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想想,围绕你周围的、存在于你身上的快乐,存在于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快乐,存在于房间中每一个角落里的快乐,存在于家人身上的快乐……此时此刻,你还会发现生活中有多少的烦恼和忧郁呢?想必你正被快乐围绕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早出晚归挤车上下班,风里来雨里去,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春来秋去,多年如一日,看看他们,他们难道不是快乐的?
在工作了一天后,下班后顾不得坐下来休息一会就直奔菜市场,计划着明天的日子,这样的人,他们难道不是快乐的?
周末的时候,一些人一头扎进厨房烧制可口的饭菜,或打扫家里屋外,或与家人一起边做边打趣儿,或哼着自编小曲边做边乐,这样的人,他们难道不是快乐的?或坐或躺在家中床上、沙发上悠闲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书或报刊杂志,或是看着中意的电视节目,他们难道不是开心的?周末邀上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边“侃大山”边玩牌,大人乐小孩子闹,他们难道不是快乐的?休息日带上孩子到父母或朋友们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做些事,其乐融融,他们难道不是快乐的?
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面对很多的问题,有太多的压力需要去承受,当然还有更多的责任。但如果你用一颗享受的心去面对,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存在着快乐,只要你抱着乐观地态度去生活,去发掘,你就会发现:随处都是快乐,你的身旁总有快乐相伴。
事若皆全何为乐
人生不可能完美,没有完美的人生。人生因为残缺而美丽。许多大雕塑家试着给维纳斯女神添加双臂,但是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了。
维纳斯之所以如此迷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她的断臂,那条断臂让她含而不露、神秘而脱俗。面对残缺维纳斯,人们都会不由的她产生万千联想。对于维纳斯来讲残缺是一种美,对于我们也一样残缺是一种美。
人生包含许多的不完美,像是茉莉与木兰,牡丹与君子兰,还有玫瑰与人等等的这些都是残缺的,也都无法完美。完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一旦有了代价就不再“完美”。没有完美的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完美的心境,摆脱不完美的心情,不在不完美里哀叹。因为完美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那么在追求它的同时,我们就不可能轻轻松松地生活了。
面对人生的不完美,常有人抱怨,他们觉得这也不如意那也不舒心,进而心情郁抑、生活无味。但是你要知道,残缺是没,你所遇到的损伤和缺憾会是你进入另一种美丽的契机。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拥有缺陷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和充实。人人都有缺点,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其实,“缺点”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利用好这个“优势”,它将会发挥很好的效果。实际上有些缺点可能恰恰是一种美丽的优点,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缺点、残缺往往会成就另一种人生。
从前,有一位挑水夫,他以给主人家挑水为生。他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那只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那只桶却只送到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可想而知,完好的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而那只破桶则对自己的缺陷感到非常羞愧。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后,破桶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它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里,每次担水水都要从我这边漏掉一半,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难过地说。
听到这些,挑水夫明白破桶很难过,他对破桶说:“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你留意一下路旁盛开的花朵。”
在路途的山坡上,破桶突然眼前一亮,它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了路的一旁,它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如此美丽的景色使破桶开心了很多。
但是,当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因为只担负一半的责任,破桶再次感到惭愧。
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吗?以为我知道,你会漏水,于是我善加利用了你的缺陷,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次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是主人餐桌的重要装饰。那些花没有你的浇灌,是不会开得如此娇艳的,主人的桌上也就不会有好看的花朵了。”
保持人生存在的缺陷,你的生命中会因有个小小的缺口,而愈加美丽。自身存在的缺陷让我们有动力去追求幸福。正视人生的缺陷,跟随它去找寻你另一片风景吧。
一位艺术家说:“如果我没有完美主义,那我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谁愿意空活百岁,碌碌无为呢?”这位艺术家把完美主义看成了自己为取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他认为实现完美是他达到理想高度的唯一途径。但是想一想,一个终日消沉,在追求理想路上不敢放开手脚的人,他的工作何谈效率,更何况成功呢?
