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真诚无悔
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即是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曾经有一篇文章叫《“肥皂水”的哲学》,故事告诉我们要像水一样,换个方式看待问题,也许换来的是“柳暗花明”。故事讲到;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得痛。”
水是博大精深的,它对我们的启迪还有许许多多,如“滴水穿石”,启迪我们对事业的追求要锲而不舍;“千条江河奔大海,一江春水向东流”,启迪我们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就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执著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迪我们要有恢宏的气度,博大的胸怀……水对我们的启迪是如此丰厚广博,难怪先哲要发出“上善如水”的赞叹!
这样平静而淡泊的生活虽然不够享受奢华,但是足够享受幸福。生活很复杂,其实也可以很简单。人生不怕平淡的日子,只怕生活的感觉不真实,不幸福。
安静不是沉默,不是心灰意冷。摒弃了愤世嫉俗,守护着心灵的田地,播种、耕耘、收获。像刚出炉的陶瓷、紫砂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温婉沉静,内涵丰富。悄悄地过着日子,静静地守着年轮。不追求崇高,凡事讲原则。也许生活的内容单调,但生活的本身却丰富多彩。
幸福与功名无关,与利益疏远,是慢慢渗透到心里的,只是因为人们的忽略才体会不到它无时无刻的存在。
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寻找一份心旷神怡的安静,在纷繁复杂中充满感恩地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安静地生活,过着平常的日子,守侯淡泊的岁月,即使是坐在窗口边静静地看云,听着雨。偶尔,天空上有几只鸟儿快乐地飞过,偶尔,风吹来把自己的发丝吹乱。
其实,上善若水,是对待生活的浅浅姿态,是对待未来的默默期待……
真诚倾听幸福的声音
用心倾听风的声音,总会对生活有些感悟。当你闭上眼睛,让风的声音,轻轻的滑过耳边,拂过眼帘。听着这首宛如天籁的乐曲,闻着它为你带来远方的一缕清香。在自然的旋律中领略空灵与净美,获得安宁与休憩,感悟人生的真谛,汲取生命的力量。这份宁静,不就恰好是幸福吗?
有人认为,所谓幸福,一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二是与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
有人认为,得到自己需求的东西就是幸福。
有人还说过,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幸福。
毕淑敏最喜欢的关于幸福一词的阐释是这样的: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在百家讲坛关于幸福话题的讲座中毕淑敏这样说:“幸福是灵魂的工程,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幸福不是金钱,幸福不是长寿,幸福不是科技,幸福不是多子多孙;幸福来自于内心,幸福是一种情绪,幸福是一种感觉;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生活本身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让它变得有点意义,生活本身并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幸福的生活。毕淑敏说,自己也曾经是“幸福盲”,从自己父母双亲临终前都说自己是幸福的而受到震撼,因而她说:“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我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我像一个自幼被封闭在黑暗中的人,学习如何走出洞穴,在七彩的光线下试着辨析青草和鲜花,朗月和白云。”所以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
人可以追求或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却无法摒弃生活的本质。生活原本是一缕清风,贫乏与富足、权贵与卑微等等,都不过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料。有人喜欢丰富刺激的生活,于是风吹来许多不同的味道。有人喜欢苦中作乐的生活,于是风把咖啡的香气带到你面前。有人喜欢在生活中多加点甜蜜,于是风里夹杂了淡淡的水果香。有人喜欢把生活泡成茶,于是风变便让花在空气里呼吸。还有人什么也不加,只喜欢原汁原味的那种自然。
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正因如此我们却往往忽略掉倾听。我们愿意用眼睛直管的看世界,而不是用心去聆听世界对我们说的那些发自“肺腑”的宣言。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失去光明,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里将被黑暗笼罩,没有一丝光亮,你什么也看不到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其实倾听也可以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
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他的一曲《天域》在“鸟巢”的夜空响彻寰宇,现场9万多名观众为之而震撼,电视机前的全球观众为之而惊叹——因为,他是一位盲人歌手!他叫杨海涛,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杨海涛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出,是他成长20多年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演出场合,内心非常激动。早在演出开始前两个多小时,他就来到后台候场。别人告诉他没必要这么早过来,可杨海涛内心有一个“小秘密”,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演出机会实在太难得了。虽然他看不见,但可以倾听,可以感受,提前来的目的,就是想感受坐满观众的“鸟巢”热烈氛围,对于黑暗中的他而言,现场的氛围将会给他带来灵感,会让他的状态更佳。
他看不到这个世界,但是他用耳朵和心来感受世界上的一切热闹。他把所有的声音都变成了他的一种幸福。
有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盲目地羡慕,盲目地追求,往往却总是与幸福擦身而过。其实,每个人不论在任何处境下,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学会把握、学会满足、学会感恩,生活就会幸福。同时,幸福也不是可以用你能得到多少财物拥有多少名誉来衡量,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身体的健康才会让人感到真正幸福。
生活只是那一缕清风,要靠自己慢慢去品味,平静的去倾听,你才能发现,原来,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在那如水的平淡中活出精彩。
