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有妙招
23386100000003

第3章 上课的艺术(3)

“人之初,性本善。”爱是人性的本能。老师要用心灵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真情去呵护学生的爱心,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美丽的家乡、爱伟大的祖国、爱勤劳的人民。

13窗帘风波

诚实是正直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要依靠科学知识的力量,还要使用巧妙的育人技巧。

轮到张老师班到语音室上课了,他正往语音室走,语音室的管理人员气愤地对他说:“张老师,你班的学生把语音室的窗帘扯下来了。请你把这个人查出来,要不我就报告校长。”

当时,大多数学生围在张老师旁边,等着他表态。

张老师想:这堂课是听力课,听力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情绪紧密相关。如果一上课就追查此事,肯定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同时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于是,张老师和气地说:“对不起,您先别汇报,等我上完这堂课,一定查清楚。”

听张老师这么一说,语音室管理人员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表示同意。随后,学生们一一就座,开始上课。

这堂课的纪律出人意料的好,同学们的精神非常集中,教学内容很顺利地完成了,效果也比较好。

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张老师通过耳机轻声细语地对全班同学说:“我不想把窗帘这件事传得满城风雨,这对班集体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也不想当堂追问,这样既影响课堂教学,查出来也对学生本人的自尊心有所伤害。我相信同学们是诚实的,也是敢于负责任的,希望下课后,这位同学能主动来承认错误。”

听完这番话,学生们一反原来推诿的态度,改为互相询问和低声指责,表现出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课后,那位学生果真来找张老师说明了原委,承担了责任。

事后张老师认真反思:如果当堂追问,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而且教学任务也无法如期完成。他为自己能讲究一点批评的艺术而感到欣慰。

育人忠告:

批评的目的是要被批评者改正错误。如果不讲究方法,往往就会使双方形成对立,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一样,如果不注意分寸,手术刀就会变成杀人的利器;而方法得当,则会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

14教师节的礼物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奉献后收到的礼物更珍贵,即学生纯洁的心灵。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王老师刚上讲台,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突然起身跑到讲台前,手捧一束鲜花兴冲冲地喊到:“老师,快到教师节了,我让妈妈特意买了这束花送给您,祝您节日快乐!”

这突如其来的情景使王老师格外激动,脱口说了句:“谢谢!”

上课了,王老师发觉同学们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而送花的同学却一脸得意扬扬的神情。这微妙的变化令他深感不安。

下课铃一响,便有几名同学围上来,有的说:“老师,我早就准备好了一条纱巾,一定在教师节那天送给您。”有的说:“老师,对不起,明天我就让妈妈到商店买一件礼物送给您。”

回到办公室,王老师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起来,禁不住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今天同学们的举动和自己简单的“谢谢”意味着什么?礼物,本是为表达感情而馈赠他人的物品。然而,“礼物”中一旦掺杂了其他意思,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有时由“礼物”而产生出副作用,这也是不可轻视的。身为教师应当明白:礼物不是万能的,纯洁的师生情绝非一般的人情关系。不可否认,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时时干扰着学校,对教师与学生来说,能否经受住这人生的考验,极其关键。

推开办公室的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王老师那不安的心情渐渐稳定了下来。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他感到自己的头脑愈加清醒起来: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呀,你们以为费尽心机送给老师礼物后,自己的孩子就能得到特殊的关照吗?却不知,你们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多么可怕的后果!连纯洁的孩子也认为给老师送礼是合情合理的,不给老师送礼是不行的……

王老师顾不上更多的思考,他转过身子,步履匆匆地走回了教室。面对几十双纯洁的眼睛、几十个天真无邪的心灵,王老师充满深情地向同学们讲了自己对“礼物”的内心感受。

第二天,也就是教师节那天,王老师发现教室出奇的安静。他一走上讲台,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齐声高喊:“祝老师节日快乐!”随后的情景令王老师激动不已。

