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莫尔可以一帆风顺地在仕途上走下去,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当时,英国处于亨利八世的统治之下,王室贪得无厌,对外侵略扩张,官员欺上瞒下,贪污腐败成风,贵族和大商人勾结政府,欺压百姓。当时贵族和大商人为了养羊获取高额利润,将成千上万的农民赶走,霸占他们的土地。被驱赶的老百姓到处流浪,不是被饿死,就是沦为强盗。莫尔对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于是就写了《乌托邦》一书来讽刺黑暗的现实和寄托自己的理想。
《乌托邦》一书的全名,叫做《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一词,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没有的地方”,中文译为“空想”。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采用游记对话的文学体裁,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改造社会的设想。
这本书采用了莫尔和一个水手对话的形式,讲述水手在奇异的岛国——乌托邦的生动有趣的见闻。
乌托邦是个大岛屿,全岛有54个城市,每个城市分4个区。在这里,一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归所有居民共有。
乌托邦男女平等,妇女有受教育权、婚姻自主,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和男子一样的政治权力。在乌托邦,农业受到高度重视,小岛居民不分男女都从事农业生产,一天工作六小时,其余时间自由安排。在这里,没有堕落场所,没有不法之徒。
乌托邦的人勤奋敬业,生活俭朴,遵守法令,乐于助人,鄙视游手好闲和奢侈腐化。乌托邦禁止嫖赌、饮酒、欺骗、阴谋、虐待等恶行。乌托邦没有货币,没有商品,人们视金银如粪土,一般污秽的东西才用金银制作。比如便池、镣铐、刑具,以及违法之徒的饰物,全都是用金银打造的。
乌托邦的官员由公民选举,阴谋诡计在这里难以得逞。法律虽然不多,但十分有效,道德受到应得的尊重。
乌托邦强调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儿童都要学习,成年人在业余时间也要参加学习和从事研究活动,并且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有一天,岛上来了三个访问团,由三位尊贵的使节与一百多位奴仆组成。三位使节衣着华丽、穿金戴银,奴仆们衣着粗陋。当他们见到岛上居民们后,居民们热情招待了那一百多个奴仆,对三位真正的代表却露出瞧不起的神色。一个小孩好奇地问母亲:“妈妈,那三个傻瓜怎么喜欢玩珍珠和宝石呢?你看他们戴着那么细的金链,他们犯了什么罪?他们弄断金链逃了怎么办?”
三位使节羞愧得无地自容,因为他们看见岛上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都戴着沉重的金镣铐。他们忙向奴仆借了身衣服换上,岛上居民才热情接待了他们。
《乌托邦》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名著,它从客观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莫尔的一生,总在为坚持光明和正义而奋斗,他一贯激烈抨击教会的黑暗腐败。这本书的出版极大地触怒了统治阶级,他本人也因此而获罪,最终为理想而献身:1535年7月6日,莫尔被处以死刑。
站在时代巅峰的巨人:拉伯雷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弗朗索瓦·拉伯雷。他是一个天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领到了医学学士文凭。仅仅用两年的时间,由独身的僧人成为里昂市医院的主要内科大夫。但是,他却用了20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小说《巨人传》,他通晓医学、天文、地理、数学、哲学、神学、音乐、建筑、法律和教育等各种学科,通晓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等各种文字,他当之无愧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巨人”。
拉伯雷诞生在法国中部都兰省的施农城,父亲是个有钱的法官。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自由自在而快乐幸福的童年。十几岁后,他被迫接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宗教教育,之后又进圣芳济修道院当了修士。
尽管身处保守的修道院里,拉伯雷并不安分守己。在这里,他开始真正接触各种各样的科学著作。因为,当时只有教徒才有机会接触这些书籍。几年后,他看完了修道院的书,便离开了修道院,以在俗修道士的身份作了一次周游半个法国的旅行。一路上,他游览了大量的古迹胜地,采撷了各类有趣的传说故事,为他后来撰写《巨人传》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后来,拉伯雷在蒙帕利埃大学医学院学医,这时他已36岁了,但他仅两个多月他就拿到了毕业文凭。此后,医生成了拉伯雷的主要职业。
