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23663600000031

第31章 家庭医疗(2)

混悬剂及乳剂:有大量沉淀或出现分层、经摇亦不匀者。

栓剂、眼药膏及其他药膏:有异臭、酸败味,或见明显颗粒、干涸及稀薄、变色、水油分离等。

眼药水、滴鼻剂:药液中有结晶、絮状物,或见浑浊、变色等。

中成药丸、片剂:有霉变、生虫、潮化、蜡封丸蜡封裂开等。

把药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要按医吩咐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吃药被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的药物没有肠溶衣的保护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会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

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但服用中成药时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了加速产生药效,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用饮料送药影响疗效

正确的吃药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因酸碱中和而使药物完全失效;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

喝药时不宜对着瓶口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这样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使之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用药品种不宜过多

有些人在生病以后喜欢多服药,一旦有恙,便大瓶小瓶、大包小包地取药,一把一把地吃药。其实,这种用药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1)药非良物,与毒相“通”。药是医生治病的“常用武器”,但医生并不把药看成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的东西。即使只服用一种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得承担它的不良毒副作用,何况服用多种药了。

(2)多药并用,危害深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发生十分复杂的变化。轻者会降低药物的作用,重者则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随便多服药物是不可取的。

曾有学者统计10000多人因多种药并用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发现用药5种以下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10种者为10%。1l~l5种者为28%,16~18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竟高达58%。结果显示,随着同时服用药物品种的增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服药后不宜过多喝水

服药后喝水过多也不行。因为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服药后不能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则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正确服用西药的方法

正确的服药姿势应是坐着或站着,但卧床病人及心绞痛发作时最好采用坐式。服药后不要立即仰卧,稍停留片刻,利用药物的自身重力作用快速通过食道,以免其在食管内滞留,延缓药物的作用及损伤食管黏膜。吃药后应适度饮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切忌干吞药物,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正确服用药酒的方法

服用药酒通常以15~30毫升为宜。有肝肾疾患、高血压、过敏性疾患、皮肤病等,应忌用或慎用,如必须用,应在药酒中兑加10倍的水,放在药锅里用微火煮炖,除去大部分酒气后再饮用。酒量小者,可把药酒按1:1至1:10的比例兑在葡萄酒、米酒或加糖的冷开水中,再按量服用。

自我药疗不可大意

很多人在生病以后都是自己到药店买点药来解决问题。但是专家提醒,不是什么病都可以自己解决的,自我药疗一定要多加谨慎。

可以自我药疗的疾病是有范围的,是指那些自己容易作出准确诊断的“小毛病”。对那些重大疾病、疑难杂症如高血压、高血脂、急性腹痛等,病人不可想当然地自我诊疗。即使是“老病号”,也不能轻率地自己给自己开药,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对症用药。小孩、老人和孕妇用药,就更要慎之又慎,切不可自作主张。

自我药疗还要注意时间限制。在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来服用。为了安全起见,国家审定的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中,一般都会用黑体字标明最多服用天数。如感冒最多只能用7天,解热镇痛药最多只能吃3天,如果3天后症状仍不缓解,就应去医院进行诊治。用药不仅要注意时限,还要注意其毒性反应及不良反应等等。此外,药品存放超过一定期限,就会失效变质,不能再用,否则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

吃西药也要“忌口”

大家都知道服用中药时有“忌口”,其实在服用西药时同样也有“忌口”。如果在服用药物时又吃了不合适的食品,不仅会降低药效,还有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无论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要注意“忌口”。如服热性药时应配食热性食物,服凉性药时应配食凉性食物,否则就会影响药效。如果服用发汗解表药时,应忌食生冷、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药物不易发散。

服滋补药人参时应忌食萝卜,因为萝卜有破气作用,可抵消补气作用;人参也不能与牛奶同服,否则会使两者的有效成分相互抵消。

服钙片最好避免食菠菜;服苦味健胃药不要喝糖水;服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忌食醋;服优降宁忌食酱油,以防降低药效;服多酶片、蛋白酶合剂忌饮茶;服抗生素不宜食用牛奶制品,以免降低药效;服利福平、氯霉素、咖啡因等忌喝牛奶;服阿司匹林时如果吃炸薯条,那么药效呈现就比较慢;服氨基比林忌食腌制食品;服降脂类药不宜吃含动物脂肪性食物;服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时需少吃盐;服抗凝血药物要少吃动物肝脏及含维生素K的食物;服维生素K忌食猪肝、绿叶菜、黑木耳等等。

口服铁剂有讲究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需要口服铁剂补铁,孕妇、月经过多的妇女及营养不良者也需少量补充铁剂来防贫血,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口服铁剂时有禁忌。

铁剂与食物:高脂肪食物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不利于铁的吸收;茶叶含有鞣质,能与铁生成难容的铁盐,妨碍铁的吸收;含钙、磷多的食物如牛奶、花生仁可与铁生成难溶性物质,影响铁剂的吸收。上述食物均应避免与铁剂混合同服。

铁剂与碱性剂:含碳酸氢钠的饮料如各种汽水、香槟等以及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都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应当回避。

铁剂与抗生素:四环素能与铁离子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铁剂吸收;氯霉素可使铁剂的药效减弱或消失。故在用铁剂期间,应避免与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合用。

铁剂与中成药:某些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清热解毒丸等能与铁反应而降低药效;含石膏、明矾、滑石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明目上清丸等可与铁形成溶解度低的复合物。故服铁剂时应禁与这些中成药合用。

慎重对待打针吃药和输液

有些人认为,打针、输液比吃药作用快、效果明显,因而一旦生病就要医生为其打针或输液。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到底打针好还是吃药好,要视患病的种类和病人的病情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临床上,医生在选择给药物途径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药物的性质。有些药物只能通过注射给药,如青霉素、胰岛素等,口服这些药物无法吸收。

