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淮安文学史
23405000000010

第10章 宋代淮安文学:坚贞、痴癫的多彩画卷(1)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大家都知道,宋词与唐诗并列,是中国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但也许有人不知道,宋诗与唐诗相比,也毫不逊色。如有学者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还有学者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总体感觉是,宋诗中的情感,经过理性的节制而比较温和、内敛,唐诗则原汁原味的外扬、奔放;宋诗的艺术外貌较淡定、瘦劲,而唐诗则像唐代美女那样丰腴、开放。宋诗的特质不在于情韵而在于哲理,它是宋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所以现代学者说,唐宋诗在美学风格上,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它们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词坛上有过两大代表群体。一是以苏轼为领袖,包括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在内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的大晟词人群。淮安的张耒,便是苏词群体中的佼佼者。

在南宋,国破山河在,现在淮安的盱眙县成了宋金的边境,淮河成了界河,于是盱眙的第一山便成了文学上的一个标志,就收集到了一批高质量的爱国诗歌。

§§§第一节 宋代的淮安

宋代江淮之间设立淮南路,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治所在现在的扬州。

淮河以南,设楚州(现淮安市楚州区),辖山阳、宝应、淮阴、盐城、盱眙五县。淮河以北,设泗州(现淮安市盱眙县),辖临淮、徐城、宿迁、涟水、下邳、虹县等七县。

北宋时代的漕运,船从长江入运河,由运河入淮河,再由淮河入汴河,由汴河抵首都东京(今开封)。这条漕运路线上有三个节点,一为真州,即今天的仪征市,它是长江进入运河的节点。二是楚州,今年淮安市楚州区,是漕船从北神堰进入淮河的节点。三是泗州,今淮安市盱眙县,是漕船入汴河的节点。每年运京都的粮食为600万石,楚州、泗州都设有储粮达百万石的转搬仓。正因为地处水运枢纽的地理位置,楚州和泗州在宋朝格外兴旺发达。

北宋时淮安境内著名的市镇有山阳县的北神镇,淮阴县的十八里镇、洪泽镇、渎头镇,盱眙县的盱眙镇、平源镇和龟山镇以及泗州城。正因为有这么多出名的市镇,才诞生并留住了文学大家;也正因为北宋时是交通枢纽,南方进京(开封)出京都途经楚州和泗州,在南宋时是宋金边境,爱国文人志士在此只能悲伤地驻足,所以淮安在宋代还吸引了诸多的文学大家来到这里,留下诸多为国为民的咏叹。

张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二节 贞守老师学养的文学大家张耒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中华文化传统遵守最好的人,恐怕当数北宋楚州人张耒。他通过苏辙而认识苏轼,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之后,追随老师的文学主张,随老师而荣,随老师而苦,历尽艰辛贫苦而不改初衷,并坚守老师的学养至最后一人。他既成为了北宋文学大家,其人品、学品也为后世景仰。

入门苏轼

张耒,传列于《宋史·文苑》中,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等量齐观,共为苏门四学士。传称:“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人。幼颖异,13岁能为文,17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

从根系上说,张耒祖籍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后迁居楚州,从此“习于淮而乐之”。他祖父在福建做官,父亲中进士后也四处宦游,最后在京城做了三司检法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法官或最高检察院检察官),但又要求回吴县(今江苏苏州)当了知县。外祖父李宗易也是读书人出身,以著作郎升为谯县知县,最后为太常少卿,诗词极佳。在这种书香门第、官宦家庭出生的他,“13岁能为文,17时作《函关赋》”也就不奇怪了。他生于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时为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执政。在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20多岁的张耒就金榜题名,由神宗皇帝亲策为进士,宰相王安石授其为临淮郡(治盱眙)主簿,相当于现在地级市政府的秘书。他少年得志,对其祖父辈而言,年纪轻轻便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他能少年得志,还得益于苏轼的提携。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在考中进士的前两年,他四处游历,到了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结识了苏轼的弟弟苏辙,并得其赏识。苏轼与弟弟感情十分深厚,那首流芳千古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便是他为弟弟而做。1071年,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上任前他来陈州与弟弟苏辙话别,由此张耒见到苏轼。自此,他便成了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苏轼的引荐下去姑苏参加科举考试。大文学家的举荐,加上其自小修炼出的功力,张耒一举高中入仕。然而他并未骄傲,一直视自己为苏门弟子,一直感恩于老师的提携。他入仕途后十年中,他任寿安(今河南宜阳))尉、咸平(今河南通许)县丞等地方官职,最后任官太学录。

