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
22632200000025

第25章 佛与修身(4)

如果别人伤害了我们,也不要立即予反击,应该冷静的探究其中原因,也许他是不小心,也许是我们的错。凡事应该反求诸己,不要和别人起对待心,应以宽恕、忍让、悲悯、仁慈来对待他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和谐、愉快。人世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扰攘纷争呢?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常常不能和平相处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好争,斤斤计较,互不相让,于是才造成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人与人之间的龃龉甚于毒蛇猛兽的侵袭,给人类带来莫大的不幸。人与人之间些许的误会,也能滋长蔓延成无法抗拒的灾祸。人类有自私的一面,有些人禀性恶劣,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假如别人欲思报复,于是你争我夺,使整个人间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因此《法句经》上说:“在这世上,决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惟独无怨恨才可止息,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曾经救治提婆达多,这个提婆达多曾经背叛和暗害过释迦牟尼,但释迦牟尼不记其怨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拨其苦,以其病愈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这就是佛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我们虽然做不到释迦牟尼那样的以德报怨,但至少可以做到以直报怨,千万不可以怨报怨。否则怨怨相报,何时了结?如果生生世世在恩怨的漩涡中翻滚,必然两败俱伤。就像蜜蜂刺人那样,它身上的那根刺拔出来后,自己的生命也就完了。冤家可解不可结,假如嗔、嫉、怨结,执意报复,对己对人都将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愚痴无知的表现。假如对方继续作恶,也要相信作恶之人必有恶报,将来他必自食恶果。佛经上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已。”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一个人因嫉忌他的声誉便恶意中伤。释迦牟尼始终保持冷静,不予理会。等他骂累了,释迦牟尼便问他:“朋友,如果有人送你东西,你不愿接受,那么这礼物应该归谁呢?”那人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物归原主呀!”释迦牟尼立刻笑着对他说:“对了,刚才你中伤我的话,我并不想接受,那么这赠礼又该归谁呢?”这一问,使那个人无言以对。恶语伤人者就像对空吐痰、逆风扬尘,不但伤害不到对方,反而自取其辱,伤害了自己的尊严。释迦牟尼曾经说过一段偈语:“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去宽恕他人的过错,放下过去的仇恨,缓和对立的的紧张气氛,创造一个宽容、宽厚和宽松的人际关系。

和你周围的人相处,如果说要与每个人都成为朋友,那就等于一个朋友也没有了。因为友谊是对某一个特定人物的情感,你对这个人的情感是与其他任何人截然不同的。朋友是极美、极亲切、极接近的关系,如果带一点点做作,那就全部毁了。交朋友必须有所选择,这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过:“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室,久而自臭也。”这是说交友必须慎重。佛经上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一天,释迦牟尼和难陀经过一个街市,在一个鱼摊前停下来。释迦牟尼对难陀说:“你过去用手摸一下铺在烂鱼上面的茅草。”难陀照着他的话做了。他问道:“难陀,你嗅一下手上有什么气味?”难陀说:“是腥臭难闻。”释迦牟尼就说:“若人亲近恶知识,交恶友,虽然时间短暂,也会因恶业染习而恶名远扬。”他们又走到一家香烛店前,释迦牟尼说:“难陀,你去店里乞化一个香囊来,然后嗅闻你的手,看有什么气味?”难陀照着他的话去做了,笑着说道:“释尊,我的手上香气微妙。”释迦牟尼便说:“难陀,若人亲近善知识,习染其德,就可以贤名远扬。”对于交友一定要知道他的品行。佛经上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什么叫有友如花?花好时插头,萎时就会抛弃,有一种朋友,你富贵时他就来依附,你贫贱时他就会抛弃,这就叫做花友。什么叫有友如秤?你高贵他就低头,你落难他就对你傲慢,这就叫做秤友。什么叫做有友如山?譬如鸟兽聚于金山上,羽毛皆蒙光泽。自己富贵,也能使人光荣,所谓富贵与共,这就叫做山友。什么叫做有友如地?百谷财富一切分之于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就叫做地友。真正的朋友一定要把你的事情看得同他的事情一样重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遭遇麻烦和磨难,你能确信他。定会帮助你,劝慰你,献出他的赤诚。一旦你听到他需要帮助时,也会挺身而出,欣然前往,这样才配称为朋友。所以无论是男是女,能够达到这一境界者,不过少数几人而已。

