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一种表演
面部表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部表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脸色。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准备用语言表达什么,是可以通过脸色来表达的。所以《左传》中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就是说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能够通过观其脸色来表达的。
在生活中,可能我们大部分人未必意识到我们自己是怎样观察周围人的面部表情变化,继而揣度他们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那么想一想在单位,雇员只要对上司撇上一眼,便马上会明白自己的行动是否引起了上司的不满;在学校,老师维持秩序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表情的不断变化……
倘若某人进门就说:“真是累死了,我还不如死了好!”,然而,尽管嘴上如此说,脸上却又表现出非常高兴又十分得意的样子,那我们对他的话决不会当真,由于是他的笑容揭了他的底。但如果一个人愁容满面、情绪咀丧,用因痛苦而失去常态的表情走进来,尽管他可能仅是问我们:“今天几号了?”可我们肯定就不会首先在意他的问话,而是在意他的表情。
某联合航空公司有一个惊世纪录,那就是在某年载运了最大数量的旅客,总人数是×人。
于是联合航空公司宣称,他们的天空是一个友善和充满微笑的天空。事实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的微笑不只在天上,在地面就已经开始了。
有位小姐去参加联合航空公司的招聘,当然她没有关系,也没有熟人,更没有去打点,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本领去争取。她被录取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那就是因为这位小姐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让人惊讶的是,面试的时候,主试者在讲话时总是故意把身体转过去背着她,你千万不要误会这位主试者是不懂礼貌的表现,而是他在体会和感觉这位小姐的微笑,因为这个小姐的工作是通过打电话来工作的,是关于预约、取消、更换或确定飞机航班次的职业。
那位主试者微笑着对她说:“小姐,你被录取了,你最大的录取资本是你脸上的微笑,你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和运作它,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从电话中真正体会出你的微笑。”
尽管也许没有太多的人会看见她的微笑,但他们透过电话,能够清楚她的微笑始终伴随着他们。
若看能否推销出自己,推销出商品,不但决定于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同样的微笑也是重要。微笑不但会表达你的高兴、愉悦、满足、友好、亲密、欢迎、赞同及其鼓励;还能表达你的希望、请求、企盼;乃至是自谦、内疚、致歉和拒绝。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已经过去几个世纪了,而画中的女人还是令世人倾倒,还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形象。按照我们现代的审美观,蒙娜丽莎不但说不上漂亮,而且还显得有点儿臃肿。而她之所以至今令人倾倒,是因为她那永恒的微笑。那微笑使人看去,总让人感到心里舒畅、愉悦、进而产生好感。
有人把微笑说成是交际的灵魂,实在不过分。人们在交往中最能促成彼此沟通交流的是微笑。微笑是不须声音,通过面部略带的笑容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脸色。这种脸色宛如和煦的春风,让你感到温暖、亲切和愉快,进而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交际氛围。就像《诗经》中所说:“巧笑情兮,美目盼兮。”
然而,倘若你在说话中表情呆板,请不要以为你会迅速的学到这种技巧,也不要认为你总是不会有丰富的表情。科学已经表明我们能够计算出每分钟面部表情变化的次数,即面部肌肉每次构成一个新的表情就算作一次变化。你不防花上几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多次练习,附上有意识的表演形式进行训练,那么你会高兴地看到你的表情会悄悄地变得活跃而又有生机了。这种方法练习和学习小提琴新的指法一样,会使你取得极好的效果,因此,不学表演不失为更好说话的训练方法。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对我们来说,说话要注意场合,这一点不可忽视。因为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思想观念,远不如具体事物给人的印象更为直接与迅速。在言语文际活动中,把思想、感情和交际场合中的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增加谈话效果。
有一天,王老先生当客人面挥毫作书,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时,不留神掉了一个“话”字。旁观者窃窃私语,略有惋惜之情。王当天喝了一点酒,于是,王先生拍拍脑袋说:“酒后失话,酒后失话!”并重新书写。王老先生的一句话,情趣盎然,使气氛为之一变,在场的人无不拍掌称道、赞不绝口。
人际交往,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进行的。与场合相适应,是起码的。你在公司是经理,在公园就是游客,在家里就是丈夫,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交谈方式就应相应发生变化。
这叫“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场合改变了人们的“角色心理”,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并对人们的情绪发生影响。看对象说话,利用场合进行交谈,审时度势。不然,再好的话也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
选好说话的角度
在说话过程中,以原来选择的角度说话无法解决问题,因此就应该重新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来说,使问题顺利的得到解决而达到说话的目的。这是常用的一种说话方法,常常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说话的效率,也是拥有好口才的颇为关键因素。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夫妻感情和睦,然而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妻子是女王。
有一天晚上,皇宫举行盛大宴会,女王忙于接见贵族王公,却将她的丈夫冷落在一边。丈夫非常生气,就悄悄回到卧室。没过多久,有人敲门,房间里的人特冷静地问道:“谁?”
