急、不够耐心外,就是我们并没有在说服的过程中,提高我们自己的认识。我们不外乎把我们说过的话说了又说,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很多人不能说服别人,恐怕第一步就失败在自以为是上了。

因为没有关心别人的生活,没有细心地研究别人的问题,就下了判断,自以为“一眼就看穿了别人”。就医生而言,未详诊病情就下了诊断结论,结果是变“医”为“害”了。

在要说服别人之前,最重要的是将准备工作做好,先把别人的想法,别人的问题看清、摸准,反复研究、深思熟虑。在说服别人以前,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分析,把别人的想法、做法与问题所在看得清清楚楚,使自己得到正确的判断。

如果我们的看法是对的,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在我们去说服别人的时候,我们可能犯些什么错误呢?首先,我们可能过分心急,巴不得别人听了我们的话,马上点头说好,大为赞赏,向我们感激地说:“你的话,真是一言警醒梦中人,倘若我早能向你请教,早能听到你的指点,那就不会惹出这么多麻烦了。”是的,这种情形不能说没有。一个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而又善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对别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帮助。但事实上,这种情形是不太多的,在大多数场合,别人不会被我们一“说”就“服”的。

应明白,别人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形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没有那么快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即使别人肯听我们的话,甚至在听我们说话时,曾经大加赞赏,大为感动,说了许多使我们非常高兴的话,但回去仔细考虑之后,他们原先的想法,又可能再占上风。

何况,别人所接近的,也并不是只有一人。别人所听到的,也并不是只有一种意见。除了我们,别人,还有他们很熟悉的或很信任的家人、朋友,或许比我们更能说服他。

若你操之过急,就会把意见强加于人,使问题更难解决。

另一方面,各人的思想不同,而这些思想和心里的成见是根深蒂固的,就像一座山,要移去这座山,就需要有“愚公”的魄力与勇气。

对我们来说,第一要耐烦、第二要耐烦、第三还是要耐烦。遇到不能说服别人、反而被别人抢白一顿时,不要生别人的气,更不可生自己的气,也不要泄气。说服别人也像愚公移山一样,今天解释清楚一个细节,明天说明一个要点,日积月累,相信是会解释清楚的、会说通的。

有时,别人实际上已经被我们说服了,但在他的身后却存在庞大的力量,这个人拉住他的手,那个人扯住他的脚,因此,我们面对着的就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这时,我们也应增加我们的力量,介绍好的书给他看,请他去看一部很好的电影,也可找几个见解与我们相同,口才比我们更好的人,和他做朋友,和他多谈谈各种问题。

这样,双方在想法上,可能展开了拉锯战,就像一场“拔河比赛”。但是,正确的意见,总是会胜利的,除非你不再努力、不再坚持。这样做,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能够使你本来正确的认识更细致、更丰富,可使你对你本来看得清楚的问题,看得更深刻更透彻,当然同时也锻炼了你的眼光、你的脑子以及你的口才,增强了你说服别人的能力。

说服,要讲出道理来

若想说服别人,必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盛气凌人、以势压人。你的意见和建议要想让人信服,被人接受,最重要的是要讲出道理来,让人觉得有理有据。确实是那么回事。这样,别人才会更容易信服你。

其实,说服别人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以下几种是比较实用和简便的:

1.用高尚的动机来激励

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崇尚高尚的道德、正派的为人,都有起码的政治觉悟和做人道德。所以,在说服他人转变看法的时候,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高尚的动机来激励他。比如说这样做将对国家、公司带来什么好处,或将对家庭、对子女带来什么好处,或将对自己的威信有什么影响等等。这往往能够很好地启发他,让他做应该做的事。

2.用感情来感化他

当说服一个人时,他最担心的是可能要受到的伤害,因此,在思想上先砌上了一道墙,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怎么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解决这种心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诚挚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来对待他,在说服他的时候,要用情不自禁的感情来感化他,使他从内心受到感动,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3.通过交换信息来使他改变

实践证明,不同的意见往往是由于掌握了不同的信息造成的。有些人学习不够,对一些问题不理解;也有些人习惯于老的做法,对新的做法不了解;还有些人听人误传,对某些事情有误解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把信息传给他,他就会觉察到行为不是像原来想象的那样,进而采纳领导者的新主张。

