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居士病:居士,亦称“优婆塞”,指没有正式剃度出家在俗而皈依佛门的男子。居士病,有以佛教中着名人物维摩诘自喻之意。维摩诘,又称净名居士,为助释迦之教化而现病身,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于病床上弘扬佛法。
②醉吟:白居易曾着有《醉吟先生传》,传中以“醉吟先生”自号,曰:
“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
③二句意为:教舞伎制作药丸、派家仆去种蔬菜。柘枝:舞曲名,古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屈柘枝,此舞因曲得名。舞时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专舞柘枝的艺人称柘枝伎。丸药:制药成丸。羯鼓:古羯族乐器。形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二杖,音声急促高烈。唐代诸乐(如高昌、天竺部)皆用羯鼓。苍头:指奴仆,汉时仆隶以深青色巾包头,故称。
【译文】
先生已老饮酒无兴,居士染病闲暇有余。
醉吟生涯已觉放逸,不如禅定境界清虚。
让柘枝舞女制药丸,使羯鼓童仆种菜蔬。得道山僧见此戏问,一时改业心意如何。
【赏析】
白居易于唐文宗开成二年67岁时,作有《醉吟先生传》,写出他平生所好:
嗜酒、耽琴、吟诗,此之外则栖心释氏。“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遇,必为之先拂酒,次开诗箧。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若兴发,命家童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若欢甚,又命小伎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已。”数年过去,先生已老,以古稀之年、有病之身,诗人不得不考虑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了。醉吟的生活,他已觉得太放逸,他自己选择了禅定的虚净。对家中的舞伎歌童亦有另一种安排:善舞柘枝的舞伎让她学习制药,惯擂羯鼓的童仆则去种蔬菜。日常生活中,他已决定不再醉吟放浪,而准备静修静养。是禅智使他做如此改变吗?有可能。当他称自己为病居士时,他一定想到了禅智通达、托病卧床的维摩居士。他一改过去种种作为(甚至包括吟诗),却仍然选择禅定,可见他的确在追求禅静。白居易的改业还有其他思想影响吗?亦有可能。如业报思想。佛教以为,人的行动、语言和思想等方面的造作,都可称之为业(即身业、语业、意业)。业有善恶之分,由此所受的果报亦有乐苦好丑之别。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故《维摩经·方便品》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既如此,则须结善缘,修禅定,以受好果报。可是,尽管如此做了,结果如何呢?这是个此生此世无法回答的问题,因而招致了山僧的戏问。山僧之问,亦有多义。你一时间改变了过去自适的生活,可曾适应?另一层含义是,到老来你才改变你的生活,为了什么呢?为了有好报吗?不知白居易是心灵开悟而重新安排生活,还是病老无奈不得不如此,不知他更多地是想获得禅智,还是想获得来世的好果报。诗中山僧之问,作者未作解答,也给我们后世的读者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 城外土馒头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①,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注释】
①馒头:包子,此喻墓冢。
【译文】
城外堆着一个个土包子,包子的馅心却在城里,每人都须领墩一个,没有滋味也没法嫌弃。
【赏析】
生死事大。佛教意欲指引一条超越生死,达到彼岸世界的途径。佛教以为,生之痛苦与死之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执”,也就是一种对生命、对个体所拥有事物的执着,要达到涅?境界,必须破除这种执着。此诗一开篇先写出郊外的坟墓,再写坟墓的主人尚在城里,表现出死亡的期待和死亡具有不可避免的规定性。以城外与城里相对,是寂灭与喧嚣的对照,在城外累累荒冢的背景下,更显出城里的钻营经济、巧取豪夺的无助无益、荒诞谬误。以不可逃避的死亡为前提,人们必须对生命有另一种思考。即使对死亡本身,此诗也表现出另一种心境,以馒头喻坟墓,含有无奈的诙谐,见出直面死亡与品尝死亡的勇气。 庐山东林杀记
慧远
崇岩吐清气①,幽岫栖神迹②。
希声奏群籁③,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④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留心叩玄扃⑤,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⑥。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⑦。
【注释】
①崇岩:高峻山崖。
②岫:山穴。
③希声:无声。河上公《老子注》:“无声日希。”籁:指一般声响或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④径然:任性、任意。
⑤扃:门窗箱柜上的插闩。
⑥翮:即“羽根”。羽轴下端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其基端位于皮肤之内,引申为鸟翼的代称。
⑦三益:指益者三友,见《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后汉书》卷二十八下《冯衍传》:“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远三损之地,因让而不受之。”三益,即具有三益之友。 【译文】
高峻的山崖倾吐清新的空气,幽深的山谷留下神人的踪影。
万籁无声群山一片宁静,宁静中透出声音那是山泉淙淙。
有一位客子独自外出远游,任意而行不知道要去哪里。
挥手指向那高高云天,不知灵关可如何能够充分开启?
只能留心去叩开那玄门,相信能感悟就不会和道理隔离。
是谁腾跃九霄高高地飞翔,不怕奋起冲天的羽翼?