班长起身,代表全班同学说:“敬爱的老师,我们接受了您的教导,今天谁也没有给您送礼物,以后也会像您说的那样去做。我们懂得了只要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进步,就是送给老师的最好礼物。大家今天特意准备了一首歌,用这个特别的‘礼物’来表达对您的敬意。”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受累的总是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美妙动人的歌声从教室里飞扬出去,在晴朗的天空回荡,天空依旧是那样的湛蓝,那样的清澈……

育人忠告:

教育本身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艺术与科学的严谨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水平的教学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老师文明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格。

15面对闯进课堂的小狗

要因地制宜、因科制宜、因课制宜、因人制宜地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各类各种课程资源,特别要注重开发与利用师生交往互动中生成的要素性课程资源,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上午第一节课是赵老师的语文课。离教室还有老远,他就听到教室里一片喧哗,尖叫声、怪叫声,简直闹翻天了。顿时,一股无名火窜上心头,他大步朝教室走去。

到教室门口一看,更让人恼火了:两个男同学把一条毛茸茸的小狗放在讲桌上,正逗得有趣呢!

一个居然叫它:“起立,立正!”

一个怪模怪样地学小狗叫:“汪,汪汪!”

当赵老师出现时,这两个学生居然没有发现。同学们见老师来了,突然安静了下来,两个家伙发觉气氛有些不对头,一扭头看见赵老师立在教室门口,吓得连小狗也不顾,吐着舌头,溜回到座位上了。

那条小狗呢,在高高的讲台桌上茫然四顾,欲跳下地又不敢,转了一圈,只好“呜呜”地向赵老师哀告。同学们有的偷偷地笑起来。

赵老师本想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但是,理智告诉他,那样也许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灵机一动,主意有了,他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作文——小狗。赵老师说:“今天这节语文课改上作文,就写和这条小狗有关的内容。注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是不能脱离这条小狗,题目也可以自定。”

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拍手叫好,一些动作快的同学已拿出纸和笔,开始动手写了。

当然,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那两个“捣蛋鬼”。赵老师接着说:“写作文之前有两件事要交代:一是学校规定不准带小动物进校园,今后不能再违反规定;二是谁带来的小狗,下课后把它带走。”

事情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这次作文有不少同学写得很精彩,甚至一些平时怕写作文的同学也写出了趣味;那个带小狗进教室的同学不但在课后把小狗送走,而且还真诚地向赵老师承认了错误。

赵老师感到很欣慰,如果当时他抑制不住怒气,把那两个同学训斥一顿,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可见在日常教学中,一个老师随机应变和善于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育人忠告: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老师要爱护儿童的天性,并且用知识把儿童的天性武装起来,这才是高明的教育方法。“爱”是人类的道德核心!老师应当这样教学: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为你的学生贡献出自己爱的力量,让你的学生从你身上,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16让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克服困难探究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做到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的孩子还不多,愿意朗读的也不多。但是,作为老师应该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这一天,笔者听了李宝玉老师一节语文课,深深地为他教学生朗诵课文的艺术方法所折服。

李宝玉老师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了两遍以后,选出一个比较抒情的段落,点名请学生朗读,李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很有意思,他说:“先请我们班的朗读小明星罗刚朗读。”罗刚一听自己是朗读小明星立即精神振奋,站起来读得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李老师问:“罗刚读得怎么样?”同学们齐声夸他:“读得好!”

罗刚的朗读起到了范读的作用。此时,李老师趁热打铁问:“谁还能像罗刚一样来读这一段?”孩子们的比劲被调动了起来,七八个不甘示弱的孩子举起了手。李老师叫了一个犹犹豫豫才举手的女孩子。听到点到她,那位同学站起来就要读,李老师忙制止她说:“吴丽荣,你的嗓音很甜美,就是声音小了一点,如果你能大声读,肯定能赶上罗刚。”然后,李老师又大声地给她起了一个头,她朗读的声音果然大了很多。李老师马上鼓励她:“好,今天你把自己声音的优势朗读出来了。希望今后总能听到这么美的声音。”吴丽荣高兴地坐了下来。

