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南的伊斯兰教与文化教育
伊斯兰教的文化教育分为传统的经堂教育和世俗教育两个方面。
(一)传统经堂教育
伊斯兰教清真寺的经堂教育是由明朝晚期陕西渭南人胡登洲开创的。经堂教育一般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经堂小学主要是向穆斯林儿童和少年进行伊斯兰教知识的启蒙教育,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伊斯兰教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会《古兰经》中部分常用的章节。中学教育的对象是从小没有受到系统教育的成年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亥贴》。经堂大学主要培养专门的宗教人才,这些人毕业以后大多被聘去讲经或担任开学阿訇。大学学习时间无定制。以学成为准。其中小学和中学在许多清真寺内普遍开设,大学则主要分布在穆斯林比较集中、经堂教育比较发达的城镇。经堂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初级阶段(经堂小学)的教育,在穆斯林青少年中普及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使他们从小就能够继承宗教信仰和感情。如果一小部分青少年有志于从事宗教职业,那么可以继续接受高级阶段(经堂大学)的培养,成为宗教职业人员,使伊斯兰教在穆斯林中的传播和发展后继有人。
经堂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阿文语文课,另一类是初级宗教知识课。经堂大学的课程讲授一般由开学阿訇兼任,所学的内容比小学要复杂得多。语文课程主要有关于阿拉伯语和伊朗语的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等知识,如《阿文词法语法基础知识》、《阿文方法》、《阿文修辞学》;宗教学知识有关于伊斯兰教的教义学、教法学、认主学、经注学、圣训学等方面的课程,如《教心经》、《昭文秘诀》、《归真要道》、《胡塞尼》等。伊斯兰教的许多资深阿訇和著名学者都是以经堂教育的形式培养出来的。
经堂教育为中国伊斯兰教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阿訇、经师和学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穆斯林。许多通过经堂教育培养的人才成为回族的精英代表人物,如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张中等都是儒释道伊四教兼通、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者。他们还以“以儒诠经”的独特尝试,促进了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近代的马明心、马来迟、马果园、马启西等一大批著名阿訇,既是某一派别的宗教领袖,又是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们不但主持日常的宗教活动.而且还常奔走呼号.传经布道,活跃于穆斯林社会,为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的生存起到了巨大作用。
甘南临潭回族的经堂教育比较普遍,而且兴旺发达。在各个教派和门宦中,西道堂不仅将伊斯兰教经典和汉文伊斯兰教著述同时进行传授,而且更注重于对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的讲授。其他教派和门宦一般都以伊斯兰教的经典传授为主。青少年穆斯林要想在哪个清真寺当满拉学经,只要得到开学阿訇的同意即可入寺学习,他们生活、学习费用由教坊穆斯林集体供给。满拉学习期限不固定,一般少则十几年,多则二十年以上。满拉跟从一个清真寺开学阿訇学习一定年限后,可以到其他清真寺改投开学阿訇继续学习,直到开学阿訇认为可以毕业,经过“穿衣挂幛”(学习期满以后举行的毕业仪式)的程序后,正式成为开学阿訇。
在明代,甘南回族教育只有清真寺经堂教育,虽然在回族中有接受汉文化、并取得功名的人士,但为数极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穆斯林只能通过传统的经堂教育形式接受一般教育。
(二)世俗教育
清朝虽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各级各类学校,如府学、县学,还有大小书院、义学和社学等,以及私人设立的教育机构——私塾,但是这些学校绝大多数是由汉族地方绅士主办,主要是为教育他们的子弟而设,一般回族子弟去这些学校上学的不多。然而这些学校的设立,在客观上对甘南回族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清代甘南临潭回族除了接受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外,对汉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开始有所重视,整个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教派和门宦的知名人士提倡穆斯林在接受经堂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和近代新式教育,他们曾经办起了多所义学,并利用各种类型的私塾传播文化、培养人才。据《洮州厅志》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洮州厅副将督同廪生敏晋成、丁朝弼捐建旧城回民义学,嘉庆十五年(1810年),复添修学舍,于隙地修铺面十五间,收租籍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武举马呈文、武生马呈图、马明德、敏步云等倡捐廪馆重建。”清末回族人士创建了三所私塾.除前述敏晋成创办的一所外,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在临潭旧城西风坪创办了私塾“金星堂”。光绪末年,儒生丁仰廉在旧城城内“马王庙”中设帐讲学,招收回汉学生30多名。宣统元年(1909年)他将私塾迁到西河滩“祥盛福”商号楼上继续讲学授徒。民国初年,他又在家中坐馆继续授徒。
民国时期的临潭回族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回族宗教界和社会知名人士利用清真寺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继承前人的教育事业,总结前人办学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办了多所学校。先后有西道堂创办的临潭普慈小学(1919.年)、临潭旧城私立启西女校(1943年)、启西中学(1948年),敏翰章创建的临潭县立第三小学(1921年),清真南大寺建立的旧城南关初级小学(1946年),新城回族创建的南门河小学(1937,1934。年)等。
民国时期,回族新文化运动兴起.兴办新式回民学校之风遍及全国,临潭创办的这几所学校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有的回民小学当时还聘请阿訇教授阿文。各个教派和门宦通过办学不仅提高了他们在本地社会中的影响。而且为本教派、门宦培养了一批近现代人才。当时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继续学习,有许多学生后来考入北京大学、华西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中深造。
