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马里亚纳海空战
23043100000016

第16章 征服塞班、关岛、提尼安(2)

罗斯福总统面露微笑地接受了军事荣誉,但当欢迎队列刚刚散去时,他便探询似地问尼米兹:“麦克阿瑟在哪里?”正在这时,远处笛声大作、哨声四起,伴随着阵阵欢呼声,开路的摩托车轰鸣着向码头开来。后面跟着一辆有陆军上将标志的黑色敞篷大轿车。当轿车在码头上停下来时,麦克阿瑟走了出来。他身穿土黄色卡其布军裤、棕色皮茄克,头戴一顶菲律宾元首便帽,叼着玉米芯做的烟斗。在场的士兵和群众都欢呼起来。麦克阿瑟走上甲板时回身对欢呼的群众致以谢意,然后向总统敬了一个军礼。他抢走了其他所有人的镜头,包括总统。

罗斯福不习惯麦克阿瑟的这种戏剧式的表演,两人握手时,罗斯福问:“你来见我们时,怎么不穿上合适的制服?”无疑,穿着笔挺的白制服的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形成了鲜明对照。麦克阿瑟回答说:“你没有到过我那里,那里的天气可冷了。”寒暄之后,罗斯福、麦克阿瑟、尼米兹一起坐在甲板的椅子上,让摄影师为他们照像。事后,麦克阿瑟曾对他的副官说:“这是一套官场上俗不可耐的丑剧,让我离开指挥岗位来拍这种政治性的照片,简直是耻辱。”

会晤按尼米兹安排的计划进行。这是一出“二人转”。罗斯福和麦克阿瑟进行会商,尼米兹只是旁听。尼米兹认为,麦克阿瑟关于如何进行战略部署、如何进行人事调整的提法,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是,尼米兹作为主人,只好由他去说。

那天晚上,总统、麦克阿瑟、莱希和尼米兹在总统下榻的地方吃过饭后,一起来到挂着大幅太平洋地图的起居室里。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指着棉兰老岛问麦克阿瑟:“我们从这里再往哪里去?”

“总统先生,莱特湾,然后再到吕宋岛。”

接下来,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不时站起来用竹棍在地图上指着所谈到的地方。罗斯福偶尔插话以缩小他们之间的分歧。尼米兹详尽阐明了中国台湾对于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却只字不提攻占中国台湾的建议。因为他经过仔细考虑,认为绕过吕宋岛毕竟不是好办法。

麦克阿瑟则继续从政治和道义的角度强调收复菲律宾的重要意义。

“但是,”总统想到日军在马尼拉地区已加强了地面部队和航空兵力量的报告,说道,“攻占吕宋岛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恐怕承受不了。我认为我们似乎应当绕过它。”

“总统先生,”麦克阿瑟回答说,“我的损失不会大,决不会比过去大。正面进攻的时机过去了。现代化的步兵武器是致命的,正面进攻不合时宜了。只有平庸的指挥官才会这么干,优秀的指挥官打仗是不会招致重大损失的。”

尼米兹本可以对麦克阿瑟这种明显含沙射影的话反唇相讥,指出如果不是中太平洋的攻势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麦克阿瑟在南部的进展就不会那么顺利,损失也可能会更大。但是,他却一言不发,只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麦克阿瑟进一步指出,美军在中国台湾不可能得到当地居民的协助,因为那是日本人长期统治的地方。而在菲律宾却可以赢得成千上万民众的支持。

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夜,并在第二天早晨继续进行。麦克阿瑟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不但说服了总统,也说服了尼米兹。

中午,会议宣告结束,大家乘车去珍珠港应邀参加尼米兹为他们举行的午宴。他们抵达马卡拉帕山时,寓所区已清理干净,还专为罗斯福开辟了轮椅通道。

这是一次由36位陆、海军将领参加的盛会。高级官员除麦克阿瑟、莱希和尼米兹外,还有从南太平洋奉召回来的哈尔西将军。拉马尔统计了一下,出席宴会的将军领章上的星共有146颗。

罗斯福问尼米兹:“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战略需要,在攻取中国台湾之前,占领菲律宾怎么样?”

尼米兹表示愿与麦克阿瑟通力合作。于是,三人举杯,共饮烈性马丁尼酒。罗斯福举杯对两位统帅说:“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调解两位的分歧,下次喝酒的地点将在东京的庆功会上。”

麦克阿瑟向罗斯福保证,他和尼米兹之间的所有分歧已消除。他说:“总统先生,我们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彼此完全了解。”临上飞机前,他不无得意地对副官说:“我们的意见被采纳了!”

