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文明学导论
23092400000051

第51章 社会文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4)

生态文明对人类决策思维方式的影响是通过提供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为媒介的。首先,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必须摈弃“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尊重自然界自身的价值,承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内在地具有一种整体的价值。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的价值需求是整个自然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维护自然的价值也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价值。同时,人类还必须认识到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不仅仅是当代人,更不仅仅是当代人中的某一部分人,而是包括所有的当代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是当代人和未来人的总体。

人类在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必须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物质增长与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与创造物质财富、未来人的幸福与当代人的需求等统一起来,将人类藉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完好无损地移交给下一代子孙。其次,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全面认识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自然界与人类的需求联系起来可以形成多样化的价值关系。除了经济价值之外,还有更为基本的维持生命的生态价值、美学的价值、科学文化的价值、历史的价值等等。在各种价值的序列中,维持生命的生态价值应当是更为基本的方面,更应该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全面地认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不仅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理想的要求。总之,当代人在选择发展的目标时,必须以多样化的价值体系为决策依据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单一价值尺度的思维方式。只有如此,人类才能摆脱面临的现实困境,创造出新的文明形态。

六 社会文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文明转型的核心和底蕴

文明转型是人类社会转型中层次最高、跨度最大的转型。社会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社会革命从总体上具有同等意义,都表明社会的深刻变革。只是社会革命总伴有更激烈的变革方式,而社会变迁则更注重变革的力度,其方式可能是激烈的,也可能是渐进的、平和的。至于社会转型则突出变化、转向本身,既未强调变革形式,也未强调变革力度,其包容性似乎更大。

社会转型有多种形式。从转型的内容来看,有政治主导型社会转型、经济主导型社会转型、文明主导型社会转型;从转型的原因来看,则可分为内生型社会转型与外生型社会转型。法国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政治主导型社会转型;英国产业革命、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属于经济主导型社会转型;被托夫勒称作“三次浪潮”的社会变革,则是文明主导型社会转型;英国超越农业文明开始现代化进程是社会自身演化的结果,应视为内生性社会转型;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则同市场经济向全球扩张、殖民化等外在变量有高度相关,因此被称之为外生性社会转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全球问题日益广泛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愈来愈感受到一种区别于工业文明的新事物的强大约束力,修正着原有意义的现代化,指向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正是从奋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也要受制于新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那里,我们看到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转型。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文明转型。

文明的转型不同于政治制度的更替,经济制度的变迁,甚至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形态的变迁。虽然历史有过一次巧合,即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恰恰同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吻合,但文明的转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毕竟不是一回事情。因为在农业文明中就经历了几次社会形态的变更。文明的转型是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它意味着构建人类社会大厦的物质-技术基础的质变,人的文化存在内涵的飞跃,以及人类生存变量的增加与复杂化。

文明转型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转型,可持续发展就具有这种全面性、深刻性。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社会发展观,又是一种新型文明观。因此,以可持续发展标志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本质,是独辟蹊径的理论概括。这一概括表明,当代社会文明转型的核心和底蕴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本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可持续发展第一次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从而开始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口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并存,经济持续、社会持续、生态持续并重的新时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被重视,甚至具有比经济系统基础性更强的地位,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难以估量。

其二,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体现着人类实践方式的历史性跃迁。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基本变量影响着人类的全部生活,由于信息化、知识化提供了全新的物质-技术条件,所以,坚持人类实践的可持续性,就有了历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及其对人口的控制,为人类实践创造了可持续的条件。确切地讲,是从劳动对象、劳动资源、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为人的劳动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实践的可持续性,无疑是人类文明转型的显着标志。

其三,可持续发展内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提升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导致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可持续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科学技术空前先进的历史阶段,重新思索并追问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告诫人们改变无止境的消费观,节制物质追求,开启能够体现人的创造性与文化内涵的新生活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与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自觉,同样引人注目,是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又一内在尺度。

以上三点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意义,论证了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意义,揭示了当代人类社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本质,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而这种关联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2.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转型的体现

(1)可持续发展开拓了社会文明的新视野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也体现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发展是现代文明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文明的实在内容。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以展示社会文明与进步。确立发展、追求发展是现代文明的特征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是有希望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课题,成为当代文明的主旋律。

然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没有简单的谈论发展,它对传统的发展观作了辩证的阐述。传统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它将社会发展仅仅看作一种经济现象,其追求的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衡量发展的标准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率。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应理解为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衡量发展的标尺,不能仅仅依据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依据经济的、社会的、人的、环境的一系列指标。可持续发展观是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发展观,它强调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总体的最佳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F·马约尔说的:“在今天发展的概念本身被看成是一个更加完整的和具有多种联系的过程,它包括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以及他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发展应该被看成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科学的、文化的……它必须是具有一种综合的特点。”

此外,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最突出的地位。1994年9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和《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强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取代过去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就是把人类的生存、生活条件及人的全面素质等的提高,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看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认为人的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要求,还包括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上的各种价值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素质放在首位,要求致力于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改变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既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的特点和要求,也开拓了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新视野。它体现了人类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观转向全面的社会发展观;从注重人类生存和发展单一的物质条件转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质量条件;从盲目地追求单一的发展目标转向对发展的科学评价上,使人类走向更完善、更健康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