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前必须读懂宏观经济
23527900000013

第13章 通货膨胀(率):明显表明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速度(1)

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经济学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所代表的金银货币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通货膨胀,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举例来说,如果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就可以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第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也叫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1.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工资过渡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减少。

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工会组织等一些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工资过渡增加,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总水平上涨,而且这种通胀一旦开始,还会引起“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工资物价互相推动,进而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生产公司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也就是说,具有垄断能力的工厂领导者可以通过提高产量的价格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可以减少生产数量而提高价格,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可以解释一些公司或集团都试图成为垄断者了。

一般认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原因在于,厂商由于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制约,提高价格会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润的限制,而工会推进货币工资上涨则是越多越好。

3.进口商品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就会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而以进口石油为原料的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可能是单纯或单一的某一种因素,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我们可以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渡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第四,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货膨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然形成通货膨胀惯性。

债务人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吗

通货膨胀也就是钱不值钱了,对于债务人来说意味着未来还债的钱“少”了。所以选择在通胀来临之前进行借贷可谓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但是这个理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首先要保证利息不会很快上升;其次要提高个人收入;催债的压力不大。

通胀时期,即使货币价值缩水,银行也还会继续往外借钱。这是因为银行不同于个人,其作为公司性质的债权人及一定的权力享有,银行就可以在通胀来临时继续往外借钱也不会导致其产生很大的损失,同样的逻辑,不同的条件,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

那未来的情况又会如何?除了统计数字,短期内中国社会实际平均收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制造业,农业效益普遍不好。如果真的经济复苏,人们的收入开始提高,再配合上现在很大的流动性,必然导致CPI价格的上升,就会出现不断加息。

所以,未来满足“通胀有利于债务人”逻辑的三个前提条件不可能都具备。也就是说,债务人要想成为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而如果想成为“最大”受益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很大程度上说,通胀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

通货膨胀的利于弊

很多专家都认为:通货膨胀在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其不是恶性的,对经济还是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特别对于年轻人来说,机会很多;但对于中年以上的中产阶层来说,通货膨胀并非是好事。因为你辛苦挣到的几百万现金放在银行面临的风险非常大,应该对这些现金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理财,以降低通胀风险。

通货膨胀还是一种变相的“征税”,通货膨胀是货币价值的下降,是一种消耗税,虽然,政府没有直接向你征收,但作用是相同的。巴菲特曾撰文指出:“通货膨胀是一种税。而且这种税比我们的立法者所制定的任何税种都更具毁灭性。通货膨胀税具有可怕的消耗资本的能力。”

1.通胀在微观上对个人的影响

在城镇里,对一个依靠存折上5%利息收入的人而言,无通胀情况下100%的所得税和通胀时期5%的通货膨胀率是一样的。两种情况都让她没有任何实际收入。她花的任何钱都是在花她的老本。尽管她会对个人所得税非常抱怨,但5%的通货膨胀率在经济上就相当于100%的所得税。央行加息2.50%的一年期定期存款,相较3.6%的年通胀率,这对于一个靠存款利息生活的人来说,相当于多少的所得税?答案非常惊人,相当于144%的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