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22854300000007

第7章 禅理诗(7)

“《浔阳记》:山北有五峰,于庐山为最峻极,其形如河中虞乡县前五老之形,故名。”关于五老峰,仰山慧寂与一僧人亦曾有段公案:“师(慧寂)后开法王莽山,问僧:‘近离甚处?’曰:‘庐山。’师曰:‘曾到五老峰么?’曰:‘不曾到。’师曰:‘阂黎不曾游山。’”扬眉:用药山惟俨参马祖之机缘。“祖(马祖)曰:‘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师(惟俨)于言下契悟。”(以上两条引文均见《五灯会元》)

②南宗北祖皆如此:用仰山与霍山景通的公案:“师(景通)初参仰山,仰山闭目坐。师曰:‘如是,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中华六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景通亦如是。’”

③汤从事:汤休,南朝宋僧,即惠休。本姓汤。善属文,辞采绮艳。武帝(刘骏)命之还俗,位至扬州从事使。本师:祖师,佛教中以释迦如来为根本的教师。后也指剃度、授戒的师父。

【译文】

五老峰前相遇的时候,两人无言语只是扬眉。

南宗与北祖都是如此,天上人间更能参问谁。

山峰如披衲白云片片,铁刀锋刃削鬓发丝丝。

诗歌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辜负了本师。

【赏析】

禅宗亦名为“佛心宗”,以明心见性为宗旨。齐己所处的时代,禅门不仅已分南北,且南宗中又兴起了不同家风。然重心悟、离言说是共同趣向。齐己是禅僧,于名山五老峰前又遇上了禅者。禅者有问---那可能以瞬目作问,禅者有答---那可能是以扬眉作答。南宗慧能、北祖神秀既然都是禅宗,其宗旨都不落言语文字,如此,又能问取谁呢?心悟即是佛。看那群山,沉默不语,一片静然,那便是佛的化身,山腰白云片片,仿佛为山峰披上了衲衣。作为禅僧,无须有问,无须有答,亦无须有为,只将那铁刀取来,削去鬓边烦恼丝,得一个六根清净。至于吟诗,亦不可太过,若文辞太优美而沉迷于此,恐怕会丢了禅者的根本。这就是一位禅者与另一位禅者的心灵对话。清风楼上

师鼐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

【译文】

在清风楼上参加斋宴,这一天我平生第一次豁开眼界。

才知道普通年传道之事其实更久远,并非是由达摩过葱岭才带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睹日光开悟后所作之偈。《五灯会元》记其经过:“越州越山师鼐鉴真禅师,初参雪峰而染指,后因闽王请于清风楼斋,坐久,举目忽睹日光,豁然顿晓而有偈曰……”睹日光而开悟,所悟之理当亦是对色、空关系之认识,日光人人都可感知,是色界现象界,由日光而豁然开悟,应是由色界进入到了空界,即悟到色与空、凡与圣、虚无和妙有原是不一又一。而过去却只知实有而不知空,现在由日光悟到了此理,对作者来说是平生第一次,豁然而开,也即是豁然顿悟。颔联谓作者由此更认识到佛性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并非是达摩在梁普通年间过葱岭所带来,佛性亘古存在,只是人的领悟迟早不同。进一步说明作者对佛性的深入认识。开悟诗

清海

实际从来不受尘①,个中无旧亦无新。

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

【注释】

①实际:即真如。真如法性为诸际极,故曰实际。又极真如之实理至于其穷极,谓之实际。

【译文】

真如实际本自清净,从来就不会沾惹尘埃,它无去无来,无古无今,故也无旧亦无新。

何况那云水青山,本来就是我自家之物,不须再像渔人那样,向人去询路问津。

【赏析】

此诗所悟之理亦是对真如佛性的本质有所体认。首联即是直说佛性真如本来清净,无后无染,因此说是不受尘。佛性真如不生不灭、无去无来、无古无今,故说“无旧亦无新”。后联“青山”指的色界,云水青山是僧人所居之地,每日常见,亲如一家,故云自家物。而有了云水青山就不用向别人问路,则是说不用再找其他途径,只透过自己每日习见的青山就可体认到佛性之所在。因体即用一如,即体即用,即用即体,色空不一不异,用现象界可以证得“空”界,由色界去显示佛性,“青山”就是体认佛性的现成之物。识机锋