有了李老师的表扬,孩子们的朗读热情更加高涨。李老师又问:“说,谁还愿意读?”……

李老师每次叫一名学生读,都要将他们朗读的不足指出来,现场指导并热情鼓励,孩子们读得认真,投入,努力改进。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听课的老师也能感觉到孩子们的进步。

反思这节课,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李老师的一颗爱心和热情指导。课上,李老师始终情绪饱满,诲人不倦,特别对朗读不好的学生,李老师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而是耐心指导,满怀期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一般情况下,老师都喜欢好学生,遇到差生朗读得不好,特别爱发脾气,甚至有老师会不客气地说:“别读了,你课下多练一练,今后再读。”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而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就要不断地鼓励,并要充满爱心,耐心指导。其次,老师应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感到每天学有所得,每天都在进步。这是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有了兴趣,才会更加努力。每天都能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才能有信心继续努力。

育人忠告:

对一堂课而言,追求学生动态的热情的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学有所获,是为师者应该探究、追寻的育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为师者要常备一种心态,就是爱学生,而且爱每一个学生。如果提问一个好学生,很可能回答得正确而精彩,老师即使不表扬,这个学生也会产生一种扬扬得意的心情,而且会继续注意听讲,积极思考,抢着回答问题。但是,当提问一个不那么优秀的学生,这个学生回答得不对时,能否出于爱心,耐心指导,并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他鼓劲,让他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继续努力呢?

17你愿意抬着驴走路吗?

教师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转变和提高,学生们在这种丰富多彩、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效率倍增。

王小英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同学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讲课的特点是师生互动多,经常能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进行提问,有时还能穿插一些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很好。

这是一堂数学课,王小英老师提问一个小男孩:“600×50,得数的末尾有几个0呢?”

小男孩立即回答说:“4个0!”

答案是对了。但是,为了防止学生不动脑筋,随口答题,王小英老师经常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王小丫一样,追问学生:“你确定吗?”今天王老师照例追问了他一句。

小男孩犹豫了一下,旁边有一位小伙伴小声告诉他:“3个0!”

小男孩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是……3个0!”

王老师装作没听清,又问:“到底几个呢?”

这时,另外几个学生也给他“打电话”:“4个0!4个0!”

小男孩拿不定主意了,瞅瞅这个,瞧瞧那个:“4个0!嗯,不,3个0!”看着他为难的样子,王老师也笑了。

王老师说:“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看看该怎么做。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出去了,回来时,孩子骑着驴,老人跟着走,但路人见了责备他们说:‘小孩子真不懂事,让老人步行。’于是,他们变换了一下,老人骑驴,孩子步行。又有人看了说:‘老人真狠心,让一个小孩子步行。’老人忙把孩子也抱到马鞍上,后来看到的人却说:‘你们真狠心,两个人都骑在驴身上。’于是,他们又都下来步行。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你们真是愚蠢,现成的驴子不骑,都步行。’实在没办法了,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我们两个抬着驴子走。’”

王老师讲完故事,孩子们哄堂大笑。王老师风趣地说:“看来,有的同学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只有抬着驴子走路了!你们愿意抬着驴子走吗?”

“不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边笑边回答。

王老师问刚才那个没有主见的孩子:“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小男孩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说:“算算呗!5×6得30,再加上因数后面的3个0,答案是4个0!”

王老师欣慰地笑了。她说:“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动脑筋,如果思考正确了,不管谁怎么问,答案也不能改变。不要不动脑筋,光听别人的,那样就会让你抬着驴走路了。”

从那以后,同学们喜欢动脑筋的多了,班里遇到事情不动脑筋、不敢坚持自己意见的现象明显少了。

育人忠告:

作为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喜欢动脑的习惯,就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讲故事启发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接受教育。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才能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让他们接受知识的洗礼。

18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情感和道德认知等方面的情况,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侯老师是个行事谨慎的人,每当看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带来不良后果的新闻,就暗自嘱咐自己:千万不能体罚学生,即使是为了学生好,也不能体罚。他觉得现在管理学生真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