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2339700000009

第9章 远古时代的文明国度(6)

大流士当上了皇帝之后,开始的日子很不好过,因为在高墨达死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叛乱。由于叛乱的军队之间缺乏联系,有利于大流士各个击破。大流士先是集中兵力进攻埃兰,擒获了起义军首领。

然后大流士又亲自率军攻打巴比伦地区。在底格里斯河附近击败了巴比伦王尼金图·贝尔的部队,巴比伦军队被大流士的部队赶进水中,死伤无数。尼金图·贝尔仅带少数骑兵逃回巴比伦城。不久大流士率军攻进巴比伦这座千年古城,杀了贝尔。就这样,大流士费时一年,前后进行了了18次战役,终于平定了叛乱,奇迹般地恢复了居鲁士和冈比西斯所征服的全部国土。

看到帝国恢复统一,大流士真是踌躇满志,于是,就命人在米底都城爱克巴坦那通往巴比伦的大道上,在贝希斯敦村附近一雄伟宽阔的山崖上刻石纪功,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这个铭文的上半部分是大流士一世的雕像,他左脚踏着倒地的高墨达,右手指向波斯人崇拜的光明与幸福之神阿胡拉·马兹达。8名被绳索绑缚着脖颈的叛乱首领被雕刻得很矮小,与高大伟岸的大流士一世形成鲜明对照。浮雕下半部是铭文,上面写着: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叙斯塔斯帕之子,阿尔沙马之孙,阿黑门尼德……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意旨,我是国王。”

《铭文》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于贝希斯顿山距地面105米高处的悬崖上,宣扬了大流士一世的功业和他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大流士一世又继续征讨,扩大领土面积:东面,他攻打至印度东北部,以印度河为界;南面,他扩充埃及面积,把北非的利比亚一带划归波斯;在北面和西面,他组织了东起中亚,西达欧洲多瑙河口的远征,同斯基太人作战。

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亲率大军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水陆齐发,攻入了欧洲大陆。这场远征虽然没有取胜,却把国界线推到欧洲色雷斯地区一带,形成了对希腊本土的夹击之势。波斯帝国在大流士的不断征讨中达到了空前规模。

为巩固中央集权,大流士对帝国统治体制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改革。

在政治上,他在被征服地区普遍设行省、置总督,对行省采用分权但却相互制约的统治方法,同时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法律和习俗,建立起了有效的中央集权体系。在经济上,他实行新的税收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军事上,他建立了一支有1.2万人的卫队,称为“不死队”,因为他们的人数永远不变,随时有预备队可以补缺。为了防止出现叛乱,大流士又把全国分成许多军区,军区的长官只对他一个人负责,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大流士为了便于调遣军队,传达政令和收取信息,又增修了许多驿道。在波斯全境形成驿道网。驿道虽然是出于行政目的修建的,但也极大地便利了商业的发展。据说,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个时期从印度传入波斯的。

此外,他还派人勘察了从印度河到埃及的航路,开凿了尼罗河支流到红海的运河,这条运河就是现代苏伊士运河的前身。

大流士一世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奠定了波斯帝国数百年的基业。他在位期间是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哈拉巴文化遗址

古代印度跟中国、埃及、巴比伦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一。古代的印度人民在印度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印度河全长3200千米,河水丰沛,印度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为古印度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古印度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等南亚次大陆的国家合称。中国汉代史籍称为“身毒”或“天竺”,直到近代才改译为“印度”。

20世纪20年代,在印度河谷所进行的发掘表明,这里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已存在着自成一格的文化。因为遗址最先在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发现,所以古印度文明通称为“哈拉巴文化”。由于发现的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因此又称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陆续发现了250多处遗址,分布的区域十分广大,西近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起喜马拉雅山麓,南至纳巴达河。北部以哈拉巴为中心,南部以摩亨佐·达罗(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为中心,东西约1550千米,南北约1100千米,面积超过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地域的总和。

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从遗址的发掘来看,哈拉巴文明属于青铜时代的城市文明。

公元前3000年左右,哈拉巴文化逐渐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这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熔解矿石、锻冶、铸造和焊接金属器具。他们还按一定比例制造合金,也就是青铜。

这时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使用青铜制的锄头、镰刀、武器和家庭用具。手工业除冶金外,还有纺棉、织布和制陶。陶器制造已使用陶轮,并饰以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宝石和象牙等雕刻技术也很精巧。还发现一些石制印章,刻有图案和文字,但尚未能释读。

由于印度河经常泛滥成灾,人们在和洪水进行的斗争中,学会了筑坝和引水灌溉。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稻、豌豆、甜瓜、椰枣、棉花、胡麻等。而种植棉花在世界史上以此为最早。在家畜中有牛、羊、猪、鸡等。在晚期的哈拉巴遗址中还发现有马骨,但当时是否已开始役使马,无法确定。

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处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摩亨佐·达罗城占地达260公顷。街道布局整齐,纵横交错,主要街道宽达10公尺。城内有很大的公共浴池,可能与宗教仪式有关。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大厅和许多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另外一些小房屋则根本没有排水没备。从考古发现来看,当时已经出现了统治机构,产生了国家。

城市的繁荣使哈拉巴文明的商业盛极一时,国际贸易特别频繁。遗址里发现的大量文物充分证明了它与波斯、两河流域、中亚,甚至缅甸、中国都有贸易往来。在波斯湾的巴林岛(古代称为狄尔蒙)发现了许多哈拉巴文明物品,表明巴林岛在当时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一个中转站。从楔形文字的记载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哈拉巴文明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铜、木料(如柚木)、石料(如闪长石、雪花石膏)、象牙制品、天青石、红玛瑙、珍珠等。

