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22854300000002

第2章 禅理诗(2)

本是表现禅理的偈句,写得形象生动便成为诗。这首诗以无着的思想讽刺执着于一定的坐禅修道方式的僧徒。印度佛教中,禅作为六度波罗蜜之一,其修禅的方式也有严格的规定。修禅之处须在森林中或石洞中,须结跏趺坐,不动不睡,心摄一处。有将修禅与头陀行相结合,禅者更须持戒、行苦行。而中国禅宗特别是慧能开创的南宗,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坛经》云:“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南宗禅以为,禅在于悟,无须坐修的方式,若执着于方式,这种执着本身便是迷误,因为它偏离了自性。司空图的这首偈句便表现了这种思想。菩提与阐提,即有成佛之智慧与无成佛之善根者,在印度佛教中,有根本的区别。一阐提之人,永远不能成佛。但是,中国佛教许多宗派特别是禅宗,打破了这种区别,宣扬人人都可成佛。南宗禅以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区别不在人的根性,而在迷误。迷有多种,迷于名利、迷于情欲等,世人易知此等为迷;可是,迷于修道仍是迷误,世人却往往不省悟。因释迦牟尼曾在雪山苦行修道而得成佛,后世便有许多人仿效,推崇雪山苦修。但不知“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悟得清静本性是禅的不二法门。心外求道,如捕风捉影。一定坚持只有雪山才是清凉的修道场所,那除了挨冻之外,别无意义。

溪上月

皎然

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

蟾光散浦溆①,素影动沦涟。

何事无心见,亏盈向夜禅。

【注释】

①蟾:传说月中有蟾蜍,故“蟾”常作月之代称。浦溆:水滨。

【译文】

像秋水般的月色多么娟秀美好,初升起时,遍照着色界九天。

又把它的光芒,挥洒在江水之滨,它卧在水中的素影,更掀动着水波沦涟。是如何的机境啊,让人无心而见道,这有亏有盈的溪月,就是向夜的禅心机源。

【赏析】

此诗以月喻佛性。佛性周遍色界,恰如月之遍照色界九天佛性无所不在,恰如月光挥洒在江滨,连它在水中的素影也掀起沦涟。这样的月色就提供了机境,让人无心而见道。因而结句说作者的禅心就像这有亏有盈的溪月。皎然诗中,写月色的有多篇,此篇亦为其中富于禅趣的佳篇。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译文】

凿穿山崖倾泄奔腾的急湍,古人说这是大禹留下的神迹。

涛声在山门店前一夜喧响不停,让我独宿之人通宵不能安席。

佛性真如本性是清净,石岩之中原本没有声音。

为什么当两物相撞击时,就会惊雷转响空山震惊?

且把此情事告你这位道门旧友,请你为我解说这物我之情。

【赏析】

此诗写听水声而引起对佛理的思索。作者在山寺独宿,嘉陵江水的涛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引起作者对佛性、对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静的自性怎么会转而成动的喧响,这奇妙的涛声是如何出现的。结联希望老友能为其解说。此诗所提出的问题实质是动静联系的问题,诗以疑问提出此问题,启发人去思考,是颇富意趣的,因虽未明作解答,但其实已表明涛声是动静相反相成相互为用的结果。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上界的钟声下界听得清。

遥想我的宗师行道的地方,飘着天香的桂子落纷纷。

【赏析】

此诗的旨意亦在说明佛性无所不在。有如云水,水的流动,东涧西涧毫无差别;云的飘浮,南山北山全为一体。又如花开,前台花开后台可见,又如钟声,上界钟响下界可闻。结联写天香桂子纷落,亦是渲染佛性的无所不在。先师行道之时,天香桂子纷落亦可说是佛性的显现。 言默吟

邵庸

当默用言言是垢,当言任默默为尘①。

当言当默都无任,尘垢何由得到身。

【注释】

①任:放任,不管束。

【译文】

应当沉默时言语都是污垢,应当说话时沉默即是灰尘。

当说话当沉默时都应无拘无束,尘垢又怎能沾上自身?