善昭

疾焰过风用更难,扬眉瞬目隔千山①。

奔流度刃犹成滞,拟拟如何更得全②。

【注释】

①疾焰过风:形容禅机迅疾快捷。扬眉瞬目:参见唐代齐己《答禅者》注释①。

②拟拟:犹豫、迟疑。

【译文】

像迅疾的火焰从风中滑过运用禅机更加困难,扬眉瞬目间已与禅家本旨相隔千座高山。

如同奔涌的洪水流过锋利的刀刃还有所停滞,迟疑不决如何能够领悟禅宗的奥妙之言。

【赏析】

作者在诗中用几个比喻来说明禅机的迅疾、快捷。第一句指出机锋到来时速度之快,可谓来无影,去无踪,如同迅疾的火焰从风中一划而过,如果不全神贯注,不用心体察,想要领悟它、运用它就十分困难。第二句是说机锋出现后时间之短。扬眉瞬目,这是禅家示机、应机时的面部表情,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在扬眉瞬目之间,机锋已过,与你相隔千山万壑。三、四句通过“奔流度刃”的比喻说明禅机来得不可捉摸、不可理喻,来得很微妙,若有半点的犹疑,就会与它失之交臂,领略不到禅宗的本旨。诗中三个比喻“疾焰过风”“扬眉瞬目”“奔流度刃”,运用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把禅机玄妙、迅疾、不可捉摸的特点表现得很准确、很充分。处处逢归路

本如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译文】

处处都可以遇到归路,头头都能够到达故乡。

本来就是身边现成事,何必要去知解思量。

【赏析】

此首开悟诗,《五灯会元》卷六记其经过:“神照本如法师尝以经王请益四明尊者,者震声曰:汝名本如,师即领悟。”而作此偈。从上可知,本如法师之开悟是闻声而悟。四明尊者猛呼其,而豁然开悟,推其意,当是从“本如”此名而得悟,所谓本如,即本来如是之意,亦即是说开悟之事是现成本如之事。既然悟到要领悟佛性可从现成事求之,即从日常身边事求之,那么要达到开悟就可以通达。所以,“处处逢归路,头头是故乡”,而无须靠思量知解。蝇子透窗偈

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译文】

为了要寻找光明来来回回往窗纸上钻,那透不过的地方不知碰撞了有多少次。

这一次忽然撞着了飞来时那条路,才开始知道一生来总被眼睛所欺瞒。

【赏析】

此诗以蝇子透窗说明修禅之道。蝇子为爱寻光被窗纸透亮的假象所骗,猛钻窗纸,但却总透不过。这亦是以钻窗纸喻钻故纸堆,即把钻故纸堆即读经书作为寻找佛道之法,即把钻故纸堆像蝇子一样当作寻光之道,但结果也总是透不过。

这就明确说明了以读经书钻故纸堆为寻道之法是不正确的。后写蝇子忽又撞上飞来时之路,才认识到钻窗纸是受眼睛的错觉所骗,这即是指出以往凭错觉向外求觅是盲目的,而自己来时从大路飞进才是正道,这来时之路也即是指向宽广的自性大海去求佛道才是正道。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①?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着枰葑上田②;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释】

①底处:何处。

②着:“棋”的异体字。葑上田:就是“架田”,古代在沼泽中用木桩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和水生植物封实而成漂浮在水面的农田。葑,菰根,即茭白根。