敲门的人凛然答道:“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没人似的动静全无。敲门人悻悻地离开了。可女王走了一半,又回过头来,再去敲门。房间内还是问“谁?”
女王这次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然而,门依然紧闭。她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居然还敲不开一扇房门。女王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但是走了一半,女王想想还是回去,于是又去第三次敲门,里面仍然是冷静地问:“谁?”
敲门的人柔声细语地说:“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终于开了。
所以几经周折,最终达到终于开门的效果,是因为女王转换了说话的角度,并非用女王的身份来敲门,而是用妻子的身份来敲门,因此门就开了。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于竞选中严重受挫,后来,他所做的震撼全国的一次演说,才扭转了被动局面。
当时,尼克松在所有的参议员中较为年轻,与他竞争总统的是艾森豪威尔。正当他为竞选四处奔走时,猛然,在《纽约时报》上刊出抨击他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文章。
为此,尼克松无奈之下被迫在电视台发表了半小时的讲话。下午6时半,当尼克松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全国都安静下来了。他采取了一个在政治史上极其少见的果敢行动,把自己的财物史全部公开,从自己的家产,一直谈到他的欠债。随后,话锋一转,详细列举并说明自己的经济收入情况,连怎样用掉每一分钱都告诉观众,从操心为孩子矫正牙齿到锅炉改装等款项。尼克松还告诉大家,这次竞选提名之后,实际上真的收到一件礼物,“此为得克萨斯州有人送给我孩子的一只小狗。”
当尼克松结束了30分钟的演讲后,大步走出了演播室。此刻全国各地一片沸腾。有100万人打电话、电报或寄出信件给他,每个着名的共和党人基本上都给他发了赞扬的函电,从邮局汇来的小额捐款累计达6万美元。全国听、看这次演讲的竟达6000万人,尼克松此次的演讲不仅使事实得到澄清,还得到了大批支持者。
为何尼克松的讲话这样感动美国人呢?就是他演讲的角度选得好。假设尼克松不选这个角度,而是选择在电视里辩解的角度,那么势必越辩越糟。因为尼克松对美国公众的心理非常了解,故尔,尼克松知道如何说话才能打动他的听众。从此看出,熟悉对方心理,选择好角度是何等的重要啊!
贵为女王、元首的维多利亚女士和尼克松在谈话时尚且要注意说话的角度,我们普通人又该怎样做呢?
邻居小张为人热情直爽,说话也特别坦率,邻居们都非常爱和他交往。但是,有一次他的坦率也给他带来了些许麻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张家里有一套闲置的空房,准备出租。那套房子地理位置很好,每年1万元的租金也较便宜,应该很快就能租出去。于是邻居和朋友们都相继给他介绍房客,可是介绍了几次都未成功。
仔细一问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小张打算要的租金是每年1万元,等于每月830多元,然而小张每次都是对房客说:“我的房子每月租金是800元,可是这样也许不太好算账,你就每年给我1万元便可以了。”因此数次都没有成功。
听说了这件事后,邻居老王对他说:“下次你就对准备租房的人说你的房子每月租金是850元,为算账方便,就让他每年给你1万元就可成交。”
真的如老王所料,小张的房子很快就租出去了。
实际上房子的租金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由于小张说话的角度不同,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有位公关小姐负责陪同一位海外某公司女经理在某地参观游览,上司关照这位公关小姐,要想办法款待一下女经理。
结果,在参观游览城隍庙时,途经两家饭店,这位公关小姐向女经理连续询问两次:“夫人,肚子饿吗?”
此位女经理礼貌而不无客气地摇摇头,两次询问均遭失败。后来,出了城隍庙,经过“老板饭店”,公关小姐眼看女经理就要登车回宾馆就餐了,于是她灵机一动迅速转换了一种说法:“夫人,早上出来,担心您等我,我没来得及吃早饭,只吃了两三块饼干,就来接您了,现在我倒饿了,请您陪我吃饭好吗?”