4.让别人心甘情愿

如果想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任何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谈你所需要的,而是谈他需要的,教他怎么去得到。因此有人说:“撩起对方的急切愿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世人必与他同在;不能的人,将孤独终生。”

探察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心里引起对某项事物迫切需要的愿望,并不是指要操纵他,使他做只对你有利而不利于他的某件事,而是要对方做对他自己有利,同时又符合你的想法的事。

这里要掌握两个环节:一是说服人要设身处地地谈问题,要把别人的事当作彼此互相有利的事来加以对待;二是在促使他行动的时候,最好让他觉得不是你的主意而是自己的主意。这样他会喜欢,会更加主动和积极。

5.用间接的方式使他转变

说服人时如果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他常常会采取守势,并竭力为自己辩护,因此,最好用间接的方式让他了解应改进的地方,从而让他达到转变的目的。

所谓间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把指责变为关怀;用形象的比喻来加以规劝;避开实质问题谈相关的事;谈别人的或自己的错误来启发他;用建议的方法提出问题,等等。这就要靠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6.提高他“期望”的心理

被说服者是否接受意见,往往和他心目中对说服者的“期望”心理有关,说服者如果威望高,一贯言行可靠,或者平时和自己感情好,觉得可以信赖,就比较愿意接受他的意见。

7.委婉地表达

这种方法在照顾对方的自尊和面子的情况下,又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对方很容易明白,一般也乐于接受。

8.以对方感兴趣的人或事间接打动对方。在不能正面说服的情况下,采用“智取”的策略,激起对方的兴趣,间接打动对方。

9.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比一味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作争辩要高明得多,不管在谈生意还是说服别人的时候都是如此。

10.清楚地了解对方的希望和愿望。这种方法既能照顾对方的需要,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美国汽车大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说服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因为这样不仅能使你与对方得到更好的沟通和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卡耐基有时租用某家饭店的大礼堂来讲课。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去与经理交涉。他是这样说的:“我接到通知,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因为你是饭店的经理,你的职责是尽可能使饭店获利。”

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者,而他们光顾贵饭店,是你花五千元也买不到的活广告。那么哪样更有利呢?”最后,经理终于被他说服了。

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在于当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时,他已经完全站到了经理的角度。

接着,他站在经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笔账,抓住了经理的核心需求:赢利,使经理心甘情愿地将天平的砝码加到卡耐基这边。

有家电视台,每周设置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收视率比其他时段的节目要高出许多。

这个节目收视率之所以较高,当然有很多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们欣赏节目中的巧妙答话。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在开始时会对解答者所做的种种忠告提出反驳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颔首称是。

通常出现于这类探讨有关人生问题的电视节目上的观众以离婚女子占多数。这时负责解答疑难者常说的一句话是:

“如果我是你,我会原谅你,而且绝不与他(她)分手。”

你千万别认为话中的“如果我是你”仅仅是短短的单纯的一句话而已,殊不知它能发挥的效力是多么不可限量!而这也是由于人人者以为“自己是最可爱的”心理所致。

若你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无意间使用了不太妥当的言词,但由于你巧妙地运用这句“如果我是你”,结果就会弥补你言词上的过失。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促使对方做自我反省,并终于感觉到唯有你的忠言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对于较难说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认为你与他是站在同一立场的。

劝导说服要抓住要害

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该告诉对方这样做对他本人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一个人最关心的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一些利益,因为人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里,虽不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离不开各种与已有关的利益。因此,当你想要劝说某人时,应当告诉对方这样做对他本人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后果,相信他不会不为所动。

以下是一件发生在球王贝利身上的真实的故事:球王贝利,人称“黑珍珠”,是人类足球史上享有盛誉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显示出了足球的天赋,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一天,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赛后,伙伴们都精疲力竭,有几位小球员点上了香烟,说是能解除疲劳。小贝利见状,也要了一支。他得意地抽着烟,看着淡淡的烟雾从嘴里喷出来,觉得自己很潇洒、很前卫。不巧的是,这一幕被前来看望他的父亲撞见。

晚上,小贝利的父亲坐在椅子上问他:“你今天抽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