由于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形成了度量衡制度。计量长度,人们用介壳尺和青铜杆尺。重量是用砝码来衡量,单位重量约为0.875克。珍宝珠玉的买卖用小砝码,主要用二进位制;非贵重物品用大砝码,十进位制。

哈拉巴文明存在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亡,但衰亡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有的专家认为是遭到了雅利安人的入侵,因为城市中的巷道和房屋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刀痕的骸骨,有的骸骨呈痛苦挣扎状,而且城市也遭到了毁坏。有的说是火山爆发,大量的泥浆把城市吞没。还有的说是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土地退化,致使哈拉巴文明衰亡。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老的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印度的原始居民叫做达罗毗荼人,这个人种皮肤黝黑,他们创造了哈拉巴文化。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中亚的游牧民族南下,进入印度河中游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这些征服者肤色较白,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古印度有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前一种姓高于后一种姓,他们的权利、义务、职业都不相同。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能主宰一切。

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和各级武士、官吏,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是世俗的统治者,地位仅次于婆罗门。这两个种姓占有大量生产资料,靠剥削为生,构成统治阶级。

吠舍是小生产者,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是自由民,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保持严格的界限。各种姓之间绝对不能通婚,如果不同种姓的男女通婚,他们和他们所生的子女不属于任何种姓,被称为贱民,也叫不可接触者。

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他们只能从事那些被认为是最低贱的工作,在农村中当雇农或在城市中抬尸体、清理粪便与垃圾、屠宰、洗衣、清扫等。他们的身体和他们用过的东西都被视为是最龌龊的,不能与婆罗门接触,不能与其他种姓的人共用一口水井、共进同一座寺院。

婆罗门如果接触了贱民,则认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贱民要佩戴特殊的标记,出去时手里要敲打一些破瓦罐之类的东西或嘴里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提醒其他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刹帝利和婆罗门即使偶然看见贱民都不能容忍,被看见的人常常遭到毒打。

婆罗门教宣称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出于神的意志。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婆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因此种姓的贵贱之别是天经地义的。

婆罗门僧侣还宣称:凡是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就会降为较低种姓。这实际上是在以宗教恐吓被剥削的人,使他们放弃抗争,逆来顺受,在对来世的虚幻渴求中变得麻木不仁。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可以强迫首陀罗劳役,首陀罗要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务。首陀罗不能积累个人财产,婆罗门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摩奴法典》还制定了众多残酷的刑罚,专门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如“低级种姓用肢体的哪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还规定首陀罗如果评论婆罗门祭司的品行,就要用滚烫的热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杀死婆罗门的人应处以最痛苦的死刑。但是,高级种姓杀死首陀罗可用牲畜抵偿,或者只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此外,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职业、婚姻、服饰、起居、饮食等做了繁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如一个100岁的刹帝利看到一个10岁的婆罗门,也要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毕恭毕敬。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

每个种姓在各地都有自己的组织,并有种姓长、种姓长老会以及种姓全体大会,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那些被开除种姓的人也归于贱民之列。

总的说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阶级压迫的表现。虽然历经了几千年,种姓制度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并且演变得越来越复杂。

史诗《摩诃婆罗多》

在印度一年一度的庙会上,艺人们都要朗诵古诗《摩诃婆罗多》。因为它太长了,所以艺人只能朗诵其中的精彩片断,而听众则常常会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摩诃婆罗多”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家族的故事”,据说作者是印度传说中的大圣人毗耶娑。该诗长达20多万行,比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的总和还多7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讲的是古代印度两个家族从互相厮杀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相传古印度有一个呵国,国王叫持国,是个瞎子,所以国家大事都由他弟弟般度主持。持国有100个儿子,他们组成了一个家族,叫俱卢族,太子难敌是家族首领。般度有5个儿子,也组成了一个家族,叫般度族。

般度的5个儿子个个武功出众,遭到了俱卢族的嫉妒。般度死后,俱卢族和般度族又开始争夺王位。难敌为了独占江山,经常想谋杀般度族五兄弟。

一次,太子对五兄弟说:“我最亲爱的五位兄弟,父王在清净的地方建立一座房子,你们从今天起搬到那里去住吧。”五兄弟不知道这是个阴谋,爽快地答应了。

他们哪里知道这间房子涂满了易燃的树胶!当五兄弟住进去后,太子立即命人将房子点燃。顷刻间,房子浓烟滚滚,燃起熊熊烈焰,一下子就烧得精光。太子得意地大笑起来,以为只要烧死了五兄弟,王位就唾手可得了。

几年后,呵国举行盛大的庆典,老国王接受群臣和外国使节的朝贺。这时,朝官禀报说盘国国王的5个驸马前来拜见,老国王下令让他们觐见。等他们来到大殿上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是般度族的五兄弟!

太子更是吃惊,他们不是烧死了吗?怎么成了盘国的驸马?

原来当年太子派人去烧树胶屋子的时候,有人偷偷地将太子的阴谋告诉了五兄弟。五兄弟急忙从地道逃跑,才躲过了大难。他们逃到一片森林,风餐露宿,最后辗转来到了盘国。此时盘国公主正在比武招亲,印度半岛上许多国家的王公贵族都来了。

盘国国王指着一张弓说:“你们谁要能拉开这张弓,并射中靶子,就可以和公主成亲。”许多人纷纷上前,但没有一个人能拉开这张弓。最后,五兄弟中的一人上前,说:“让我试试!”他用力一拉,弓如满月,一松手,箭如流星,正中靶心——旋转的鱼的眼睛。

全场掌声雷动,公主亲自把花冠戴在他头上。按盘国的风俗,他们五兄弟共同娶了这位妻子。盘国实力强大,五兄弟以此为后盾,昂首挺胸回到呵国兴师问罪。呵国国王无可奈何,只好同意把一半国土分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