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文明学导论
23092400000068

第68章 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2)

推动此次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根本动力,正来自近500年来人类社会文明大发展内在的矛盾、张力与潜力,这主要是由欧洲率先兴起、而今潮涌于全球的现代化历史运动,业已为其准备了坚实的物质与某种精神的基础。而促成人类走向新文明的直接原因,则在于曾经主导这一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即由欧洲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等为核心的现代西方文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必须大转型的时候了。这就是说,人类当今面临的种种大问题,必须从总“范型”上来审视,从其“转型”上来解决。可以说,不转型不行,小转型也不行,只能是整体结构性的大转型。如其不然,不仅正在奋力推进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难以如愿,正在进行所谓“二次现代化”的西方国家将更加深陷泥潭,而且已经危机四伏的当今人类社会文明,势必雪上加霜。

三 未来社会文明范式的特征与构架

正在进行结构性与全局性大转型的人类社会文明,将主要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在总体框架上将呈现鲜明的生成性与开放性、动力性与方略性。因此,人类新文明已不是世界现存诸文明因素的一般性组合,而是全球文明基因在新框架建构中的优化新生。概括而言,这种新生就是人类由昔日以物质型、实用型与竞争型为主导的生存型的实践方式和生活范式,转升为以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和谐统一即共创共享与互赏互美为主导的优存型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它将彻底破除人类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与行为,高扬涵盖天、地、人的大生命意识与实践,高度重视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全面而立体的生态建设与生态发展,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全方位的动态谐和的大生命文明观,发展相应的生态产业、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充分显示全方位的生态观和生命观是人类新文明一个重要的总体属性。

第三,充分发展和全面提升全球文化的民族多样性、多元性和亲和性,实现人类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和谐统一,以此作为推动和实现全球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保障机制。

第四,广泛开展全球新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活动,营造全球新文明传播与对话的公共话语与语境,充分体验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创性、共享性和共荣性,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性、变革性、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第五,全球性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特色的现代化运动,将统一于人类新文明的总框架和总建构之中。

那么,人类社会文明新范式的总体框架将是怎样的呢?它将是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文化艺术革命和新的哲学革命为总动力,以新的哲学与美学革命为主脑,以建构知识上升为智慧、技术上升为艺术、片面的人上升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即“智、艺、健”人格动力构架为核心,以确立“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新生命观与新实践观为内涵,在总体上体现一种新的创世纪精神与日常实践相统一的人类社会文明新范式或新框架。

首先,这种社会文明新框架将包含新科学技术革命、新文化艺术革命、新哲学美学革命三大动力系统及其发展模式的转型。所谓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将不再沿袭自17世纪以来西方技术工具理性的模式发展,即从以科学与人文相分离为特征向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特征的转型,努力实现逻辑理性、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并向更高的多学科、跨学科与大系统发展,积极开拓与建立大生命科学观和新的科学时空观,进而建构关于宇宙的大统一理论,据以开展相应的大科学实践,尤其是大生命科学实践。

所谓新的文化艺术革命,就是扬弃西方为主流的文化艺术上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截然对立,坚持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辩证统一,彻底改变当代艺术、科技与生命三者相背离的困境,既在全球现代化过程中充分确立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又力求避免人在此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物化”、“异化”和“同质化”的厄运,从而在全球性的文化激荡与重构中,高扬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根性、丰富性与全人类精神,实现人在文化属性上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完美结合。所谓新的哲学与美学革命,就是从片面追求逻辑与工具理性的知识论路线,转向全面关注生命世界与生命价值的优存论路线,将自然辩证观、历史唯物观与马克思所强调的“美的规律”进行有机整合,高度重视哲学在学科总体上所应追求的美学品格和人类在实践活动总体上所应追求的美学品格,深入揭示美的规律在人类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创造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全局性、机枢性与生成性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扬新的哲学与美学革命对新科学技术革命、新文化艺术革命和人的自身革命的总升华与大整合的主导性功能。

其次,这一文明新框架的核心是构建智、艺、健的大人格动力构架,以实现人类自我的历史性“大破壳”即人格大转型,从而建构一种互为审美对象的新人格。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知识性的动物,尤其自400多年前的培根首倡“知识就是力量”以来,知识确然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巨轮转动的一大杠杆。

