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西北菌草栽培双孢蘑菇原理与实践
22357500000018

第18章 我国西北菌草栽培双孢蘑菇的生产实践(7)

8、当菇蕾在已经干燥的覆土中产生时,每次喷水不要过多,最好经常喷洒少量的水,逐步把覆土层的水调到需要的含水量。如果一次加入的水太多,蘑菇不久就会死亡,呈现出受到像干僵病危害一样的外观。

9、当开始覆土层有足够的水供给第一潮菇时,栽培者通常犯的错误时在第一潮菇后,或者在第二潮前,没有立即喷足够的水,在这种情况下,会变得太干,第二潮菇的质量会很差。如果试图在第三潮菇之前通过大量喷水来纠正这种错误,那么在第三潮将没有菇蕾出现,造成覆土的水分蒸发少,会给后面的菇潮留下过高的含水量。

10、子实体快采收时不能喷水,会造成子实体上有水滴,可能发生斑点病。为防止床面水分过度蒸发,在出菇期间,应保持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喷水时注意每次喷水量不能太多,要分次喷水,使土层上下的含水量补充到需要的含水量。水不能漏到堆肥层,水漏料层会造成堆肥发黑,菌丝死亡。喷水量还应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天气干燥、温度高,喷水量要增加。反之,减少。另外,在喷水前打开菇房的通气窗进行通风,喷水后继续通风换气,使子实体表面干燥。

四、温度管理

子实体原基基发育和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4—16℃,子实体发育期间应把室温控制在14—16℃之间,床温控制在19℃以下。温度太高,不利原基的形成,温度超过22℃,蘑菇就停止生长,23℃以上温度超过3天,形成的原基和小菇蕾,由于营养输送倒流,会造成大量死亡。

蘑菇生长期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4—17℃,这个温度不仅适合蘑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在第一潮和第二潮菇生长期,由于子实体数量多,菇床温度会更高,应把温度降到14℃,以保证蘑菇质量。第二潮菇结束后,菇床上的子实体发生量减少,通风也要慢慢减少,第三潮菇后把室温降到17℃,有利于菌丝恢复,促进转潮。如果要延长采菇期,如遇到节假日,可把温度降到12℃以下。但是利用低温来延长采收期,会使蘑菇减产。

温度高还会造成菇蕾呼吸增强,消耗养份,积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长期高温缺氧,会造成覆土层下的菌丝体由于缺氧,进行无氧呼吸,是菌丝闷死退菌、堆肥变黑,造成栽培失败,笔者在西北进行双孢蘑菇夏季栽培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在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子实体生长加快,易开伞,菇盖薄柄长,质量差;当温度较低时,子实体生长慢,不易开伞,菇盖厚柄短,质量好。温度在10℃以下,形成的原基和菇蕾数量少。前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应稍提高温度,有利于下一潮菇的生长。

四、通气管理

根据研究证明,影响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三大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理想的环境条件是:采收前二氧化碳0.1﹪,温度16—18℃,空气相对湿度85—95﹪;采收中二氧化碳0.06﹪,温度14—17℃,空气相对湿度70—90﹪。要达到这个要求,蘑菇子实体生长期间的空气调节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重视不够,因而造成损失。蘑菇的菇房必须经常通风换气,以保持蘑菇生长有足够的氧气。通风的主要目的是排除二氧化碳、热量和水分。

1、排除二氧化碳

蘑菇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喷水后,菌丝活力增强,以及子实体发生量大时,CO2的浓度会急剧增加。菇床上长满子实体时二氧化碳积累在覆土和菌盖的间隙里,二氧化碳浓度可达到0.3—0.5﹪,而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0.03—0.04﹪,菇床上二氧化碳浓度是外界空气中的10倍。据测算,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1公斤子实体平均产生190克二氧化碳。在头三潮菇中,当温度在16℃左右时,堆肥二氧化碳产生量为0.06—0.08克/小时/公斤。三潮菇以后,子实体生长量少了,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减少一半。在正常生长温度下,生长在菇床上的1公斤蘑菇每小时将产生1克的二氧化碳。菇床中的温度每增加1℃,二氧化碳产生量就增加20﹪。因此,当菇床温度20℃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约是菇床温度为16℃时产生二氧化碳量的两倍。