【赏析】

这是一首阐明修禅之道的诗歌。一、二句是说,应当沉默时,如果说话,或者,应当说话时,反而沉默不语,都不是修禅之道。这时候,语言或者沉默都束缚着你的身心,牵制着你的一举一动,它们像尘垢一样蒙在你的心灵之上,阻挠你通向禅悟之境。学禅,有时候需要静心默求,有时候需要念经诵佛,养心定性,不管哪种形式,关键都在于心求,不要约束自己的身心和行动,不要受外界干扰。要发掘自身的真如本性,让它像神游之马一样,任意驰骋,带你飞入禅的境界。就像此诗三、四两句所言,无论是应当说话还是应当沉默,都要无拘无束,随心所往,这样,你的自身佛性便会明亮如镜,不会被尘垢所污。 切忌从他觅

良价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真如。

【译文】

切忌从他方去求觅,那样会越求越万里迢迢不可相遇。

今天我只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然而却无论到哪里都能与它逢聚。

它是一切它是大全它现在就是我,但是个体的我却并不和它相符。

我们只能够像这样去领悟,才能够在心中体会到真如。

【赏析】

此诗是洞山良价过水睹影猛然开悟后所作。诗以形体比实有的个体,以影喻空界的自性。禅师开悟全由自己实证,不可他求。因此说“切忌从他觅”,不求诸己而求于他人就会越求越远,故说“迢迢与我疏”。正因为自己能独自去求,才能处处遇到那自性。佛性自性包容一切,自性中就有我在,所以作为总体大全的佛性就是我,但作为个性的我却不能容纳佛性大全,所以才说我并不是佛性。结尾说要这么领会,才可以契合真如。此诗影形关系的见解,触及的是整体和部分关系问题、空和色的关系问题,是颇富禅理的。 山居

延寿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译文】

真正的松柏最喜欢雪拥冰堆,枯萎的花却怕轻薄的清霜。

像是流水滔滔没有一点可依存之处,其实一举足就知道处处都是道场。

【赏析】

此诗写作者对修行之道体悟,作者亦是从大自然中体悟到了禅理。首联写松柏独喜厚雪和危花怕轻霜,是以对比意自况,表现作者的清苦自守和坚持修道的意志。后联以让过一步的手法写作者的体悟,由滔滔流水似无可依之到举足都是道场,写作者认识的变化和飞跃,即认识到了对佛性真如的认识并非是毫无处所可寻,而是举足即是踏上了道场,即处处可以认识到道,也即道无所不在之意。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

黄庭坚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①。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②,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③。

【注释】

①本:致病的根本。

②苦竹:也称“伞柄竹”。

③点:污,损伤。

【译文】

百病都从烦恼中来,了悟根本后就无人生病。

西风带着毛毛小雨,裹着寒意吹入居士院庭。

苦竹绕着满塘莲花,鱼鸟尽情遨游自悦本性。

红色莲花倚着荷叶,不经点染禅心本来清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一、二句是说,人间的烦恼是致病的根本,百病由此而生。《维摩经》:“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只有消除“诸烦恼”,才能无病。三、四、五、六句是写景,西风微拂,小雨蒙蒙,寒意迎面而来,苦竹绕着满塘的荷花,鱼鸟自由自在地遨游。作者希望病愈后的黄斌老在这种清静、优雅的环境中能够摆脱烦恼和苦闷。最后两句也有较深的佛机,“红妆”“翠盖”都是色界景象,不经点染,禅心清静,其中空无一物,作者借此宣扬色空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达到色空境界,才能摆脱尘世烦恼的束缚,不会产生疾病。末尾两句的意思与第一、二句前后呼应,使全诗结构谨严,富含禅意。 寓言二首(其一)

王安石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译文】

太虚本无实相难以由色界寻觅,叶落松枝的幻景从古至今欺瞒了多少人?

如果见了桃花即可悟道,生出了圣解;自认为不疑之处其实仍让人产生疑心。

【赏析】

此篇诗为直说禅理的说理诗,诗对太虚(即真如佛性)和色界的关系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即不同意灵云志勤见桃花悟道之说。如前所分析,见桃花悟道,是由桃花的开放悟到了空有一如之理,即悟到了青春翠竹无非真如之理。大千世界森罗万象无一不是真如佛性之显现,这本是许多禅师的看法。一般说来这种认识也是一种比较通达之见解。当然,此种见解确也有其不能圆通之处。本篇即是指出其问题提出怀疑。首联即提出太虚无实可寻,即太虚不能径直由色界显示。因此,作者认为叶落松枝之幻景欺瞒了古今很多人,进而对志勤悟道生出疑心。王安石的怀疑自有其道理,因为佛家禅宗强调佛性不可说,说是一物即不中,直说佛性就是翠竹,就等于把无所不包不可比况的绝对说成了有限的东西,这确是不符佛性的本质的。其实和王安石持同样见解的也大有人在。寒山有时把佛性比作明月,有时又认为明月也不能作比,也是类似的看法。对真如和色界之关系的认识本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这样的分歧只能深化对问题的探讨。从本篇也可以进一步看出王安石对禅宗的倾心和禅学修养之深厚。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高耸着千寻塔,听说登临塔顶鸡鸣时可见日升。

