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22627000000047

第47章 蒙田(2)

蒙田认为,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所提的友谊相提并论,倘若将两者混为一谈,便会很容易出错。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就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进,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爱他,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奇隆这样说道。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常说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蒙田说:“一个人能够一分为二已经是非常令人惊奇的了,那些想把自己一分为三的人真的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世上独一无二的东西都不会是相同的。”

古人米南德也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论勇敢

蒙田认为,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会有一种智慧和一种情感或者是一种果敢精神出乎意料地涌现出来,此种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迹象。

人,无所不能,有时甚至超过了神。正像某人说的,此时人已进入无我的状态,超越出他那原始的状态。这个时候,人的低能和脆弱被上帝的力量和坚定所替代,只不过,这仅仅是一种间歇性的偶然。

纵观昔日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的一生中,时而爆发出超自然的壮举,这种英雄壮举,远远超出了凡人的自然力量。但是,这也仅仅是时而爆发,并非时时发生。

毋庸置疑,此种超自然的力量会在人的身上扎下根来,且成为人的自然状态,在寻常的生活中时时表现出来。人,虽然有诸多缺陷,却什么事情都能做到,但是,偏偏就做不到有条不紊,持之以恒。因此,哲人贤士说,要想正确判断一个人,不可只看他的一时一事,而要看他平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

蒙田认为,人的行为,有时受命运的影响。命运这个问题总会随时出现,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命运使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命运的支配。我们一向认为:“因为上帝预见到所有要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就这样发生了。毫无疑问,上帝预见的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我们的老师说:“我们看见的事情,上帝早就看见了,事情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强迫做出来的。因为事情发生了,我们便看见了,而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看见了才发生。也就是说,事情的发生使我们看见了这件事情,事情若不发生,我们便看不见这件事情。我们看见了的事情,也就是发生了的事情,但是,一件事情可能以这种形式发生,也可能以那种形式发生。上帝对万事万物都一目了然,在上帝的一览表中,写着有意识的事件和无意识的事件,给了我们自由选择的余地,他知道,我们没有看见某事的发生,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而是因为我们不想看见。”

战场上,很多指挥官用命运决定一切这种观点去激励他们的士兵:人在何时死,早已由命运决定,我们的生命不会因为敌人的枪炮或自身的勇敢而缩短,也不会因为胆小怕死而延长。这话挂在嘴边说说倒也不难,而要让它深入人心,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即使是那些坚信我们信仰的人,也多是把他的慷慨陈词挂在嘴边,很少放在心上。这样的话用来训导别人可以讲得振振有词,而自己却不会怎么去理会它。

论习惯

蒙田说:“习惯在我们思想上一无阻拦,从它给我们的奇特印象中可以更好地看出它的效果。习惯会影响我们的观点和信仰,还有什么看法比习惯灌输的看法更离奇,更怪诞的吗?”。西塞罗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自然科学家的任务是观察和探索大自然,却要求被习惯一叶障目的人为真理提供证据,这样做难道不惭愧吗?”

奇迹的存在并不是出于大自然的状态,而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所知甚少,习惯使我们的判断力驽钝不敏。蛮人于我们一点也不比我们于他们更怪诞,也没有理由更怪诞。

总之,习惯无所不做,无所不能。

在蒙田看来,习惯的最主要效果就是攫住和蚕食我们,一旦进入我们身上,就把我们紧紧抓住,并且深深扎根,为它的法令说理和争辩。的确,从我们出生后吃奶时起就有吮吸习惯了,我们首次看到的世界就是这般面孔,我们似乎生来就为了照习惯办事。那些在我们周围颇有市场、被我们祖辈注入我们心灵的成见,似乎是普遍而自然的思想。

不符合习惯就认为不符合理性这是极不合理的。如果人人都像我们那样研究自己,听到一句正确的格言,就立即看一看它在哪个方面适合自己,那他就会发现,这句格言与其说是机智诙谐的话,不如说是对成见的猛烈鞭挞。然而,人们接受警句和箴言似是为了告诫人民,而不是劝告自己,因此不是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习惯,而仅仅是装进记忆中,这种做法是极其愚蠢和绝对无用的。

有的人因循本国的旧习陈规,还有的人则致力于引导和改变习俗,两者之间相差甚远。因循守旧者以平淡、服从和为人师表作借口,不管他们做什么,都不可能有恶意,最多也只是不幸。“在经过千锤百炼而保存下来的光辉古文化面前,谁能无动于衷?”

论良心

在蒙田看来,良心的力量很奇妙!良心使我们背叛,使我们控诉,使我们战斗。在没有外界证人的情况下,良心会追逐我们,反对我们。

尤维纳利斯说:良心就像用一根无形的鞭子,在随时随地抽打我们,充当我们的刽子手。

柏拉图认为,惩罚紧紧跟在罪恶的后面。希西厄德说惩罚是与罪恶同时开始的。谁在等待惩罚,就在受惩罚;谁该受惩罚,就在等待惩罚。恶意给心怀恶意的人带来痛苦。

做坏事的人最受做坏事的苦!犹如蜂刺伤了人,但是自己受害更深,因为它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刺和力量。

维吉尔对此的描述是:它们在伤人的同时失去了生命。

由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规律,斑螫身上分泌一种自身毒液的解毒素。人同样如此,即使人在作恶时感到乐趣,良心上却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种憎恶感,引起许多痛苦和联想,不论睡时醒时都在折磨着自己。

良心可使我们恐惧,也可使我们坚定和自信。一个人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过许多险阻而步伐始终不乱,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意图深有了解,自己的计划光明正大。

奥维德说:“人的内心充满恐惧还是希望,全凭良心的判断。”

有许多被希腊和罗马称为野蛮的国家,在这方面却不及希腊和罗马野蛮,它们认为折磨和杀害一个对其错误还只是心存怀疑的人,是可怕的残酷行为。你不想无缘无故地杀他,对他做的事却比杀他还糟,你没有不公正吗?事情就是如此:多少次他宁愿无缘无故地死去,也不愿接受审讯,这种审讯往往比死刑还痛苦,这等于在执行死刑以前已把人处决了。

论发怒

在蒙田看来,发怒是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在发怒时做出的决定、判断往往都是错误的。对于因发怒而错判的法官,谁都会毫不犹豫地对他处以极刑。那么,为什么就允许家长和教师在发火时鞭打和惩罚孩子呢?这哪里是惩罚,简直是无耻!我们能容忍医生对他的病人发火吗?