1530年,拉伯雷在里昂行医。医生这个职业,使他得以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幽默感,他痛心于法国社会的每一个痈疽与溃疡。终于,他不再满足做一名医治人体疾病的医生,他也要医治一下社会的疾病,于是他开始写小说。
1532年8月,里昂书店里忽然出现了一本非常奇特的小说,书名叫《庞大固埃传奇》,作者署名那西埃。小说很快被抢的一空。一年后,里昂书店又出现了那西埃的第二部小说《高康大》。这那西埃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具有挑战精神的里昂市医院内科大夫拉伯雷,是他把自己的名字拆散后重新组合而成的。
1535年,拉伯雷离开了里昂,又开始了长期的旅游生活,为他的小说寻找新的素材,先后三次游历罗马,深深为罗马的丰富传说,古朴的建筑所吸引。到1550年,他的第三、第四、第五部小说先后告竣。这五部小说合起来题名为《巨人传》,它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
《巨人传》这部长篇巨著,以神话般的人物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有时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严肃主题,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巨人”般的力量,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巨人传》第一部讲述庞大固埃的故事,他生下来就会说话,一顿饭要喝17000多头母牛的奶,他穿的衣服也要用12000多尺布制成。这种夸张的描写是要说明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庞大固埃最初受中古经院教育的毒害,后来人文主义教育才把他解救出来。他到巴黎旅行,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这时,他的国家受到邻国国王毕可肖的侵略,他率领若望修士等人击退敌人,后来建立德廉美修道院以答谢若望的功劳。
第二部讲述高康大的故事,他一开始就受人文主义教育,比父亲更为幸福,这反映了作者的人类不断进步的思想。
第三部用很多篇幅讨论巴汝奇要不要结婚的问题,其实是作者对宗教迷信加以揭露和嘲笑。随后庞大同埃、若望修士和巴汝奇等一起出发到世界各地寻找“神瓶”。
第四部和第五部写他们在旅行中遇到无数骇人听闻的事。在走过许多地方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神瓶”,“神瓶”给他们的答案是:“喝呀!”作者的意思是教人汲取知识,以此来充实自己。
《巨人传》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这个性解放的追求。拉伯雷主张人们自由发展,不受宗教教条的束缚。他的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巨人传》出版后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售数额超过了《圣经》九年销售数的总和。一千多年来,它用各种文字出了200多个版本。在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时,人人可以快意地笑,爽朗地笑,尽情地笑,拉伯雷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
1553年4月9日,拉伯雷在巴黎逝世。临终的时候他大声笑着说:“巨人该休息了!”
塞万提斯与最后一部骑士小说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年出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小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父亲是个医生,他的祖上曾是西班牙贵族,到他出生时已经没落。
由于家境贫寒,塞万提斯仅受过中学教育,但他非常勤奋好学,走在街上见到有字的废纸也要捡起来读一读。虽然塞万提斯没有上过大学,但他阅读了很多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名著和其他著作,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1569年,22岁的塞万提斯参军曾到过意大利,接触到意大利的文学和艺术,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
当时奥斯曼土耳其的舰队经常出没在地中海,给欧洲国家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威尼斯组成联合舰队,共同抵抗土耳其。1571年,历史上著名的勒颁多海战爆发。本来塞万提斯发高烧,船长让他躺在船舱中休息。但塞万提斯怎么也不答应,他不顾船长的劝阻,毅然冲上甲板参加战斗。
虽然这次战斗塞万提斯一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他本人却身负重伤,左臂残废。不过塞万提斯一点也不后悔,他说:“失去了左手,右手更显得光荣!”