为了提高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必须保持在0.06—。08﹪以下,因此,每平方米菇床,产生1公斤子实体时,每小时每平方米需要1立方米的通风量。

当CO2浓度达到0.2%时,对蘑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造成有害作用,长到黄豆大小的菇蕾,会发展成轻而薄的蘑菇,菇蕾的盖变薄、柄增长,二氧化碳浓度菇高时小菇蕾会形成厚的洋葱形菇脚,如果在覆土层中或接近覆土层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0.4﹪就不会出现菇蕾,会在覆土表面冒菌丝。

通风时,应能够在菇床表面形成空气流,这样才能不仅把菇房空间的CO2浓度降低,而且可把菇床的CO2浓度降低。夏季通风时外界气温高,通风应放在晚上,冬季通风则应在中午进行。为了使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能达到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要求,菇房内最好有二氧化碳测定仪,通风不是每天通几次的问题,而是要把菇房内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的问题。

蘑菇栽培者应观察子实体生长状态、外界气温来控制通风量和通风时间。栽培者可在每天刚进入菇房时感觉菇房内的空气新鲜还是不新鲜,如感到不新鲜了就要马上通风。

检查风向和风速时,可将香烟的烟雾吹到菇床上,看烟雾消失的方向和速度。

2、除去热量

子实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菇床温度升高,不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发展。通风除了可降低菇房、菇床的CO2浓度的作用外,同时还可促进菇床表面水分的蒸发,水分的蒸发可以带走热量。例如,每1平方米生长6公斤子实体的话,其间有8600×103焦耳的热量,必须除去这些热量,而把1升的水蒸发,需要2520×103焦耳的热量,这样,生长6公斤子实体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使3.5升/平方米的水蒸发所需要的热量。

我国西北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在夏季栽培蘑菇或菇房温度太高时,常利用水来调节温度,通过喷水和通风,可把菇温度降下5℃以下。

3、水分和物质的运输

为了把堆肥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生长中的子实体中,需要蒸发掉菇床表面的水分,所以通风还有利于加快营养向子实体的输送。

快要采收的子实体,通风可使子实体表面干燥,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提高蘑菇的质量。

通风时,应注意通风量和空气中的湿度,防止子实体产生鳞片、变褐。

通风的时间及次数应根据气候、菇房的位置结构、子实体生长情况等灵活掌握。

五、空气循环

菇房的空气管理除通风外,还包括空气循环部分,通风是把菇房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导入新鲜空气,排出菇房的空气,把CO2浓度降低,把菇房的CO2浓度维持在0.08%以下,覆土表面的CO2浓度维持在0.1%—0.15%以下。循环是室内空气的回转,使室内各处环境条件的均等。所以菇房,除了在通风时空气交换流畅外,还要使内部空气的循环好。

空气循环对防止一定面积的温度差别太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很有必要。例如,紧靠在一起的蘑菇子实体之间二氧化碳浓度有时可能比菇房内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浓度高5倍,如果,靠近菇床的空气流动快,这种二氧化碳才能被排除掉,而靠自然风产生的空气流动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必须利用通风机给空气增加循环。当蘑菇子实体生长大片成丛时,在这些丛中,二氧化碳浓度会很高,这将损害蘑菇的质量。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产量和质量的蘑菇,每小时每平方米床面需要10—15米3的空气循环。但这种高速流动的空气,应该有一定的湿度,不然会损害蘑菇的质量。

栽培者应该观察蘑菇蘑菇子实体的特点和形状,发现大的、洋葱形的菇蕾、菌柄长菌盖小的子实体,说明菇床的空气循环不够,二氧化碳浓度太高。

为了能达到蘑菇栽培房空气循环的要求,最好在菇房中安装二氧化碳测定仪。有种测定菇床空气循环的土方法:向床面喷一口烟,能在20秒内消失的话,菇房的空气循环就刚刚好。

六、菇床整理

每次采菇后,应及时清理床面,采掉菇床上的干瘪、变黄、老化的菌索和死菇,挖去菇脚。发现覆土板结后,应及时用小刀松动板结的床面。采菇和挑去菇脚形成的小穴,应用干净潮湿的细土补平,以利于新菌丝的生长,促进下一潮子实体生长均匀。第三潮菇后,为增强堆肥的通气性,在菇床底部刺孔,改善培养料内的气体交换,促进菌丝的生长,延长出菇时间,提高产量。

