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
22615200000079

第79章 戍边功臣戎马帝师(4)

不管怎么样,熹宗对自己的老师还是尊敬的、信任的。前几次,孙承宗要求把自己罢官,熹宗总是苦苦的劝慰、挽留,这次依然是没有批准。这町能是在阉党的打击下,唯一可以受到礼遇的人。其他的东林党人如杨涟、魏大中、左光斗、顾大章等人都相继死在狱中。他们知道熹宗对孙承宗的尊敬和感情,所以也不敢太过分了,以免自身难保。他们只好从长计议,逐渐的排挤孙承宗。魏忠贤曾经派他的党羽梁梦环到边关巡查,想抓住孙承宗的把柄,再治他的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

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迫使孙承宗下台,魏忠贤把他的党羽高第推举为兵部尚书。高第非常害怕担任这个职务,不敢接受。他找到魏忠贤,一边叩头一边大哭,求魏忠贤放过他,自己实在不能胜任。魏忠贤生气地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别人想当还当不上呢。前面就是火坑你也得跳,不要再说了。”高第见没有希望辞官,灰溜溜的走了。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五日,皇帝下旨,正式任命高第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军务。高第把心一横,硬着头皮走马上任了。

高第来到前线以后,大力推行排挤孙承宗、退守山海关的“政策”,孙承宗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经常反驳得他哑口无言。高第自叹不是孙承宗的对手,深深的遗憾不能完成魏忠贤交给自己的任务。

经历了这一次次的斗争,孙承宗已无心恋战,两军阵前,他从不退缩,朝中的斗争却让他心灰意冷。于是,他更加迫切地要求辞去自己的职务。硬说自己病得厉害,实在难以胜任。熹宗见孙承宗去意已决,也没有办法,只好批准他的请求。熹宗特地把孙承宗加封为光禄大夫,赏赐了很多金银绸缎等东西,又派专人送他荣归故里,同意孙承宗回老家养病。

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被围。实际上当时的士兵有十多万人,高第上疏说守宁远的士兵只有五万,根本守不住,请求撤兵。孙承宗知道以后,通知户部:“高第初次来到边关的时候,拨给他的是十一万七千人的粮饷,如今只给他五万人的粮饷就足够了。”高第知道这件事以后,吓坏了,真的按五万人的粮饷发下来,哪里够用啊。于是又上疏说自己搞错了,高第因此以“妄言”获罪。

败军之际再次掌兵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突破山海关,十月,进入大安口,攻占遵化,将要迫近北京。新皇帝名叫朱由检,史称思宗,执政时间不长,没有经验,所以非常惊慌,忙问群臣是否有退敌的计策,朝廷大臣众口一词:“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非孙承宗挂帅出征,不能挽救时局。”思宗赶忙下诏,召孙承宗进京,担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镇守通州。国难当头,义不容辞,孙承宗火速进京,入朝进见思宗。思宗慰劳了孙承宗以后,急忙问守城退敌的计策。孙承宗上奏道:“臣听说袁崇焕驻守蓟州,满桂驻守顺义,侯世禄驻守三河,这样很好。我还听说尤世威回到昌平,尤世禄驻守通州,好像不太合适。”思宗问:“你想固守三河,是什么意思?”孙承宗说:“固守三河可以此为据点,防止敌军西进和南下。”思宗说:“太好了,还是先生胸有城府,深谋远虑。不过,你怎么样为朕保护京师?”孙承宗说:“当危急时刻到来的时候,守城的士兵苦于挨饿受当时,北京城外就能看到遍地烽火在燃烧,孙宗带领二十七骑人马出东便门,以最快的速度赴通州,以至于路上跑丢了三个人。冻,这不是好办法。应该修筑有利的工事,加大犒赏的力度,以此来稳定人心。”他们谈了很多,孙承宗所说的每一条建议,思宗都非常认可。最后,思宗说:“先生不必到通州去了,你为联总督京城内外防御事务,留在朕身边随时参谋,不更好吗。”等孙承宗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午夜了。他也没有睡觉,连夜巡视都城的防卫情况。黎明的时候,又起身巡视外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他才放心。