不怕层层浮云遮复开阔的视野,只因为置身在最高的峰层。

【赏析】

这首名诗脍炙人口,向来都作站得高望得远解,因诗表现这一旨意似很明显。但这样解释实为肤浅。其实,此诗亦极富禅理。飞来峰高塔是此诗赞颂的对象,站在此峰高塔可以尽览大千世界,可以看见日升,可以不畏层层浮云。可见,此峰之高塔是关键。此飞来峰之塔虽是作者写实,但显然也有寓意。无妨说,此飞来峰之千寻塔即是喻开悟彻见了的自性。彻见了自性,即是站到了最高层,当然也就富有神通妙用,也就可以不畏浮云遮障,在六祖慧能《坛经》中,“浮云”即是喻心中的尘垢,只有彻见自性,才可见到光明,如《坛经》说:

“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于外着境,妄念浮云盖复,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对照看,此诗所说之理不就是慧能所说的禅理吗? 头头尽是吾家物

化禅师

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①。

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②。

【注释】

①外境:指人的感官所认知的外物。意思是世上万物皆显示禅宗智慧。全真:即真如佛性。

②尘: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引申为尘世。

【译文】

翠竹和黄花都不是外境,白云明月体现真如佛性。

样样都是我的家中之物,信手拈来无一浸染俗尘。

【赏析】

这首诗以佛家的眼光来看待世上万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等各种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外物,诸如翠绿的竹枝、黄色的菊花、悠悠的白云、明亮的月光等,都是色界之物,它们依赖于人们的意念而存在,其本质都是虚幻的。僧人透过这些色相,感觉到的不是尘世中的有形实体,而是真如佛性的存在,正如《祖堂集》卷三所言:“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了悟禅机以后,就会感觉到,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翠竹黄花是禅,白云明月是禅,信手拈来的任何事物都会向你显现禅的智慧,显示真如佛性。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②,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③。

【注释】

①和子由渑池怀旧:子由之诗指苏轼弟苏辙(字子由)诗“怀渑池寄子瞻兄”。

②老僧句:老僧,指奉闲。新塔:僧人死后火葬贮藏其骨灰的塔。

③蹇:跛足。末句作者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译文】

人生所到之处像什么?就像一只鸿雁爪踏雪泥。

雪泥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可是鸿雁频飞哪能计较东西?

老僧已死只剩下收存骨灰的新塔,朽墙上再也看不见当年写的诗题。

往日颠簸崎岖山道的情景还记得吗?漫长山路上又困又乏,瘦驴不停地长嘶。

【赏析】

这是苏轼的名诗,因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而着称。诗以鸿爪雪泥喻人生的行踪不定,说明人的一生,坎坷艰危,漂泊无定,难有安定之时,这就是人的普遍命运。这种对人生如飘风之慨叹,是能唤起人的共鸣的,因为人们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因而,此诗甚受读者赞赏,“雪泥鸿爪”便成为了甚为流传的成语。其实,此诗之富于理趣,主要就是因为作者暗用了禅语。《苏诗补注》作者查慎行注此诗出处云:“《传灯录》天衣怀禅师云: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苟能如此,方解异类中行。先生此诗前四句暗用此意。”明何孟春《余冬诗话》亦云:“僧宝传载怀公提偈语曰: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却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读者试思:向来陈迹,可为之一慨,世事转头尚足问耶?”禅家的语录,为作者化用,便写出了这极富理趣之名诗。

庐山烟雨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就像那庐山幻化无方的烟雨,又像那浙江起伏翻腾的海潮,在没有到达胜境时,心中有千愁万恨纠缠不消。

等到你到达腾境后,却原来并没有特别的事,虽然远在那幻化无方的庐山烟雨,虽然远在那起伏翻腾的浙江海潮。

【赏析】

这是一首极富禅理的诗。诗以庐山风雨浙江潮来比况修行开悟。首联是写未开悟前的情景,以烟云和海潮的迷离翻腾,写未开悟前尘垢妄念在心中兴风作浪之情景,因为未开悟,心中有妄念翻腾,不能到达胜境,所以,心情沉重,千愁万恨纠缠不休。后联则写开悟后的境界,开悟以后,心境平静,体悟到自性无所不在,得道并不神秘,亦是平常事,并不特别,此时,再看那幻化的烟雨、翻腾的江潮,就不同于未开悟前,而是万境皆静,虽然同是原来的烟雨江潮。 寄吕居仁

如璧

向来相约济时功,大似频伽饷远空①。

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犹求旧管城公②。

文章不疗百年老,世事能排双颊红。

好贷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风③。

【注释】

①频伽:极乐世界中的一种神鸟。饷:通“响”。

②木上座:木质的手杖,这里指禅杖。管城公:即管城子,笔的别称。

③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胡床趺坐:胡床,也称“交床”

“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趺坐,结跏趺坐的略称,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