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22215800000022

第22章 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1)

“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近八十年历史经验,特别是五十多年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否被人民和历史认可,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在执政的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党的五十多年执政经验的最新概括,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一、为什么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不但是我们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提出的全新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而又急迫的现实问题。日趋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提醒我们:共产党执政并非是坐在铁打的江山上,如果违背规律,同样会被人民抛弃。因此,吸取世界上各执政党执政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从自己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我们党执政的特有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苏东共产党和当代诸多老牌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

苏东十国都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曾经相当强大,能够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有时还处于进攻的态势。但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它们却纷纷倒下,十国共产党突然全部丧失了执政地位。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大厦在短期内相继訇然倒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引发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只是外部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西方反共势力的围压、渗透、策反只是这些国家共产党倒台的外部条件,根本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是共产党没有把党内的事情搞好,没有把执掌的政权巩固好,没有把社会主义建设好。从表层看,对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处理不当,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工作的领导失误,特别是政治上的专制和经济上的混乱无序等等问题都是导致苏共垮台的内部原因,但这些问题多少都还可以用政策失误、方法不当、缺乏经验来作解释。如果说党自身的肌体是健康的、坚强的,党还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党还有很强的凝聚力,仅有工作的失误,还有改正的机会,也不至于垮台。可是党的肌体长期患有沉疴,又不思救治,涣散无力,在人民群众中威信扫地,那就非垮台不可。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教训,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敲响的警钟。

就在苏东剧变的同一时期,世界上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大党衰落了,被人民抛弃了。在日本,连续执政三十八年的自民党在1993年7月的大选中未过半数,沦为在野党。在意大利,一向以议会第一大党身份掌握实权的天民党,在1992年政治丑闻的冲击下陷入危机,虽苦苦挣扎一年还是回天乏术,只好宣告解散,成立新党(取名人民党)。就在世纪之交,国民党在台湾继丢掉了“总统”后又沦为“立法院”的少数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七十一年连续执政之后也黯然下台这些情况说明,不单是共产党执政,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党执政如果不紧跟时代,不断发现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发现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就会被敌对力量所击败,并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我们党已经有了五十二年的执政历史,客观地说,导致苏联共产党和上述资产阶级执政党垮台和衰落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党内。怎样才能兴利除弊,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二)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更为激烈的冲击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并没有走下坡路,相反,由于采取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和缓和阶级矛盾的策略,西方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发展期。二十世纪末,以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为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从表面上看,冷战以资本主义阵营的胜利而基本结束,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西方反共势力并没有终止冷战思维,他们继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依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采取了更为猛烈但又表现隐蔽的进攻,企图把共产主义的“幽灵”赶出地球。在当前的斗争中,资本主义实际上是在实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战略。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斗争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上个世纪的斗争实践证明,全世界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对抗。人们可以从近百年两种制度的斗争史中发现,在近期内谁想在政治和军事上压服谁都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斗争。随着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全球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两种制度间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斗争将非常激烈,在这些领域向社会主义的进攻实际上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新式的和平演变战略。

客观地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从总体上一直优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苏联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优于西方国家甚至超过美国的经济形势,但那是靠强制性的政府行为片面发展重工业和追求高积累率换来的,没过多久便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在战后很长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陷于阶级斗争的漩涡中,执政党不是专注于领导本国的经济建设,而是忙于各种范围内的政治斗争。相比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重建工作中进展迅速,他们依靠有效的经济政策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拉动本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最终形成西欧、美、日三足鼎立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中,没有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苏东解体后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处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阵营里,而且有些地区依然相当贫困。因此,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优势是明显的。这种比较优势也必然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两种制度竞争过程中占有主动。面对这样的局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很好完善起来、综合国力并不是很强的时候,执政党除了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之外,还要警惕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进攻。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的同时,还拥有科技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但表现在现有产品的技术水平上,而且还表现在很强的研发能力上。大体说来呈现以下特征:其一,工、农业产品普遍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二,科技转化为产业的周期短,产品更新换代快;其三,有一支综合配套、基础扎实、研发能力强的科研队伍。而在我们国家,这些方面都有待于发展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挤压我们是在所难免的。当前,扩大开放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开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在大力吸收人类科技创新的优势成果之时,我们一定要提防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技转移做文章。

除了经济和科技上的挤压,文化上的冲击也不可小视。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由于全球交往的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跨地域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西方发达国家在向日益开放的中国展示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展示其高水平现代化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庸俗、自私的价值观念传播给我们。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年轻一代很容易受其影响,他们的文化心理会在这种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中趋向一种西方崇拜,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另外,某些反华势力还会利用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工具进行蓄意的文化侵略,并与境内外的“法轮功”分子、分裂势力相勾结,妄图通过精心的宣传和鼓动从思想上摧毁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虽然经济、科技和文化上的冲击相比之军事侵略表现更为间接、缓和一些,但其危害同样是不可小视的。当然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发起的进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停止不前,可怕的是在敌人的进攻面前没有反击的能力,没有思想、没有办法去战胜它。作为执政党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又要利用资本主义。

(三)当代世界新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逐渐转换为和平与发展,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正向人们迎面走来,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将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江泽民指出:“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各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的发展并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问题引发的争端和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采取新的策略,既保护好自己又能发展自己,把挑战当成机遇,把压力当成动力,大踏步地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就难以在中国的执政舞台上立足。因此,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实际上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

1.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于我们更多地表现为压力。二十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在一种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力驱动下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经济全球化不仅在终极意义上是全球化的基础,而且是至今为止现实生活中最为人感知的现象和事实,我们国家在全球化方面比较关注并积极应对的主要是在这个领域。客观上说,经济全球化在当前的进一步发展是拉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契机,但是经济全球化在给世界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财富,而且还有贫穷;它可以使强的更强,也可以使弱的更弱。江泽民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有利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社会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获益甚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2000年4月12日,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南方首脑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曾这样描述过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现象:“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然而,乘客们旅行的条件是极其不平等的。一小撮乘客住在豪华的客舱,内有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可进入全球通讯网的设备;他们有丰盛而营养均衡的食品,饮用干净水,享受先进的医疗,并能受教育。受苦的绝大多数乘客旅行的条件类似殖民时期横渡大军把非洲奴隶运往美洲时那骇人听闻的旅行条件。”但是,不管是如何的不平等,也由不得你愿不愿意,全球化已经影响到了你的身边。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这一进程。你所能做和必须做的是认清形势,充分利用有利于本国的一面,化解不利的一面,这样你不但能在不平等的状态中生存,而且将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加剧。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上个世纪后半叶发生的以信息化为龙头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直接导演了全球化加快的历史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一方面加紧了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以图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搞信息霸权和网络霸权,并以之作为搞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干预地区冲突、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变化。江泽民敏锐地认识到:“无论从世界的发展变化还是从国内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看,我们都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意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革新产业化。一些西方国家所以能够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所以能够聚敛世界上的大多数财富,所以能够维持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所以能够动辄对一些弱小国家进行武力威胁和发动侵略战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它们在科技上,从而在经济上、军事上掌握了很大的优势。我们要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取得主动,要维护我们的国家主权和安全,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大力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因此,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认识领导科技工作的规律,更好地肩负起执政重任。

(四)中国共产党还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考验

中国社会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计划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实际生活中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充满着种种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