就好像是海伦·凯勒,她的世界暗而又寂寞。她看不到听不到,可是她却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在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就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
但是有一天,一个家庭教师教会了她用心去“倾听”世界。从此海伦平静了下来。
她开始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欢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莲散发出的芬芳来辨别方向。她还喜欢骑着双人自行车兜风,在飞驰中体会力量和速度,并像男孩子 一样喜欢在国际象棋的较量中斗智斗勇……她还爱大自然,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虽看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间胜景,听不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却可以从空气的震颤中领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壮观。
生活如一阵清风,套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你见,或者不见,幸福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幸福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幸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幸福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幸福很简单,很常见,可能你的手里正握着它;可能它正化身清风,围绕在你身前;只需要你付出你倾听幸福的真心,幸福的声音就会如一段天籁般灌入你的生活里。
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幸福这阵风的声音……
敞开心扉,小事大事都幸福
踏实是浮躁的克星,而勤奋则是踏实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勤奋已不再是在职场中乃至成功路上的法宝了,我们需要享受生活并等待机会。”这是现代人常见的想法。是的,如今这个时代的确与以前不同了,但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样——勤奋越来越不重要了,而是恰恰相反,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勤奋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可贵品质。勤奋多一点,浮躁就会少一点,勤奋的人,是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欲望的,他们的目标永远在不远处。勤奋的人,因为多了一点踏实,少了一份浮躁,所以,更注重切实的目标,而他们的幸福感则会更多。
所有懒惰的人认为只有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勤奋工作带来的是身心疲惫。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不过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在如今这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一位有头脑的、智慧的职业人士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展现的工作。尽管这些工作可能薪水微薄,可能辛苦而艰巨,但它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对我们坚韧性格的培养,是使我们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才能对得起自己。
没有任何成功来得轻松,它需要你付出努力,所以,在你的生命里,你必须勤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渴望获得成功,你就得勤奋,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靠不折不扣的勤奋换来的。举世瞩目的科学家诺贝尔就是很好的例子。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父亲为躲避债主离家出走,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
诺贝尔到了13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同样的道理,生活中或者在工作中,要做出高于其他人的业绩,要想比他人更幸福,除了勤奋,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有些人拿放松来为懒惰做掩护。偶尔放松一下是人之常情,紧张的工作总要适度的放松,通常如果不是很离谱,主管多是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罢了,但是偷懒上了瘾可就不是件好事了。如果主管早已对你有了戒心,你就很难翻身了,没有处置你已算幸运,升职加薪就免提了。对你自己来说,懒惰会使你离工作越来越远。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贪图安逸将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会令人退化,只有勤奋工作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乐趣。
古语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人们往往把一个人的成功归结于他的天赋,殊不知,他的天赋也是从勤奋中得来的。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苏秦的人,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游说于诸国而不得重用。回家后,父母不把他当儿子看,嫂子不把他当小叔子看,兄弟姐妹讥笑他不务正业。就连妻子,看到他进家,连眼皮也不抬,仍坐在机杼前纺自己的布,不下来迎接他。这一切都刺激了苏秦,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勤奋地努力,苏秦学成后,游说燕文侯,得其资助而游说于赵。赵王经过他一番巧舌如簧,晓以大义,陈以利害之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以约诸侯”。后来他又游说韩、魏、齐等国。于是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其实,古往今来凡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通过勤奋来实现的。即便才智平平,你也完全可以通过勤奋这个工具,让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在生活中,我们做好了大事,固然有成功感,而做好每件小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大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大。幸福无关大小,只要我们去做,即使再微小的事情,只要我们做好了,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幸福感!
敞开心扉,大事小事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