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度有心人
23153100000006

第6章 平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1)

佛说:平常心就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就是一切随缘之心。凡尘俗世间,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

常人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保持平常心,就是在平淡中给自己一个动力;在昂扬中留给自己一份淡泊;在匆忙中懂得适时地给心灵一次释放;在喧闹中为自己找寻一份宁静。

舍得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合理地舍去,正确地获得,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领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鸣蝉舍弃了外壳,因而能自由高歌;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雄蜘蛛舍命求爱,因而得以繁衍后代……

有舍才有得

一个小和尚去河里挑水时,没注意,水里带来一只小蝌蚪。他正准备把这个拖着长尾的小蝌蚪放回木筲里,捎到河水里去时,老方丈看到了,就走过来说:“放到玻璃瓶里养些天吧,看它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放它到河里去不迟。”

小和尚就把小蝌蚪暂且养起来,有时还喂它些馍馍粒,或者把它从房间里捧到阳光下晒晒什么的,对小蝌蚪非常疼爱。每隔三天、五天,老方丈还过来看看小蝌蚪的生长情况。大概过了半个月,小蝌蚪的长尾巴明显地短了许多,后腹部位还长出了两只小腿儿。又过了10多天,小蝌蚪的尾巴更短了,嘴巴下边也长出了两只小腿儿。老方丈看看快长成青蛙的小蝌蚪,又看看勤勉饲养它的小和尚,捻须不语。

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彻底不见了,终于变成了一只绿色的小青蛙。老方丈捧着玻璃瓶看了又看,然后对小和尚说:“你可以放它回归大自然了,它终于由原来的蝌蚪变成青蛙了,阿弥陀佛……”

小和尚又去挑水时,就把小青蛙给放了。回来的路上,他遇到老方丈从山上下来,居然背着一捆树枝。他非常困惑地对方丈说:“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上山砍柴呢?”

方丈笑笑说:“我不是去砍柴,我是去为小树们超度,树木不如蝌蚪,它们的‘尾巴’不会自行消失,务必让人动手砍去才行。”

小和尚幡然开悟,一下子心头抛却许多烦恼,轻松了许多。

舍得舍得,不舍何以得?

蝌蚪舍去尾巴,长成了青蛙;小树舍去冗枝,长成参天大树。人的一生,也无非是在“舍”与“得”之间。“舍”未必是祸,“得”也未必是福。但人们往往喜欢“得”,不喜欢“舍”。斤斤计较于一丝一毫的得失,结果丧失了很多该去“得”的东西。正如《红楼梦》中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舍得施与,才有得到;舍得宽容,才有幸福;舍得相守,才有爱情;舍得放下,才有洒脱;舍得微笑,才有和谐。舍得物质,精神才能充盈;舍得酒色,身体才能健康;舍得计较,朋友才会聚合;舍得执著,生活才会轻松。人生在世,功败垂成,皆在取舍之间,有舍才有得,不舍则不得!

扛船赶路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以禅的思维看开去,不过是宇宙的自然运行。所以,做人应随缘见性,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

人生的包袱不是越多越好,越来越沉的包袱只会令我们的人生“加负”。生命里填塞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发挥潜能。我们应该学会定期给自己解开包袱,让自己走更远的路。只有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身外之物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

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上,并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禅师于是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越走越累。”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

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地位拿出来舍弃呢?”那人答不出来。

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你要想减轻负担,就必须甘愿舍弃这些身外之物。”

我们常常感叹:“活得好累!”为什么会累呢?

回头想想,当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赤条条一无负累,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背上的负担却是越来越沉。为什么?因为我们什么都想要!名声、财富、家庭、地位……通通要往自己的背篓里装!能不累吗?

再想想,当我们要离开这个红尘时,这些“身外之物”是一样也不能带走的。因此,要想活得轻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背篓里的那些“身外之物”,一件一件拿出来扔掉,直到和我们当初来到世上时一样,空无所有。这也就是老子说的“为道日损”——要想得道,就必须“损”,即减少欲望,减少身外之物。

该放手时就放手

有个叫梵志的人,他是婆罗门教的教徒。

这一天,他要赶到一个村落,为当地的信徒举行一场祭祀。他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一路急奔,生怕错过了卜算选好的吉日良辰。

此刻,天空突然阴暗起来,豆大的雨滴开始落了下来。无奈,梵志只好跑到一棵大树下面避雨,心里打算天晴之后,再继续上路。

雨渐渐小了下来,但天色也越来越暗,借着微弱的星光,沿着崎岖陡峭的崖壁,梵志临渊履冰地蜿蜒前进。黑暗中,梵志突然脚下一滑,踩到泥泞的烂泥堆,身体失去重心,一个踉跄,跌入了山谷,身体像折了翅的鸟儿一般,迅速地向谷底坠去。危难间,他急中生智,张开双臂向黑暗的夜空乱抓。一阵忙乱的抓取,突然触到了倒挂于岩石缝中的树枝,梵志赶忙用胳臂顺势一勾,人就像一只折翅的蜻蜓,悬挂在半山腰,上下不得。

梵志心想:这回可糟糕了,这么晚的黑夜,哪里会有人来救我呢?真希望佛陀慈悲,以他的神通救护我这个异教徒吧。梵志正在转动心念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安详慈和的声音说:

“梵志!你真的祈望我能救你吗?”

咦!那不正是佛陀的法音吗?梵志仿佛见到一线光明,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向崖上大喊:“慈悲的佛陀!我就知道您无刹不现身,求求您赶快救我上去吧!”

