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需配伍使用
中药配伍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配合使用。通过配伍的方法,使中药之间相互作用,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7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但如果病情复杂,单味药难以实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治疗要求时,便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的问题。所以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6个方面都是谈配伍关系。
1.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疗效。如石膏与知母相配伍则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与芒硝配伍,增强其泻热通便。
2.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可提高补气利水的效果;黄连配木香,可增强治痢的疗效。
3.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4.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半夏的毒性。
5.相恶。一种药药物原有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降低或丧失,如人参恶菜菔子。
6.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其毒副作用,如中医里常说的“十八反”及“十九畏”。
细节提示:
中药的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包括: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包括: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中药的升、降、沉、浮作用
中药的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机体内作用的趋向。升有提升的意思,降有降逆的意思,沉有泻下之间,浮有发散之意。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方面,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脱肛、崩漏等),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自汗、盗汗等),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这时就需要我们选用具有不同趋向的药物来治疗,改善以至消除这些病态。因此,药物的作用趋向同疾病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
具体来说,凡升、浮的药物,有主上行、外散,具升阳发表、疏散风邪等作用,适用于病势下陷,病位在上、在表的病证;凡沉、降的药物,都主下行、内收,具有清热、渗利、泻下、安神、熄风、消积、收敛等作用,适用于病势上逆、病位在下、在里的病症。
中药的升、降、沉、浮的性能与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辛、甘味和温热性,如桂枝(上行)、麻黄(发散)、附子(散寒)、防风(祛风)等;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如大黄(泻下)、黄连(清热)、木通(渗利)、龟板(潜阳)、牛膝(下行)。
细节提示:
我们在运用药物的升降沉浮治病时,应对症审慎用药,不可盲目。例如,治疗脱肛症属中气下陷,应选用升提、补气的中药,如升麻、党参、白术等,如果选用沉降药,如苏子、枳实、大黄等治疗会加重病情。
3.中药材的适用量
根据体质、年龄等多方面因素,人们在使用中药时都要根据自己的适用量区别对待。
1.体质。体质比较强壮的人用量可重一些;体质虚弱的人用量宜轻一些,即使服用补益药,也要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2.年龄。儿童的身体发育还不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都比较弱。如果使用作用峻猛,容易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儿童在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1/4,五、六岁以上的儿童可按成人量减半使用。
3.性别。通常来说,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女性朋友在月经期、妊娠期等关键时期,用活血祛淤通经的药用量宜小剂量。
4.病程。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体虚的人用量宜轻。
5.病势。病急病重的人用量宜重;病缓病轻的人用量宜轻。
除此之外,用药时还要考虑职业、季节、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
细节提示:
在方药配伍方面,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
4.择时服用中药
很多人盲目地认为,只要对症服药就能治好病,药“到”病就能“除”。其实对疾病来说,服药是治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的条件,药“到”病是否能“除”,还要看服药的时间。择时服药除可取最佳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外,还可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恢复正常,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以下是几类常见中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以供大家参考:
