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西北菌草栽培双孢蘑菇原理与实践
22357500000012

第12章 我国西北菌草栽培双孢蘑菇的生产实践(1)

(第一节)栽培季节安排

一、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西北经济较不发达,贫困人口多,农民经济条件差,双孢蘑菇生产往往都是作为扶贫项目来实施,在西北栽培双孢蘑菇都是利用当地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来组织生产,所以生产季节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生产季节安排是否科学,会影响到农民栽培双孢蘑菇的收益,甚至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功与失败。

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蘑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生长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和当地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规律,从中找出当地蘑菇生长的最佳生长季节,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的目的。

以气象学有关原理和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通过与《候平均气温曲线图》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气候资源科学地安排各地菇类的生产季节,达到安全优质生产。

要正确安排当地双孢蘑菇生产的季节,首先必须收集到当地10年的侯平均气温资料,然后按下面的方法来确定生产季节:

1、画出当地气温变化的侯平均温度的曲线图

2、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3℃,最适宜温度是22—26℃,子实体形成发育的温度范围是4—22℃,最适宜温度是14—16℃,在候平均温度曲线图中找出适宜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的开始日期。从适宜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的开始日期往前推70天左右,确定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的日期,并据此安排菌种生产日期。

二、宁夏双孢蘑菇栽培生产季节安排的研究

1、宁夏的地理和气候概况

宁夏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特殊,区内南北气候条件悬殊,宁夏地处我国西北,西邻腾格里沙漠,东接毛乌素沙漠,南处黄土高原地带,深居内陆,位于北纬35—39度,海拔1100—3000米,植被少,雨雪稀,荒漠化严重。

宁夏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雨量:中、北部170—200mm,南部350—600mm,年平均蒸发量1100—23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南北悬殊大,南凉北暖,南湿北干,春暖快,秋凉早。夏天极端高温近40度,冬季极端低温—20度以下,早晚温差大。

9月份为雨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全年最高温季节,但30度以上气温时间只有十几天,且每天高温时间在中午的几个小时,5月—10月适宜双孢蘑菇栽培。中、北部地区,降雨少,属于干旱荒漠气候,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全年高温季节,4—6月份和9—11月份适宜双孢蘑菇栽培,7—8月份如利用特殊栽培棚能正常出菇。宁夏冬季(11月至翌年3月份)利用日光温棚栽培双孢蘑菇能正常生长。

2、宁夏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方法

永宁县蘑菇生长最适宜的月份时4月中旬—6月上旬和9月中旬—10月中旬,蘑菇出菇期为3月下旬—6月中旬和9月上旬—10月下旬。建堆时间为7月上旬。

在4月建堆的,为保证料堆升温,采取保温增温措施。11月至翌年5月利用日光温棚出菇的,采用菇菜结合栽培,提高棚内的温度。

3、宁夏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研究结果

南部六盘山区各县:4月份建堆,5月份播种,6—10月份出菇的,前期低温培养料发酵较困难,虽然连续出菇时间较长,但由于中间遇7—8月的夏季高温,出菇管理难度大,子实体质量较差,小菇蕾易死亡,病虫害发生严重,管理上如稍有不慎,菌丝体会退菌死亡,产量不稳定,菇农间产量不平衡,单产悬殊大。5—6月份建堆,6—7月份播种,8—10月和翌年5—6月出菇的,建堆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培养料发酵,出菇避开了夏季最高温时间,使子实体能正常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少,菇质量好,菌丝体生活力强,在秋季8—10月份出菇结束后,每平方米单产可达5—10公斤,菌丝体经过越冬休息、积累营养,到第二年5—6月份现出菇,春菇产量每平方米可达2.5公斤以上。

东部鄂尔多斯台地的盐池县:4月份建堆,5月份播种,6—11月份出菇的,虽然前期低温建堆,不利于培养料发酵,出菇期间也遇夏季高温,但由于是荒漠干旱地带,降雨少,日夜温差和室内温差大,空气相对湿度低,用水降温效果好,白天室外气温在30度以上时,通过水调温和通风管理,菇房内温度能控制在22度以下,双孢蘑菇能正常出菇,病虫害发生量少,菌丝体不退化,死菇少,产量比较均衡。6月份建堆,7月份播种,8月份至翌年5月份出菇,主要是采用日光温棚,冬天在同一棚内,前面种菜后面种菇,进行菇菜结合栽培,白天利用日光能,使菜棚内温度达到20度以上,菇棚内温度达到15度以上,晚上棚顶加盖草帘,棚内的温度保持在8—12度,即使棚外气温在—20度以下,菇还能正常生长。同时利用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提供给蘑菇生长,双孢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提供给蔬菜光合作用所需,形成棚内气体良性循环。整个出菇期间,温度较适宜,子实体产量高,品质好。但由于菜棚内高温、高湿,害虫多,易造成菇棚内虫害的发生。