“要我救你很简单,但是你要依照我的话去做,我才救得了你呀!”佛陀语重心长地说。

“佛陀!我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只要你能救我上去,我什么事都依照您的指示。”梵志殷切地请求。

“好!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我好救你。”佛陀平静地说。

梵志一听佛陀要他放下赖以维系生命的树根,仿佛霹雳击顶,石破天惊地大嚷:

“这怎么可以?如果我放掉树枝,我不就跌入深谷了吗?说什么我也不能放手。”

“你死抓住树不放手,我怎么救你上来呢?”佛陀轻轻地锁着眉头。

有首歌唱道“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都喜欢“出手”去获得眼前的利益,而很少有人懂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当学会“放手”——放下已经到手的利益,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本故事中的梵志,抓住了树固然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但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真正得救,最后一定是要离开这棵树的。所以,机会(佛陀)来时,梵志必须放手。

塞翁失马,终是好事

得到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也不一定是坏事,塞翁失马这个故事早就告诉了我们,得与失的转化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有一天,塞翁失去了一匹马,邻居们对此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是好事情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结果有一天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不是好事情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说明了人世间的“得到”与“失去”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得到了会失去更多,失去了也可能得到更多。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我们有时候也与猴子一样,为了得到一些而失去了更多:为了得到职务而奴颜媚骨,失去了尊严;为了金钱而劳神劳身,失去了健康;为了事业而无暇顾家,失去了亲情……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与失是人生的一大轮回的定律。

自在

如果你珍爱生命,请你修养自己的心灵。

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应该追求一种自在的境界。

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朝会昌年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听说药山惟俨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就到处打听,跋山涉水寻访,终于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找到了正在参禅打坐的药山禅师。李翱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毫不理睬。那李翱身为太守,一向高傲,何曾受过此等奚落,终于忍不住讥讽地说:“正是见面不如闻名!”明摆着就是指责药山禅师的不近人情、不通世故。说罢,正要愤然离去,药山禅师忽然开口对他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为什么你只相信耳朵,却不相信眼睛呢?

这一句话使得李翱为之所动,遂转身礼拜,并接口问道:“什么是道?”

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说道:“不懂。”药山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听过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他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

证得身形是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下山后随即解甲归田,从此足不出户隐居山林。

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中,物性无别,万法归一。认清本心,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也能相通。在天上,就做潇洒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静的水,把握住“现量”,就能够得到自在。这,或许就是李翱从惟俨那里得到的启示吧!

好事不如无事

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提起一句禅话道:

“佛是烦恼,烦恼是佛。”

学僧不解,因而纷纷要求赵州解释,学僧们问道:

“不知佛在为谁烦恼?”

赵州回答道:“为一切众生烦恼!”

学僧进一步问道:“如何可以免除这些烦恼呢?”

赵州严肃地责问学僧道:“免除烦恼做什么?”

又有一次,赵州禅师看到弟子文偃在礼佛,便用拄杖打了他一下,问道:

“你在做什么?”

文偃答道:“礼佛。”

赵州斥责道:“佛是用来礼的吗?”

文偃道:“礼佛也是好事。”

赵州道:“好事不如无事。”

礼佛,虽是好事,但却莫执著如此。太执著,就是太在意。太在意便会徒生烦恼。如果自己不能明心见性,礼佛也是耽误时间,为无关的事情奔忙。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中有长短、好坏、多寡、善恶之分的是忙人,他们牵挂太多,也计较得太多。《临济录》中有言:“求心歇处,即无事。”也就是说,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就不会有舍不掉、放不下的人和物,人生就会透脱自在。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发现这位禅师所住的地方古松茂密,盘屈如盖,禅师就住在上头,鸟鹊筑巢其上,自然驯狎。白居易觉得禅师住在树上实在太危险了,于是说:“禅师住处很危险。”

禅师说:“你住的地方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说:“弟子位镇江山,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自己不停地起心动念,处处被境转动,就好像薪火相交,把自己弄得焦躁不自在,何以不危险呢?”

禅家说:“万法唯心造。”心被名利物欲所困就不自由,情被生活情境所激也会不自由。一切烦恼,皆因心智不自由而起。心是很奇怪的东西,如果心中有物,外在的环境就会受影响。有人说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否则很痛苦。同样地,心中不能容下任何烦恼,否则世界就变得灰暗。现实生活中,我们待人处事,总是在失去主动,不能自拔,或无能为力时,才感到自己发生了困扰。那时自己是无能的、不能自我控制的。陷于物欲跟急于功利,同属于被境转,内心同样不安。愤怒伤人与惧怕退却,两者都是受心境所牵,都是心病的根源。只要有一念心带着牵牵挂挂,对一切佛法就无法融通了解。也就是说,如果你心中为烦恼所累,不通不畅,你看到的人、事、物就不会顺畅。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世界于他是通达的,因为他心中无物,故能容受一切物。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慧能禅师之后的禅师们,沿着慧能的“但行直心、不着法相”的禅修之路,日益将禅的意味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

禅宗强调本心不是空洞的,日常的行住坐卧、见闻觉知都是本心的流露、表现、作用。随顺自然的平常行为,既是禅修的方法,也是禅修的境界。

有个弟子问慧海禅师道:“师父,您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活得如此潇洒自在呢?”

慧海回答说:“也没什么啊。如果说一定要有,那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困了睡觉,饿了吃饭。”

弟子大吃一惊地反问道:“这算什么与众不同?每个人都这样子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