佛教在今日这个时代,似乎已经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关系。因为今日的科学文明告诉我们,许多佛教徒在生活中所执迷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人生病,倘若他一意烧香拜佛,拒绝任何现代医药的治疗,而希望病能痊愈,我们一定会觉得可笑。绝大多数人由此就得出了佛教即迷信的结论。其实,他们对佛教并不完全了解。佛教作为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一种惟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固然是错误的。但是,佛教在解决人生问题上则仍有许多可借鉴和吸取的合理因素。本人无意宣扬佛法,但相信如果能把这些被浓厚的神学色彩淹没的合理因素重新发掘出来,将会增进我们的人生修养。

1信赖之心

亲鸾大师终生相信老师法然的品格和教示,并一心一意的念佛,相信只有如此,才能获救。

现代人比较不容易信任人,对眼前的事物,总是心存怀疑,即使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亦然,理由是“老师也是平凡人”。下面是一则发生在日本的小故事:

有一个老佣人跟着一对兄弟生活。有一天早上哥哥因为有事,必须先吃早餐。哥哥独自用餐后,弟弟才来用餐。当弟弟喝了第一口豆腐汤后,便以奇怪的口气问老佣人:“哥哥喝了汤后,有没有说什么话?”佣人答道:“没有。汤有问题吗?”“这汤连一点味道都没有。”弟弟回答。佣人立刻道歉的说:“对不起,一定是我忘记放调味料了。”弟弟对哥哥这种对佣人毫无怨言的态度,非常佩服,从此以后对哥哥更加信赖。这位哥哥长大后,成为日本人景仰的著名人物。

2家和万事兴

在大乘佛经中,有一节记戴释迦与弟子阿难的问答,阿难问师父“信”的功用为何,师父用这话答复他:“能守信的人,家庭安和,幸福自然到临,这并不是神赐予的。”

常听人说:“我国的家庭制度已到了崩溃的地步。”家庭出现危机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金钱、工作的压力,让人们对家庭生活逐渐失去兴趣。原本应该是温馨和乐的晚餐时间,却变成了沉默的时刻,父亲看报,小孩看电视,彼此互相不理不睬。

美国作家波尔·麦雅在其着作“成功的秘诀”中说:“一个成功的人,不会以金钱、权利为人生的最终目标;而是努力的追求健康、生活、教养、精神、家庭等各方面的和谐,从这些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美满。”针对现代社会结构趋势,现代人首先要追求的是快乐的家庭生活。

3广泛交往

人在世上,当然不能避免和人接触。和人交往若一味压抑自己以迎合他人,委实太痛苦了。可是如果不理会别人,以自我为中心,又觉得生活圈子太小。美国作家史坦因贝克说:“孤单的一个人生活容易生病。”

最近在各国的大都市中,犯罪案件不断地遽增,甚至有很多无辜不幸的人也被卷入其中而遭迫害。

此种情况在愈文明的国家里愈明显。个中原因不外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不够,或仅仅为了饱足自己的私欲,而不管别人死活。家庭生活虽属单纯,可是外界的诱惑时时刻刻都会浸蚀人心,若非持有强烈的道德观,及笃定的立场,不然是极易受感染的。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成员,应该扩大生活圈,多与人交往,才不会孤独无助。

4同舟共济

“如同在荒野中,物资缺乏时,能与众人分享一切,就算在危机中也能安渡。”原始佛教经典中的这段话,在物质文明,太平社会时,很难体会得到,不过一旦穷困时就会了解了。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及战前出生的人,他们比较了解物质匮乏的痛苦。那时,一根香烟要分二截和人分享。食粮及调味料分配得很有限,因此全靠亲友们互通有无,艰苦地共渡难关。

如今,要不是房子被烧掉,或发生灾难,否则根本无此机会和人同苦共难。在平时,应保持与人合作的态度,或多参加团体生活,维系更好的人际关系。预防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时,须要朋友的援助。

有句俗谚:“悲伤时有人与你分担,则悲伤减半;高兴时有人与你共享,则高兴增加一倍。”