1.补阳药(指补肾阳药)、行水利湿药及催吐药,最好在清晨服用。
2.发汗解表药和益气升阳药宜在午前服用。历代中医学家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为阴之分,不当发汗。”也有的医家认为,凡升提外透的药物均宜在午前服用。
3.泻下药宜在午后或入夜服用。历代医学家对泻下药的服用时间有3种意见:一是午后进药;二是日晡(下午3~5时)进药;三是入夜进药。
4.滋阴养血药宜在入夜服用。古人用六味地黄丸养阴即强调入夜时进药。
5.安神药宜在夜卧时服用。如用辰砂远志丸或珍珠母丸,宜夜卧时姜汤送服,以起到镇心安神之功效。
细节提示:
对于很多急性病病人来说,应不拘泥于时间及时给药。如回阳救逆的四逆汤、通关开窍的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品宜及早给药,以便迅速缓解病情。
5.剂量大不等于药效高
很多人以为中药副作用小,所以应用时不加顾及,常常要超过医师指定的剂量。他们认为:多吃药,病就好得快。其实,中药剂量大并不等于药效高。
中药疗效如何,除了取决于辨证辨病是否准确、服药时间外,往往还取决于中药剂量应用是否合适。中医过去有句话叫“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足以见其奥妙所在。中药在几千年的应用过程中,除剧毒药外,逐渐摸索出了常用剂量,大致用量为9~159左右,这是一般有效剂量。如果不听医嘱,盲目加大用药量,不仅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还有潜在的危险。
有些中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会相应提高,但是当剂量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疗效不会提高,而且会出现毒副反应,有的疗效反而下降,甚至产生不同的药效作用。比如说,红花小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半夏一两可降逆止呕,二两有安神催眠的作用;黄连小剂量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大剂量则变为清热泻火;甘草小剂量调和诸药,大剂量解毒……
总的来说,药物的剂量并不是越大越好。理想的药物用量,应该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
细节提示:
胖大海是很多教师或播音员喜欢用的中药。一般来说,用1~4枚泡水饮用,有开肺解表、清热利咽的作用,可用于风火犯喉而致的声音嘶哑。但用量加大至12~15枚,其效用就会发生改变,转变为通便的作用,可用于头目风热疾病,合并有大便热结者。而且胖大海不宜经常代茶饮。
6.中药药引有讲究
药引,又称引药,主要是指处方中引导诸药直达病所使之更好发挥治疗效应的药物。药引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和矫味等功效。它就像一位忠实的向导,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药引可以是家庭生活当中常见的药物,也可以是一些食物。可是,这么多的药引子在使用前该如何选择和搭配呢?
1.白色药引盐水、葱白汤。服用补肾药(以滋补肾阴的药物为主)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因为咸味入肾,所以盐水能引药入肾。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可用葱白汤(葱白2~3根切碎,水煎)送服,因为葱白有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2.黄色药引姜汤、米汤、蜂蜜水。服用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或脘腹冷痛等病症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银翘丸、银翘解毒片、温胃舒等),可用姜汤(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送服,因生姜具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吐的功效。服用补气、健脾、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前,可先喝一碗小米汤,可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损伤。服用麻仁丸、润肠丸等药物时,可用温开水搅匀蜂蜜(1~2汤匙)送服,以增强药效。
3.红色药引大枣汤、红糖水。脾胃、产后虚弱的人在服用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药时,可用大枣汤(大枣5~10枚,水煎)送服。治疗妇科血寒、血虚等病症时可用红糖水当药引子。
尽管药引仅是处方中的一个小配角,但它却有画龙点睛之妙,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从而提高疗效。
细节提示:
使用药引时,不要忽视其中的禁忌。如,水肿、消化不良、泄泻的病人忌食生冷、坚硬、油煎的食物;服发汗药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阴虚阳亢,皮肤长豆的人忌食辣味食物。
7.中草药“鲜”“陈”有区别
很多人认为陈品中草药在干燥、加工、贮存过程中流失了很多有效成分,因此简单地认为用中药还是鲜品好。事实上,二者是在使用上是区别的。
一般来说,新鲜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被破坏的少,应用时效果自然会好一些。比如说,人们经常用毛莨外敷穴位发泡的办法治疗胃病、黄疸、疟疾等,但是用干品毛莨有时却发不出泡来。还有,用新鲜的墨旱莲草捣汁外敷可治外伤出血等。
有些新鲜的中草药和干品作用相差很大。比如生姜含挥发油较多,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而干姜可刺激胃液分泌,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