到了第二天半夜里,忽然传来圣旨,说是敌人马上要攻打通州,形势危急,要孙承宗立刻赶往通州,主持军务。当时,北京城外就能看到遍地烽火在燃烧,孙承宗带领二十七骑人马出东便门,以最快的速度奔赴通州,以至于路上跑丢了三个人。到了通州城下,守门官兵拒绝任何人进城,后来总兵大人来到以后,才放他们进来。进城以后,也没有时间休息,立刻与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登上城上的矮墙固守。这时候,大清兵已经迫近都城,于是又急忙派遣游击尤岱率领骑兵三千人支援,派遣副将刘国柱督军二千与尤岱会合,同时征调密云兵三千人在东直门扎营,保定兵五千人在广宁门扎营。

北京方面,思宗忙调集各路大军勤王。袁崇焕得知清军人关的消息,心急如焚,也马上亲率精锐部队,马不停蹄,去京师救援。他们赶到北京城外,同围攻广渠门的清军激烈交锋,其他各路勤王军也陆续赶到,一场恶战,把清军杀退。

努尔哈赤看到,阻碍自己攻破城池的主要是袁崇焕。他驻守的宁远坚不可摧,如今又来救援京师,就想除掉他,于是就派人使用离间计,放出风来说袁崇焕想谋反。崇祯皇帝本来就怀疑袁崇焕,况且有不经请示擅杀毛文龙的事,也担心他在宁远拥兵自重,就相信了传言。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一日,思宗以“议饷”的名义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入朝,当场质问袁崇焕以前杀毛文龙和现在要进京犒赏军队这两件事,袁崇焕一时间答不上来,当场就被逮捕,打人死囚牢。

袁崇焕被捕以后,很多人落井下石,内阁大学士温体仁连续五次上疏,认为袁崇焕欺瞒皇上,私通敌人,极力主张杀掉袁崇焕。兵部尚书梁廷栋曾经和袁崇焕在辽东共事,也跟他有过节,这时候乘机攻击袁崇焕。朝中大臣中有很多人看出这是一桩冤案,但是因为害怕温体仁和梁廷栋位高权重,不敢相救。

由于袁崇焕在前线与众位将士同生死、共患难,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他的被捕引发了混乱。将士们一片惊惶,不知所措,军中很多人大哭,弄得人心惶惶。在城头上,士兵们乱掷石块,因不满而谩骂,使得一万多精锐部队顷刻瓦解,一哄而散。

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四日,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见袁崇焕被捕,害怕朝廷也把自己杀掉,就和副将何可纲等人率领自己所辖部队一万五千人向东溃散,声势很大,严重影响了军心民心。崇祯皇帝听说以后,有些后悔,在这危急时刻,不该先杀大将。现在,只有袁崇焕能收拾局面。他让人到狱中取来袁崇焕亲笔信,派使臣飞速追赶,想要召回祖大寿。但是,祖大寿已经回到锦州。使臣又追到锦州,拿出袁崇焕亲笔信让祖大寿看,祖大寿才下马捧着书信,大声哭喊,悲痛欲绝,全军将士无不落泪,一片哭声。孙承宗听说以后,急忙派遣都司贾登科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安慰祖大寿,同时命令游击石柱国去安抚各军。

祖大寿见到贾登科以后,遗憾地说:“我们的士兵急急忙忙去京师救援,打了许多胜仗,希望得到丰厚的奖赏,谁知道却被城上的士兵骂为贼,并且投石块砸死很多人。我们派遣的巡逻士兵,被当作间谍杀掉。我们这样舍生忘死,拼命厮杀,却被当作罪人,我们没有办法,只好逃跑。”

