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女人享用一生的口才书
22797500000013

第13章 女人能说会道,委婉柔美最动人(1)

委婉柔美的女人最能打动人心。在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在语言中,魅力女人懂得驾驭语言的重要。她们会使自己的风度尽力在言语中得以体现,她们会不断探索女人的含蓄美。委婉含蓄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女人,也是最具智慧的女人。

1.让你的批评变得艺术些

缺点每个人都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人就像被批评一样,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有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像我们身上要沾染许多病菌一样,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谈行为上,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缺点、错误,积极地开展批评,才能使我们保持身心健康。但是,在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也有艺术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1)体谅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来说,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别人时,“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图自己一时的“嘴快”,随口而出,过后又把说过的话忘了,可在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因之失去了对批评者的信任。所以当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了。

另外,要考虑场合问题。不注意场合的批评,任何人都难以接受。

(2)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并且,被批评者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冷峻生硬,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3)用含蓄的批评来激励对方

英国18世纪著名评论家约瑟·亚迪森曾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误’。”这里所说的“正”,实际上就是隐恶扬善,从正面来加以鼓励,也就是一种含蓄的批评,能使批评对象不自觉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说,从正面鼓励对方改正缺点、错误的间接批评方法,比直接批评效果会更快、更好。因为这种批评方法易于被对方所接受,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在开展批评时,还有几个问题务必引起注意:

(1)就事论事,勿伤及人格

批评他人,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切勿把“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事统统翻出来,纠缠在一起,算总账。这样做,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揭对方的疮疤,甚至伤害其人格,则最容易引起对方的愤怒,应绝对避免。

(2)具体明确,勿抽象笼统

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要明确是就哪件事或事情的哪个方面进行批评,那么就以事实为基础,越具体明确越好。抽象笼统,别人就难以弄懂你的意思。

(3)语气亲切,勿武断生硬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用语。如果态度诚恳,语气也必定会亲切,让人听了心里舒服;反之,如果态度生硬,自以为是,别人也就不会买你的账。有的人批评人时总喜欢用“你应该这样做……”“你不应该这样做……”,仿佛只有他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这种自以为是的口吻只会让人反感。

(4)建议定向,勿言不及义

批评和建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对方能改正错误,从而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所提的建议当然应该是为对方指出方向。但有的人提的建议不具体,让人糊里糊涂,弄不明白。如有客人要来家吃饭,妻子对丈夫说:“你能不能不老在那看报?”不如说:“你能不能帮我摆好桌椅、碗筷,客人就要来了。”这样,不仅从另一个角度婉言批评了丈夫的懒惰,同时也给他指明了改正的方向。

2.批评要选择最佳的方式

没有人愿意挨批评,不管你说的有多对,只要是批评的话语就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但是,聪明的女人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尺度,使批评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批评之所以被人拒绝,一般出于两种原因:其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当事者感到委屈;其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的立场,暗示当事人行为的“笨拙”或“愚昧”性质,引起当事者的反感。

一般来讲,行动失误、办了错事的人,常有防护其自我尊严的倾向。如果有人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指责他的想法不够高明,行动不够周密,他的尊严将更容易感受到威胁。这时防卫倾向会增强,充耳不闻乃是自然的反应。批评人时,切忌只顾自己一味发脾气,得理不让人,如不讲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其结果与初衷只会适得其反。

一次,李主任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啪的一声将一份报告摔在秘书小王的桌上,办公室里的几个人一个子都愣住了。李主任以为这是个惩一儆百的好机会,于是大吼道:“你看看,干了这么多年,竟写出这样空洞无物的报告,送到总经理手中,一定会以为我们全都难胜其任!以后,脑子里多装着点工作,上班时间精神振作一点!”说完,她一甩手走了,把个小王晾在那儿,异常尴尬。过后,李主任满以为办公室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可事与愿违,大家都躲着她,布置工作,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手头有要紧事,李主任这才意识到当初的举动极不明智。人人都爱面子,换一种批评的方法,其结果可能就大相径庭了。

期末考试结束了,儿子伟伟除物理考得不好以外,其它成绩还不错。母亲将儿子叫到跟前,和蔼地说:“伟伟,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很高兴。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物理一定会考得和其它科目一样好。”伟伟高兴地接受了这番赞扬,同时也意识到下学期要加把劲,把物理科的学习赶上去。

试想,换一种说法,加入“但是”两个字。“……但是,你如果加强一下物理就更好了。”这很可能使伟伟怀疑赞扬之词原来是批评的“前奏”,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他的学习不会有裨益的。

就心理学而言,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在发表批评意见时,尊重使人懂得爱护别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快,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人,就能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转化条件。

“和风细雨”与“急风暴雨”产生的结果会完全不同,批评讲究方法和技巧,得到的结果与粗暴的批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批评别人尽量用一些温和婉转的方法,少用急风暴雨的方法,这样的批评方式别人才爱听。

3.批评前,先让对方讲述他的看法

指责别人而不顾对方的看法,就是把你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谈话首先建立的基础就非常不平等,对方自然不会服你。要想使批评真正发挥作用,就应先了解一下对方是怎么想的。

大多数人要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时,往往把话说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销员,常犯这种错误。尽量让对方说话吧,因为他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比你多。即使你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向对方提出问题,让对方讲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看法,也许很想打断他的讲话。但千万不要那样,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他是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放的心胸,要表现得诚恳,让他充分地说出他的看法。

须知,尽量让对方讲话,不但有助于处理商务方面的事情,也有助于处理家庭里发生的矛盾。

芭贝拉·威尔森太太和她女儿洛瑞的关系快速地恶化下去。洛瑞过去是一个很乖、很快乐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几岁却变得很不合作,有的时候,甚至于喜欢争辩不已。威尔森太太曾经教训过她,恐吓过她,还处罚过她,但是一切都没有什么效果。

一天,威尔森太太放弃了一切努力。洛瑞不听她的话,家事还没有做完就离家去看她的女朋友。

在女儿回来的时候,威尔森太太本来想对她大吼一番。但是她已经没有发脾气的力气了。威尔森太太只是看着女儿并且伤心地说:“洛瑞,为什么会这样?”