1575年塞万提斯在回国途中被土耳其海盗掳去,在阿尔及利亚服苦役,度过5年的俘囚生活。158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塞万提斯被赎回国,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但靠写作是不可能养活自己的,他又当过军需员与收税员,凭微薄的薪金度日。
1587年塞万提斯按规定征收了厄西哈大教堂讲经师囤积的麦子,教会因此将他革出教门。他因得罪权贵和教会,数次被诬入狱,但这使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不幸。1605年,58岁的塞万提斯写出了他的不朽名著《堂吉诃德》的第一部。这本书很快就风靡全国,一年中竟然再版6次,成为当时的流行小说。
《堂吉诃德》对贵族与教会的愚蠢和伪善极尽讽刺,引起反动贵族与教会的惊恐,他们伪造了《堂吉诃德》的续集,肆意歪曲主人公的形象,企图诋毁塞万提斯的声誉,以消除《堂吉诃德》的社会影响。塞万提斯极其愤怒,带病赶写续集,1615年出版,给封建反动势力予以有力的回击。从此,社会上迷恋骑士小说的狂热急剧减退,西班牙再也没有出版一本骑士小说。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在《堂吉诃德》第二部小说的献辞中,塞万提斯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现在有个家伙冒充堂吉诃德第二,到处乱跑,惹人厌恶;因此四方各地都催着我把堂吉诃德送去,好抵消那家伙的影响。最急着等堂吉诃德去的是中国的大皇帝。他一月前派专人送来一封中文信,要求我——或者竟可说是恳求我把堂吉诃德送到中国去,他要建立一所西班牙文学院,打算用堂吉诃德的故事做课本;还说要请我去做院长。我问那钦差,中国皇帝陛下有没有托他送我路费。他说压根儿没想到这层。
我说:‘那么,老哥,你还是照你奉使前来的行程,回你的中国去吧。我身体不好,没有力气走这么迢迢的长路,况且我不但是病人,还是个穷人……’我就这样打发了他。”
确实,明神宗时,中国皇帝曾托传教士带给西班牙国王一封信。为此,塞万提斯在这里借题发挥,开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国际”玩笑。
应当感谢那部伪造的《堂吉诃德》第二部,如果不是它对塞万提斯的强烈刺激,现在我们也许就看不到完整的《堂吉诃德》了。
《堂吉诃德》假借一个被骑士小说毒害的疯癫的穷乡——堂吉诃德,演绎了一个个荒唐可笑的故事。
堂吉诃德身体瘦弱,迂腐、顽固。他整天痴迷于骑士小说,着了魔的他梦想做一个勇敢的骑士游侠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扫尽世间不平,扬名寰宇。
于是,他拼凑了一副由曾祖传下来的破烂不全的盔甲戴在头上;佩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宝剑,不顾自己瘦得皮包骨头的身体,骑上家里唯一一匹与他一样瘦弱的瘸腿老马,开始了他骑士生涯的第一次远游。
堂吉诃德单枪匹马上路了,他想要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但他走了以后,地主把小孩子重新绑在树上,狠狠地抽打了一顿。后来,他又遇到一个商人,想让其承认他的意中人是绝世佳人。商人不买账,两人打斗起来,结果他铩羽而归,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高傲的骑士衣衫不整地被人送回家,大病一场。
家人看到他被骑士小说害到如此可怜地步,便把满屋子的骑士小说一烧而光。但堂吉诃德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的复兴全靠他一人”。他暗中说服老实的邻居桑丘·潘沙做随从一起冒险,条件是有朝一日让他当海岛总督。
于是又高又瘦的堂吉诃德骑着瘦马,又矮又粗的桑丘·潘沙骑上小毛驴.主仆二人又上路了。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事更可笑。堂吉诃德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等打死他们咱们得了战利品,就可以发财。”桑丘反复说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桑丘胆小。
他挺起长矛直冲上去。很快就被巨大的风车举起,狠狠地摔在地上。桑丘把主人抱上马背,狼狈地回到客店。堂吉诃德又发了晕,坚持说这是魔鬼的城堡,他冲入地堡,把装酒的皮囊全部刺破,鲜红的葡萄酒流满地面。堂吉诃德却认为这是魔鬼的血,他打败了所有恶魔,气急败坏的店主把二人赶出旅店。他们又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癫癫的傻事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在牛车上送回家,才结束了他的第二次游侠。
一个月后,堂吉诃德与桑丘约好去萨拉戈萨参加比武,他们碰到了各种奇遇,曾被公爵夫妇请到城堡做客。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为了骗他回家,假装成“白月骑士”与他比武,堂吉诃德失败,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发落而回家。他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不许他唯一的亲人侄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剥夺她的遗产继承权。
整部作品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涉及近700个人物,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地同情。
伟大的《堂吉诃德》击败了依附于封建统治的骑士文学,它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塞万提斯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中的巨人:莎士比亚
欧洲有句著名的谚语:“宁愿失去一个英国,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公元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镇斯特拉福镇。他的父亲早年是自耕农,1551年迁居到斯特拉福镇,开了一家经销皮革制品兼营酵产品的店铺,1557年同当地的富家女儿玛丽·阿登结婚,生了8个子女,存活5人,莎士比亚排行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