中、北部河套地区各县:在7月份建堆,8月份播种,9—11月份出菇和第二年4—6月出菇的,建堆期间气温高,培养料发酵好,出菇期间气温下降,适宜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整个秋季能收获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菇的品质好,病虫害少。菌丝体经越冬休息后积累营养,生活力增强,春菇产量能收获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出菇期间的管理类似于南方各产区的管理,难度不大。8月份建堆,9月份播种,11月至翌年5月份出菇的也是利用日光温棚,在同一棚内进行菇菜结合栽培,出菇管理和子实体生长情况与盐池县相同。

4月建堆,5月播种,6—10月出菇的,由于南方主要产区双孢蘑菇不能生主,鲜菇的价格高,但在培养料发酵时,一定要采取保温增温措施,才能发酵出优质的培养料,出菇期间要掌握好通风喷水的技巧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死菇、菇蝇危害、菌丝退化死亡等,才能取得高产。可考虑在建菇棚时,尽量搭高,墙体加厚,棚顶覆盖物加厚,增强菇棚的隔热和排热性能,创造有利于蘑菇生长发育的小环境。

5—6月份建堆,6—7月份播种,8—10月和翌年5—6月出菇,以及在7月建堆,8月份播种,9—11月和翌年4—6月出菇的,由于培养料发酵时气温高,都能发酵出优质培养料,出菇期间气温降低,适宜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病虫害也少,两季出菇期间合计也不短,有利于高产优质,是比较适合蘑菇生长发育规律的,是宁夏栽培双孢蘑菇最安全的生产季节。

8月份建堆,9月份播种,11月至翌年5月利用日光温棚出菇的,由于西北地区冬季蔬菜价格高,菇少,双孢蘑菇单价高,可丰富当地市民的菜蓝子,出菇期间棚内温度能满足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要求,但要做好蔬菜棚与菇棚间的隔离,防止菜棚内的害虫飞入菇棚,还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考虑在培养料和覆土中拌入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菜棚与菇棚之间通风口用纱窗网隔离。

通过《候平均气温曲线图》法,把食(药)用菌生物学特性和宁夏当地气候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科学地安排各地双孢蘑菇生产季节,使菌草栽培双孢蘑菇能够从季节性栽培发展成为周年性栽培,并实现高产和稳产,科学地解决了宁夏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双孢蘑菇生产中季节安排的技术难题。

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的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栽培双孢蘑菇,适合在夏、秋季出菇,培养料的发酵时间宜在3—5月,4—6月播种。海拔在1000—1400米的地区,进行秋、春季节栽培的,培养料发酵时间宜在6—7月,7—8月播种。北方和西北地区冬季利用日光温棚进行栽培的,培养料发酵时间在8—9月,9—10月播种。

(第二节)栽培工艺流程

菌草栽培双孢蘑菇的程序可分9个阶段:

1、备料

2、菇棚搭建

3、堆肥发酵

4、播种及菌丝体培养

5、覆土及土层菌丝培养

6、子实体原基诱导

7、子实体成长管理

8、采收

9、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三节)栽培棚设计和建设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双孢蘑菇,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根据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设计科学经济的菇房,创造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菇房设计和建设的好坏,将对双孢蘑菇生长发育,杂菌及病虫的防治,蘑菇的产量、品质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菇房设计的原则:

菇房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双孢蘑菇生长发育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提供适合蘑菇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2.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趋利避害,以利用和发挥当地的气候优势。

3.投资少,可使用时间长。

4.管理方便,降低劳动强度。

二、建菇房地点的要求

菇房的地点必须选在交通方便,有水、电,地势高,环境卫生好,不积水,周围开阔,远离鸡场、牧场的地方。

三、菇房的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双孢蘑菇的栽培房差异很大,由于各地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生产水平、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所采用的菇房类型也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意大利等国,栽培双孢蘑菇大都进行工厂化栽培,栽培双孢蘑菇的机械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较高,栽培房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都采用自动话、智能化控制,菇房建筑材料采用保温耐用,不易长杂菌,易清洗消毒的材料,菇房建造采用流水线的标准化设计。在一个栽培房内周年连续出菇,菇房投资大。

我国由于各地气候、材料来源、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各地菇房的结构与建造方法不同,有采用砖竹结构的菇房,此类菇房坚固耐用,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使用时间较长,菇房每年分摊的成本低;有干打垒或利用日光温棚的菇房,这种菇房保温保湿好,冬暖夏凉,成本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双孢蘑菇栽培房大部分采用干打垒建的菇房或日光温棚的菇房。

四、菇房的规格

菇房的规格应根据栽培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我国西部地区菇农小型栽培的以一个栽培房能栽培160—220平米面积为好。