贞守师道

得大师赏识,是幸;随大师困苦,是不幸。在困苦中坚守,便是高贵。

苏轼在文学上是成功者,在仕途上却是落魄者。苏轼为人耿直,并不依属于何党何派。宋神宗熙宁年间,因为他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中不便民的做法,就被认为是司马光的旧党,他只好要求外任,做了杭州通判(那时他虽处境不佳,却还热心引荐张耒)。这样改革派还不放过他,让他因“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并降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重用旧党,司马光重任宰相,便召苏轼回朝,官为翰林学士知制诏(起草皇帝诏书的官)。朝廷变动,颇需人才,当年便举行太学学士院考试,由苏轼命题。经大臣范纯仁举荐,张耒与黄庭坚、晁补之等参加,三人同时被提拔,其中张耒升为秘书省正字。第二年,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再让张耒任读卷官,为举子阅卷。第三年,秦观也召入京城,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如此,张耒、秦观、晁补之共在苏轼门下,诗文唱和,学术精进,世称“苏门四学士”。张耒的官职也再升著作佐郎,秘书丞,史馆检讨,起居舍人,最后以龙图阁学士(从三品)知润州(今江苏镇江)。

宋哲宗亲政后,改用新党,刚走时八年的苏轼再被贬。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其后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一年后,在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张耒受牵连被贬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史书上没有记载给予他什么职务。再三年,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酒税监督,同年又调复州(今湖北天门)监酒税。再两年,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提拔为黄州通判。宋徽宗即位时,他已47岁,曾召他回京做了太常少卿,但再放外任为兖州(今属山东)、颖州(今阜阳)知州。此时苏轼从海南迁回内地,中途在常州病逝。身在颖州的张耒闻讯举哀,祭奠自己的恩师。不料此举触怒朝廷,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贬其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别驾,住黄州。作为罪臣,他没有官舍,没有朋友,只能在当地柯山下寻一屋租住,由此,他自起名号“柯山”。

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名句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去世。秦子扶柩路过,张耒临江祭奠,痛哭失声。同年,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也去世。老师苏轼及同门学士相继去世,让他悲上加悲。第二年,宋徽宗下诏解除党禁,他回到故乡淮安,调养了一年。到徽宗大观年间,他移居陈州宛丘,管理庙宇。他赋闲无事,贫病交加,常有数月不识肉滋味的时候。不过再穷再困,他总以秉承苏轼文学之道而自诩。之后,苏辙和晁补之也谢世,他更是独自一人承担了弘扬苏门学术精神的重担,史载:“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他自称文风源于三苏,他弘扬苏门文学,提出了文章以“理”为魂的文学理念。他著书说:“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此“理”,便是思想,便是作者所察明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当作者明了“理”,文章便有了魂,便“不求奇而奇至矣”。在写作上,他主张顺应天理,随心而言,平易舒展。他的文章因由心而出,被苏轼赞为“有一倡三叹之声”,晁补之则称赞说:“君诗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风开百花。”张耒的这些文学观念和写作风格,被当时的文人们认为是至言和风范,将他与唐代白居易相提并论。

诗文淮情

张耒各项文体皆擅长,但宋代认为其诗最好,其中乐府诗尤为世人所看重,最耐读则是绝句、律诗。

张耒有诗计2300余篇,散文、言论近300篇。张耒在淮河两岸做地方官多年,又生活在楚州多年,他诗中咏淮诗极多,粗粗数来,达74首之多,其中楚州、淮阴、韩信、龟山、泗州、淮河都是他反复吟咏的对象,读来舒缓易懂,细品情感充沛。

如《楚城晓望》:“鼓角凌虚雉堞牢,晚天如鉴绝秋毫。山川摇落霜华重,风日清明雁字高。”

又如《泊楚州锁外六首》第六首诗:“莫愁家住大堤边,朱阁青楼映暮川。斜映清淮一梳月,晚妆相对斗婵娟。”将一个静如西子、美如嫦娥的楚州船家姑娘的身影,描写得十分明快。

再如《韩信》一诗:“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能用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诗中饱含对韩信忠义之心的推崇,又叹其最终因为忠心反中萧何之计而被杀。诗中暗含着忠义之士的苦闷。

《淮阴》:“芦梢林叶雨萧萧,独卧孤舟听楚谣。生计飘然一搔首,西风沙上趁归潮。”四句诗一咏三叹,将仕途飘泊的孤独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所有的淮人,一听到楚谣,便陷“四面楚歌”之情,思乡思到极处已无笔可下。

