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忠国师耐烦打比喻说明道:“你只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
学僧终于契会于心。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法身”、“实相”、“自性”、“真如”、“本体”、“真心”、“般若”、“禅”,等等。这无非是用种种方法要我们认识自己。迷悟虽有差,本性则无异。如黄金是一,但是制耳环、戒指、手镯等各种不同金器,故金器虽异,实一黄金耳。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与性名虽不同,实则皆我们的本体也。多少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参禅前”、“参禅时”参禅悟道后”三偈,表明心得。未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神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说:
“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
“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
“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参禅三个阶段,他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若遇承皓禅师此等禅宗大匠,对你大喝一声时,即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高与远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描摹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恰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评鉴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向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他们也就能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高兴的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熊德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有了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似的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的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么?”
诸学僧至此均能悟了。
禅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们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非常自谦,有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禅者乃人中之贤,以退为进,以谦为尚,不亦宜乎?夜游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的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了,才知道有人溜到外面去,他不惊动别人,就顺手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
夜深的时候,游罢归来的学僧,不知凳子已经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头上,随即跳下地来,才看清是禅师,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仙崖禅师毫不介意的安慰道:“夜深器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
全寺大众,没有人知道这一件事,仙崖禅师从来也没有提起,但自此以后,全寺一百多个学僧,再也没有人夜里出去游乐了。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
如仙崖禅师,把禅门的教育特色,发扬到了极点。禅门的教育,向以慈悲方便为原则,就算棒喝、磨练,也要先看被教育者的根机,才以大慈悲大方便相待,天下的父母老师,应先看看儿女学生是什么根性,施以什么教育,感化、慈爱、身教,就是最好的禅的教育。
我也可以为你忙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问道:“你自从来此学禅,好像岁月匆匆,已有十二个秋冬,你怎么从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答道:“老禅师每日很忙,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时光迅速,一过又是三年。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禅僧,再问道:“你参禅修道上,有什么问题吗?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回答道:“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又过了一年,克契学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再对克契禅僧道:“你过来,今天有空,请到我的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礼道:“老禅师很忙,我怎敢随便浪费您老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禅僧过份谦虚,不敢直下承担,再怎样参禅,也是不能开悟。
佛光禅师知道采取主动不可,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问道:“学道坐禅,要不断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然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呀!”
佛光禅师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的话,打入克契禅僧的心中,禅僧克契立刻言下有所悟人。
有的人太顾念自己,不顾念别人,一点小事,再三的烦人;有的人太顾念别人,不肯为己,最后失去好多机会。禅的本来面目,就是直下承担!当吃饭的时候吃饭,当修道的时候修道,当问的时候要问得重要,当答的时候要答的肯定。不可在似是而非的里面转来转去!
我可以帮忙,你为什么不要我帮忙呢?你要我帮忙,我为什么不可为你忙呢?人我,不是要分得那么清楚!
二、处世为人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行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他一句话也不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个店主都不如,可见其禅道之高了!’,于是决下苦心闭门深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后如何?”
有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的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呼吆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古镜有否磨过,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的自性,难怪吃不到茶。第二次回答古镜未磨“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黄鹤楼前鹦鹉洲”;即能认识自性当下就是,因此有好茶吃。岂曾混淆 有一位云水僧在参访时,路过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前休息,他问老妇人道:
“师姑!这座庵堂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什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宇宙万有本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我们却硬是要将此一体的、无差别的,分割开来并以分别心看待,固而世间是非善恶,情与无情,甚至男女异类,世出世间诸法,就对待不已了,若以一真法界而言,如老婆婆一样何曾混淆?
大颠与韩愈 唐审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洲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深广,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正当禅师入定禅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慧来拔除他的执着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
“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翰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求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这则公案是什么意思?韩愈问春秋有多少?是立足于常识经验,对时间想做一番的计算,事实上,时间轮转不停,无始无终那里可以谈多少呢?在无限的时间、空间中,生命不断地轮回,扣齿三下,表示在无尽的生命中,我们不应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语言、文字外,我们应该实际去体证佛法,认识自己无限的生命,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寻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永恒存在。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程到大慧宗皋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皋道:
“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皋:“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那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皋:“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皋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神语诗偈说道:
“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的也用偈语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道:
“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皋禅师哈哈一笑道:
“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的冲动,遗笑他人。千古楷模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因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百丈禅师改进制度,以农禅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评他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丛林在百丈山的绝顶,故又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外,必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尤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的,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决的口吻说道:
“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阻止不了禅师服务的决心,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用不吃饭的绝食行为抗议,弟子们焦急的问道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那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百丈禅师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那里还有禅呢?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还喊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口号。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不是懒惰的借口,希望现代的禅者听一听百丈禅师的声音!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还是无呢?”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指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日: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行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的问题,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教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