只要妙旨相同,趣味就会一样,能够一时妙悟就胜过古时三益。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东林寺的胜境和作者对禅理的体悟。前二联表现庐山的清幽净素。后五联系作者对禅理的体悟。他为不知如何开启灵关而困惑,但他相信只要留心探索,能够感悟就会认得真理。他希望奋起羽翼努力攀登,以达到修行的高境界。他深信只要开悟就会达到目的,悟到可以超三益,所“悟”即是悟到佛性,佛性至高无上,当然超过古代所谓“三益”。
梵志翻着袜
王梵志
梵志翻着袜①,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②。
【注释】
①翻着袜:反穿袜,即将里反于外。
②乍可:宁可。隐:犹云“硌”。指受到硌刺而招致的痛苦。 【译文】
梵志反穿着袜子,人们都说他错了。
宁可让别人觉得刺眼,不可使自己觉得硌脚。
【赏析】
旧时袜子以布做、以线缝,针脚全在里面,为美观故。梵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有针脚的袜里穿在外,尽管不美观,也违背了人们穿着的常规,但自己的脚却舒服了。这是一种行为方式,更表现为一种不同流俗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世上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角度与标准不同,结论与看法也完全不一。只可惜世间循规蹈矩的人太多,不按常规思想的人太少。
赤谷安禅师塔
卢照邻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①。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马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②。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③。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④。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⑤。
且当事芝术⑥,从吾所好云。
【注释】
①曲:深隐之处,此处指山谷。纷:杂乱。俗纷:诸多世间事。
②曛:日落的余光。③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经典分为十二类,称十二部。据《智度论·三十三》,此十二类为:一、契经;二、应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义;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五千文:老子《道德经》,其书约五千字,故称。
④如如:亦名真如,用人们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冥昧:模糊幽暗。生生:既为佛教名词,亦为中国传统哲学术语。佛教名词乃小乘佛教萨婆多部(意译一切有部)的主张。本无今有叫作“生”,能生此“生”名为“生生”。此诗中“生生”应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术语,指新旧变化中新事物的产生。《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氛氲:盛貌。
⑤此处用轮扁斫轮的典故。《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⑥事芝术:种芝草。古人以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长生,故称灵芝。
【译文】
独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无纷纷的俗情。
酒香与桂香一齐飘散,诗情与白云一同飞升。
烟霞朝起晚又落,秋来猿啸马又鸣。
水光与秋色相映,青山衬夕阳火红。
高谈佛典十二部,细说老子道德经。
真如之数难明晓,生生之道见分明。
古人之言有糟粕,轮扁心得说不清。
且去山中种芝草,生活原本为称心。
【赏析】
卢照邻是一个传统文化修养极深的文士,他所处的初唐时期,中国禅宗尚在发展期,属道信、弘忍传法时期。卢照邻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写出了禅诗中难得一见的绚丽多姿、气韵流转的作品。此诗中,作者首先将有安禅师塔的赤谷(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写得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禅师塔本是存置禅师骸骨或舍利的地方,端坐塔旁,最易生悲哀之心。可是,既然是写禅师塔的环境,眼光与心境就应该不一般。果然,作者闻到的是酒香与花香,看到的是水光与山色,他的诗兴与酒兴一齐勃发。他与友人谈佛论道。那玄微的真如至理,他无法把握,但眼前禅师之塔旁,大自然生生不息之道却历历可见。禅师固然已故去,但他塔旁的丹桂与白云、水华与山翠似在向诗人昭示着自然之道。这一切不用说,也说不清。就像轮扁批评古人之言为糟粕一样,卢照邻也将十二部佛典与五千字的《道德经》置之一旁,最后去山中种灵芝去了---不仅为了长生,更是因为爱好。此诗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皈依、对经卷的批判,都为后世禅家所发扬。
慧心近空心
王梵志
慧心近空心①,非关骷髅孔②。
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
【注释】
①慧心:智慧之心,即指人透过学习所得的智慧。空心:指开悟后去掉妄念,空诸所有的心。
②骷髅:死人的头骨。
【译文】
慧心只不过是接近空心,而空心的求得绝非来自骷髅孔。
这个道理当面对你说你也不会明白,即使你母亲姓董也还是不懂。
【赏析】
