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22492000000062

第62章 社会福利(4)

2.非赢利性。社区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方便千万家”,它以社区成员的直接参与为特征,这种参与具有自助性和志愿性。

社区服务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要讲究效益。通过社区服务把社区成员联结起来,最终提高社区的整合性和凝聚力。

3.群众性。社区服务的对象、参与者和内容都是广泛的,是一种群众自主自愿参与的社会服务活动。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社区服务体系。

4.保障性。现代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保障网络连接被保障者、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组织基础和服务平台。社区服务使社会保障的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到最基层,有效的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最直接的体现,它使社会保障更细致入微、切实有效。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

在我国,社区服务是在过去民政服务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但两者有很大区别:一是民政服务主要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而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二是民政服务的主体是国家,由民政部门主管,街道、居委会具体操办,而社区服务则是自我管理、自治管理;三是民政服务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而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社区服务的内容或服务项目,以上海为例,有8大系列,100多项。

这8大系列是:(1)特殊群体服务,即以弱势人群为对象的传统民政服务。(2)生活服务。针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展开,也称便民利民服务,如维修、理发等。(3)文体服务。满足居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服务,如健身、书画、诗歌、种花等。(4)咨询服务。重点是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还有就业咨询、医疗咨询、房屋买卖咨询等,近年发展很快。(5)就业服务。包括再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就业信息咨询、就业中介等。(6)中介服务。包括家政服务等,通过中介组织使有需求的人和愿意按市场价格购买服务的人各得其所。(7)医疗服务。包括送医送药上门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8)社区安定服务。治安巡逻、纠纷调解、问题青少年和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等。

(三)社区服务的资金筹集

在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的资金很大一部分由政府资助,同时通过收取服务费回收一部分服务成本,并接受社会募捐进行补充。在中国香港,社区服务经费90%以上由政府资助,社团和个人也赞助一部分,而居民只需缴纳少量的象征性费用便可享受服务。我国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资助,例如对部分公益性、微利的服务项目减免税收,并资助一些福利设施的建设;(2)社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按规定或收益程度,从福利基金中划拨一部分;(3)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益金,例如有的地区规定按利润的20%用于发展地区福利事业;(4)社区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回收服务成本;(5)动员鼓励社会捐助,为社区福利、文化、教育事业募捐以补充资金不足。

(四)开展社区服务的意义

社区服务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载体。我国城市社区办事功能越来越多,如解决就业、申请低保、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社会互助等等。随着社会保险服务工作和社区管理的发展,社会保险服务主体逐渐纳入社区服务的范畴,劳动和社会保障都在街道办,社会保障工作离不开社区服务。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承担着失业人员动态管理、职业介绍、外来人口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等等。

社区服务还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社区服务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深化了我国的体制改革,承接了从“企业社会”到“社区社会”的转型功能,承担了企业、机关、学校等传统组织的大部分社会服务职能,补充了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推进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第二,社区服务本身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吸纳了更多的人员就业,扩大了就业渠道,帮助和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测算,全国社区服务的就业岗位将达到1000万个。第三,社区服务增进了居民团结,改善了社会风气,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节)职工福利

一、职工福利的性质和特点

(一)职工福利的性质

所谓职工福利,是指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等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向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活动的总称,由于其内容大都涉及生活领域,所以通常又称为职工生活福利。在我国,职工福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工福利虽然主要是一种单位行为,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职工福利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辅助形式,使劳动者在工资收入之外,获得某种补充性的收入。这种收入在职工工资水平较低、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的条件下非常必要。职工福利同工资一样都属于必要劳动的范畴,但职工福利作为职工的劳动所得,在性质上不同于工资。工资是按照各个职工所提供的劳动量直接支付给本人,工资额与劳动量是对应的,职工之间的工资存在着差别是很正常的。但职工福利则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联系,仅与单位集体的劳动相关联,即把职工作为一个劳动整体来支付职工福利经费,每个符合条件的职工都可均等享受。但职工福利是对工资的补充,与工资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职工福利费用在个人消费基金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就会减小工资的比重,削弱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职工福利主要由集体支配,定向使用,这与工资完全由职工个人支配也不相同。

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雇主普遍对职工福利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是吸引和留住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西方国家的职工福利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发展,产业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工作环境危险、恶劣,工作单调乏味,工伤事故不断增加。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就业无保障的状况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工厂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要求改革雇佣关系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初,一些企业开始实施某些雇员福利措施,如公司设置澡堂和餐厅,提供公司自己的医疗保健服务,甚至派公司的福利代表到雇员家中问寒问暖,提供营养和卫生方面的咨询,等等。他们认为,福利工作是强化诚信和提高雇员士气的善举,对改善雇佣关系大有益处。

由此,福利运动逐渐兴起。一些公司纷纷设立福利秘书职位。福利秘书通过建议改善工作环境、住房、医疗、教育和娱乐等,为工人提供帮助。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职工福利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以美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对工资和物价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同时,战争期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很严重。企业间为了争夺稀缺的劳动力,纷纷向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作为一种回避战时工资冻结的手段。由于对福利成本的监督比对工资直接的监督更加困难,负责工资和物价管理的政府部门对这种变相的工资增长也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因此,这一时期员工福利事业发展很快。

此外,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随着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对工人劳动的监督也越来越困难,企业更加依赖职工的自觉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80-90年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招聘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保持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企业职工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提供医疗保健,希望生活安定、丰富多彩,等等。出于这一系列因素的考虑,雇主们也愿意通过增加福利表示对员工的关心,满足员工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劳动生产率。