为此,蒙田提出当我们发火时,决不能责打对方。正确的做法,便是在心头火起、心跳加速时,先把事情放一下,等心平气静下来后,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冲动的时候,是情绪在指挥、在说话,而不是我们自己。

带着情绪去看问题,问题往往会无端放大,芝麻也能变绿豆,这跟雾里看物是一个道理。真实的情景比较模糊,饥饿的人,用肉来充饥。可是,想使用惩罚手段的人,不应该渴望惩罚。

谨慎而有分量的惩罚,受罚者更乐意接受,效果也更好。相反,如果惩罚来自一个狂怒的人,受罚一方会认为他的惩罚不公正。为给自己辩护,他会列举主人失当的举止:动作粗暴、脸色发红、口吐粗话、烦躁不安、莽撞轻率。

在这里,蒙田还强调,掩饰愤怒,就是把愤怒吸入体内。正如第欧根尼对狄摩西尼所说的——后者因怕被发现呆在一个洞穴内,就拼命往里缩:“你越往里缩,就陷得越深。”

不过,在此还要忠告一下那些有权发脾气的人注意两件事:其一,发怒要有分寸,不要不顾一切乱发泄,免得影响效果和分量。若让不经思考的大声斥责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对此就会如同秋风过耳,听而不闻。其二,发怒时不要漫无目标,对谁抱怨,就要让谁听见。因为他们惯于在被斥责者尚未在场时就开始责骂,等他们走了一个世纪了,还在那里大声叫骂。

发怒时,尽可能地激烈,也尽可能地短促,尽量少喧闹,且要速战速决,言词激烈,但不晕头转向。一个人,一旦被愤怒抓获,不管理由多么微小,都会大发雷霆。因此,找同那些有权和你争论的人商量说:“当您感觉到我先激动了,不管有没有道理,让我发泄出来,我对您也将如此。”只有在你怒我也怒、双方比赛着发怒时,才会形成暴风雨般的狂怒。让各自的怒气尽情发泄,就能太平无事,这办法很有用,但做起来非常困难。一个人随着年事的增高,脾气就会越加暴躁。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有时,愤怒可作勇敢的武器,这似乎不无道理。然而,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风趣地反驳说,那是一种有新的用途的武器。我们摆弄其他武器,而这个武器摆弄我们,我们的手不指挥它,而是它指挥我们,它把我们握在手中,而不是我们把它握在手中。

论功利和诚实

在蒙田看来,摇摆不定是一种懦弱和缺乏主见的行为。以游说斡旋为业者往往掩盖自己的见解,表现或假装得极其折衷,似乎他们的看法与别人十分相近。而诚实、忠诚的人则拿出旗帜鲜明的观点和其独有的行事方式,此类人在谈判时宁可有负于谈判,也绝不允许愧对自己的良心。

诚实、忠诚的人用一种坦率的待人接物方式,使其很容易便深入人心,取得信任。纯朴与真诚在任何时代总是合时宜的。而且,辛勤工作而毫不为私利者的心直口快不易遭人疑心和讨厌,他们用得上伊佩里德回答雅典人怪他说话粗暴尖锐时说的那句话:“先生们,不要计较我的直言不讳,而应该考虑我这样做是否为一己私利,是否把事情办得更好。”

诚实、忠诚的人的爽直的言谈以其气势使别人从不怀疑他隐瞒了什么。该说的话,不管多么难以接受,多么尖锐辛辣,对于此类人都会说,当事人不在场,他也不会说得更难听。他的坦率有一种单纯而漫不经意的表现形式。他做事时只想到做,并不考虑长远的后果及计划,每个行动有其独立的作用,能有所成他便会很有成就感!

人们无法根据一个行为的功利来证明它是光明磊落的、高尚的。亦很难这样定义:只要一个行为是有用的,它便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每个人都必须去做。

我们不应将个人利益和欲望所滋生的尖酸刻毒称作责任感,也不应把背信弃义、阴险狡猾的行为称作勇敢。有些人把自己邪恶和凶暴的天性美其名曰热心,其实他们热心的不是事业,而是他们自己的利益。

我们即便置身于敌对的人们之中也并不妨碍我们光明正大地、恰如其分地行事。但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你处理问题绝不能一视同仁、不懂变通。你至少要有节制、讲分寸,这样你就不会过分依赖一方以致对他有求必应;同时你应该满足于对方对你的适度恩宠,做到在混水中游走,却又不是混水摸鱼。

论后悔

蒙田认为,没有不伤害人的罪恶,举凡受公众评论指责的行为皆包含有罪恶的因素,当然,被人误解除外。罪恶是那么明显的丑陋和可憎,所以那些认为罪恶主要来源于愚蠢和蒙昧的人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很难想象有人明知道是罪恶而不憎恨它。

恶意大多分泌出毒液,并且被自身分泌的毒液腐蚀;而罪恶却在心灵上留下悔恨,这悔恨如同身体里的一块溃疡,不断绽破和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