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虎奔
2349400000003

第3章 刺史帐下

入夜,刘昭挑灯夜读,关立则开始收拾一些要带走的东西。

许久,关父依旧未醒,睡着的脸庞让刘昭感觉很慈祥。

关信回来时已经夜深了,一个人回来的,恰巧关父也在这个时候醒来。

关父醒来咳嗽了几声,感觉没有早上严重了,三人侍应关父吃了东西,便坐着聊天。关父给刘昭讲起了他在族中整理武备的事情,刘昭和兄弟二人听的很是入神,直到关父咳嗽不止,三人才不肯让关父再讲下去,几人都收拾睡去。

翌日几人早早起来,给关父套了马车,关信背背双戟驾车,关立手持长戟,翻身上马,准备往西河郡治离石县而去。刘昭拉着缰绳时才突然发现,自己不会骑马。

“主公何故不上马?”

“我从未骑马。”刘昭觉得不会骑马在这个时代简直就羞于开口。

关立也是明显的一愣,下马来教刘昭控马之术。关立是个好老师,马上刘昭就得了要领。

踩镫、上马、夹腹、抖缰,马自然向前走去。

关立翻身上马,跟了上来说道:“缰绳切勿低握,左右以控方向,脚掌踩镫。其实无妨,家父在车上,我们也走不快,或许未到离石,主公已可纵马飞驰了。”

刘昭听后半信半疑,不过心里也没那么紧张了,几人出发往离石而去。

关父伤重,马车不敢快走,原本一天的路程,几人断断续续走了五天方才到了离石。一路上关父只要醒来就给三人讲自己整理武备的往事,三人徐行徐听,受益匪浅。

到了离石,城门未开。方才歇息片刻,就可以进城了。

刘昭翻身上马让关立前边引路。

确如关立所说,这控马之术,若只是骑乘,这三五日绝对是足够了。

进了县城,几人直奔城东郎中处。郎中看过后对三人说:“无妨,并无大碍。咳嗽是体虚染了风寒,三剂即可药到病除;这外伤护理得当,不过老丈年迈体弱又泄了许多气血,全力调养,须半载方可痊愈。”

三人得知并无大碍,悬着的心也顿时踏实了下来。

刘昭想到,几年后东汉动荡,无暇顾及外族觊觎,胡羌、乌丸、匈奴纷纷越关,幽并二州连年祸乱;西河郡离边关太近了,自己到时亦不知在哪里,怕是难以顾全关父,关父安置在这里实非明智之举。

于是问到:“子升、子著,不知你兄弟二人打算如何安置老伯?”

“原本是想在西河觅个居所。”关立立刻说。

刘昭听后讲到:“嗯,也是个办法。不过这西河毗邻胡羌,或有战事,一个县城未必能全护百姓。不如先让老伯在此养伤,我等参军但有立足之处,再接老伯过去照料;如若老伯伤愈我等依旧居无定所,再让老伯置个居所,你看可好?”

“恩人所虑也是老成,我儿,可依恩人的意思。”关父听后也是赞成,就对关立说道。

“三位可是要投并州军?”郎中也插进话来。

关立回到道:“正是。”

郎中笑着对三人说:“那可不必往晋阳去了。大军已入西河郡,昨日已到离石,你们前去便可。”郎中看出几人心中诧异继续说道:“昨日军中有人进城采购伤药,所以得知。”

三人谢过郎中,拿了药,到城西老李家安顿下关父,临行时关父告诉刘昭,如若无路,可去幽州找关靖,同族。

告别关父,在城门处打听到大军安营城北枣林,便向枣林疾驰而去。

到了军门,刘昭说明来意,巡卒见三人皆骑马而来,一人手持长戟,一人身背双戟,分立刘昭两侧,想必不是普通士卒,便通报了中军,不时,中军传令:带中军帐。

刘昭第一次踏入东汉的军营,心中自然是激动。扭头看了看关信和关立,关信面无波澜只是跟着刘昭,关立的眼神似乎特别明亮。

刘昭回过头来告诫自己:君子不重则不威。

“将军,人已带到。”士卒将三人领进中军帐,便告退。

刘昭进账见军帐主位坐着一人,剑眉星目,留着八字胡子,目光扫过三人,刘昭仿佛感受到被什么东西拂过一般。

气场!