清理菇床对改善覆土的结构有好处,能增加覆土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蘑菇后期的产量和质量。但菇床清理不能等到第三或第四潮菇后进行,要在每潮菇结束后赶快清理掉菇床上的废物,使菇床保持“最新”状态。如果一潮菇结尾时清理菇床,下一潮菇就出现得比较早和更整齐。在一潮菇末尾,菇床上还有零星小菇时,应把小菇采干净,不能等到这些菇长大,这样下一潮菇就会早一天开始,不然就会推迟一天。在一潮菇结束后把菇床采干净的优点是,能更早地为下一潮菇调节好覆土的含水量,并能更好控制病害。在菇潮之间,已经采收干净的菇床可以用0.25%—0.3%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防止病害、霉菌和细菌性斑点的发生,还可以用熏蒸和喷洒的方式,用除虫菊或敌敌畏来防治蝇类。

七、追肥

追肥是提高蘑菇产量的辅助手段,追肥时要掌握好追肥的时机和营养液使用的浓度。在菇床表面有杂菌时,不宜使用。常用的追肥营养液有蛋白胨、氨基酸、葡萄糖、菇脚煮出液、培养料煮出液、硫酸镁等。追肥用的营养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使菌丝旺盛生长,提高菌丝活力的营养液,如市场上销售的蘑菇健壮素1号。另一类是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和长大的营养液,如蘑菇健壮素2号。蘑菇健壮素1号等可喷在覆土前的料面和出菇前的覆土中,促进菌丝生长更好;蘑菇健装素2号可在子实体长到黄豆大小时喷;蛋白胨、氨基酸、葡萄糖、菇脚煮出液等可随时喷。料面菌丝较弱的,发菌期间可喷2—3次的蘑菇健壮素1号,每2—3天喷一次,可使菌丝变得旺盛。第二潮菇后,子实体变小,喷蛋白胨、氨基酸和蘑菇健壮素2号,会使子实体变结实、不易开伞、长得更大。但蘑菇健壮素在高温和低温时不能使用,用量要适中。

(第十一节)采收

蘑菇子实体长到一定大小后要及时采收,采收时子实体大小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大多数蘑菇在菌盖成熟但仍然结实未开伞时采收,这时菌盖边缘还是往内卷,几乎和柄贴在一起,菌幕完好,看不见菌褶。

各地和不同用途的蘑菇对质量的要求不同,一般制罐用的蘑菇要求菇盖直径2—4cm、圆整、不开伞。各地市场对鲜双孢蘑菇的质量要求不同,如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日本等地市场对菇的质量要求较高,新疆市场对双孢蘑菇的要求是不开伞,越大越好卖,且不切泥根。

采第1—3潮菇时用中指、食指、拇指轻捏菇盖,摇动着盖旋转出,尽可能少地带出子实体底部的菌丝,菇脚基部要用锋利的小刀切掉并用桶装走。为防止把土块拔起带动周围小菇蕾,造成小菇蕾死亡,要用小刀切下可采收的蘑菇,注意不要松动周围的小菇。

蘑菇采下后要用锋利的刀片切去泥根,切口要平整,菇柄长短一致。在产菇高峰期和气温高时,防止菇采收不及时,子实体开伞影响质量和价格,每天要采菇2—3次。采菇前不能喷水,否则蘑菇子实体易变红。

(第十二节)清除废菌料和菇房消毒

一、清除废菌料

蘑菇一个栽培周期采菇结束后,培养料已不再具备产菇的能力,这时要把菇床上的废菌料清除出菇房。在清料前密封菇房,用70℃的蒸汽消毒,这个温度保持12小时,杀死废菌料中的病菌孢子或活的菌丝体和害虫源,蒸汽消毒要在废料清出菇房前进行,防止病虫源的扩展。消毒后把废菌料清出做肥料。

二、菇房消毒

菇房内废菌料清除完毕后,把地面、床架及四周打扫干净,菇床架用2%的五氯酚钠和漂白粉溶液进行冲洗,在五氯酚钠溶液中预先加入一些碳酸钙,所有的木制品都要用这种溶液来冲洗,用五氯酚钠处理还可以起到防腐作用。地面喷杀虫剂、杀菌剂消毒,菇房空间用硫磺、敌敌畏、甲醛进行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