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商业思维
2357100000040

第40章 互联网时代经营危机:关键时刻他们怎么做(3)

一家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在创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转型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这才是资本战略与治理结构的规律。马云的股权掌控动态处理,顺应了这一规律,适合阿里巴巴成长阶段性,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创造的价值印证了其有效性。雅虎和软银都是职业股东,具有治理结构、资本战略设计与预防能力。马云的企业家精神感动了他们,使他们没有破坏马云的“股权掌控术”。

创业阶段:股权规则保护创始人控制,完成创业人资本化。

从马云及其团队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控制演变来看,创始人对于企业投注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他们不是像职业经理人一样,而是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尽心尽力。

创始人及其所创立的公司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财产关系,因为财产是可以在市场流动的;更不是创始人的控制权关系,因为控制权无法逃脱自然法则。

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东们,软银也好,雅虎也好,都充分尊重这一规律,因此,与其说是马云对股权掌控有术,不如说股东们对股权掌控有道。

创始人的行为、品行和操守与公司内部的学习、决策和行动体系,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影响着企业如何接待客户、如何开发产品、如何管理质量和生产、如何管理人才和流程制度等重大问题,但是这些因素还在以“潜规则”的方式存在。

创始人的选择、资源和标准与公司外部的引进、交易、互动体系,融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企业品牌体系,影响着企业资源和要素的来源、选择、评价、使用和异动,但是这些因素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力。

创始人的决策、传递、执行、预算、纠正和激励等,面对各种经营管理环境所适应的年度运行体系和与现在团队的匹配,似乎被风格化、艺术化、个人化了。

成长阶段:股权规则保护绩优者控制,完成内部人组织化。

阿里巴巴集团在2005~2010年高速成长阶段,企业股权规则全部保护那些绩效优秀者,谁有绩效资源,权力向谁倾斜,甚至可以说“企业被绩优者控制着”。

马云在这个阶段,引进曾鸣教授、推动创业团队复合成长等,都在推动内部团队的个人风格成为组织力量结构、资源结构、业务结构、运营流程、人力资源制度、企业文化体系,也开始修正着马云个人在创业阶段所订立的“潜规则”。

成熟阶段:规劝规则保护投资人控制,完成企业的社会化。

单一治理主体和内部人控制都陷入绝境:股东治理,开放股东结构,最后陷入“股东冲突”;董事治理,建立法人治理,最后陷入“决策冲突”;职业治理,建立领导体系,最后陷入“忠诚冲突”。马云已开始意识到这些,他高调离职CEO岗位,也是顺应这一趋势。

随着阿里巴巴作为商业帝国的崛起,作为CEO的马云,为客户、员工带来无限福祉的同时,却给股东们带来不安,这也是现在和未来的阿里巴巴将要面对的问题。阿里巴巴将进入资本战略与治理结构的分离大道,融入全球公司股权掌控的普世优秀规则。

(第四节)新浪微博商业化的尴尬

草根大号借助新浪微博年收入上千万,小米、快书包等借助新浪微博打响品牌,而作为其借以敛财的平台,坐拥5亿用户的新浪微博却很难赚钱:其商业化尝试收效甚微,广告模式无创新,增强社交属性又难以走得通……或许,只有回到社交媒体平台的战略上,做好微博搜索、流量变现、大数据挖掘,才可能有出路。

只用了短短几年,用户就超过了5亿,每日发布微博超过了1亿条—新浪微博创造了自媒体奇迹。然而,庞大的用户量却并没有转化成可观的现金流。被认为是新浪里程碑产品的新浪微博,在赚足眼球后,遇到了商业化的尴尬和瓶颈。面对投资者压力,新浪微博仓促推出了许多策略性应用,如智能推荐、展示广告、微博会员制、微任务平台和信息流广告等,但都没有取得期待的效果,许多产品最后不了了之。

据新浪财报显示:2012年,新浪微博全年营业收入为6600万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Twitter以几乎相等数量的用户量,于2012年实现了3.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更不乐观的是,值新浪微博苦寻盈利模式之际,腾讯微信却以不到两年时间获得3亿用户的速度,成为新浪微博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使得本就难产的新浪微博商业化问题更加迫在眉睫。

商业化苦旅

百度和腾讯QQ的成功,诠释了“只要获得用户和流量,就不愁盈利模式”这句中国互联网的经典名言。然而,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于新浪微博,其商业化探索屡试屡败。

2012年4月,新浪微博推出品牌广告展示系统,基于社交兴趣图谱(SIG)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当时吸引了一些企业加入,如必胜客欢乐餐厅做的“换菜单”微博推广活动,但由于广告信息强制植入,严重破坏了用户体验和视觉感受,一问世便引起众多非议。展示广告继承了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却没有充分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广告模式创新,又与新浪门户广告左右互搏,颇有杀鸡取卵之感,没有解决根本营业收入问题。

到了6月,涵盖“身份特权、功能特权、手机特权和安全特权”的新浪微博会员制上线,会员拥有15项特权,这看上去是很不错的用户体验,但用户却要交纳10元每月或108元每年的费用。其实,新浪微博会员制无非是QQ会员的翻版,会员可享受普通用户无法享受的更高端的功能。然而,新浪微博继承了新浪骨子里的媒体属性,是用户接收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平台,而会员制这种更多出现于具有极强社交属性网站(如QQ空间,人人网等)的制度,能否带来同样的盈利效果,要打个大问号。

自身盈利模式难找,腾讯靠微信大反攻,两头夹击下,新浪微博于11月推出了即时聊天应用“微友”。此前7月,还曾推出私密社交应用“密友”—类Path和微信的应用。“微友”和“密友”暗示了新浪微博试图向社交转型的动机,但要想赶上以私密社交起家的腾讯微信,在产品体验上还有不小的距离。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新浪微博于2012年9月推出的“微任务”官方平台,将有传播价值的草根账号、个人账号与公关公司、代运营公司以及中小企业等有偿连接起来,从双方交易中收取30%的平台使用费。新浪的解释,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营销环境,但却被外界解读为向草根大号要钱,一些草根大号的营业收入让新浪微博很眼红—2011年,仅“微博搞笑排行榜”的纯利润就达到了1500万元。但新浪微博这一举措却导致了许多草根大号黯然离场,转投其竞争对手腾讯微信。

在经过7月份的内测推广后,2012年12月,新浪微博正式推出信息流广告。信息流广告在用户的信息流中插播推广信息,试图比展示类广告更加无缝地融入用户体验中,也更适合移动端。

事实上,社交网站的先行者Facebook和Twitter早已推出信息流广告。Facebook的本地广告策略就将受赞助内容整合在常规内容中,帮助其在移动广告领域扩张,移动广告已占到其广告营业收入的20%。Twitter的广告推文业务也类似,出现在用户页面的最上方。

信息流广告被认为新浪微博商业化的阶段重点,但直接在用户信息流中插入广告,对用户体验的破坏是毋庸置疑的,在没形成规模前,很难获得收益。

商业化的核心价值

微博和门户,是新浪的两大核心,都有很强的媒体属性,话题是它们永恒的主题,它们都为用户提供及时、简明、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新浪微博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构建,也应基于强媒体属性这一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任何偏离媒体属性的商业化和平台化尝试,最后都难免落得损人不利己的下场。

但这并不是说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毫无用处,只是与微信、Path等私密社交平台相比,新浪微博的这张弱关系网虽具互动功能,但更适合提供和传播信息。微信推出公共账号以增强媒体属性,但其数量限制和操作成本,决定其在信息传播规模和效率层面,不可能超越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