刘昭很熟悉这种感觉。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决定着这个人的心态,气场便是心态的外现。

一个强大的人,必然是有着一颗强悍的心。

刘昭怡然一笑,拱手朗声说道:“在下刘昭,闻并州军肃贼安民,特来投军,以慰故人全村十二户九十余口在天之灵!”

“哦?我乃先锋官张杨,将你刚才所说之事细细讲与我听。”主坐之人闻听刘昭开口就有如此深仇大恨立即追问。

原来是张杨,没想到历史上那个十八路诸侯,最终却据拥州郡,被陈寿骂作“曾匹夫之不若”的张扬,长相算得上是美男子。

刘昭随即让关立把蛮子屠村一事详细的讲了讲,张杨听的仔细,问的也详细,从蛮子的人数、武器、马匹到衣甲、面目、时间、方向等,问的十分详细。

刘昭突然明白过来,这里是先锋,先锋就是干这个的,查看地理、打探敌情。

“原来你兄弟二人就是李家村幸存的乡民,看来也是习武之人。那我侦骑发现的石碑也是你们所立?”张杨听完感叹道。

关立听到张扬询问,立刻侧向刘昭抱拳并答道:“此乃我主公所立,碑文亦是我主公手书亲刻!”

张扬闻听,心里顿时一惊,没想到眼前这个眉清目秀、并不强壮之人就是写出豪情万丈“涤荡贼寇,肃清宇宙”的人,当真是人不可貌相,起身向刘昭抱了一拳,道:“原来是这样。我乃云中张杨,领先锋之职,字稚叔。”

刘昭没想到张杨会起结交之意,可问自己哪里人该怎么回答?随便编一个吧,遂抱拳回礼道:“在下祖籍上郡,姓刘名昭,表字崇宣,自幼随师游历。”

“来人,看座。”等刘昭坐下,张杨笑着对刘昭说:“当日侦骑拓回碑文,我亦为崇宣那句‘涤荡贼寇、肃清宇宙’所震撼。身为武将,理当如此。那碑文亦是好看,尽显金戈之气啊!拓文我已送至刺史处,刺史看后要我详细打探何人所书,今日得见,崇宣果然是人中豪杰啊。”

刘昭确实也没想到一块碑,能传的这么快,看样子似乎引起了大家的什么共鸣,当时只是随心之举,没想到还有这般用处。

刘昭抱了一拳道:“多谢将军和刺史抬爱,当时只是直抒胸臆。”

“好一个直抒胸臆。”张杨赞了一声,又道:“今崇宣来投军,我实欲留你在身边共杀贼。可丁刺史点了你的名,我怕是留不下你了。如不嫌弃,你我今日一醉,明日我亲送你往刺史大营。”

“这有何难。稚叔报与丁刺史说我自己要在这里手刃仇敌,方能放下心中桎梏,想必刺史也是不会怪罪。”刘昭很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如果不能在基层官兵中建立威信,以后身居高位,如何服众?

张杨听刘昭这么说,喜上眉梢,随即喊来部将杨丑、王云摆宴为刘昭接风,关立、关信也入了席。

酒过三巡,张杨说道:“如此说来,此次四处掠杀的不是胡羌、鲜卑,而是匈奴了。元年呼徵继位单于反被中郎将张修斩杀,事后张修抵死,二年羌渠继位单于,这次的越关掠杀是来复仇?”