共享苦乐能使人生更充实。结交能与你同甘共苦的益友,将能助你更顺利地完成人生旅程。

5平心静气

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各人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个性,所以若不领悟此点,就会因固执己见而和别人发生争执。因此不必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但也无须因此完全抹煞自己的人格。

论语子路篇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话所言,并非要人妥协、附和别人,而是要人诚心的提出问题和别人讨论,所谓和者无乖戾之心,而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而不同流合污,惟有小人才尚利安得,所以,孔子十分轻视那些同而不和的小人。

美国的一位企业家亨利·撒曾说:

“当我在公司处理公事时,常难免和别人发生意见上的冲突,那时,我会平心静气的和他们讨论。我想这大概是我成功的秘诀所在。”

人要善纳雅言,因为人的职位愈高,愈需要别人提供意见,可是绝不是一味的采纳,如此亦会使我们失去立场。惟有扬弃心中的忿怒和怨恨,与人诚心诚意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之所在。

6由真心出发

有一次,南朝的粱武帝问达摩祖师说:

“我建造了许多的寺庙,供养了无数僧侣,能不能算得上是个功德无量的人?”

达摩祖师却回答他说:“无功德。”此乃“无功德”之由来。

假使你向一个对社会、团体捐献极多的人说:“你毫无功德。”也许此人会很生气的回答说:“那把钱还我。”实际上,这的确算不上是什么功德。一个人只为顾及自己的利益,就不可能会无条件地牺牲或奉献太多。

经常在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国家化缘的出家人,每次沿内托钵时,信徒都很踊跃的捐献食粮和物品,但是他们从未说过谢谢。他们认为,不向奉献者道谢,才能让他积功德。因为“施舍”本来就是自愿的,假如为了博取别人的感谢而施舍,那“施舍”即失去了它内在深层的含意。

7友谊可贵

现在的学生一向有升学压力,心理难免不平衡,为了挤入高考的窄门不惜读得六亲不认。虽说没有竞争,就不会进步,但试想在这种环境下,能否培育真正的友情呢?

社会上也一样,朋友间为了私利,罔顾道义,甚至有出卖朋友的行为发生。

亲鸾大师有感于此,时常告诫弟子:

“要和朋友共享快乐,共担痛苦。”

在人生旅途中,人人都需要友情。如果我们能和朋友坦诚相见,同甘共苦,那么友情就会绽放光芒,使我们的人生更光辉、灿烂。

六、与人方便

明朝冯惟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说:“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回俗,便成配偶。”

对于“方便”,佛典解释为权宜、善巧的意思。按照佛门智慧,有所谓“实智”、“权智”的分法。实智为离开一切思议、分别的真实之体;权智为临机应变,因人设教的方便之用。因此所谓“方便”,说明白点,就是佛门权智对于各种不同根器的人,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化方式,从而度化众生的一种智慧。在《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这样的答卷:“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景德传灯录》第九卷也说:“方便者,隐覆实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

对于“方便”一词的注解,古来高僧有说得很精辟的。

“理正曰方,言巧称便。即是其义深远,其语巧妙,文义合举,故云方便。”“众生所缘之域为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盖欲因病授药,藉方施便,机教两举,故名方便。”隋释吉藏《法华经义疏》第四卷如是说。

“对实智名为方便。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曰便。”唐释窥基《法华经玄赞》第三卷如是说。

由此可知,佛门因人因时不同,分别采用善巧,权宜的方式宣讲佛法,让人容易信解,从而诱导,启迪信众归于究竟解脱,称为“开方便门”、“伸方便门”。

“方便”作为一种权宜智慧,可见佛门因时设教,因人设教的妙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一次在僧院看花,忽然诗兴勃发,饶有兴致地写下了《僧院花》诗一首。其中有这样两句,写得尤为得意: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在权宜之计方便智慧启示下,后来,人们又常把为人家提供机会,提供便利称为“方便”。《北史·孟业传》说:“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指的就是机会。唐末诗人韩偓《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说得就更有风韵了。

与人方便,即与己方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方便风开智慧花”,与人方便是一种不要高深学问,尽人都能启用的智慧,只要你乐意往这方面去做。否则,处处要人家为你行方便,而你却不为人家行方便,那就到头来,只会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道与众隔绝的高墙,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