石柱国追上逃散的军队以后,将士们都严阵以待,拿刀动剑,很有敌意。等到说明来意,士兵们都哭了:“督师袁崇焕既然被杀,又将用大炮击毙我们,所以我们才逃跑啊。”石柱国再向前追,祖大寿已经走远了,只好原路返回。他把这些情况报告给孙承宗。孙承宗知道皇帝很着急,连忙写下奏疏,上奏道:“祖大寿听说袁崇焕被杀,疑心自己被牵连,又不肯受满桂节制,所以对士兵说皇帝将要杀死他们,不是所有的部下都想叛变。所以,应当大开生路,收服众人的心。辽将中很多都是马世龙的旧部,臣根据情况,派马世龙去告知皇上的本意,那些将士必然放下武器归来,祖大寿不足以忧虑。”思宗很高:兴,同意孙承宗的做法。孙承宗写了一封密信告诉祖大寿,抓紧上奏士卒混乱的原因,并且要立功赎罪,而自己当代替祖大寿向皇上解释。祖大寿收到信以后,同意了孙承宗的建议,把自己带领军队向东溃败的原因一一列出,反映了广大将士的心声。思宗下诏,既往不咎,并且赏赐一些物品安抚上兵,命孙承宗移师镇守山海关。诸位将领听说孙承宗、马世龙到了,很多人自发地归队。祖大寿的妻子左氏也劝说他,祖大寿这才完全心回意转,集合好士兵,随时等候命令。

当初,溃败的士兵退出山海关以后,关城被敌人抢劫,闹得家家户户人心惶惶,都关着门,买卖也不做了。孙承宗来了以后,人心才开始稳定下来。以前的关城长十六里,卫城只有二里。现在让敌人破坏得不成样子,于是重新修筑城墙,架上大炮,严加防范。城中的水不够用,一昼夜内竟然打了一百眼井。以前那些无所事事的人,都分派给具体的任务,巡逻的、守粮仓的,各就各位。这样内部就减少了作乱的因素,外部如果有刺探军情的,也都及时地被巡逻抓住。山海关整顿好以后,派遣马世龙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五千人支援北京保卫战,派游击祖可法等人率骑兵四个营向西去戍守抚宁。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祖大寿整顿好军队,入关拜见孙承宗,他的亲兵五百人全副武装等候在关门口。孙承宗推心置腹地跟祖大寿谈话,祖大寿深受感动,当天就把自己所统领的步兵、骑兵三万列在教场中,举行誓师典礼,彼此完全消除了误会。当时清军已经攻下遵化城,正月四日占领永平,正月八日占领迁安,紧接着攻克滦州。同时分兵攻打抚宁,因为祖可法等人坚守城池,所以没有攻下来,又向山海关进军,离山海关三十里安营扎寨。副将官惟贤等拼命苦战,山海关安然无恙。清军又回师攻打抚宁和昌黎,守军顽强抵抗,没有攻下来。这时战局已经稳定,孙承宗重新经营山海关。

山海关西南有三座城:抚宁、昌黎、乐亭,西北有三座城:石门、台头、燕河。这六座城向东护着关门,向西围绕永平,都是靠近山海关的战略要地。孙承宗命令这六座城严防死守,然后以此为据点,开始收复失地。

当京师正在戒严的时候,天下勤王兵先后来到的有二十万人,都驻扎在蓟门以及京师近郊,他们相互观望,没有拼死冲杀。皇帝屡次下诏督促,诸将也不时的出击,然而却杀不退敌人。

在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马世龙请求先收复遵化,孙承宗说:“不行,遵化在北面,想攻下来很容易,却难以守住,不如暂且留下它,以分散敌人的兵力。如今应当大造声势,佯装攻打遵化,使放人派不出军队,我们调集丰润、开平的军队,联合山海关的军队攻打滦州,同时派骑兵攻占永平。打下滦州、永平,那么山海关、永平就连在了一起,这时候再攻打遵化就容易了。”商议好以后,孙承宗亲自督战。五月十日,祖大寿和张春、邱禾嘉的军队先到达滦城外,马世龙和尤世禄、吴自勉、杨麒、王承恩相继来到,第三天攻下滦州。副将王维城等也收复迁安。清军看到永平难守,也撤兵回去了,孙承宗大军进驻永平。十六日,谢尚政率军收复遵化。清军见大势已去,慌忙撤走了全部军队。

