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偷袭珍珠港
23044700000010

第10章 阴谋谍影(1)

一 珍珠港中的“诡异身影”

早在很久以前,海军情报部便在夏威夷成立了一个谍报组。当时他们雇佣了一个名叫奥托·库恩的德国人、一个和尚和两个日本血统的美国人充当谍报人员。奥托·库恩称自己社交很广,认识许多要人。这不过是在吹牛,实际上,他所提供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情报。他本人是希姆莱的旧友,因为希姆莱并不赏识他,他只好避居到夏威夷,脱离纳粹。可惜祸不单行,他在做房产的买卖中赔掉了老本,只好靠做日本的间谍的那点报酬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而日本驻夏威夷领事馆在总领事郡司喜一的积极组织下,也在搜集关于美国海军在夏威夷部署与活动的情报。1940年,在郡司回国后,海军军令部委派奥田乙治郎前往檀香山,组织和领导夏威夷的情报网。奥田是一位精明能干的谍报组织专家,他迅速拓展了夏威夷的间谍工作。当时监测美国舰队并非难事,因为当地新闻和媒体常常报道有关美军舰只和人员的情况,所以只要注意搜集和整理就可以得到很有价值的情报。但是后来,由于美军越来越注意保密工作,夏威夷的新闻媒体也开始有意识地保密有关军事方面的情况,从公共渠道获取新闻变得非常困难。而且,领事馆提供的情报大都仅仅是一些说明哪些美国军舰在港口停泊的一般性情报,远远满足不了山本制定作战计划的需要。山本需要知道每一艘美国军舰的准确停泊位置、美国在珍珠港空中巡逻以及飞机部署方面的无数问题,这些问题对作战计划的制定以及执行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海军军令部根据山本的要求,决定派一名海军情报专家前往珍珠港。这个人就是吉川猛夫。

1941年3月20日,海军少尉吉川猛夫在经过8个月的严格训练之后,化名为外务书记“森村正”,肩负着一个秘密的使命,那就是收集有关珍珠港美国战舰的状况与变化,飞机的种类的数量、防空状况、飞机和舰船的巡逻情况等等。此时,他所乘坐的“新田丸”号刚刚离开横滨码头,悄然向檀香山进发。

吉川猛夫只有29岁,身材中等偏瘦,看起来非常年轻质朴,一点儿也不像一个国家的高级秘密间谍。虽然不是特务间谍出身,但他十分善于随机应变,机警异常,素有“美国海军活字典”之称,他对美国海军的了解连许多海军专家也自叹弗如。在美国凭着“亲眼看,亲耳听,亲自动脑筋,冷静判断”这一信条,在漫长的谍报生涯中,获得了不少重要信息。然而,他的左手食指断了一截,这是作为一名间谍的致命缺陷,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被识别的外貌特征。但是却正因为这个缺点,他从未被列入会引起美国情报机关注意的人员名单,所以这个缺点又变成了一个意外的有利因素,

他初到檀香山,便立即改头换面,穿着绿色西装衣裤和夏威夷汗衫,头上戴着插着羽毛的夏威夷帽,或是坐小汽车,或是乘小飞机,在大街上来回兜风,好像一副观光旅游的样子,其实则是暗中观察着珍珠港军事要地。

他还经常穿着艳丽的夏威夷特色服饰,与一个19岁的美貌日本女郎一起外出,表面上是一对情侣情意绵绵、谈笑风生的样子,其实却在干着刺探军情的勾当。因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幽会的青年男女的监视一向比较轻松。他大约每隔4天便从珍珠港旁边路过一次,把停在港内的舰船类型和数量,一一暗记在他那黑色的笔记本里。同时,吉川猛夫还经常出现在一家日本酒馆“春潮楼”中,它位于阿勒瓦高地的山岗上,吉川猛夫发现,从酒馆的二楼可以俯瞰整个珍珠港。所以他成天泡在酒馆里,与许多日裔女郎厮混在一起,经常搂着妓女喝得酩酊大醉,“醉醺醺”地躲在拉床的背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珍珠港……

除了珍珠港内,其他地方都没有美国海军舰只。这是他观察许久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因此他就把注意力全都放在对瓦胡岛上的侦察上。瓦胡岛上除了珍珠港外还有许多军事基地。有的还在扩建,有的已经建成。它们的情况以及岛上的兵力部署和调动都需要搞清楚。要靠一个29岁的年轻人探明如此庞大兵力的动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也从不用望远镜之类等工具,记忆力超群,从不带地图,只凭脑子记忆路线和地形,为了防备联邦特工人员的注意和跟踪,在一个地方观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只要得到了重要的情报,他都在晚上回去标在地图上,再与领事,副领事采用笔谈的方式仔细商量,只怕隔墙有耳,因此从不讲话。吉川猛夫在总领事馆的薪水是每月150美元,外加半年的600美元活动经费,这笔钱让他出手大方,表现豪迈,交了不少各个阶层的朋友。因此套听情报也更加容易,但他十分小心,很少直接问问题,常常用聊家常或是打赌的形式来套取情报。情报有时用领事馆的发报机发出,有时则花钱从夏威夷民间广播节目中播出。因此在当地民间广播台的广告节目中,常常有这样的内容:“一条名叫麦耶的警犬走失”,“近乎全新的中国地毯”等等。这里的“麦耶”和“中国地毯”都是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列舰的代号,“丢失”就代表其出港了。