7月29日,罗斯福总统视察了珍珠港海军造船厂,在海军第14军区司令部大楼前,向行政军官、士兵和民工们发表了演讲。黄昏时分,罗斯福与尼米兹、理查森等人告别,登上巡洋舰,离开了珍珠港。

4.登陆马里亚纳第二大岛——塞班岛

到塞班岛去,赤足踩在银色的沙滩上,看深蓝色的海面,领略迷人的热带风光,神秘的二战遗迹以及独特的土著文化。它只有一条主干道——海滩大道,驾车半个小时就可以纵穿南北。大道临海而建,道边有专供游人步行的小路。路边种满凤凰木,5月至6月,凤凰木开花,鲜艳夺目,十分壮观。在乡村偶尔可看到稀有的鹿、巨型的蜥蜴和水果蝙蝠。岛上有闻名世界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是全世界最深的海沟。塞班是二战太平洋战争重要战场之一,中途岛战役、瓜达卡纳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都发生于此。“自杀崖”、二战原子弹投放地天宁岛、日海军司令部等都是著名二战的遗迹。

★战略要地塞班岛

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大岛,长约21公里,宽4~8公里不等,面积约122平方公里,东濒临太平洋,西临菲律宾海,与关岛和天宁岛相邻。地势中央高四周低,岛上多山峰、丘陵、沟壑、岩洞,制高点是岛中央海拔450米的塔波乔峰,岛西海岸有一条覆盖整个海滩的珊瑚礁,加拉潘角将其一分为二,北面形成天然良港——塔那潘港,该港也是塞班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的经济、文化中心,南面为平坦的马基奇思海滩,是理想的登陆滩头。日军在塞班岛上建有三个机场,南面的阿斯利洛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年代,经过扩建,现可起降任何机型的飞机,是岛上的主要机场。附近的恰兰卡诺阿机场是简易机场,只能起降小型飞机。北面的马皮机场,跑道较短,作为战斗机紧急着陆的备降机场。

塞班岛不仅是日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中心岛屿,还是中太平洋地区的防御核心,其陆军第31军军部和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都设在该岛,自1944年春起,日军就开始向塞班岛增派部队,加强防御力量,但因美军封锁严密,途中遭到了很大损失,截至美军登陆前夕,日军在塞班岛上兵力是陆军步兵第43师团、步兵独立混成第47旅团、工兵独立第7联队、坦克第9联队、山炮独立第3联队和高炮第25联队等部,共2.8万人,火炮211门,坦克39辆,海军有第五水警区的第55警备队和横须贺第1海军陆战队等部,共1.5万人,火炮49门,坦克10辆,合计总兵力4.3万,火炮260门,坦克49辆。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南云基本不过问地面作战指挥,登陆作战打响时陆军第31军军长小畑去关岛视察不在岛上,所以防务实际上由第43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负责。

美军进攻塞班岛的部队是由霍兰·史密斯中将任军长的海军陆战队第5军,所辖基本部队为陆战2师和陆战4师,共7.1万人。担负运输和直接支援的舰船有7艘战列舰、7艘护航航母、11艘巡洋舰、41艘驱逐舰、30余艘扫雷和反潜舰艇、110余艘登陆舰艇、30余艘运输舰,共240余艘舰船。陆战第5军和这些舰艇合编为北部登陆编队,由特纳中将指挥。

5月29日和30日,北部登陆编队分两批从夏威夷先后出发,6月7日和8日到达埃尼威托克补充燃料和淡水,然后继续向塞班岛航行。自6月11日下午开始,为配合部队登陆作战,美军从海上发起对塞班岛为期3天半的轰炸。

6月15日凌晨,北部登陆编队到达塞班岛海域,开始换乘。8个营编成的第一登陆波分乘600辆履带登陆车和两栖坦克开始突击上陆,登陆滩头是在西南部的查兰卡诺正面宽度约64公里海滩,虽然受到潮汐影响,比预定登陆时间晚了10多分钟,美军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担负舰炮火力支援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距岸边仅1000米处抛锚,对日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护航航母起飞的70余架飞机对日军防御工事实施航空火力压制;编在登陆艇队中的炮艇以40毫米火炮实施伴随火力支援;两栖坦克则在履带登陆车队的两翼和中间,扫清日军障碍,掩护履带登陆车上岸。在这些火力掩护下8时44分第一批部队抵岸,但日军炮火非常凶猛,履带登陆车难以开上指定地点,只得在水线附近卸下所载人员,尽管如此,在20分钟里,就有8000人上陆。由于美军登陆前的炮火准备不够充分,很多日军的火力点没被消灭,现在正猛烈轰击滩头上的美军,虽然美军顺利登上了岸,但滩头上拥挤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又处在日军炮火威胁下,美军的进展非常迟缓,更严重的是在陆战2师和陆战4师之间出现了宽达900米的空隙,这是因为陆战2师在突击上陆时遇到了强烈的潮汐,航向出现了偏差所致。按照计划,美军在登陆当天,应该占领滩头后方约2公里的丘陵地带,但在日军激烈抵抗下,推进最远的陆战4师23团到达了菲纳苏苏山,却被山上日军猛烈炮火压制,只得又后退了百余米。至天黑时,美军虽然上陆部队已有2万余,伤亡2000余,夺取的登陆场却只有计划的一半,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态势。

当晚,日军趁美军登陆场狭小,立足未稳之机,发动了夜袭,企图将美军一举赶下海。日军以36辆坦克掩护1000多步兵发起冲锋,美军早有防备,照明弹一发接一发,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日军的反击刚开始就被发现,美军随即召唤舰炮火力支援,在猛烈密集的舰炮射击下,日军白白损失700余人,一无所得。

