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武昌起义
23269900000007

第7章 武汉保卫战(3)

到了11月初,萨镇冰率舰队离开战场,向下游驶去。在九江,萨氏招集舰队的全体军官讲话,感慨万千地说:本人参加海军已经30多年了。其间打了很多仗,但从来没有获得过胜利。现在中国人打中国人,即使胜了也不光荣。再把这种局面维持下去,既无法面对朝廷,也不便于大家去响应革命军。现在我就把舰队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萨镇冰说完这些话,就只身到上海去了。汤芗铭正式领导海军起义,并率舰队开赴武汉,去协助革命军作战了。

袁世凯亲掌军权不几天,即令冯国璋展开进攻。10月29日拂晓,北洋军以重炮轰击革命军阵地,步兵随即展开进攻。黄兴知道己方火力不济,遂下令待敌人逼近,再与之展开肉搏战。几个回合下来,清军不敢再贸然进攻,只是一味炮轰,摧毁革命军防御工事,杀伤革命军有生力量。

为减少伤亡,黄兴下令缩短防线,集中于六渡桥、满春茶园、土坊一带防守。他还率领蔡济民等人来到前线督战。

10月30日,黄兴率部反攻,以徐国瑞为先锋,先头部队一度突破清军防线。黄兴本人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虽弹雨纷飞,亦无丝毫畏怯,毫不在意。这使得官兵们对他大起敬意,纷纷说:“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天进攻的结果,虽然给予清军重创,但由于另一路革命军进攻不利,因此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北洋军仍牢牢地据守着原阵地。

11月1日,北洋军攻进汉口市区。革命军或者攀上屋顶射击,或者临街筑垒抵抗,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在街头的巷战中,大炮已经失去了作用,革命军将士一街一巷、一屋一室拚死抵抗,死战不退。

巷战进行了两三天,两军士兵无休无止、没日没夜地战斗,清军死伤累累,但仍未取得大的进展。

冯国璋气急败坏,就下令放火烧房,火焚汉口,让起义军无从依托,无法再抵抗。

在以后的战斗中,北洋军烧一段进一段,革命军不得不边打边撤。

11月2日,革命军退出汉口。汉口之战以革命军的失利告终。

冯国璋火烧汉口,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却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连驻守北方的一些清军将领也联名电请清廷惩办冯国璋。北洋军在汉口纵火使其名誉大为扫地。

然而,袁世凯却百般袒护冯国璋,胡说汉口的大火是革命党放的,并仍令冯统率第一军,进攻革命军,艰苦卓绝的汉阳保卫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三)汉阳保卫战

1、革命军以攻为守,北洋军初战得利

清军攻占汉口以后,因连续作战,士兵疲惫,伤亡也很多急需补充,因此冯国璋“休兵十日”。在休整期间,他多次召开将领会议,一再强调夺取汉阳的重要性,认为汉阳居高临下,俯瞰武汉,夺取汉阳,则武汉三镇不用费多大劲就可夺占。

此时的革命军,黄兴已被任命为战时总司令。湖北军政府抓紧时间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总结了汉口失守的教训,认为主要有以下6点:

1、革命军新兵较多,未经多少训练,临战经验欠缺,且不听指挥。

2、军官素质不高,有的还贪生怕死,不敢身先士卒。

3、部队连续作战,伤亡过多,过于疲劳。

4、开小差的士兵较多。

5、武器装备落后,缺少机关枪和管退炮。

6、北洋军久经训练,战斗力强。

会议认为当前急需援兵,应致电独立各省,支援湖北的革命。11月5日;湖南民军第一协王隆中部,8日第二协甘兴典部相继抵鄂,支援湖北民军。

援军到达以后,革命军士气大振。黄兴遂于11月14日召开军事会议,建议反攻汉口,以攻为守。

但吴兆麟、蒋翊武等人却认为,革命军新兵较多,又缺乏大炮,不宜进攻,只宜固守。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只好请黎元洪发表看法。黎却模棱两可,因为进攻取胜固然可以抬高他的声望,失败了他也不负什么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黄兴是总司令,因此主张反攻的意见占了上风。

11月16日晚,革命军展开攻击,湘军第一协为右翼进攻部队,第二协为左翼进攻部队,鄂军第五协熊秉坤部为总预备队,渡河后在博学书院附近展开,向玉带门方向推进。同时,鄂军第四、三、六协待主攻部队进攻开始后,即派兵在汉口谌家矶等处登陆,吸引敌人兵力,使其不能支援玉带门的敌军。驻龟山、蛇山、凤凰山的炮兵也向清军展开了猛烈轰击。

战至17日清晨,玉带门的清军渐渐不支,向东北退却。但谌家矶、南岸咀的民军却因敌人火力太猛,而无法渡河增援。上午,甘兴典的湘军第二协迫近居仁门,鄂军第五协进占王家墩,主战场的清军早已经准备好了火车,随时准备逃跑。冯国璋见势不好,下令主战场清军死守,并马上向那里增派援军,因辅战场民军没能渡河牵制住清军,使冯的调兵支援计划得逞。下午2时,清方援军开到主战场,其战线渐渐稳定下来。而革命军因连续作战,士兵又饥又疲。正在这时,后方送饭来了,很多新兵不顾战场纪律,擅自离开阵地去抢饭吃,使阵地出现混乱。北洋军趁机用机关枪猛烈扫射民军阵地,一些新兵慌得掉头就跑,导致部队溃退。黄兴大怒,下令后退者杀,但后退仍难制止。

