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意人生
22653300000027

第27章 禅与担水砍柴(2)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得道解脱之人,就像《金刚经》所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说不会由于自我及众生等的原因,而产生烦恼,名为“离我垢’及“离众生垢”。可是,不会因为自我的解脱,而就不度众生,相反的,更会积极的施舍所有的一切,才能真正表现无我无樫的智慧与慈悲。所以悟前的人必须修行,悟后的人还要修行,发菩提心是悟前的人为广度众生作准备,修行六波罗蜜,是悟后菩萨的正行。

(二)仰山慧寂(八○七—八八三)问沩山灵佑(七七一—八五三)云:“百千万境一时来,作麽生?”沩山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自位,非干我事。”

经中说:“法住、法位,法尔如是。”意思是说,一切诸法、万事万物,都有他们各自的现象和范围,毫不混乱。在统一的和谐中不失个别的差异现象。若以智慧眼看世间相,每一相各有其自己的位子,所以说,青的不是黄的,长的不是短的,纵然千千万万的境界,在你的面前同时出现,你不会黑白颠倒,张冠李戴,可是你也不会为其所动,受其所惑,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好。

五、禅是无著的生命

生命的现象,可以分做一生一世的连续及多生多劫的连续,凡夫的生命是以业力而髓波逐流,生死不已,圣者菩萨的生命是以悲愿的力量,往返于无尽的生死大海,广度无量的众生。同样是有生有死,凡夫是无奈的,菩萨是自然的,凡夫是受苦受难,菩萨是救苦救难,其不同的关键,就在于心有所著和心无所著。

悟后的禅者,已经心无所著,既不在乎生与死,也不在乎不生不死。因为已证无我,我都没有,究竟是谁去流转生死?因为已证无相,那就没有生死相,也没有涅盘相。换句话说,我无、法也无,所以能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才是大解脱、大涅盘。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大的禅师不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死问题担忧的原因了。现在举两个例子如下:

(一)永嘉玄觉(六六五—七一三)初见六祖惠能(六三八—七一三)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而六祖惠能开示他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水嘉《证道歌》则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干。”又说:“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这段话告诉我们,永嘉玄觉在未闻六祖惠能开示之前,他还执著生死的问题,如果不了生死,一旦无常到来,究竟何去何从,这是多么重要而可怕的事!当六祖惠能告诉他不须要害怕生死,也不须要担心生命的无常,只要体会到生即是无生,迅速无速,那就是生死已了,无常不在。永嘉听到这样的开示之后,就把生死的大事解决了,所以要说迷时如作梦,悟后如觉醒。梦中有生死,觉后无世界。所谓无生就是无著的意思,不起烦恼,就是不生分别。畏生死则求涅盘,厌苦欣乐,无非是执著。心无执著,就不在乎生死的可怕,也不会认为涅盘之可取。这是禅悟者对生命的态度。

(二)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二石:“求大涅盘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又云:“本自无缚,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本来,涅盘和生死、垢和净、缚和解,都是相对的。唯有从生死才知有涅盘,从垢才知有净,从缚才知有解。因此,追求涅盘一定是在生死中,追求清净一定是在垢秽中,追求解脱一定是在束缚中。唯有心无所著,既不畏惧生死,也不追求涅盘,既不讨厌垢秽,也不心喜清净,既不感到束缚,也就不用解脱。那才是活活泼泼、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禅的生命现象。

六、禅是活泼的生活

禅的本身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一种生活的理念、方式、内涵。不过跟平常人的生活不同。禅者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追求什么、表现什么、丢掉什么,也不一定要为环境的好坏而欢乐及苦恼,只要跟著一般的人过平常的生活,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不做。努力,既不为自己也不为他人,只是尽其生活的责任。所以,他的原则,既是心不随境,同时也心不离境;不随境迁,是禅定的工夫;心不离境,是智慧的作用。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能寂所以离相无相;能照所以日常活用。活用而不流俗,亦无烦恼,那是智慧的功能。普通的人,心若动便迷失了自己,心若静便闭塞了自己,那不是禅者的生活。

现在举二个例子如下:

(一)《六祖坛经》云:“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许多入耳熟能详,是因为六祖惠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见到二僧议论风和旖,一曰风动,一曰旖动,争持不下。惠能大师告诉他们:那个动的现象,既不是风也不是旖,而是你们二位自己的心。心随境动,所以知道景物在动。这是常识,并没有错。如果深一层考查,知道景物在动的,是人的心,也没有错。如果坚持认为旛动或者风动,就成了引生烦恼的原因。可是,凡夫的心动,叫做分别和执著,因为他有主见,就是心有所住,就会失去活泼自由的精神。禅悟者的心,照样会动,不过心无所住,没有执著,所以是智慧的照明作用。因为心无罣碍,所以活泼自在。

(二)《六祖坛经》的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类似这样的理念,在禅籍中可以发现很多?许多人误解禅塞,扭曲佛教是消极、逃避、厌世的,也的确有许多学佛学禅的人,表现出这样的心态。事实上,禅宗是绝对积极、入世、化世的。它不仅是理论、也不仅是信仰,而是一种活泼、自在、踏实的生活。只要能够练习和体验到不因为顺逆环境而产生爱瞠的冲动,就能太平无事,自由自在。所以,佛法就在平常生活之中,离开平常生活而追求佛法,那就像是龟毛兔角,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因为,悟前的禅者,只要知道他们未悟,便与悟境相近,一旦发现事实本来如此,摆下一切欣厌的执著,就是悟境现前。可见,迷与悟,原来贴邻而住,甚至就是一物的二名。智慧生于烦恼而用于烦恼。拖泥带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爱此瞠彼,就会处处障碍,常常遇鬼。如果,见怪不怪,知道是烦恼而不拒不迎,当下就是智慧,就能左右逢源地洒脱自在。