(2)患者本身状态。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而无法吃药;有抽风、心跳呼吸停止、休克等需立即控制病情,但又无法吃药,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需要通过打针和输液来治疗。

(3)所患疾病。若在患肠道寄生虫、肠道细菌感染等疾病时,服药的效果往往要优于注射,价格也低。当患感冒时,中药的效果比西药要好得多,中药一般是要求口服的。

输液虽然有药物直接入血、作用更快、药液分布均、疗效好等优点,不过输液也有不少缺点,如果使用不当,危害往往要大于口服药所带来的危害。如输液时药中含有致热源,会立即引起人寒战、高热等,即常说的输液反应;如输液常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作载体,大量液体进入体内,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尿毒症病人盲目输液,会使病情恶化。

炎症并非都需消炎药

治疗感染性炎症,通常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选择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炎药来治疗。而治疗无菌性炎症就不用消炎药了,因为这不但无法起到消炎作用,反而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和人体的菌群失调。有的人对某些物质过敏时也可引起炎症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如果使用抗菌消炎药治疗,不但无效,有时反而引起新的过敏反应而加重病情。还有一些运动系统疾病,如关节炎、纤维组织炎、腱鞘炎、强直性脊椎炎等,这些炎症大多与潮湿、外伤、过度负荷、内分泌失调和衰老有关。使用消炎药治疗当然不会有效。

创可贴不能随便贴

创可贴使用方便,对小伤口有治疗作用,但下列情况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伤口上有泥土、灰尘、异物等不可贴。应清除这些脏物后才能贴上。二是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不可贴。这类伤口应到医院缝合、包扎治疗。三是已感染化脓的伤口不可贴。贴上创可贴后,阻碍脓液流出,引起在伤口内扩散。四是贴创可贴的时间不宜过长。贴上48小时后应取下来换新的。若伤口已发白或有分泌物,说明伤口已感染,不适合继续使用创可贴,应及时找医师进行治疗。

病人不要干吞药片

有些病人为图省事,吃药片不用温开水送服,而是用唾液把药片强迫吞咽下去。这样服药片对身体有许多害处,比如影响疗效、损伤食管,甚至药片误入气管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服药时切忌干吞。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取站立位,先把药片放入口内,然后喝上一口水(不宜过多),稍把头向上仰并作吞咽动作,药片即随水经食管而顺利进入胃内。胶囊外壳是用明胶作的,遇水能产生一定粘性,干吞最易附在食管内壁,还因胶囊比水的比重小,在水中是上浮的,故吞服时头部不宜上仰,否则送服的水吞下胶囊仍卡在食管中,如把头部向下略前倾,这样较易吞下。待药片吞下后不要马上躺下,隔5分钟再喝一点水。这样服药可以促进吸收,提高疗效,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药不宜当茶饮

很多人都喜欢把银杏叶、胖大海、甘草、草决明等中草药当茶饮。但中草药是不宜长期饮用的,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银杏叶:它含有有毒成分,用其泡茶可能会引起神经麻痹、过敏、阵发性痉挛、出血以及其他副作用,过敏体质及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胖大海: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嘶哑,但并不是日常保健饮品。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嘶哑,用胖大海无效。而且,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及脾虚者更应慎用。

甘草: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够促进水、钠潴留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血压增高、四肢无力、水肿、血钾降低等假醛固酮增多症,说明肾病必须慎用甘草。

草决明:对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及收缩子宫、降压、降血清胆固醇的功效,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有显著效果。但同时可引起腹泻,长期饮用不利健康。

野菊花:性微寒,味甘苦,能够疏风明目,清热解毒。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等消化道反应,脾胃虚寒者、孕妇不宜饮用。

中西药合用应谨慎

不少中西药物合并使用,可以提高疗效。但是,并非所有的中西药物都能联合使用。有些中西药物合用后,不但会降低各自的药效,而且还有可能起副作用。如含有朱砂成分的中药与含溴的西药合用,会马上出现了腹痛、腹泻。如保和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和西药胃舒平、氨茶碱、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合用,可造成酸碱平衡失调而失去作用。

中药与西药合用时,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多数西药半小时左右就可被吸收,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同样,服用中药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但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相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安定类药物不可滥用

安定类药物主要用于消除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和失眠。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严重时可以成瘾。因此,对这类药物应谨慎使用。对于失眠者来说,不应长期使用安眠药,应进行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尽可能不依赖药物。必要时,应间断服用,或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并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另外,年老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孕妇禁用,特别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

肠溶片不可嚼碎服用

许多药物在胃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失效或对胃粘膜有刺激性,还有的药品只有在肠腔中能够吸收。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在这些药物的外面包上一层只能在碱性肠液中溶解的物质(如虫胶等),这就是肠溶衣。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肠溶片剂应整片吞服,切不可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

服药不可滥加糖

有些药物,特别是中药,难免会有些酸辣苦等异味。因此,有的人常在服中药时要加些糖。这样做有时会产生很多弊病。糖能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且有利尿作用。况且,某些药物是借助于苦味或其他异味的刺激而起治疗作用。

另外,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能与糖中的铁、钙及其他杂质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失去功效。所以,服药不能因苦而滥加糖。

服药间不宜饮酒

任何药物都具有毒副作用,只是轻重不同而已。若在饮酒的情况下再服用药物,则肝脏既忙于解酒精毒,又忙于处理药物的毒性,很难达到两全其美。这样不但降低药性,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而且药物不能在正常时间内解毒或排出体外,造成药物中毒。同时对肝脏也是一大伤害。

治病妙方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