《龟山》:“淮上风高寒日西,龟山岭下白云归。游人苦憾日已晚,青山自与云为期。轻舟渔子犯烟去,照水白鸥窥影飞。人间不作逍遥客,老去尘埃空满衣。”诗人高唱低吟,将没有当成逍遥客的苦憾和盘托出,又将自己的苦闷寄于了山水间。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被金人扣留16年宁死不屈的宋使、文学家朱弁,回宋后写过十卷本宋史拾遗《曲洧旧闻》,其卷五记载:“东坡尝语子过曰:‘秦少游、张文潜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无能优劣二人者。少游下笔精悍,心所默识而口不能传者,能以笔传之。然而气韵雄拔、疏通秀朗,当推文潜。’”记载是说,苏轼常对儿子苏过说,秦观和张耒才学都为当今第一,不分上下。秦观文字精细,人家心有所悟讲不出口的感觉他都能写出来。但文风上讲,张耒文章气韵雄拔、疏通秀朗,还在秦观之上的。苏大学士的一席话,将淮阴张耒推到宋代文学极高的地位。

张耒在文学的也有过一段风流佳话:他初到许州做官之时,喜欢上许州官妓刘淑奴,于是就写了一首词《少年游》赠她。这《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最终成了他的代表作: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叙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画,奈愁何!

词上阕写到,官妓刘淑奴酒醉了,她本来就有点害羞,这下又因为多喝了点酒,就以此为理由,连歌也唱不好了。于是将罗帕捏在手里,依偎在花烛旁边,用眼睛偷传情意,可以看出,眼神带着那醉态水灵。下阕写刘淑奴醉眼朦胧,越发醉得很了,看朱成碧,眼前的颜色都变了,于是又含情脉脉地收紧了眉头。最后二句则写他和刘淑奴的情谊,相见时少,但离别时却很多,时值春末,又怎样打发这心中的愁苦呢?这首词足可以与欧阳修、晏殊等人的小词相媲美。

史载,张耒晚年因住陈州宛丘而人称宛丘先生,又因做过起居舍人而称张右史,再因身材魁梧且超常而称肥仙。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所修的淮安地方志《山阳志》载:北宋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61岁的张耒去世,葬回故土淮安,墓在“治北七里”。其诗及文收于《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中。另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张耒生有三个儿子,名字分别为张秬、张秸和张和,兄弟三人子承父志,皆中了进士,但张秬、张秸在陈州遇战乱而死。张和本在陕西为教官,闻讯便去陈州收尸,运兄长们的遗体归葬故乡淮安。不料途中再遇强盗,张和也被杀,从此张耒便没有了后人。(《老学庵笔记》:“文潜三子:秬、秸、和,皆中进士第。秬、秸在陈死于兵。和为陕西教官,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无后,可哀也。”)

南宋高宗即位后,给苏轼等平反,下诏追赠苏轼为资政殿学士,赠张耒集英殿修撰。诰词说:“四人以文采风流为一时冠,学者欣慕之及继述之”。这迟来的诏书,唯一给人的欣慰是,历史最后总会走向公正,张耒贞守、弘扬老师学养的努力终于花开有果,此乃张耒不幸人生中的大幸。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张耒还是医家。他写有医书一卷,专谈养生之道,其中专讲粥疗的一篇,被广为传抄于各类笔记小说中。

现在的淮安城南,有柯山路。淮安工学院内,有文潜路,皆是纪念这位文学大师的。

§§§第三节 都梁馨香第一山

写淮安文学史,不能不写盱眙的第一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海拔不足百米的都梁山的“仙气”,既在于山上盛产的馨香袭人的都梁草(学名泽兰,是一种药草),更在于如颠如仙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第一山”三个大字,还在于他是一座爱国诗歌的山。

山,就矗立在宽阔的淮河南岸,所以也叫南山。南宋时,对岸就是金国,宋廷每年对金国的贡奉,就在这里交割。每一次贡奉,就是一次羞辱。登高望远,就是一次心灵的沐浴。于是,山上就留下了爱国诗人们的滴滴血泪。

《题盱眙第一山》,是出使金国的宋朝使臣郑汝谐的诗:

忍耻包羞事北廷,奚奴得意管逢迎。

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

郑汝谐,字舜举,浙江青田县城人。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进士。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任两浙转运判官,后任江西转运副使、吏部侍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知信州(今江西上饶),与辛弃疾结为知交。次年奉诏赴京,任宗正少卿兼右文殿修撰。这首诗是他偕子郑如冈出使金国时而做。在金国,他面折强敌,不辱使命,回朝廷后升徽猷阁待制。告老返乡后,在青田县城东创建介石书院。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去世,敕葬青田海口山,追封开国伯。

曾任盱眙县令的王该写下《满江红》,

第一山头,黯然望,平芜烟渚。

多少恨,关河未复,幽燕何处?

张、葛经营形胜地,米、苏题遍风流句。

有苍崖千尺锁莓苔,今犹古。

兴衰事,经乌兔,

风云会,需貔虎,

拍阑干长啸,浩歌长武。

看取盘泉鼋起卧,须教四海沾霖雨。

挈舆图万里报吾皇,天应许!

在第一山留下笔墨的还有本章下面第八节专述的杨万里,有戴复古、路德章等等。

杨万里《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伤断渔灯隔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