1941年5月12日,吉川猛夫发出第一份密电,密电中详细罗列了11日停泊在珍珠港中美国舰队的数目和名称。军令部对这则消息分外看重,命令吉川猛夫在5~7三个月份中,每隔十天就要报告一次,而到了8月份,则需每三天报告一次,到了12月胃口更大,竟要每天报告一次了。吉川猛夫也“幸不辱命”,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的窃取情报,以至于日本人很快就掌握了珍珠港美太平洋舰队活动的规律。

吉川猛夫的窃取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

他有时侨扮成菲律宾人,弄得蓬头垢面,像个乞丐一般,穿着素色的夏威夷衫去甘蔗田里帮工,因为他发现从甘蔗田里向外远眺,能将整个珍珠港尽收眼底。有时,他也会大胆地将鱼竿伸到珍珠港海湾,包着一块毛巾的脸后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

可即便是这样,随着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日益险恶,美方的监视也越来越严密了,吉川猛夫只能越发拼命,使出浑身解数,来完成上司下达的一个又一个命令。

1941年10月15日,日本的一艘名为“龙田丸”的客船从横滨启航,23日到达檀香山港。日本军令部中岛凑少佐化装成该工作人员混在这艘船上。

客船到达檀香山港后,当喜多总领事上船探望时,中岛凑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纸捻,悄悄塞给喜多说:“我是军令部的中岛少佐。请你务必将这个交给吉川少尉,请他明天离港前来这里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报带给他。”

吉川接到信息后,小心地打开纸捻,只见上面用铅笔写满了字,是日本军令部的一封密信,里面密密麻麻地提了91个问题,让他将侦测到的美国舰队的信息加以详细说明。

当天晚上,吉川将他近7个月搜集到的重要情报汇总之后,对军部所提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回答。这些问题都中有许多都是极为重要的,对战争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答复的:

问:“最关键的问题是,在一般情况下,美军通常在星期几往珍珠港停泊的军舰最多?”

答:“星期日。”

问:“每天日出和日落时刻,美军有多少架大型水上飞机从珍珠港起飞进行巡逻飞行?”

答:“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分,美军都会派出大约十来架飞机进行巡逻飞行。”

问:“美国的航空基地设在什么地方?”

答:“我绘制了一份地形图,美国的航空基地就设在地图上标有希卡姆机场和惠勒机场的位置。”

问:“在珍珠港的入口处,是否设有潜水艇的防护网?”

答:“有的,但是防潜水艇网的具体类型等详细情况,目前还没有探测清楚。”

问:“美军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舰艇是否已经做好了物资补给和出航的准备工作?”

答:“只进行过一些微一般性的物资补给,战舰并没有做好任何战斗的准备。”

问:“美军舰队是否每周都出港?他们驶向何方?执行什么任务?航空母舰的情况如何?”

答:“大体上每个星期美国的舰队都会出港,但具体情况不明。”

第二天,吉川将回答的问题和自己所搜集来的资料整理好,偷偷交给了喜多总领事。喜多将情报藏在腰带里,并十分认真地对吉川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将这份情报亲手转交给军令部相关负责人的。”

日本谍报人员收集的情报,为太平洋联合舰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珍珠港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然而,这些所谓的“真实”情况,距离达到保证珍珠港作战必胜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

吉川向日本海军情报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但日本联合舰队的山本五十六仍然对这些“情报”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随着山本袭击珍珠港日期的迫近,日军方面决定加强对珍珠港的侦察工作。于是,日本政府指示驻美大使馆的野村,可以适当在谈判中做些让步,让美国将紧闭的“大门”打开一道缝。于是,野村在与美国的谈判中,不管在口气上,还是在日本的立场上,都做出了想要让步的姿态。这样一来,美国终于将紧闭的“大门”拉开了一道“缝隙”,他们允许日本3艘客船从日本到美国航行,但却不允许船上装载货物。就这样,日本的间谍便有了可乘之机。

1941年10月12日,美国和日本的新闻界同时发布了3艘日本航船驶往美国的时间表:“龙田丸”号航船于10月15日由横摈港启航,绕道檀香山,10月30日抵达旧金山;“冰川丸”号航船10月20日由横滨港启航,11月1日抵达西雅图;“大洋丸”航船10月22日由横滨港启航,1I月1日抵达檀香山。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大度”,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让步”缓和陷入僵局的美日谈判,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利用这一机会,日本的间谍混入了航船,对袭击珍珠港所经过的航线及夏威夷的情报进行了秘密侦察。