有些中草药用陈的比较好,比如半夏、天南星、川乌、草乌、附子等,鲜品均有毒性,须炮制后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还有一些药物陈放愈久疗效愈好,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橘皮,还有半夏都宜使用陈放较久的干品。
还有大部分中草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马齿苋、荠菜、白花蛇草等,新鲜的与干品的作用差不多,只是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如马齿苋除可治疗菌痢外,还有利尿作用,但所含的氧化钾,新鲜的仅占1%,干的可达10%,相差10倍,这与水分的蒸发有关,所以干的用50克,新鲜的要用200~250克。
总的来说,中草药用鲜的好,还是干的或陈的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或方便采集而定。最好是听取有经验的医生的意见。
细节提示:
艾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中草药,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而艾叶越陈,存放越久,挥发油逸失越多,因而副作用就会变得越小,因此我们常使用陈艾。
8.莫把中药当茶饮
有些上班族喜欢用一些中草药代茶饮,以为这样有保健的作用。殊不知,“是药就有三分毒”,中药也是药。如果大剂量服用或服用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发生毒副作用。以下几种中药是一些人最喜欢泡茶饮用的,应引以为戒:
1.胖大海。胖大海不能泡茶服用,有的人会因此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痒、口唇水肿等。有时还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及脾虚的人更应慎用。
2.银杏叶。用未经处理的银杏叶泡茶可引起阵发性痉挛、神经麻痹、过敏等副作用。
3.野菊花。少数人饮用野菊花茶后,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等消化道反应。
4.甘草。甘草含有甘草甜素,这种物质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如果长期大量用甘草泡茶饮用,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症。肾病病人更要慎用。
5.决明子。长期使用决明子代茶饮会引起腹泻。
细节提示:
专家提醒,即使是山药、大枣、山楂、枸杞子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材也不要长期、大量的食用。
9.汤药缺味莫随意替代
我们在服用汤药时,可能由于药店中某味药一时缺货,这时有些人就会找一些看似相近的药物来替代。有的可能将砂仁用草寇仁替代,有的可能将川贝母用大贝母替代,这种以此代彼的现象屡见不鲜。实际上一种药制作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中医处方是视不同的病情需要,按“君、臣、佐、使”组合原则,并根据药物性味、配伍禁忌,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而组合成方的,方中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疗作用。所以方药一经改动替代,效果就有所不同。
同一类药,其药性差异很大。比如说,黄连与胡黄连虽然同属清燥湿、泻火类中药,但黄连寒性强,常用于治痢解毒,而胡黄连则多用于小疳热。还有些药名相近,但不属一类。如柴胡与银柴胡,柴胡为伞形科,银柴胡是石竹科,柴胡清表热及半表半里之热,为上行升散药,虚热者忌;而银柴胡则清阴虚内热,无升散性,为清热凉血药。以上这些都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看似毫厘之差,实则失之千里。
因此,我们在选用中药配方时来不得半点马虎,如遇缺味,应及时与医师联系,由医师酌情增减,切忌随意找药物替代。
细节提示:
常见的不能相互替代的中药有茯苓与猪苓、浙贝母与川贝母、川牛膝与牛膝、红花与藏红花、白豆蔻与草豆蔻、苍术与白术、白芍药与赤芍药、木香与青木香、茯苓与土茯苓、菊花与野菊花、干姜与生姜,竹茹与竹沥等。
10.煎煮中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煎煮中药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火候和时间的把握是很关键的问题。有些人以为中药煎得时间越长、有效成分释放的会越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个过程就会自动停止。如果再不断地煎下去,很有可能会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进而降低药效。
因此,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我们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来说,一般药物在煮沸后煎煮15~30分钟即可,药物较多的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清热解表药宜用武火煎沸后再煎3~5分钟或10分钟即可;滋补药宜用文火煮沸后再煎30~50分钟;第二次煎时,药渣加冷水,煎煮时间要较头次煎的时间增加5~10分钟。
细节提示:
不管我们如何煎煮中药,最好趁药液未冷时滤取药汁。
11.煎煮中药饮片宜先浸泡
中药饮片煎煮前要进行适当的浸泡,这样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有效成分出现耗损。
一般情况下,煎煮中药饮片的用水多少与饮片质地、吸水性及煎药时间长短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然后再上火煎煮。
细节提示:
夏天天气炎热时,中药饮片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12.煎煮中药一定要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