然而,时至今日,人类拥有的知识早已临近爆炸“极限”,于是有学者深刻指出“知识的知识”才是更大的力量。所谓“知识的知识”,就是遴选、组合、创新众知识的智慧与方法,就是使知识得以优化增效的智慧方阵。与此同时,人类对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也在工艺、工程、集成等的阶梯上逐级攀升。人们愈来愈明白:人类因知识、技术而快速发展,但拒绝被知识、技术役使而“物化”或“退化”!人们也愈来愈明白:追求和实现身与心、灵与肉全面协调发展的大健康观应为每个当代人所坚守。在知识铺天盖地、技术无所不在、物质与精神两大生活日益失调的今天,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将知识上升为智慧、将技术上升为艺术、将片面发展的人上升为全面发展的人,即从昔日知、技、体的人格动力构架上升为一种智、艺、健的大人格动力构架。

这种大人格动力构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组成由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物质生产子系统、由文化艺术革命为动力的精神生产子系统和由人的全面发展为动力的制度创新子系统三者合而为一的新型现代化生产力构架;对于个人来说,将组成由对物质产品的创造与鉴赏子系统、对精神产品的创造与鉴赏子系统和身心和谐发展的子系统三者合而为一的新人格构架,从而实现人类在人格层面上的大转型。可以说,智、艺、健大人格动力构架是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的生产力与消化力的总聚焦,也是一个人物质与精神的创造力与鉴赏力的总聚焦。简言之,人类将从知、技、体的人格“脱壳”而成为智、艺、健的大人格。

实现人类人格大转型,是此次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在1857年至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人在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形态上即人格形态上表现为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由此产生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第二个阶段,已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及全面的能力体系,由此产生“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个阶段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第一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其实就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新的文明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格,即西方现代科技文明模式所产生的人格,这正是人类新文明所要超越的。第三阶段在个人发展和共同拥有社会生产力及财富基础上产生的自由人格,即人与自然、社会和人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的人格,也正是人类新文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人格。具体而言,人类新文明所要建构与生成的人格,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是一种和谐性,学会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努力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一种互补性,不依附于人却依存于人,保持了人格的独立性即主体性却不失其协同性,彼此以对方的优化存在为自身优化存在的条件,以对方的人格自由为自己人格自由的环境,人人都成为人格互补的自由人;表现在自我意识与自身建设上是一种审美创造性,即在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系上都摆脱了单纯的实用性、功利性,在上述诸关系中遵循美的规律创造着对象和自身,从而使天我、地我、人我、我我之间互为审美对象,而这正是人类新文明所要建构的新人格。

再次,树立“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新生命观与新实践观,是此次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主要内涵与灵魂。对人类理解自然和自身曾作出划时代贡献的达尔文学说,其核心是“适者生存”,但这以“适”求“生”,只是人类的生物学特性,而真正驱动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规律,则是基于“适者生存”的“美者优存”。因为人类的生命活动,包括劳作、起居、饮食、生育、交往、言语、衣饰、环境、交通、传播等等,总是始于求其“适”,进而求其“美”;总是低则求“生存”,高则求“优存”。这就是说,人类的生命形态在本性上趋向寻找某种文化的形态和审美的形态,而且只有当其取得某种文化的形态和审美形态的时候,人之为人的生命活动才真正开始。因此“适者生存,美者优存”——这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才是人类生命活动及其形态不断演化递升的根本规律。

在“美”与“人类”、“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是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番话以鲜明的对比方式,揭示了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动物共同的地方是都有“肉体”与“肉体需要”,都有自然选择所赋予的自身“尺度”,但人之所以为人,则在于能够“摆脱”即超越其肉体需要而“自由的”、“全面的”进行生产,包括保障基本生存需要的生产和满足“精神需要”的生产。这种“全面自由性”是基于自然选择、又超越自然选择,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而进行塑造,并且能用其内在固有的尺度去衡量、品评对象与自己的创造品,即懂得和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与整个自然。

这便是人在文化学、美学和整个文明学层面上得以生成、演化、递进的最内在的机制与根本规律。要将自然辩证观、历史唯物观与美的规律说进行有机的整合,要深刻认识与把握美的规律在人类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创造和人的身心、灵肉全面健康发展中所起的全局性、枢纽性和生成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