三、基督教与甘南的文化教育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各地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除了宣扬上帝的福音外,实际上一直肩负着传播西方文化的任务。直接参与了创办众多的文化事业,通过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方式.把西方的文化传人中国,对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创办教会学校就是教会在中国进行传教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等世俗事业的开办来扩大教会的影响,以此吸引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教,这是基督教传教活动的重要途径和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教会世俗活动实际上是他们传教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教会创办教育,就教会本身的目的而言,实际上是希望借此来发展基督教势力,就更广泛的背景而言,还有为了扩展西方在中国的影响,培养出适合他们在中国活动所需要的人才的成分。但是教会教育客观上改变了中国传统、陈腐的文化教育体制.给中国人带来了西方科学技术发达的新世界,使埋头于故纸堆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四书五经之外的广阔天地.激起了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学校虽然由教会创办,但毕竟是开设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是在中国近代社会剧烈变革的形势中发展起来的,接受教会教育的中国青年,受到西方现代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甘南的基督教宣道会和神召会也通过举办学校来扩大教会在当地的影响。1891年宣道会在临潭旧城教堂内附设了一所圣经学校,临潭的周肇南、临洮的苟希天(后来成为临洮基督教负责人)等人就毕业于该校,他们随后很快成为宣道会的第一批传教骨干力量。1911年又在旧城教堂内增设一所高等女子学堂,校长由美籍传教士吕成章兼任,王汝器、周石泉、侯克卿等信徒担任教员,1912年高等女子学堂迁往岷县。1914年,神召会在卓尼录巴寺教堂内附设一所高等小学,校长由张露天担任,教员有陈维新、张得福等人.学生有赵海山、石克林等20多人。1919年高等小学班迁往临洮,录巴寺只留下一所初级男校。学校除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发的统一教材教学外,规定学生无论是否信教,每周必须听两小时的《圣经》讲解,逢礼拜日还要求学生必须做礼拜、祷告。1922年,神召会在卓尼阳坝建立了一所小学,历任教员有李攀云、李维俊、周石泉、周炳志等人,1945年前后该校停办。另外,卓尼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木耳桥教堂内也开办过教会学校。
在基督教传人之前,甘南地区的佛教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在藏族、土族等民族中有着深厚的信仰基础。所以在这些民族都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传人甘南即使从明朝初年算起,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穆斯林也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和回族等民族自成一体的宗教文化系统强有力的屏蔽作用以及严密的制度化体制的控制作用,排斥了基督教传播的可能性。在藏传佛教信徒和穆斯林看来,信仰其他宗教的“叛教”行为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因此,回族、藏族、土族等民族信仰基督教的很少,只有一部分汉族信仰基督教,所以甘南基督教信徒相对来说虽然信仰基督教的人数不多,但是基督教的传播和教会举办的圣经学校和世俗学校教育还是给甘南部分地区带来了乡村社会风俗的一些变化。基督教提倡男女平等,摧残妇女的陈规陋习在教会中最先被破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甘南的汉族农村中流行女性缠足的陋习,传教士就竭力宣传妇女缠足的危害,要求信徒首先从自己家庭开始来抵制这个陋习,经过宣传,在信徒中缠脚的比例要大大低于普通妇女。当时甘南地区大量种植鸦片,抽鸦片的恶习普遍存在。基督教会不仅要求信徒不能沾染抽鸦片的恶习,而且利用宣教的机会向公众宣传戒掉鸦片的好处,在教会举办的学校中宣传抽鸦片的害处。旧的其他一些陈规陋俗,如订娃娃亲、领童养媳、纳妾、嫖娼、赌博等亦为教会所禁止。基督教会要求男信徒不吸鸦片、不纳妾,基督教徒的洁身自好行为,给社会上的其他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四节社会转型时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
临潭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多种宗教并存的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全县总人口14.68万人(2004年统计数字),其中回族2.6万人,藏族1.3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仅有90多人,汉族约有10万人。全县有基督教信教群众2508人(2004年统计数字),分布在全县19个乡镇,信教群众99%为汉族,只有极个别汉藏通婚的家庭中的藏族妇女信仰基督教。
亦子多村是临潭县术布乡的一个小村子,西距临潭县城大约25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属于半农半牧区,是一个藏族聚居的村落。江口河从村子旁边盘绕流过,临夏至岷县的省级公路穿村而过,村口沿公路成丁字形有一条50米长的小街。小街上有一所三年制小学、一处维护公路的小道班、三个小百货商店、一家小饭馆以及一间榨油的小作坊。全村村民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道路两旁有庄严肃穆的转经房和嘛呢堆,藏式平房上飘扬着一串串经幡,民宅大部分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房.小部分是砖瓦结构的汉式房屋。整个村子位于山脚下的河谷冲积带上。沿着江口河的流向呈现点状分布,全村共有三处比较集中的居民定居点。现有村民74户,总人口462人,藏族占99.6%,非农业人口15人,劳动力266人。
亦子多村是临潭县在卓尼县(藏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0%左右)境内的一块飞地,在文化上既受到临潭县多元文化的影响,又受到周围卓尼县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文化的感染。村中的江口寺是甘南藏区创建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最初是由从西藏来的喇嘛阿旺老布藏于明朝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在洮河岸边修建了寺院。后来毁于战乱。明朝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阿旺老布藏的侄儿阿送恼布召集原来寺院里的僧人重新建起了该寺。江口寺的第一世活佛洛桑丹曲是一位取得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著名学者,三世活佛贡却·丹贝坚赞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4年),将寺院从洮河岸边迁到现在的东珠那境内。后来经过几次小迁移,才选定了现在的寺址(今临潭县术布乡亦子多村东珠那北边的色娄岗山脚下)。并开始着手大规模修建寺院。寺院北迁后摆脱了藏族世俗势力的控制,建立健全了嘉木卡尔古肖活佛和齐哇堪布活佛两大转世系统的寺院管理体系。
一、亦子多村村民抽样调查
由于亦子多村村民汉语和汉文水平不高,我们通过翻译逐个进行问卷的调查和填写,并对获得的9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1.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基本概况。
2.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基本概况。
(二)信仰藏传佛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