6月16日,斯普鲁恩斯与特纳、史密斯商议后,决定第58特混编队先迎击日军舰队,以保证登陆作战的顺利实施,预备队第27师部队立即投入作战,推迟6月18日进攻关岛的计划,进攻关岛的南部特混编队部分军舰加入第58特混编队迎击日军舰队,部分军舰则加入支援塞班岛的北部特混编队;登陆部队和登陆舰艇、运输舰船则退往埃尼威托克礁湖,作为留船预备队待命。因此,这天美军忙于将两个陆战师的部队和所属炮兵部队运上岸,步兵第27师也在中午过后开始上岸,所以登陆场没有扩展,实力却大大提高。从16日深夜到17日凌晨,日军又以44辆坦克和500人发动夜袭,结果遭到了沉重打击,坦克被全部消灭,步兵也损失大半。

据说6月16日黎明时刻,风息雾重,在第4陆战师2营的阵地前,照明弹忽亮忽暗,一群群灰色的物体往美军阵地前蠕动着。美军士兵紧张地端起枪,准备射击。对面传来蹩脚的英语声:“Not to shoot!We are populare。”意思为“别开枪,我们是老百姓”。

他们走近了,美军士兵可以看清楚那是一群蓬头垢面的老人、抱着孩子的妇女、没携带任何武器的日本平民。有的妇女衣衫褴褛,甚至露出乳房。他们继续向阵地走来,美军沉默着,扣着扳机,手心出汗,心咚咚直跳。有几名大胆的士兵爬出战壕,又劝又拉那些妇女和孩子。

突然,在密集的妇女队伍后面,出现了一小队穿便服的日本士兵。他们没带枪,每人身上都挂满手榴弹和迫击炮弹,还有人腰上绑炸药。他们将身上手榴弹和炮弹投入美军和平民中间,一些绑着炸药的日本兵,跳入美军阵地拉响导火索。在那些老弱妇孺中,竟也有伪装的日军敢死队员,他们的炸弹就藏在小孩身上,点燃引信,把孩子、美军和自己一起炸死。敢死队员身后,还有大约200名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入了美军的环形防线展开肉搏战。天亮后,突入阵地的日军被包围了,他们仍顽强地钻入美军战壕或岩洞中死守,直到用尽最后一颗子弹,才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6月17日,美军粉碎了日军的反击后,以护航航母舰载机、舰炮、坦克和地面火炮支援地面部队发动攻击,进展很快,登陆场几乎扩大了一倍,恰兰卡诺阿机场也被攻占,黄昏前,美军的炮兵弹着观测机等轻型飞机已经开始在该机场降落。斋藤见两次夜袭均告失利,知道已无法将美军赶下海,只好改变战术,命令岛上部队依托有利地形进行坚强防御,并调提尼安岛部队前来支援,可美军完全控制了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之间的海域,援军在航行途中就被美军驱逐舰所消灭,根本无法到达塞班岛。

6月18日,美军继续发展进攻,陆战四师攻至南部的马基奇思海滩,第27师的165团轻而易举夺下了最大的机场——阿斯利洛机场,两天后陆战队的战斗机就开始进驻该机场。因为日军已在收缩防线,斋藤已经放弃机场将守军撤到了纳富坦角,准备持久防御。深夜,日军从塞班岛西海岸中部的塔那巴戈港出动13艘驳船,运载一支部队,企图实施反登陆,但在半路上就被美军驱逐舰发现,随即被消灭。斋藤终于意识到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反击已不可能有什么作用,转而重新调整部署,依托岛上最高峰塔波乔峰组织防线。

6月19日,美军第27师向东海岸步步进逼,将日军压缩到纳富坦角附近狭小地区。陆战4师也推进到楚楚兰村,占领了斋藤以前的指挥所。而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的辉煌胜利,彻底消除了日本海军对塞班岛的海上增援,塞班岛日军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第58特混编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全力支援陆上作战。

6月20日,陆战第5军军长史密斯正式接过陆上作战的指挥权,特纳全力负责组织物资的卸载,以保障登陆部队的后勤供应。

日军大本营千方百计组织对塞班岛的增援,6月16日就命令特鲁克的部队抽调一个大队,关岛部队抽调两个大队增援塞班岛,但特鲁克没有运输船只,无法进行运输;而关岛的援军只有步兵两个小队和炮兵一个小队,6月21日到达罗塔岛后,就由于美军的严密封锁根本无法前往塞班岛,日军的增援企图终告破灭。

6月22日,史密斯将塞班岛上的美军部署调整完毕,陆战2师在左,陆战四师在右,步兵第27师以一个营肃清纳富坦角日军残部,主力居中,3个师齐头并进,肩并肩向前推进。早晨6时,美军第52和第58特混编队的所有军舰、舰载机和18个地面炮兵营的火力一起向日军阵地实施火力准备,弹如雨下,地动山摇,在前所未有的炮火支援下,两个陆战师首先发起了攻击,至傍晚,陆战2师推进到了塔波乔峰西侧山坡下,陆战4师到达了马基奇思湾北岸,形成了对塔波乔峰的夹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