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偷袭珍珠港
23044700000014

第14章 阴谋谍影(5)

另外,在野村将日本“最后的方案”提交给赫尔的时候,日本政府又给他发送了名为“风向暗号”的电报,这份电报暗示野村,万一日美开战,电报接发受于破坏的时候,可以收听东京电台每日向海外广播的“天气预报”。

这种“天气预报”也给美国带来强烈的预示,即日本已经做好了同美国、英国、苏联断绝外交的准备。例如:暗语“东风,有雨”,暗示日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危险;暗语“西风,晴”,暗示日英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危险;暗语“北风,阴”,则显示了日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危险。

这份电报秘密电报已于11月28日被美国破译,从这之后,美国的破译部门对日本的“天气预报”格外留心。

自从日本驻美大使馆接收到政府发送的“天气预报”之后,便已得知日美之间的气氛将会越来越紧张,他们也都做好了各种周密的准备。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方面也做出了反应,他们想尽量拖延时间,做好最严密的准备。因此,美国给日本提出了一系列较为“优惠”的条件:

一、即日起向日本供应少量的石油和大米,上述物资的供应量以后会慢慢增加;

二、美国出面调停,以促使中国政府与日本之间就当前问题进行会谈;

三、日本应保证不再武力扩张,即使美国真的参加欧洲战争,日本也不要对美宣战。

条件固然诱人,但是美国的赫尔国务卿却担心,如果日本不“上当”,又招致英国、中国等同盟国的误会,那美国可就得不偿失了。因此,赫尔在公布这些对日“优惠”之前,召集英国、中国、荷兰等国的代表进行了商讨,并告诉他们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即最大程度地拖延时间,以便做好更加周详的准备。

1941年11月23日,由日军南云中将率领的30艘军舰,在北方渔港--单冠港集结完毕。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港,极为隐蔽。这些视死如归的日军将士,驾驶着这些攻无不克的战舰,其高昂的斗志令人动容,他们对于自己的使命-歼灭美国舰队信心十足。

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位于南北狭长的日本列岛的北端,同北海道东面的根室相隔一条海峡,由于它们经常笼罩在重雾之中,这些群岛被俄国人称之为“烟雾列岛”。而又因为群岛有无数小岛组成,所以被日本人称为“千岛群岛”。千岛一到11月就已经下雪了,冬天来得十分早,整个岛上覆着白茫茫的银雪,一片和平景象。其中最大的择捉岛位于其北侧国后水道的对面,它形状狭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东西全场大约203公里。而在该岛东岸中部,有一个长年被雾气笼罩着的港湾,叫单冠湾。那里有两个渔港,由于平时只在渔汛季节渔船才到这里集中和分散,渔港又很小,它同北海道之间有时也有定期来往的船只,但除了给岛上居民运送粮食等物品外,就没有别的来客了。因此几乎无人知道这两个渔港的名字,露在外面的叫年萌港,靠里面的叫天宁港。它只不过是日本北方的一个荒凉的港口而已。在这个荒凉的海港,舰队不断地增加,这对于海港的居民来说,是一件从未见过的事情。岛上的居民一大早起来,准备去屋顶扫扫积雪的时候,一出门,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们大吃一惊。在这30艘战舰之中,居然藏着战斗力极强的航空母舰。惊呆的岛民回过神来忍不住大喊大叫起来:“不得了了,快出来看看呀!”

更多的岛民闻声也匆匆跑出门外,一边打着哆嗦一边穿着厚厚的外衣。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要打仗了吧!”

“不是打仗,是一次演习吧。”

岛上的一名少年登上小山坡数了一数,大小舰艇共约30艘,其中还有只是听说而未曾见过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正在岛民们纷纷议论时,第2潜艇队的3艘潜艇最后于11月23日下午1时半驶入港内,至此,由南云中将率领的以6艘航空母舰为基干的大约30艘军舰全部抵达,集结完毕。

机动部队集结在单冠湾的舰艇计有:航空母舰“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瑞鹤号”、“赤城号”、“加贺号”;高速战列舰“雾岛号”、“比睿号”;重型巡洋舰“利根号”、“筑摩号”;轻型巡洋舰一艘“阿武隈号”;驱逐舰“谷风号”、“浦风号”、“滨风号”、“矶风号”、“不知火号”、“霞号”、“霰号”、“阳炎号”、“秋云号”;潜艇伊-19潜艇、伊-21潜艇、伊-23潜艇;加油舰“极东丸”、“健洋丸”、“国洋丸”、“神国丸”、“东邦丸”、“东荣丸”、“日本丸”。共计30艘战舰,另外还有加油舰7艘。此外,根据军令部要求,为加强戒备而从大凑警备府派来的海防舰“国后”号和补给船只也都进入了停泊地区。这些气势磅礴的战舰,随时等待着出发,准备着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此多船只的进入,使得岛上居民惶恐不安,更令他们恐惧的是,随着舰队的驻入,从11月20日起以演习为名切断了择捉岛与岛外的联系,包括岛上的交通和一切对外的通讯。这种与外界切断一切联系的举动,一直持续到12月8日进攻珍珠港的那天。更有甚者,在机动部队隐蔽在该港期间,大量警备府的军舰和飞机也一直在岛的周围和东部海面上进行戒备。这些只是日本海军为了保守作战意图,乘敌不备而发动攻击的一部分措施。

23日南云长官在当地举行了祭拜仪式,之后他在上午9时召集了各级指挥官,参谋人员和驱逐舰舰长在“赤诚号”上进行训话,并下达第一号、第二号和第三号作战命令。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起商量了有关作战事宜,又对原计划的各点反复推敲,一直商议到下午4点。这也是南云长官第一次向全体指挥官和参谋们透露了此次进攻的目标--珍珠港!不说各个指挥官和参谋们心情激动,在这一天,各舰也分别向激动部队的船员传达了空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经过几个月艰苦训练却一直蒙在鼓里的作战人员此时才恍然大悟,尤其是飞行人员,当得知平时艰苦而奇怪的训练竟是为了奇袭珍珠港时,都狂热地叫了起来。

