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22492000000058

第58章 社会救助(6)

中国的扶贫工作首先因70年代末期土地经营制度从集体向农户的转变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80年代由于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立以及农村经济的成长,进一步加快了农村的脱贫进度。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力度,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使绝对贫困人口从70年代末期的2.5亿下降到世纪末的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这3000万人基本上都属于地缘型贫困人口。他们居住在国民经济增长的边缘地带,农业初始资源极端匮乏,水、土、有效积温等重大资源匹配缺乏,气候波动大,灾害频繁,农业产出低且不稳定,导致这些地区陷入贫困的均衡陷阱。解决这类地区的贫困问题,传统的单项扶贫方法已经无效,必须采取综合性扶贫的思路,从根本上改变其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条件。世界银行曾在中国的秦巴山区进行过这种扶贫项目,按照综合性、一体化扶贫的思路进行设计,选定了26个县、12659个村中贫困人口高度集中的3095个项目村以及232万贫困人口作为受益对象,提高人均投资强度,按综合性开发的思路布局土地开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劳务输出、二三产业等项目,包括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项目,使其短期收入的提高和长期收入能力的积累同时并举。这种扶贫战略应该成为中国今后农村扶贫的基本战略。

三、农村扶贫的方式方法

从我国扶贫实践中总结出来或从国外实践中借鉴过来的一些颇有成效的扶贫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在我国的扶贫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受欢迎的扶贫方式有劳务输出、小额信贷、以工代赈等。

1.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即异地就业,具有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的双重性质,扶贫效果好、影响大。(1)通过劳务输出,使贫困者离农就业,直接增加了经济收入;(2)由于劳动力离开农业,使在家的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3)有利于外出者学到新的技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劳务输出扶贫有几个难点:(1)由于他们是贫困劳动力,在劳务输出中不但不能向他们收取劳务输出中介服务费,还要贷款给他们;(2)由于长期封闭,观念落后,导致他们可能对劳务输出缺乏积极性;(3)管理难度大。

2.小额信贷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B)通过十几年的扶贫实践,创造了一种直接面向贫困户的有效扶贫方式,即小额信贷扶贫,或通常所说的GB模式。GB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相信贫困者的能力”,挖掘和发挥贫困人口的潜力是扶贫工作的关键。基于这种理论认识,GB模式提出了如下扶贫的目标和原则:向贫困者贷款无需担保;消除高利贷剥削;给贫困者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通过相互支持和持久的经济发展,给予贫困者权利;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小额贷款的要点是:贷款户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贷款对象以妇女为主;贷款实行小额、有偿、短期(一般为一年);贷款无需担保,但贷款户必须组织起来,5人一个小组,6个小组建一个中心,小组负有连保还贷责任;实行按周还贷制,每周还本金的1/50;放贷机构实行自负盈亏。

我国推行GB模式始于1994年4月,第一个试验点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在河北易县建立的,目前已发展到河南虞城县、南召县,四川仪陇县,陕西丹凤县,西藏珠峰保护区等地。从几个试验点的进展情况看,成效比较显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扶贫资金到户率高。由于贷款不要抵押,各试验点都实行了严密的贷款发放制度与贫困户认定制度,能够保证扶贫资金直接入村进户。我国的政府扶贫主要是以地区扶贫、项目开发为目标,直接面对农户的扶贫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现有的银行系统和信用社正好弥补了这方面存在的不足。

(2)项目效益高。除个别情况外,绝大部分贫困农户使用贷款发展的项目都是成功的,并为贫困户带来了较高的收益。如河南虞城县在第一批发展的104个成员中,项目成功率达100%,人均年增收2404元,最高的达4300元。

(3)贷款回收好。由于贷款以妇女为对象,充分利用了妇女节俭、自尊心强的特点,同时实行中心、小组的连保制度和化整为零的每周还款制度,各试验点的贷款回收率都在9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为较好地解决我国信贷扶贫中贷款回收难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小额信贷扶贫方式还有利于把贫困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每周一次的中心会议,参加中心的农户被很好地组织起来。