战争胜利以后,思宗论功行赏。加封孙承宗太傅衔,赐蟒服、白金,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孙承宗接受了其他的赏赐,却坚决辞去太傅的封号,并且屡次上疏要退隐田园。思宗好言劝勉,不许他退隐。后来有小股的反叛势力作乱,孙承宗令大将王威打败了他们,皇上又赏赐银币。册立东宫的时候,加封太保。以后还有加封,每次他都要求辞去封号,坚持辞官回家。思宗命内阁大臣商议孙承宗的去留问题,谁也决定不了。思宗亲自派特使降旨慰问,孙承宗没有办法,只好担负起职责,视察军事。

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孙承宗出关东巡,到达松山、锦州。刚刚入关,又向两巡视,协十二路全部巡查完毕才回去。根据巡查的情况条陈上疏边防政务共八件事,都被思宗采纳。到五月,这一任期的政绩考核完毕,皂帝下诏加太傅衔兼食尚书的俸禄,世袭尚宝司丞,赐予蟒服、银币、羊酒,他还是坚决辞去太傅衔不接受。

崇祯四年(1631)七月,孙承宗打算恢复以前那种牢固的防守,就令祖大寿等人率兵四千驻守大凌河,又征发一万四千人筑城。八月六日,筑城才二十天左右,大凌河的城墙刚刚修完,城上的矮墙刚修完一半,后金突然发兵攻到城下,并于当天开始围城,明军仓促之间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孙承宗听说以后,亲自来到锦州,派吴襄、宗伟前往大凌河救援。但是,宁远巡抚邱禾嘉向后推迟了好几天,吴襄、宗伟被阻击,大败于长山。到了十月,大凌河已经被围困三个月,守军物资耗尽,祖大寿假装投降,借机跑回锦州,大凌河城又被拆毁。大凌河的失守,引起了朝廷内部的攻击,说他们修筑大凌河是错误的决策。孙承宗很生气,连连上疏称病求退。崇祯帝为平息朝中的不满情绪,批准他回家养病。

大明将亡城破身死

孙承宗在家闲居,享受了一生中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平静的日子倍觉短暂,一转眼就是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承宗已是76岁的老人了。这一年,清兵大举进兵,统帅是大将多尔衮,他是皇太极的弟弟。他想马上带兵攻打北京城,皇太极拦住他说:“我们要先攻高阳,再攻北京。孙承宗在高阳闲居,我们把他捉住,明朝就没能人了。”

多尔衮带兵包围了高阳县城。他本来想攻下高阳轻而易举,等到了城下一看,却惊呆了,只见城墙上戒备森严,城头上威风凛凛地站立着须发皆白的孙承宗。他带领自己的家人,组织好城里的乡亲,准备迎接进攻。

多儿衮面对孙承宗高声喊话:“孙将军,我敬佩你是大明朝的英雄,你如果停止抵抗,我就会饶你不死,你如果负隅顽抗,大军一过,你们谁都活不成。”

孙承宗冷笑一声说:“我一生征战多年,宁可战死沙场,决不投降,你也不必多说废话,快放马过来。”

多儿衮见劝降无效,就下令攻城。哪知城上早有准备,滚木、檑石、弓箭像雨点一样砸了下来,使攻城的清兵死的死伤的伤。多尔衮非常生气,下令强攻。清兵像潮水一样涌了过来,孙承宗终于因为寡不敌众,城破被俘。他的儿子、孙子全部战死。

思宗听说以后,非常悲伤,命有关部门优加抚恤。首辅杨嗣昌、薛国观等人暗中不执行,只是官复原职,厚葬罢了。到了南明福王时,才赠予“太师”的称号,谥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