刘昭知道羌渠不是来复仇,在张修杀呼徵的事情上他是既得利益者,而且后来因应灵帝诏发兵平张纯、鲜卑之乱,被族人杀害,其二子终不得归。。。。。。

刘昭沉思了好久,好大的一盘棋!

“崇宣?崇宣?”张杨见刘昭许久没有说话,连喊了几声刘昭的表字。

刘昭收回思绪,连忙赔礼道:“哦,失礼失礼。稚叔,我方才在想,不管匈奴是不是报复,越关南下,没有羌胡和鲜卑的帮助是不容易的,想必这里面有更大的事情。”

张杨脸色一变,让帐中士卒退下,说:“愿闻其详。”

刘昭慢慢说道:“自匈奴分崩,鲜卑、乌丸多去袭掠,乃至掘坟泄恨,匈奴发兵战又不胜,怒不敢言。时至今日,我一中郎将即可易单于之位,匈奴何来胆略掠杀边关。”

刘昭喝了口酒继续道:“再者说,即便羌渠心生愤恨来掠杀边关,没有鲜卑和羌胡放行,怕是连边墙都望不到。鲜卑、羌胡二族附我而居,如若他们放行。。。。。。”

说到这里,刘昭故意停了下来,看着张杨。

张杨亦是沙场老将,立马读懂了刘昭的意思,心中甚是惊颤:如果真像刘昭所说,匈奴现在的掠杀只是引蛇出洞,他的这三千先锋连牙缝都不够塞的。

想到这里,张杨觉得必须立刻上报刺史丁原,看向刘昭,发现刘昭在看着自己笑,笑着,喝着。

张杨问道:“崇宣何故发笑?”

“我笑天大一桩功劳摆在将军面前,将军却要送予他人。”刘昭依旧是那样笑着慢慢的说。

张杨又问:“此话怎讲?”

刘昭站起来对张杨说:“酒已喝好,稚叔何不一起出去遛马?”

张杨明白刘昭的意思,良策不传六耳!

二人出了营寨百米,下马屏退左右,关立、关信、杨丑、王云立即出百米按四角站定警戒。

刘昭笑着对张杨说:“稚叔,打蛇不死反遭其祸,如今蛇已出洞,何不将计就计,打其七寸,一劳永逸。如若成功,这首功岂不是非你莫属,这可是堪比开疆拓土之大功。”

张杨一听,愣愣的看着刘昭,眼前这个年轻人,原以为只是多读了些诗书的公子哥,没想到有如此胆魄。连自己这个沙场宿将都不敢想的事情,被这个年轻人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那笑容仿佛是在笑自己不敢取栗!

可无论怎么想,这功劳着实是大,“堪比开疆拓土”一点都不夸张。

狠下了心,张杨抱拳对刘昭说:“还请崇宣教我。”

刘昭笑了笑,对张杨说:“稚叔,你多虑了。这棋咱俩下不来,这盘棋得丁刺史下,你我二人马上给丁刺史写信,你写军情,我写策略。”

说到这里,刘昭郑重起来,对张杨说:“稚叔,到了并州,你是我交的第一个朋友,无论如何请仔细考虑,这份功劳固然大,但其中的凶险你应十分清楚。你若想好,我就在信中,请你继续做先锋,如若不然,可调高顺或吕布过来。”

张杨听到此处,心中也是一暖,握着刘昭的手说道:“崇宣,你我相交半日,但你已是救我一次,帮我一次。我张稚叔并非无卵之辈,‘涤荡贼寇、肃清宇宙’亦是我之夙愿,只是为何不直接去丁刺史的营寨,而要写信?”

“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耳。”刘昭淡淡的说。

“好,你我上马,即刻给丁刺史写信。”二人回到军营写好信,封好火漆,着张杨心腹王云奔刺史营寨而去。

王云午去晚回,带来并州刺史丁原的将令:

擢刘昭为兵曹从事,别部司马,节制诸将;

擢关立、关信为百人将,受命别部司马。

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份地图,幽并边境的敌我形势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