中心会议在推广适用技术、传播致富门路、宣传精神文明等方面的作用很大。参加中心活动的主要是妇女,这对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3.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特殊扶持方式,是我国扶贫方式由单纯救济转向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一种有益尝试。以工代赈建设的重点是修建县乡公路、桥梁、人畜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型水电站、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村邮电通讯,同时帮助灾区修复损毁工程等。政府主要以调拨的实物作为工资,发放给参加工程的贫困农民。这样,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还可以使贫困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利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工代赈的资金来源,一是国家无偿调拨给有关省、自治区的以工代赈实物或资金,作为参加工程建设民工的工资补助;二是地方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的配套资金,用以支付以工代赈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设备和其他开支。

以工代赈的工程,要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管理,一般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干部、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参加,并设专人负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劳动力的组织、工程的设计以及技术等问题,从而使项目的质量得到保证,发挥应有的效益。

自1989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安排了7批以工代赈计划,到1994年底,对贫困地区已完成218亿元的粮食和其他商品的投入(不包括地方配套资金)。

四、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与经验

(一)我国扶贫开发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也是贫困减少最快的历史时期。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时期的扶贫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阶段。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下降了50%,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这个阶段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提高。全国农村贫困问题明显缓解。

第二个阶段:1986-1993年,贫困人口稳定减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仍有部分地区发展缓慢,相当落后。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增加了扶贫投入,制定了有利于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同时对传统的救济方式进行了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或扶贫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这个阶段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左右。

但是,1991和1992年,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减缓,平均每年只解决250万人的温饱问题。

第三阶段:从1993年开始,扶贫开发攻坚阶段。1994年3月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的《国家“八五”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当时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途径。第三阶段扶贫也是最艰难的攻坚阶段,到世纪之交,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3000万左右。

总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人。同时,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状况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了21世纪头10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二)我国扶贫开发的经验

十几年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而且为我国今后的农村扶贫开发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治贫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扶贫不仅是救济,而且要支持贫困地区的农民逐步形成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温饱,逐步脱贫致富。实践证明,这个方针是成功的、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

2.坚持扶贫到户的原则

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必须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过去有些地方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在当时贫困面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有效的,但扶贫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工作目标越来越明确,难度也越来越大,必须使扶贫到村到户,直接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各地创造的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小额信贷等扶贫到户的办法都很有效。

3.综合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开发,辅之以实用科技,在解决吃饭问题的同时,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扶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牺牲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因此,扶贫开发必须是综合开发。同时,还要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减轻贫困地区的人口压力。

4.全社会参与扶贫

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解决温饱,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沿海13个发达省、市对西部10个贫困县的扶贫协作已经全面起步,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助贫困县的工作在持续开展,社会各界帮助贫困地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全社会的参与是加快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扶贫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

5.坚持开放式扶贫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仅发展中国家存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贫困问题并不奇怪。我国坚持开放式扶贫,不仅形成了扶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帮助。在扶贫过程中,我国与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进行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项目,改变了以往扶贫单纯依靠国内资金的局面。

6.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国家扶贫是外因,贫困地区自身的努力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地区要想解决温饱,改变面貌,归根到底要靠本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强不息和苦干实干。在加大扶贫力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防止滋生依赖思想,应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章提要

1.社会救济是一种最古老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成员维持生存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低水平、无条件、重程序等特点。

2.中国的社会救济源远流长,但只有到了新中国,才开始真正建立起现代社会救助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普遍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实现了“应保尽保”以后,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制度真正确立。但城镇社会救济仍然存在待遇标准低、经费来源不稳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中国农村的社会救济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灾害救济和“五保”

救济,对于一般的贫民缺乏制度化的社会救济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大面积减少贫困的巨大成就。但农村目前主要还停留在消灭绝对贫困层次上,总体来说,脱贫标准偏低,返贫率高,扶贫成就巩固任务艰巨。

关键术语

社会救助贫困贫困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扶贫以工代赈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救助制度的性质与特点?

2.怎样认识当前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

3.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是什么?

4.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国农村贫困的成因?

5.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