日本联合舰队的山本五十六希望日军间谍能够通过这次机会,亲自沿未来进攻夏威夷的航线进行详细勘察,并对珍珠港的驻美军舰做一个汇总。这样一来,能够清楚地知道珍珠港的各种真实情况,有利于展开下一步计划。

为此,日本海军军令部挑选出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专业技能的军官,组成了一个特工小组,混入航船,沿途对珍珠港进行侦察。

这个特工小组的领头人是前岛寿英海军中校,他是一个资历很深的情报人员,又是研究潜水艇的专家。此外,前岛头脑敏锐,观察细微。日本海军军令部对前岛十分信任,也十分放心他去领导执行这次“特别任务”。前岛是个精细的人,他早在数日前就得知了由自己进行侦察的任务,他自信满满,决心将珍珠港的真实情报彻底弄清,汇报给山本五十六。

除前岛外,特工小组的人员还包括前岛的助手松尾敬宇和铃木英两人。松尾的任务是探明微型潜艇是否有潜入珍珠港的可能性。铃木的任务是记录珍珠港美军舰队的真实数据。

在前岛、铃木等人积极准备出海之前,10月15日,日本的“龙田丸”号航船从横滨港启航出发了。这艘船上搭载了另外几名日本间谍。船长木村阪男是一位预备役海军军官,他的手下全是新船员。随船前往的还有一位海军军官,他将在檀香山与喜多接头,然后去旧金山搜集有关苏联、美国和其他国家沿北太平洋航线开往远东的商船的情报,他还负责搜集在西海岸能够搞到的有关美国海军的一切情报。此外,船上还有两位神秘的人物,一位是被称为监察员的前田国昭,另一位是被称呼为交通省代表的土屋贤一。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中岛凑海军少校和外务省信使。“龙田丸”上的这些特工人员,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与夏威夷建立预备通讯渠道,以防美国中止与日本的正常通讯或禁止使用密码电报。

在“龙田丸”航船即将靠航之际,一个秘密特工交给船长一封信件,要他妥善保管好,将其交给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喜多。这封信要求喜多立即全力以赴地搜集有关驻珍珠港美国海军的情报,信中还特别交代让喜多准备一份详细的军事地图,标明美军在珍珠港的每个军事设施的规模、兵力及具体位置,并告诉喜多,地图将由一位随后到达檀香山的日本特工人员秘密取走。

“龙田丸”于10月23日抵达檀香山,喜多来到船上,与日军派来的特工秘密接头,并交给这位特工一封有关珍珠港舰队真实情报的信件。“龙田丸”在火檀香山停留了一天之后,于10月24日启航驶往旧金山。

在日本东京,前岛、铃木和松尾早已做好了出发前的最后准备。10月21日,在“大洋丸”航船出发前的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铃木拿到一份任务表,并受命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并保护好这份任务表。他们三人各有分工,但一致的任务是:密切注视太平洋航线上所有美军舰艇的动向。因为,他们乘坐的“大洋丸”将沿着南云将来要走的航线做一次近似实战的试航。

前岛等三人还被告知,他们这次执行任务时还要对中途岛以前的关键区域仔细观察。如果“大洋丸”在哪个地方发现了美国的巡逻机,就说明那个地区不安全,那么将来在发动战争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就会考虑绕开这个区域。此外,他们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地区,是瓦胡岛西北水域,尤其要对坐落在瓦胡岛上的珍珠港进行更加仔细的勘察。在那里,他们必须查明是否有将来可能发现日本特造舰队行踪的美国飞机和舰船。除了这些任务,他们三人还需要对沿途海域的气象进行观测,记录具体的天气情况,并且,对瓦胡岛周围的舰艇停泊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记录。

在“大洋丸”航船上名单中,没有铃木和前岛的名字。铃木的身份是轮船的事务长助理,前岛的身份是一名船医。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前岛还在临行前学习了一些最简单的医护常识。松尾则混在旅客的中间。

10月22日,“大洋丸”开始由横滨启航了,同“龙田丸”一样,这艘船严格坚持无线电静默。在整个航行期间,铃木、前岛和松尾滞留在甲板上,他们在甲板上踱着步子,看似很悠闲的样子。两个人趴在栏杆上观看着波涛翻滚的大海,还不时用高倍望远镜看向远处的天空。其实,在他们悠闲的表象下,两人正在执行着任务。他们将每一个地点的气象情况都默默记了下来。夜深人静之时,铃木都要躲在舱里偷偷撰写一份有关风速、风向、能见度、船只摇摆颠簸度以及海面情况的报告。每天晚上,3名特工人员轮流进行着这一令人疲倦的观察,在观察中还要提高警惕,避免被人发现。尽管这项工作单调乏味,但因这样做对袭击珍珠港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们从不忽略哪怕是一点儿细微之处。

当“大洋丸”航船改变航向,从北边向瓦胡岛驶去时,海面更平静了,天气更暖和了,但铃木等人却更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