清军见民军后退,颇有些莫名其妙,一开始还以为是诱敌之计,也不敢追赶。后来见民军渡河时士兵争路纷乱,竟有落水淹死者,才知民军确在溃退,于是趁机进攻,又占领了玉带门等地。

革命军此次反攻汉口,损失重大,死伤官兵800余人,丢失了大批枪械弹药,黄兴恨恨连声,大呼“新兵不可用”,几乎要自杀,幸亏被随从发现劝止。

北洋军经此一战,则发现革命军并不那么强大,于是军心大振,积极准备进攻汉阳。

2、汉阳陷落

11月21日,北洋军由甲支队李纯担任主攻,2支队张敬尧担任辅攻,在西线向汉阳发动猛攻,革命军则在三眼桥、美娘山、仙女山、锅底山、扁担山、磨盘山布置防线,抵御敌军。

22日,清军攻陷美娘山、仙女山,并用大炮、机关枪从侧面夹击三眼桥,配合南翼清军作战。三眼桥守将祁国钧负伤,士兵也伤亡惨重,不得不后撤,退守锅底山,花园弯一线。

这时,黄兴抽派鄂军第四协第七标胡廷佐部增援,想重新夺回美娘山、仙女山阵地,黄本人还亲自到前线指挥、督战。

23日清晨,胡廷佐率部向仙女山展开攻击,不久占领山的东北麓,随即绕至山的东南方,向山顶仰攻。清军居高临下,用机关枪猛烈扫射,革命军不畏生死,冒死攻山。

与此同时,湘军杨万贵部与鄂军祁国钧部合兵一处,组织敢死队向美娘山进攻。祁国钧早已负伤,但仍带伤指挥。敢死队经过苦战,登上了山头,并缴获了两挺机枪。但不久北洋军开始反攻,敢死队只有几十人,寡不敌众,只好边打边撤,美娘山得回复失。胡廷佐部得不到有力支援,也没能攻上美娘山,他本人还负了伤。清军打退了民军的反攻,乘胜进攻,夺占了扁担山、汤家山、磨盘山等据点。民军第一道防线尽失,不得不退守十里铺一线,形势急转直下。

正当革命军与清军在十里铺相持的关键时刻,湘军王隆中,甘兴典两协擅自脱离战场,向后方退却。

黎元洪得信,马上派人前去劝说,不久又亲自前往敦促,并许以高额酬劳,但湘军不听,径自退回湖南。

眼见形势危急,总司令部参谋甘绩熙不顾自己伤病在身,毅然面见黄兴,自告奋勇组织敢死队,要夜袭磨盘山,夺回失去的阵地。

黄兴很感动,但又有些不忍心。甘绩熙再三请命,才获批准。

25日夜,甘绩熙率敢死队员摸上磨盘山,山顶清军朦胧中见有人攻山,遂用机关枪疯狂射击。甘绩熙命队员趴在地上不动,上好刺刀准备冲锋。清军见不着人影,。以为进攻的人已死或已撤退,遂停止了射击。

恰在这时,甘绩熙一跃而起,呐喊一声率队猛攻山顶之敌,慌敌中清军已不能有效射击,黑暗中又不知来了多少民军,惟恐被俘虏,就争相逃下山去。

敢死队终于占领了磨盘山,但甘绩熙头部背部中弹受伤。在身边将士的力劝下,甘绩熙将指挥权交给刘玉堂,返回武昌治伤。他刚走不久,清军就开始了反攻。在激烈的战斗中,刘玉堂中弹牺牲,敢死队无人指挥,遂撤下磨盘山。

26日上午,北洋军猛攻十里铺,以隆隆的炮声掀开了全面进攻的序幕,下午4时左右,十里铺失守,民军将领杨玺章、王殿甲阵亡。

黄兴知道形势已无法挽回,遂下令抢运汉阳铁厂、兵工厂的机器,他本人于11时撤离汉阳。

27日清晨,北洋军继续进攻,由黑山一线向汉阳市区推进,上午攻入汉阳城。革命军志士萧钟英、王佐才等人死战不退,全部壮烈牺牲。

汉阳保卫战一共打了1个多月,革命军阵亡将领130多人,士兵2600多人。

27日以后,袁世凯出于政治需要,基本上停止了进攻,革命军与北洋军在武昌对峙。

(四)武汉保卫战的后果

艰苦卓绝的武汉保卫战结束了,革命军虽然失掉了汉口、汉阳,但他们牢牢拖住清军主力达一个多月,这就为其他各省的反清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武汉保卫战进行期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江苏等省都被光复,都宣布脱离清朝统治。

具有政治头脑的袁世凯深知湖北北洋军的得势,并不能挽回清朝全局的失利,因此他才下令停止进攻,转而与革命党和谈,利用革命党与清廷都有求于己的有力条件,对双方既压又拉,以使自己能当上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之战也为袁世凯当上民国的大总统提供了契机。袁世凯利用得胜之势压革命党人让步,使其同意只要他倾覆满清,即可推举他为民国的大总统,他又利用革命军的奋勇作战及各省起义的现实,压满清贵族下台,小皇帝退位。

袁世凯的策略获得了成功,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被迫退位。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不久,袁世凯如愿以偿,在北京就任总统。武昌起义乃至整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