这里我们承认,完美主义也可能获得成功,但成功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完美的标准。有人对完美主义获得成功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强迫性的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严重损害,过于严格的要求自己会增加自我挫败感。
追究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完美主义者以歪曲的、非逻辑的思维方法看待生活。他们最普遍的思维方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另外,在人际关系中,许多完美主义者感到孤独,甚至会情绪紊乱,这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影响自己的完美形象。除此之外,他们不愿承认过失和失败,并竭力为自己的言行辩解,然而对别人却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因此他们常常伤害别人,同事、朋友等交际关系的破裂导致他们陷入孤独的境地。
有一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对其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美珠有瑕”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渔夫开始行动,他剥掉珍珠的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没有了,珍珠也没有了。
渔夫想要追求美的极致,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过于完美的过程中了。珍珠上的黑点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美来源于自然,美来源于朴实,美来源于真切,它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维纳斯的断臂,使美不再纯粹,她让人产生千万种联想,人们在遗憾和遐想中达成对另一种美丽的共识。
那么,你就不该残酷地要求自己保持完美了。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对空中楼阁的追逐,往往会被证实是徒劳。不管对于事情的结果如何在意,你偶尔也该放过自己,毕竟完美永远准备不完。残缺让我们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的时候,那个我们就已经是完美的了。
活出个性,活出精彩
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要求都有其自己的选择,每个选择所对应的样子就是真实的自己。在天性不受约束的时候,人的每一种选择,即他所表示的个性,都有相对应一个乐趣。
对于身外物,像名声、财产、知识等等,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当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衡量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的标准,不是你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独特领悟和坚守是你个性迸发出来的光芒。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个性已经成为人能更好的立足社会的砝码。塑造自己良好的个性,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显现非凡的气质与魅力,这是幸福人生的最重要一步。在择业和生存的问题上,个性是无法被忽略的重角。
别人的感受没你想象的重要,你没有必要想着别人的感受而去委屈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说自己不喜欢的话。有个这样的道理,如果是你值得在意别人的话,会明白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而那些不值得你在意的人,你就没有必要去买他们的单。
所以,你要做你自己的主人,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而非外界的评价。真实的自我,不是靠世俗的评价堆砌起来的。所以你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对自己不想做的事坚决说不。
从自身出发,考虑自己所真正需求的是什么,拟定目标,活出你的精彩,这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社会的价值观成为多数人共用的价值观。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功,要赚很多的钱,要功成名就,幸福快乐。可是你是否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些人生目标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只是采用了别人的想法,活在了别人的模式里?或者干脆你追求的目标的就是你所处的社会的价值标准?
有件非常奇怪的事: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却要尽力成为某个人,在生活中不停地追寻。这算什么?自己人生的价值在何处体现?所以,找回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人生是一出戏,在自己生命的舞台上,我们是制片,是编剧,是导演,更是主角。人生大戏里,我们既然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主角的身份,那么其他的旁人,只是为了配合我们更好演出的小角色而已了。
现今社会,是个充满物欲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已越来越失去了自己。自我的概念已从“我是我所有”转变为“我是你所需”。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人仅仅成为了一种商品,成为了别人的需要。“我”已不是我的主导,“我”仅成了社会中的交换价值。成功变成,我能将自己换得一个好价钱;失败则是,自己不被人需要,交换不出去或者交换得到的价值不是所期望的好价钱。
按部就班地生活,不曾真正实现自己的想法,人生的全部体验完全是别人认为我们所应该是的人,在如此行为和感觉里人们的变得越来越像机器。没有属于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快乐。活着就只是活着,而没有纯真,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创造力,拘谨取代了幽默,僵死取代了活跃,每个人的脸上都装扮上严肃,忘记了欢笑和顽皮。
当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在这个世界无法实现,没有自尊、没有自由意志,没有个性取而代之,那这样的人生还是我们自己的吗?是自己活的吗?不能实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样的人生不是自己的,也注定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