【译文】

我站在何处凭阑远眺浮想联翩?原来就在这孤山寺塔后亭阁西边。

林间寺院黯淡失色似退色的画卷,块块架田如棋盘上方格浮在水面。

秋天的风景里有时只有独鸟飞过,夕阳时分无物可观惟有几缕寒烟。

停留中更喜欢这近于吾庐的山寺,只等待冬日来临时再来观赏雪天。

【赏析】

林逋终身未仕,他在西湖的孤山结庐而居,过着隐士的生活。虽然没有正式出家做和尚,却也是一生与名利无缘。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他曾经植梅畜鹤,人称“梅妻鹤子”。林逋的性格也像梅花一样高洁、淡雅,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诗歌创作往往是作家心灵、性格的再现,林逋的诗歌也是如此,时时散发出自由、高洁、淡雅的特性,表现出对于禅的追求。就这首诗来看,一、二句点出自己“凭阑思渺然”的地点,是在山寺塔后、亭阁西边。接下来,三、四、五、六句描写山寺周围的景色。作者有意识地运用“阴沉”“零落”“独鸟”

“寒烟”这些词语状写山寺的秋景,显得肃杀、荒凉、静寂。在这样的环境中,世俗中人是耐不住寂寞和清苦的,而作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诗的最后两句予以说明:“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诗人不仅没有产生厌倦的情绪,反而越来越喜爱、越来越沉迷于这种隐居生活,他甚至期望日后重来观赏山寺的雪天风景。作者高洁、淡泊、追求宁静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开悟诗

法演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译文】

山前有一片闲置的田地,叉着手频频地问祖翁该如何处理。

几回卖给人又自己买回,是因为爱惜松竹引来了清风习习。

【赏析】

此诗以购闲田地喻修禅。闲田地本是自家的,但自己过去不识其可贵,让它闲着。由于不识不知,所以叉手叮咛问祖翁,最后卖出去以后还再买了来,终于认识到了这片闲田地是一个清风习习、松竹环绕,宜于修道的好地方。对自家闲田地的美好觉悟,即是说明修禅悟道不在外求,不从他觅,而应靠自己彻见自性。诗偈

妙总

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

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

【译文】

驾一叶轻舟,泛游于渺茫烟江,划桡舞棹,辞别官商管弦的阖堂。

连同那云山海月都一齐抛到九霄云外,只求赢得庄周的蝶梦悠长。

【赏析】

此诗表白作者修禅求道的决心和追求。首联以“一叶扁舟”“呈桡舞棹”泛游渺茫烟江,即是比喻修禅求悟,渺茫江海即喻自性佛性之海,别宫商,谓离家人道。三句“云山海月”谓色界现象界,要抛却山海,即空诸色相之意,亦即要抛却外境,空诸所有,达到开悟。而达到开悟之境,就可和庄周梦蝶一样,分不清是庄周还是蝴蝶,也即是达到物我相融,凡圣不殊,体用一如,色空不异。此诗通篇设喻,虽为悟道诗,但极生动和富于情趣。悟道诗

某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①。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注释】

①芒鞋:草鞋。陇头:指山岭。

【译文】

尽日寻春却找不到春光,草鞋踏破了山岭的白云。

归来后闻一闻梅花香气,枝头春光已经达到十分。

【赏析】

这是一首开悟诗,收录于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六“道不远入”

条。全诗以“寻春”比喻寻道。一、二句是说寻道之难,历尽千辛万苦,踏遍万水千山,也只能无功而返,找不到春的踪影,也悟不出禅机。“尽日”“踏遍”

等词充分强调了自己求禅的诚心以及付出的努力。禅是神秘的、不可理喻的,说近也近,说远也远,令人无法捉摸。当自己四处寻觅、失望而归时,笑着拈一朵梅花放在鼻子底下去闻,却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春,原来就在自己周围;道,就在自己的身边。这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三、四句所描写的嗅花悟道之事就是如此。修禅参佛,旨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想求取佛法,只有归心向佛,明心见性,才会有意外的收获,在不知不觉之中悟出禅的真谛。神移泉