规格:棚长15—20米,宽7—10米,墙高:南北3.0米,东西顶高3.5米。

走道:主走道设在南面,宽1米,菇床架之间走道宽0.8米。

菇床架:4—5层,菇床宽1.0—1.2米,层间距离:0.6米,顶层离房顶距离1米以上,底层离地面0.3米。

立柱:每间隔1.5米左右树一根立柱。

菇床架铺底物:用尼龙鱼网为好。

菇房顶覆盖物:分三层,先盖一层能吸水的草或芦苇,防止滴水,第二层盖塑料薄膜,第三层盖草帘,草帘要盖至不透光,防强光照射,保温保湿。

菇棚与菇棚之间距离:8—10米。

门:在南面中间或两端开门1—2个,门宽1米。

通风窗:规格:40cm×46cm。朝南和朝北墙开通气窗,对着床架间的走道开南北对流窗,一般一层床架南北各开一个通风窗。天窗即菇棚顶窗,每条走道的屋顶开一个天窗,并设拔风筒,筒高1—1.6米,直径0.3—0.4米。

五、宁夏双孢蘑菇菇棚建设的研究

根据笔者十几年在西北开展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应用的实践,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季节,对双孢蘑菇菇棚的设计建设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面就把我们在宁夏双孢蘑菇菇棚设计建设和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宁夏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空气湿度低,气温高低起伏变化大,与我国东南方双孢蘑菇生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悬殊,按我国东南方的菇棚构造模式来栽培双孢蘑菇效果差。我们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及经济条件,对菇棚的构造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案是:

(一)建棚采用的材料:

竹杆、木椽、水泥柱、塑料薄膜、草帘、铁丝、尼龙绳、砖、泥土等。

(二)设计

1、六盘山地区夏秋季出菇菇棚的设计:

(1)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北墙高2.5米,南墙高2.1米,顶一边出水,棚内地面下沉0.5米,主走道靠南墙,搭四层栽培架。

(2)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北墙高2.4米,南墙高2米,东西侧墙高2.8米,顶不对称向南北两边出水,棚内地面下沉0.5米,主走道中间偏北开,走道北面搭三层栽培架,走道南面搭二层栽培架。

(3)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南北墙高3.2米以上,东西墙脊高3.8米以上,顶一边出水;棚内地面略高于地面或与地面相平;主走道靠南墙,搭四层以上栽培架,棚顶设拔风筒。

2、永宁县,红寺堡、海原等春秋季出菇菇棚设计

(1)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北墙高3.2米,南墙高2.8米,顶向南一边出水,棚内地面不下沉,主走道靠南墙,搭四层栽培架。

(2)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北墙高2.5米,南墙高2.1米,顶向南一边出水,棚内地面下沉0.5米,主走道靠南墙,搭四层栽培架。

(3)蔬菜日光温棚式菇棚:规格和搭建方法如蔬菜日光温棚,棚内设3—4层的栽培架,主走道靠南面开,顶部加盖一层黑膜。

3、盐池冬季出菇菇棚设计

(1)在蔬菜日光温棚后搭建菇棚,南(前)墙利用日光温棚后墙,棚宽4米,后(北)墙高2.2米,主走道靠北墙,搭三层栽培架,在日光温棚后墙开通气窗,引日光温棚内热气进棚。

(2)在蔬菜日光温棚内搭建菇栽培架,栽培架设3—4层,主走道靠南面开,顶部加盖一层黑膜。

4、盐池县春夏秋季出菇菇棚的设计

(1)在蔬菜日光温棚后搭建菇棚,南(前)墙利用日光温棚后墙,棚宽4米,后(北)墙高2.2米,主走道靠北墙,搭三层栽培架,前面日光温棚薄膜不覆盖。

(2)坐北朝南,长16米,宽7米,北墙高3.2米,南墙高2.8米,顶向南一边出水,棚内地面不下沉,主走道靠南墙,搭四层栽培架。

(3)蔬菜日光温棚式菇棚:规格和搭建方法如蔬菜日光温棚,棚内设3—4层的栽培架,主走道靠南面开,顶部加盖一层黑膜。

以上各类菇棚,东西主走道宽1米以上;床架间走道宽0.8米;床架宽1.2米,底层离地面高0.3米,顶层离棚顶高1米以上,中间各层间距高度为0.6米,棚顶均盖薄膜后加盖草帘等保温隔热材料,在走道出设通风孔。

(三)结果

1、根据蘑菇出菇条件的要求,以上各种菇棚的设计除了1(2)外,棚内基本温度都能符合,但不同棚内的顶层和底层的温度悬殊大。

1(1)号菇棚由于设计为四层,顶层离棚顶太近,夏季高温易死菇。3(1)号菇棚原计划引日光温棚内热气进菇棚,但抽气后引起菜棚内温度急剧下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同时进菇棚内的热气量也不够,造成冬季菇棚内温度不能满足菇的生长,甚至床面结冰。

2、以上各种菇棚的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通过通风控制和人工喷水都能满足菇生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