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郭嵩焘
23271000000015

第15章 不甘寂寞的晚年

80年代后,郭嵩焘告别了政治舞台,自己也打算过一种山野闲人的清静生活,然而,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仍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关注着国家的大事。

1882年,中法关系紧张,消息传至湖南,郭嵩焘非常关注。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内部明显地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李鸿章是主和派的重要人物,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没有取胜的把握,而“一朝决裂,全局动摇”,因此,主张妥协求和。主战派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曾纪泽等少数几个真正了解中法情况和战局的少数有识之士,又有态度激昂、纸上谈兵、不了解中外情况的清流派。郭嵩焘一向反对与洋人开仗,因此,自然成为李鸿章的积极支持者,不断发表主和言论。1882年8月,郭嵩焘就上奏清政府,主张开放云南,与法人通商。1883年6月。郭嵩焘致函李鸿章,主张调停中法越南关系,反对动用武力。1884年春,法国侵略军已向越南北部进攻,驻越清军败退,中法战争已经打起来,而郭嵩焘仍然反对战争。在他看来,西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实力强大,中国因为长期封闭落后,因此无力与西方抗衡。同时,他又指出,西方侵略的目的在于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热衷占领土地,因此,如果中国主动通商,就不会引起大的冲突,否则,就可能走向战争,结果可能更糟糕。因此,他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人主战都是无知,都将误国。他主张,在中国落后的现状下,中国最好的办法是主动开埠通商,学习西方的一切长处,争取变被动为主动。平心而论,郭嵩焘从中外大局上着眼,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以妥协求和平,在战略上是对的,但是,他在这个问题上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而且走向了极端,因而,在认识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譬如,他不顾具体情况,反对一切战争;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的认识也不全面;将敌强我弱的形势绝对化,并把西方列强挑起的侵略战争的责任推给被侵略的一方等,这都是严重的错误。他的这种脱离实际的空论,不但遭到主战派的反对,甚至连主和派的李鸿章也认为迂腐,对他的许多建议都不予理睬。

1888年至1889年,洋务派和顽固派在兴修铁路的问题上又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兴修铁路之争,早在1884年就开始了。此后争论一直不断。每次争论,顽固派的阵容都很强大,他们总是要找出种种理由来反对修路,而洋务派则总想冲破阻力,以时代大势立论,希望兴修铁路。1888年,为方便运煤,李鸿章奏请兴修天津至通州的津通铁路,顽固派闻之哗然,群起反对。清政府被迫收回成命,并谕令各省官员开展铁路问题的讨论。

郭嵩焘是最早主张修建铁路的人之一。这次津通铁路之争传到湖南,他也不甘寂寞,再次发表自己的意见。1889年8月,郭嵩焘致书李鸿章,积极支持李鸿章兴修津通铁路的建议。同年,他又撰成《铁路议》和《铁路后议》两文,阐述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兴修铁路应该循序渐进,不能盲目仿效西方广修铁路。其理由是:一、西方兴修铁路由民间集资,国与民利益与共,因而能够实现长远目标,达到民富国强。而中国兴修铁路,费用由国家承担,官员则从中渔利,损公肥私,因而不能实现民富国强的目的。二、中国官与民矛盾突出,互为仇敌,铁路即使修起来,也会不断遭到人民的破坏,因而,广修铁路的结果恐怕是费力不讨好。郭嵩焘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他主张修路,但又反对盲目行动。这里面,也反映了郭嵩焘思想中一种无法解决的矛盾:他认识到中国要学西方,才有出路,但又认为清政府不可能学好;他已然认识到清政府无可救药,但又找不到治病救国的良方。这个问题,已不是郭嵩焘能够回答的了,要等继起的后来者去寻找答案。

1889年,郭嵩焘经常患病卧床,健康大不如前。到1891年,他抱病写完《玉池老人自叙》时,已觉难支。在《玉池老人自叙》的扉页上,他写了一首小诗,诗为:

傲慢疏慷不失真,惟余老态托传神。

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世人欲杀定为才,迁拙频遭反噬来。

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

他在诗中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一个非常简要的概括,并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后人会对他作出公正的评价。

1891年7月18日,郭嵩焘溘然长逝。8月26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上奏,历数郭嵩焘劝曾国藩出山、建议湘军创办水师、倡办厘金、出任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出使英、法大臣等“军功”、“政绩”,为其请谥立传。8月29日,清政府降下一道声色俱厉的谕旨,驳回了李鸿章的请求,谕旨称:“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行。”郭嵩焘批评过顽固派、清政府,其思想也远远超出了他那个时代的封建官僚,与封建正统有越来越深的思想裂痕,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郭嵩焘的主要言行是为维护国家的利益,然而,统治者到他死也没有原谅他。

郭嵩焘是那个时代的先行者,一生都在倡导新思想,与守旧者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的思想深处充满着爱国忧民的感情,即使为此屡遭打击,也从不后悔。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封建统治者不可能接受他,而在他死后,历史却终于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是郭嵩焘生前就预料到的,也是他在天之灵应得的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