(二)职工福利的特点

1.普遍性

凡是举办职工福利事业的单位,职工都有享受职工福利的权利。

对于同一单位的每个职工来说,享受单位的福利补贴和福利服务的机会是均等的。

2.集体性

职工福利的主要特征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以满足职工的共同需要。

3.补充性

职工福利具有补充满足职工生活需要的特征。职工在领取工资后,生活上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便和困难,或者由于其他原因,突然增加了意外开支,影响了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因而也需要采取职工福利的形式予以弥补和帮助。

4.差异性

由于职工福利是面向单位内部的劳动者,因此,在不同的单位中,职工福利水平很不平衡。职工福利的一部分资金直接来源于企业利润留成,因而不同企业之间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职工的福利,在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福利待遇也有较大的差别。不仅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存在差别,即使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内部也有差别,甚至某一单位在不同时期的职工福利也可能不一样。一般来说,职工福利是与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的,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职工福利待遇的多少。

(三)实施职工福利的意义

1.职工福利能够激发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企业的职工福利是在劳动报酬之外,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来分配企业集体的劳动成果。因此,职工福利较之劳动报酬更能使职工直接体验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企业的关怀。职工福利带来的经济实惠和生活方便,能够帮助职工摆脱或减轻家务劳动的困扰,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潜力的发挥,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也使企业的福利水平随之提高,进而激发职工更大的工作潜力。

2.职工福利能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企业的职工福利为职工的身心健康和才能发展,以及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职工之间的生活差距,使职工有了“平等感”。而且福利待遇的高低直接依赖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又有利于培养职工关心企业、热爱企业的精神,这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对稳定职工队伍和减少优秀人才外流有一定的影响。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利用企业优厚的福利待遇,多争取一些优秀的急需人才,就等于为企业增强了竞争力。因此,除了高薪能吸引人才之外,利用企业间职工福利的差别性,搞好福利吸引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职工福利是一种有效的人力投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职工福利也是一种人力投资,而且是一种有长远效益的人力投资。因为职工福利部分地解决了职工的生活困难,使职工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地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和学习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也吸引他们在工作之余,把主要精力放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上,从而有利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所带来的效益是其他任何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二、职工福利的内容

(一)西方国家的职工福利

西方国家职工福利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法定福利,是政府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的;另一部分是企业在没有立法要求的前提下提供的福利。这些福利中有些是企业管理者单方面的决策,有些则是工会与资方谈判的结果。在西方国家的企业职工福利中,与我国职工生活福利、文化福利相类似的福利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带薪休闲

雇主在职工非工作时间里按工作时间发放工资的福利称为带薪休闲。在西方国家的企业里,竞争激烈,工作紧张,压力很大,绝大多数职工甚至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因此,带薪休闲是很受职工欢迎的一项福利。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用于这项开支的费用,已达职工福利支出总额的26.4%;这项福利与医疗保健并列为所有福利项目中两个最大的单项开支。带薪休闲的主要内容有:(1)带薪度假或在职工放弃度假时付给额外的工资。雇主认为,支付工资的假期为工人提供了从容休息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恢复旺盛的精力,工作效率变得更高,更愿意留在公司工作。因此,他们愿意向职工提供这项福利,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每年的带薪假日,奥地利和瑞典为30天,法国为25天,荷兰为24天,英国和西班牙为22天,澳大利亚、芬兰和比利时为20天,美国、日本、加拿大为10天左右。(2)节假日按工作日发放工资。美国私人企业每年有9天这样的节假日。(3)病假。在美国,社会保险项目中不包括病假工资。职工生病不工作而照领工资,是一项企业福利。职工工作一年后,每年约有15天病假,病假期间工资照发。此外,在职工参加诸如军队预备役、国民警卫队、陪审团、选举之类的活动时,按工作日付工资。

2.职工援助方案

职工援助方案是许多公司用来处理众多问题的一种综合办法。这些问题包括婚姻或家庭困难、工作表现、紧张情绪、情感和精神健康问题、经济困难、药品和酒精滥用以及发生不幸事件等。公司或者提供组织内部的专业顾问,或者把职工委托给适当的社区服务机构,帮助处理、解决这些问题。这类开支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由雇主支付。1958年,美国提供职工援助顾问的公司不足50家,现在,三分之一的公司都设有职工援助顾问。实践证明,这一方案对于减少旷工、减少工人伤病补助的索赔以及减少事故有积极作用。

3.教育资助

对企业的职工提供教育资金援助,也是许多企业的一项福利措施,通常的做法是为那些顺利通过学业的职工提供学费,但其条件是职工必须保证一定工作时间及获得良好以上的学习成绩。为职工提供再培训的机会,也是福利措施之一。在许多企业,讲座、研讨会不再限于管理层,而是鼓励所有职工在方便的时候参加,以更好地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能。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创新形式,如为了保证所有职工都有能力送子女上大学,有些企业为职工提供学费贷款担保和企业配给的储蓄。

教育资助福利是昂贵的,但它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投资。为了预防某些职工接受了这些福利以后跳槽到其他企业,有些企业要求其职工签署一份协议书,承诺若在一定时期内离开该企业要归还所有费用。

这样,如果职工在规定服务的时间内离职,所在的企业就可以获得所支付费用的补偿。

4.生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