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思想论
22215800000051

第51章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3)

物质生产劳动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基于“一个很明显的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史观告诉我们:生产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活动。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范畴也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其中最基本的要义是物质生产活动。由于历史上分工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状态,以及工业革命阶段机器的引入,直接生产过程中,充斥着大批的从事简单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劳动者与无产者、体力劳动者几乎是同一词。1776年《牛津字典》给劳动下的第一个定义是指“以满足共同体物质需要为目标指向的体力上的尽力”。一个世纪后有关劳动主体的定义指:“体力劳动者和让体力劳动者发挥部分作用的技工的总称。”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概括,在经典马克思的劳动范畴中特别是早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范畴的表述中或多或少的留有痕迹。在马克思获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以后,一旦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改造劳动价值论,深入到资本主义劳动的具体过程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就得到大大的丰富:从生产性劳动到服务性劳动,从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到分割剩余价值的劳动,从直接的生产劳动到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劳动,从而自觉地扬弃了早期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范畴的抽象性,提出了总体性劳动的范畴。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实践观点并非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人类劳动方式的变化,物质生产力性质的改变和水平的提高,劳动主体的构成变化作出贴近事实的新的概括。除了基本要义的劳动活动以外,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范畴还包括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等广义的劳动活动。因此,总体性劳动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是三种生产的结合。总体性劳动还指劳动结构的三位一体:即劳动的意义,劳动者的阶级,以及基于劳动者的阶级利益建立起来的政治关系。

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马克思的劳动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指出的:第一,证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以往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一直存在的,人类的大多数总是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这是阶级社会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第二,揭示了阶级现象存在的物质根源,归根到底根源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人类发展的以前阶段上,生产是如此的不发达,历史的发展只能在对立的形式中进行,整个来说,历史的进步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身从事劳动,为自己谋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还必须为特权者不断增值财富。在这里马克思完全摒弃了劳动人本学的道德评价的方法,尊重历史事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阶级统治作了自然合理的解释。第三,这一历史观也使人们得到这样的信念:由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人分成对立阶级的最后根据,至少在最先进的国家里已经消失。历史的领导权已经转到无产阶级手中,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确立这样的一种状态,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的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得到满足。“总之,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视角对于唯物史观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并不排斥人学视角,因为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是人化的历史。人的社会历史活动既具有客观物质性的一面,又具有主体价值性的一面。排除人的价值追求的历史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科学抽象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科学视角和人学视角的辩证统一。

3.资本和劳动关系的科学揭示。

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满足于它的应用条件以后才能成为具体真理。社会主义的信念不能以抽象真理作为它的实现依据,而要以具体真理作为它的实现依据,这个具体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具体运用。正如唯物史观把历史置于它真正的基础之上一样,政治经济学把社会主义的信念置于一门严谨的实证科学的坚实基础之上,从而为社会主义信念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位,已经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一般的原理层次,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现实反映,是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概念。

第一,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是充分发展的商品社会这一基本事实出发,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商品入手,揭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衡量它的尺度是劳动的技术性质,社会分工的水平,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同时具体劳动是与人们具体的生活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劳动,代表的是人与物之间的效用关系,效用价值与人们的满足程度成反比。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具有商品劳动的历史性质,是商品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抽象劳动是与满足人们的交换需要相联系的劳动,衡量它的尺度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的节约与价值成反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分析,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存在任何非科学的因素,不受任何时代局限,这是我们今天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起点。