洛瑞看出妈妈的心情,用平静的语气问威尔森太太:“你真的要知道?”

威尔森太太点点头,于是洛瑞就告诉了妈妈自己的想法。开始还有点吞吞吐吐,后来就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威尔森太太从来没有听过女儿的心里话,她总是告诉女儿该做这该做那。当女儿要把自己的想法、感觉、看法告诉她的时候,她总是打断她的话,而给女儿更多的命令。

威尔森太太开始认识到,女儿需要的不是一个忙碌的母亲,而是一个密友,让她把成长所带给她的苦闷和混乱发泄出来。过去自己应该听的时候,却只是在讲,自己从来都没有听她说话。

从那次以后,威尔森太太想批评女儿的时候,就总是先让女儿尽量地说,让女儿把她心里的事都告诉自己。母女之间的关系因此大为改善。不需要更多的批评,女儿就再度成为一个很合作的人了。

使对方多多说话,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友谊,减少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试着去了解他,只有能够容忍、倾听的人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

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及苦恼。

4.批评不仅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

我们常说批评别人要摆事实,讲道理。可实际上,常常是过于重视讲道理而忽视了摆事实。有时候,批评他人无需迂回曲折、绕山绕水地暗示一番,有时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够达到效果,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个病人在和医生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可等了15分钟后医生才到。她非常气恼,觉得医生这种不守信用的行为实在是无礼,她必须提出批评,否则心里感到不平衡:自己受到了轻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她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批评意见。

她进入医生办公室后,先用手指了指手表,然后说:“现在是2点15分。”医生似乎没明白她的意图,敷衍着说:“是吗?”医生的回答更激怒了这位病人,可她仍是说:“现在是两点过一刻。”尽管她内心非常愤怒,可脸上仍保持镇静。她在克制自己,试图用暗示让医生明白自己的意思。可医生仍然装糊涂:“两点过一刻又怎么样?”这下病人忍无可忍了,终于指出了医生的错误:不该迟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不守信用。医生这才向她道歉。

这位病人开始想用迂回的暗示法将自己的批评信息传递给医生,让医生接受批评,并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可医生并不愿意坦然接受。这位病人因此更加恼火,最后直截了当地将医生迟到、耽误了自己时间的事实说出来,医生才接受了批评。

现实生活中,确实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需要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意见,“摆事实,讲道理”,令对方醒悟,否则你采用委婉的或迂回的办法,对方并不能领会你的批评意见,或者是故意回避、装糊涂,有时还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使双方产生新的矛盾。

关于摆事实批评方法的重要性,早在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已经注意到,并且很好地运用了。

战国时期的“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东西都自己做,万不得已才进行交易,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分工。因此他和他的弟子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织席子来维持生活。有一个叫陈相的人,本来信奉儒家思想,但一见到许行,便改换门庭,信奉“农家”学派了。

有一次,陈相遇到孟子,便竭力宣扬农家思想,他说:“我认为许行先生的观点很有道理,凡是贤明的君主都应该与百姓同耕作,自己亲自做饭吃,同时兼理朝政;如果不能自给自足,怎么能称得上是贤君呢?”

孟子于是问道:“那么许先生是否必定自己种粮食然后自己做饭吃呢?”陈相回答说:“是的。”孟子又问:“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布做衣服了?”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的粗布衣服是用麻做的粗布衣服。”孟子又问:“许先生戴的帽子是他们织布做的吗?”陈相回答:“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又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做帽子呢?”陈相说:“怕对耕种有妨碍。”孟子又问:“许先生用锅做饭,用铁具耕地,这些都是他亲自做的吗?”陈相说:“不是的,也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因此说:“如果许先生用粮食去换锅、农具,这不能说对陶工和铁匠有所妨碍,那么陶工和铁匠用器具去换粮食,又怎么能说他们对农夫有所妨碍呢?况且许先生主张自给自足,那他又何不自己亲自做陶器和铁具,一切东西只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又为何忙忙碌碌地拿粮食与别人交换呢?”

孟子用设问诱导的方法,一步步地摆事实讲道理,将许行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却又合情合理,让陈相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毫无孟子故意打击自己信奉的学派的感觉。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捷径总是最短的路,最有效的办法常常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其实有时候直接将对方的缺点、错误指出来,反而是避免伤人自尊心、避免双方误会、避免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等的最好方法,往往能达到批评者预期的效果。

5.借古讽今巧批评

典故、名人、名言、名句,均是文化传统的精粹,蕴蓄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果你在批评的过程中也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典故,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到好处地借用古人、古事来说明今人、今事,而使对方由“古”联想到“今”,由“浅”联想到“深”,或在关键时刻,一语点破,以便对方明白自己的理由和其中的道理,这种方法就是借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