此诗主要说明要开悟求得空心不能靠知解,不能靠五官的认识。作者明确地把人靠知解得到的知识名为慧心,而把去掉无明妄念空诸所有的心,即开悟后彻见自性的心名为空心,而指出慧心虽近似空心,但绝非空心,因空心绝不是靠五官感知可求的,所以与骷髅孔不相关。这即是指明空心要靠修行内证。后联对一般不开窍的愚人加以嘲讽,说这样的道理有些人即使当面指点也不会懂,哪怕他母亲姓董也无济于事。这是用谐音手法讽刺一些悟性差的人。妙悟双关,颇为风趣。
不出世诗
法常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①。
【注释】
①郢人:指知己之人。本《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斩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斩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译文】
像那摧残的枯木,多少次逢春也不变心。
砍柴人见到也弃之不顾,有识之高人何必还苦苦追寻。
【赏析】
此诗表白作者不愿意出世之心意。首先以枯木自喻,即是以不染色尘不生妄念之枯木喻自己的空寂之心境。枯木安于空寂,不觉色相,因而几度逢春不变心,即指外界色相尘境丝毫不能进入内心。二联对劝自己入世之表白心意,意谓像自己这样樵犬都弃舍的枯木,是死了心不可能再入世,无须世人相寻。 某大德示赵州从谂诗
无名氏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①。
云中纵有金毛现②,正眼观时非吉祥③。
【注释】
①清凉:清凉山,即五台山。
②金毛:金毛狮子,相传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
③正眼:即正法眼藏,又名清净法眼。所谓正法,即指释迦牟尼亲付之法。
心能彻底明了地见到“正法”,谓之“眼”。心法深广,万德含藏,谓之“藏”。
具正法眼,即是明心见性。
【译文】
哪一处青山不是修道的道场?何必一定要策杖来礼拜清凉。
纵然在云端看到了金毛狮影,用正眼来看却并非是吉祥。
【赏析】
此偈是赵州欲去五台山求佛,一位不知名的僧人写给他的偈。意为要去五台山求佛,想见到传说中的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这种做法并非吉祥。因为,在作者看来,处处青山均是修道之道场,即处处均可遇到文殊。这即是说日月佛性、自性遍大千世界,无所不在,不必专到一处去求。专到一处去求,即便在五台山真看到了金毛狮子,看到了文殊,也并非好事。因为这恰恰会窒碍了眼界,妨害人求佛,造就是“正眼观时非吉祥”之意。佛性无处不在的思想是禅宗的基本世界观,是对本体和现象关系的深刻见解,不少示法诗和开悟诗宣扬这一思想,此诗为其中名作之一,影响亦甚大。 题虬上人房
储光羲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①。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溟竹园深②。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注释】
①释子:释迦佛之弟子。《维摩经》慧远疏:“从佛释师教化而生,故名释子。”
②溟:迷蒙。
【译文】
不同的是修禅的处所,相同的是人道的心境。
禅道中无所谓来与去,清言里历现着古与今。
江水既寒池水更绿,山色苍溟竹色更深。
只有中天一轮圆月,遥遥迢迢送来光明。
【赏析】
由于悟得道深,作者与虬上人心灵相通;也由于悟得道深,人与自然也精神相通。储光羲此诗写出了一个清闲幽静、无碍相融的境界。前四句为一解,写作者与虬上人的交往。他们不拘居处,也无意来去,既能随意论今,又可顺口谈古。在破除种种束缚人身心的俗见之后,他们获得的是适意与心契。后四句既写他们所处的环境,亦表现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大江既已增寒色,那他们身边的小池也就会更显碧绿;山林既已迷蒙,那他们所处的竹园也会更觉幽深。身边的小景致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暗示着主人公的随遇而适。这时,一轮明月溢满法界,清辉洒向一切无情有情。那仿佛就是开悟后的清静自性。
开悟诗
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译文】
三十年来寻找宝剑的客人,看到过多少回落叶又抽新枝。
但是自从见到桃花开悟以后,一直到今天就再也没有疑心之时。
【赏析】
此诗亦禅宗丛林盛传之名篇。灵云志勤因见桃花盛开而悟道。这里的开悟主要是指对色空、有无关系的领悟。意为看到桃花盛开而悟到色空之一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非真空,空为“妙有”;色非实有,色为“空无”,桃花开落正显此理,所以志勤认为从此悟到了道而再不疑心。此类对色空一如观念的体认之诗甚多,只是表现各异。这是禅宗佛性观的根本所在。从此可见,禅宗之悟道实质主要是一种哲理的体悟,一种真理智慧的开启,虽然他们所体悟的是唯心主义的哲理。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池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译文】
山中有一泓清泉,谁也不曾给它命名。
它聚成小池倒映着天色,它飞溅空中化作了雨声。
缓缓汇来深涧可溢满,潺潺流去小池也涨平。
恬淡、清净无人看见,年复一年永葆其清澄。
【赏析】
以水喻人之自性。自性无名、流水无名,故曰“不知名”。水本清净,它无色无声,然映天便为天色,飞空便化成雨声。它穷极天地上下,变化莫测。它可充溢于深涧而不灭,亦可满足于小我而不亏。尽管僻处山中无人看见,它仍保有其清净。这是山泉的特性,亦是人的清净自性。此自性人自有之而难识难见。它无可无不可,随缘而化,既包涵大千世界而又融入毫发。若悟得自心本来清净,无漏智性本自俱足,则能发起无上智慧,乃至一切神通妙用。 宜丰新泉
灵一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织云。
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
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