女经理听了,高兴地点点头。于是两人步入“老板饭店”……
这位公关小姐特有办法,求你不行,让你陪我总该给个面子吧!我们平常说话办事时也会遇到这种场合,好容易办了一桌子席,可惜就是请不到人。请客容易,候客难,少不了既丢面子又丢钱。假使如这位女公关人员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发出邀请,就是那些死不开面的人可能也会来呢,若真的不来就可以肯定,你在他那里势必任何事情也办不成了。
把握听着的心态
假设听众心态比较积极,心情愉快,情绪饱满,精神昂奋,那么,对于一些轻松的话题、热烈的语调、飞扬的文采、幽默的语体也许就比较容易接受,乃至欣赏。反之,假设听众心态比较消极,心情压抑,情绪烦躁,精神沮丧,此刻再幽默、生动的表达,也许都不容易打动他,相反还会招来他的厌恶,幽默、生动,有时会被当作媚俗、浮华。
所以,对于说话人而言,要尽量准确把握听众当时的心态,做到话题、语调、语体等表达内容、方式与听众心态的高度一致。当然,我们说的是积极适应,也就是说不但要适应其心态,还应当主动、积极地加以引导、调控其心态,把听者带进自己创设的语言氛围中去。
口才大师倘若直面一个内心秋意萧瑟的听众,有可能反而使对方有如沐浴春风的惬意感觉。听众的性格特征是说话人万万不可漠视的重要因素。开朗的听众,爱好热烈、坦率的谈话;深沉的听众,喜欢睿智、思辨的话题;刚烈的听众,却不喜欢缠绵、悠闲的文风;朴实的听众,讨厌奇诡、俏艳的表达;与浪漫的听众讲话,要讲究韵致、词采;与温婉的听众讲话,要注意细腻含蓄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此处仅是相对而论,凡事都有例外,要具体情况具体把握,就如胆小的人却偏偏嗜好恐怖片,文静的却独喜边塞诗。所以,要具备观察、分辨、洞悉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听众的内心。
1.看性格如何
大凡为人都各有其情,各有其行。言辞的表达内容与方式,一定要因人而异,只有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极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说话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容易“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数“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而与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采取循循善诱的说话艺术。
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某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道:“不能。”而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却说:“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不解,就问孔子:“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不同。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
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可见,孔子诲人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尤其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公关活动等各方面的交谈同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2.看心境状态
心境也称为心情,是一种较为持久的、难言的,但可以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大家清楚,在听觉方面,声波在耳蜗内转变成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这种密码通过神经系统的处理,听者便把这些编了码的信号感知为能够表达说话者意思的词汇。既然听者欲把接受到的信息经过神经系统处理,那么,听者的心境,肯定影响到语言的交流效果。
人际交流中往往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时如果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那么常常会发生意外问题的出现。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曾经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是这样说的:“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此话恰好被黛玉听到,她误认为婆子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竟气得“两眼反插上去”。婆子的话本说的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可黛玉却不这么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及心里状态使她产生了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3.说话注意对方的年龄、性别
说话人有男女老少之别,听众也有男女老少之分。作为表达主体,对于你所要表达对象的年龄、性别,要作到心中有数,把握好应有的尺度。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也不周。俄罗斯有句谚语说:“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这就从中指出性别对于接受是有影响的。不管是言辞表达的程度、声调都是这样。
面对少儿听众,说话时要充满感情,要形象、直白,能讲故事的地方就尽量讲故事,还要尽量口语化,切忌文字式的表达或者抽象说教;面对青壮年听众,说话时要体现出社会色彩,适应时代潮流,视野开阔,信息量足,语言节奏快,有哲理,富于激情;如果面对的是中老年听众,就要留意朴实、自然、稳重、谦和,多用交流、请教的口吻,切忌不能给人家一种哗众取宠、自以为是的不良印象。至于性别因素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面对男性听众,可以稍为随意一点,不妨坦诚直率一些,以热情开朗感染对方,不要吞吞吐吐、婆婆妈妈;而面对女性听众,则须谨慎一点,无论是严肃还是幽默,都不能使对方有不被尊重的感觉。与女性听众说话,最好做到亲切、婉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