第二,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弄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是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使命。自从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价值的源泉的原理以后,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得,并非他劳动所生产的全部价值量,而必须把一部分价值交给资本家,这一情况显然和基本原理相抵触,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还是社会主义者都企图对这个问题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但都徒劳无功。马克思在对价值创造源泉的认识中,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由此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证明了资本劳动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其特征,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资本和劳动的真实关系是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现代资本家也像传统的剥削阶级一样,是靠占有他人的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只是占有无偿劳动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从剩余价值理论得出的革命结论就是剥夺剥夺者,即将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集团手中的社会生产资料,重新归为全社会所有。马克思的分析是对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社会现实的反映,但剩余价值理论的一般结论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资本对劳动的剥夺,如果超出剥削文明秩序的限度,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障碍。历史证明,剩余价值理论不仅为”剥夺剥夺者“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它的理论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的自我矫正和完善剥削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第三,资本文明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实质的同时,还从世界历史意义上,考察了这一新的剥削文明的历史地位。他以交往方式或交换方式为历史尺度,指出资本主义虽然是非人道的制度,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从而激发了世界范围内以交换为基础的竞争。相比暴力和强权,资本剥削是一种经济行为,一种被社会认可的变态经济行为。在现实经济中,无论世界的哪一处,剥削的实现都不是必然的,资本剥削有其本身的市场规则,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实现。因此,竞争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通过竞争实现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竞争的结果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工人的贫困化。资本劳动从一开始就与构成这一劳动基础的大部分人的利益是相矛盾的,因为资本财富不是别的,它是对工人生命力的掠夺,对工人自由发展条件的掠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抛弃资本劳动的狭隘形式,财富就是在普遍交往中造成的个人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就是人对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因而,资本文明的历史地位也是双重的,从本义上讲,资本是非人道的,但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从而决定了它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总之,离开了资本对世界市场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作用,我们就无法深刻地理解资本劳动的历史地位。以交往方式的发展为历史尺度,进一步拓深了科学和人学两大层面的研究视野,为现实社会主义充分利用资本文明的成果,朝着人类劳动的未来走向——实现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不断前进指明了方向。

4.人类劳动的未来走向。

从科学的意义来看未来劳动的走向,是共产主义信念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情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由现实的前提产生的现实运动。这一前提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它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解决这一冲突的手段只能历史的提供出来。

第一,共产主义劳动将消灭旧式分工,使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伴随社会化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的分配,从而包含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分裂越尖锐。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每个人而存在,并与他们相脱离的东西。以实现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的旧式分工使劳动对于大多数个人来说,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劳动者被限制在狭小的劳动岗位上,他们的身心和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共产主义劳动是在社会集体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上,以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自主劳动。它的经济性质,就是为个人的联合劳动创造各种物质条件。只有在这个阶段,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二,共产主义劳动是自由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未来自由劳动是相对于商品劳动的物化性质和由此形成的经济必然性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当超越市场经济的外在必然性,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劳动的目的本身时,才是自由王国的开始。自从人类有了剩余劳动就有了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的对立,这一对立的实质是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在人类历史走过的长时期里,一直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上,社会拥有的自由时间十分有限,因而不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是发生阶级分化的物质根源。在私有制社会中,一般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以牺牲占人口大多数劳动者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深刻地表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劳动使这种对立获得更加典型的形式。资本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角逐中,一方面为社会创造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要把自由时间变成剩余劳动时间,使工人终身都是劳动力,没有自由时间获得自身发展。共产主义劳动是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才能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通过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来独占社会自由时间的现象,使一切劳动者能够真正占有和自主的运用自己所创造的自由时间。

5.衡量劳动进步的两大尺度。

从经典作家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都是在改造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批判的历程中作出的。马克思在肯定自然界对人的活动基础优先地位的前提下,充分确证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手段,采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劳动阶级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他们为主导的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积累起来的物质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量。他们创造的物化劳动财富的丰富程度和他们的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是劳动进步的客观尺度;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个人能力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程度是劳动进步的主体价值尺度。只有两个尺度的统一,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进步。资本主义这种建立在价值之上的生产方式,其历史局限在于:就资本的本性而言,它是以人的物化为代价,以物化劳动占有和统治活劳动的方式极大地积累起资本财富。这种劳动方式必然带来劳动的异化。这种异化表现在价值归属上,就是财富的两极分化。表现在人自身发展上,就是人的物化,劳动者只是劳动力,资本家也成为人格化的资本。以人为目的劳动解放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归宿。这是我们今天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也是今天”三个代表“思想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对传统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