七、禅是运水与搬柴

现代人的工作所得称为薪水,有它的典故,是指古代的读书人和官吏,淡泊清廉,生活得非常节俭,朝廷所给的待遇,仅够买柴烧水,而不敷主食与副食之需,所以称为薪水。

在古代禅修者的生活,比之于书生还要简朴,连柴与水都无人提供,必须自给自足,所以人人需要劳作,每天的恒课之中,一定会有运水搬柴的“坡事”。故在禅语之中,就有庞蕴居土(?七八五—八○六—?)所说的“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便是禅悟者的生活写照。这也就是说,对于禅者而言,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禅机,待人接物时,事事有禅意。

生活就是禅。在今天的社会,除了家庭生活还有工作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在工作的环境之中,又有工、商、农,还有军、公、教,乃至自由职业的宗教、文化、娱乐,餐饮等生活方式。不像古代禅者生活那样地简单,从早到晚只有寺院的作息。所谓吃饭、睡觉、走路,以及厨房和庄园的工作。所以在禅宗的语录中,常常发现禅师们就用这些生活现象,来表达他们活用的智慧。例如:

(一)源律师问大珠慧海(马祖道一的弟子):“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问:“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眠。”

(二)有一僧问沩山灵佑:“师的道法为何?”师曰:“一粥一饭。”

(三)有一僧问趟州从捻(七七八—八九七):“学入迷,乞师指示。”师云:“吃粥也 未?”僧云:“吃粥也。”师云:“洗钵去。”

(四)黄檗希运(八四七—八五九间殁)曾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路,未曾踏著一片地。”

以上四个例子,都讲到吃饭,其中一个例子讲睡眠,一个例子讲行路,实际上,就是以此而代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的生活行为。未悟的迷人,把“道”看得很玄,想得很远,真像儒圣所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是通过禅者的体验,“道”并没有那么神秘。只要凡事离瞠、离爱、离自我中心的价值判断,那就是道、悟、解脱、智慧。总之,禅不离现实的生活。

在两年前,有一位居士,送我一盒好大的紫色葡萄,经过供佛之后,他一定要我吃给他看,我初尝一口,觉得非常鲜美,甜度适当,而且有馥郁的清香,所以我莲声说好吃,旁边一个弟子见了就说:“看,师父也贪吃。”那位居士在一旁,看了非常欢喜。到了第三天,那位弟子把葡萄依旧全部留给我吃,而那位居士又给我送来了另外两盒同样的葡萄。我就对他们说:“我没有准备开葡萄酒厂,干嘛把这么多的葡萄给我?”

他们一僧一俗,异口同音:“怎么师父前天爱吃,今天又不爱吃了?”

我向他们笑笑,叹一口气:“好吃,是事实,贪吃则不然。”然后告诉他们:对于一个修行的人而言,应该也有和常人具备的常理、常识和常态的价值判断,但他如果对好的就贪,不好的就瞠,那就离开了道心。

八、禅非南北与东西

本文开头就说,禅境不是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思考而加以说明解释的,所以称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的心法。凡是时间上的过去、未来、现在,空间上的前后、左右、上下,都是符号的标志,没有一定的意义。也不代表实质的东西。但是,宇宙的存在,离开这些之外,也就成了虚无的观念,但看我们如何去体验,是则处处是,非则样样非,这在禅宗的公案之中,也可以见到不少的例子,那就是不离方位、不著方位、不离时空、不著时空的禅者境界。

(一)《坛经》记载,六祖到五祖处,说自己是从南方来,五祖就说:“来做什么?”答:“求作佛。”五祖云:“汝是岭南人,又是揭獠,若为堪作佛?二八祖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二)赵州从谂在北方教化,有僧新到,便问:“什么处来?”僧答:“南方来。”师云:“佛法尽在南方,汝来这里作什么?”僧答:“佛法岂有南北耶?”师叹曰:“只是个担板汉。”

以上雨则对话,看来似属于不同的层次,第一则中的六祖惠能认为: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应该南北平等。五祖弘忍对之未表示肯定,也未表示否定。第二则中的僧人认为:佛法没有南北之别,便被赵州禅师指为用肩担板的笨汉。事实上,禅悟者为了考验学人,说南说北,目的是在声东击西,只求破除学人心中的执碍,不在于他们所说的南北东西,若能当下会得,便成禅悟的灵机。

(三)马祖道一的弟子西堂智藏(七三五—八一四),往见慧忠国师,忠问:“马大师说什么法?”藏即从东过西而立,慧忠国师曰:“只这个,更别有?”智藏却过东边立。忠国师云:“这个是马师的,仁者作么生?”智藏禅师曰:“早个呈似和尚了。”

这则公案中的一主一宾,相互问答,有色有声,活泼自在,有言等于无言,无言即是有言。马祖大师的“法”,只可以心领种会,不可用口说手呈。因为四大威仪的行住坐卧以及时空的任何一点,是则全是,非亦全非。所以,从柬到西是,从西至东也是,那便是任运自在的表现。如果心有所锺,念有所执,便会触途成滞,处处不通,样样不是。

不管你是不是信佛学佛,禅悟者的这种心胸,则不可不知,不得不学。那会使你生活得更加丰富、更加愉快,更加踏实、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