惟岳

岩头瀑布泻寒烟,井底澄清浸月圆。

性水直空周法界①,神从何处更移泉。

【注释】

①法界:一译“达摩驮多”,指现象的本源和本质,尤指成佛的原因,相当于真如、空性、实相等。

【译文】

山岩顶上瀑布直泻形成一片寒烟,井底之水清澈可见浸着一轮圆月。

水性本来就是空的连同整个法界,神灵又是从哪里移来这股泉水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神移泉的描写寓含禅机。一、二句表现神移泉清幽雅致的景色。瀑布从山崖顶上直落下来,形成一道寒烟,井底的泉水澄清,水面上浮现出一轮圆月。这两句对景色的描写为三、四句作者提出疑问做了必要的铺垫。佛家认为,真如佛性本是空的,正如《坛经》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既然水性连同法界都是空的,神又从哪里移来这股泉水呢?作者表面上是从神移泉的名称上提出这个问题,实质上体现了作者修禅时不迷信他人,即心求佛,对佛法有着自己独特的领悟。佛性本空,万物皆是由空而生,即是说,空中生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作者在最后两句提出的疑问让人产生无穷的思考。沔水江心

楚安方

沔水江心唤一声,此时方得契平生①。

多年相别重相见,千圣同归一路行。

【注释】

①沔水江: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西一名沮水者为沔,西源出自今宁强北者为汉,二源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契:投合、契合。

【译文】

在沔水江的中央大叫一声,此时才悟得平生的追求就在内心。

好像分别多年的朋友再次相见,千圣万祖在我心中与我同行。

【赏析】

这是作者开悟后写的偈颂。据《感山云卧纪谈》记载:“楚安方禅师,参道和尚于大别,未几改寺为神霄宫,方附商州过湘时,于舟中闻岸人操乡音厉声云叫那,由是有省,即说偈。”作者由商州经过湖南的途中,在船上猛然听到岸上人说着自己的乡音,顿时有悟。这正是诗中一、二句所写的“沔水江心唤一声,此时方得契平生。”他闻乡音后悟出什么呢?原来诗人离开家乡后,很少听到、自己也很少说乡音,他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乡音为何物了,其实不然,当他在船上听到后,顿然醒悟:原来乡音就在自己的内心。求禅也是如此。即心即佛,当你用心去体悟时,你才发现自性就在自心。闻声顿悟后,诗人感到平生的心愿终于找到了契合点。第三句是说自己与乡音就像多年未遇的老朋友一样,再次重逢,惊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末句写开悟后,已经领悟到佛祖的旨意,因此似乎佛祖就在自己心中,所以他在归途中才感到“千圣”与自己同在,同踏归程。

归山吟寄友

清豁

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

入郭当时看似我,归山今日我非君。

【译文】

相聚就像漂浮的泡沫,分散犹如游离的白云,相聚在一起并非即是相守,分散开不一定就是离分。

在入城当时你和我全都相像,可是今日回山之后我和你已判若两人。

【赏析】

此诗为友人的相聚相分而作,即对聚和分不作僵化的区别。因为在释家看来,时空一如,远近不分,真如佛性,无所不包。聚和分离不一也不共。聚不一定就是聚,因聚中有分;分不一定分,因分中有聚,相反而相成。后联则是说僧俗的区别。在作者看来,这则由是否出家归山而有同有别。本出家前相同,归山后则不同,这则是指迷与悟之别,迷则众生悟则佛,所以迷悟两殊。但同样迷悟也一体如如。只要悟即可成佛。终日看天

守繤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灿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纲,透得牢关即便休。

【译文】

一整天看天却不抬头,桃花烂漫盛开时才举目凝眸。

任凭你再抛出遮天的纲,只要透出了牢关即能休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