第二天即24日,激动部队指挥官南云忠一又召集飞行员在“赤诚号“上进行训话,对他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勉励,在整个航行过程中,几乎每天突袭计划都在进行细节上的修正,很多高级军官甚至晚上都是和衣而睡,片刻不离作战舱室,抓紧时间对突袭计划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推敲和研究。

训话一结束,刚从夏威夷实地视察回来,随“比睿”号战列舰到达单冠湾的军令部铃木英少佐便在瓦胡岛的模型面前对整个珍珠港的情况做了说明。这具被放置在“赤城”号上的模型,是前些时候专为机组人员训练而制作的。

“首先,美国天平洋舰队的舰艇每逢星期一出港,最迟星期六回港,仍然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着训练;其次,大型舰艇的停泊地区都在瓦胡岛附近,战列舰成双并排靠在一起,内侧的战列舰必须用飞机空炸,外侧的战列舰必须用鱼雷攻击。第三,关于航空母舰的具体位置不明,但在夏威夷水域附近已确定有2~3艘;第四,珍珠港港口没有敷设水雷,但它四周应该装备着完备的防潜艇网;第五,飞行训练出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都十分活跃;第六,好像没有出动飞机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巡逻;第七,11月7日在希卡姆航空基地大飞机库上空发现两只直径为4.5米的黄色圆形祈求和一只深绿色的固定气球,除此之外未看到有阻塞气球;第八,瓦胡岛早晨群山之巅多半为云层覆盖,中午以前天气常常十分晴朗,但下午却又有一点儿残云。附近气象情况是少雨,所以飞行方面没有困难。以上这8点,就是我对珍珠港情况的说明。”

铃木英少佐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发言完毕。飞行员根据他提供的消息,对珍珠港的军舰做了分析,又改动了一些原定计划,他们在会场热烈的气氛下讨论着如何能更好的击中美国军舰,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此时,航空母舰上的“零”式飞机都整装待命,甚至螺旋桨都随时转到启动位置,为了让飞行员在必要时能一跃而入,座舱罩已经全部打开,保持着高度的警戒状态。飞行员们也常常集中在飞行甲板上,要么切磋技艺,要么凝视远处海拔1680米高的单冠山,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风呼啸,而他们根本不惧寒冷,就像山上的海鹫,在一望无际的飞行甲板上迎风傲立,气势冲天地等待大显身手。

就在日本调兵遣将、磨刀霍霍、紧锣密鼓地进行战备的时候,美国赫尔国务卿立即接见了野村和来栖两位大使,想通过谈话,摸清日本方面是否有可能做出让步。

但是,两位大使并没有透露一点儿这方面的信息,而美国截获到得其他情报也令赫尔大失所望。他知道,即使此刻美国政府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做些让步,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了。

1941年11月22日,美国破译了一封据说是日本政府东乡茂德外相发给野村和来栖的电报,电报上称,希望竭力贯彻既定方针,对实现我方所希望的解决办法全力以赴,我们有着种种你们猜测不到的理由,要求你们在25日以前解决日本关西问题,假如得以实现,完成互换必要的备忘录并于29日签字,取得英国和荷兰的谅解,我们决定等到那一天。这次我们真的已经下定决心,这个期限不会再变更,过了这个期限的话,事情就会自动爆发。总之,如果在29日之前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的话,日本将彻底改变策略,终止谈判。以上情况仅限两位大使知道,希望你们了解这一点之后,能够加倍努力。

1941年11月24日,美国又破译了日本一封电报,这封电报称:11月29日这个最后的期限以东京时间为准。赫尔直觉到“这是悬挂在我们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剑,而且是附有定时装置的”。

根据这两份被破译的电报,赫尔已经完全领悟了日本政府的战争决心,他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便立即将截获的密电抄报罗斯福总统。此时,罗斯福和赫尔更加清楚的知道了日本政府内心的想法,意识到战争有可能会爆发,但他仍然指示赫尔必须尽力进行和谈,所以赫尔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也试图在谈判破裂之前做最后的努力。

可是,当11月22日,赫尔看到野村和来栖满面笑容、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后,他知道,谈判可能真的要就此终止了。因为这两外外交官表面上笑容满面、态度谦恭、十分亲热的样子,实际上一眼便能看出他们在撒谎。赫尔在事后回忆起这次会谈的情景时说:“通过截获的电报,我已事先知道了日本的险恶阴谋,并且也知道他们已收到同样内容的情报,所以我很难顺着他们的意思谈下去,因为我实在太气愤了。两人行礼后便恭恭敬敬地坐下来,野村不时地发出笑声,来栖有时也笑得露出牙齿,合不拢嘴。他们此时心里一定在翻来覆去地想:如果美国不答应日本的要求,那么日本政府在几天之内就会发动新的侵略,而这迟早会给美国带来战争。”

在这充满危机的时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当天晚上致电英国首相丘吉尔,电报的最后有这样几句话:“我对当前的形势并不抱什么希望。我们必须对付一场货真价实的战争。也许近日内就会爆发战争。”这几句话,是罗斯福总统亲自在赫尔起草的电文中加进去的。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也已经对谈判不抱任何希望了,并且对日本即将发动的战争,有了强烈的预感。

1941年11月25日,美国白宫召开了只有6个人参加的最高军事会议,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是:总统罗斯福、国务卿赫尔、陆军部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部长诺克斯、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如何面对来自日本的紧迫压力和当前所面对的危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