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23664000000016

第16章 古语精言(1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宋代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形容精神上若有所失、没有着落的样子。戚戚:悲戚,愁苦。意思是:四处寻找,但依然没有任何收获,于是,更觉悲愁、戚苦。作者用十四个叠字将国破家亡后悲愁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当前共坐人如梦,此后重逢事恐无】出自清代袁枚诗《大姊索诗》。意思是:眼前与姐姐相对而坐,就如同在梦中一般;而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恐怕以后不能再与姐姐相逢了。诗句描写了都已年暮的姐弟重逢的情景,表现了其特有的心态和感受。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出自宋代张舜民词《卖花声·题岳阳楼》。此路:指被贬去南方的路。意思是:有谁能够从这条南贬的路上活着回来呢?回首遥望,那夕阳映红的尽头,应该是长安吧。诗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不满与愤懑之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出自唐代高蟾诗《金陵望晚》。丹青:指朱砂和石青,均为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丹青手,指代画师。意思是:世间有数不尽的丹青妙手,但却没有人能够画出内心的悲伤。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出自唐代秦韬玉诗《贫女》。压金线:压线刺绣。意思是:恼恨自己年复一年地绣花忙,到头来还是空为别人作嫁妆。作者借贫女徒然为人忙碌的悲愤心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长久屈居人下的愤懑之情。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茕茕:孤单无依。孑:单独。意思是: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做伴,相互安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出自唐代陈子昂诗《登幽州台歌》。古人:过去的贤明君主。悠悠:遥远。怆然:悲伤的样子。意思是:向前,贤德明君已不复可见;向后,贤明的君主也是欲见不能。想到天地是这样地悠久漫长,不禁怆然泪下。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出自唐代白居易诗《叹鲁》。意思是:富贵与权势向来都与才华和贤德没有关系。两句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露了当时才子贤人不富无权,而富贵权势者却无才不贤的不公平,抒发了作者内心极度的不满和愤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出自宋代苏轼词《蝶恋花》。意思是:渐渐地,佳人的笑声听不到了,四周十分寂静,多情的人竟被无情的人撩起了无穷的烦恼。词表面是在写情,但实际上却是在暗寓自己失意的心绪。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出自明代杨慎词《临江仙》。意思是:历史的长河如滚滚东去的长江,多少英雄都随浪花的奔腾成为过去。是非与成败到头来都不过如空梦一场,只有青山依旧碧绿,夕阳一次次染红西天。词寄情于“青山”、“夕阳”,其中饱含着对历史的怅然与忧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宋代范仲淹词《渔家傲》。意思是:将军彻夜不眠,抚摸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在外戍守的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两句词中爱国的激情与浓重的乡思构成了复杂而矛盾的心绪。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出自宋代苏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意思是:即便相逢,你也已认不出我来,此时的我已经是尘土满面,两鬓如霜了。作者用三句词形象地概括了自己对亡妻的苦苦思念和奔波不定的生活。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出自宋代张炎词《清平乐》。意思是:去年,燕子飞去天涯,今年,燕子回来时,该落到谁的家里呢?作者以燕子自比,写出了国破家亡后的凄苦心情和对国土沦丧的悲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词《虞美人》。意思是:请问你究竟能有多少忧愁呢?我这忧愁就像东去的滔滔江水,绵长无尽。词句以江水喻愁声情并茂地抒发了词人的满腔幽愤,成了千古名句。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无休】出自唐代李商隐诗《安定城楼》。腐鼠:死老鼠,比喻官位。滋味:美味,比喻荣华富贵。鹓雏: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喻指清廉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意思是:鹓雏从来就不把腐臭的老鼠当作美味,不料,那猫头鹰却对其百般猜疑,以为它要争夺自己的食物。作者用鹓雏自比,显示了自己淡泊名利、光明磊落的性情,同时也讽刺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争劝夺势的小人。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出自宋代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意思是: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的事情!这是欧阳修痛斥当时的谏官高若讷趋炎附势、随人高下的卑耻行径的愤俗之语。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出自汉代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意思是:我怜惜的并不是歌者内心的苦楚,而是能够听懂歌者内心苦楚的人太少了。两句诗发出了知音难觅的感叹。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出自宋代陆游词《诉衷情》。天山:指今新疆维吾尔地区,这里指代西北前线。沧州:绍兴镜湖之滨,作者晚年隐居之处。意思是:我的心仍然在前线奋勇杀敌,然而我的身体却衰老在镜湖之滨了。两句词苍劲悲凉,表露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诗人带来的巨大痛苦。

【只有长歌能当哭,更无芳草与招魂】出自清代龙启瑞词《浣溪沙》。芳草:这里指一种可以是染病的死者回生的香草。意思是:只有凄婉的长歌可以当作我哀伤的哭泣,茫茫天涯,却找不到还魂的香草为你招魂。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出自宋代陆游诗《黄州》。意思是:滚滚的江水淘不尽英雄的遗恨,天意冷酷,转眼间又是草木凋落的寒秋。诗句描写了作者对自己日渐衰老,而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出自《诗经·小雅·巧言》。簧:乐器上的簧片,这里引申为歌唱。意思是:甜言蜜语比唱的还动听,这种人的脸皮实在太厚了。

【可怜夜半虚钱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唐代李商隐诗《贾生》。可怜:可惜。虚:徒然,白白地。前席:古人席地而坐,话语投机则不自觉地向前移动座位,形容仔细倾听。鬼神:指有关祭祀方面的事。意思是:只可惜半夜里君王虽然向前移动座位,靠近贾谊,但他所问的却不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是鬼神之事。作者讽刺了汉文帝实际上也是讽刺了唐皇,可怜了贾谊实际上也是可怜了对自己。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出自唐代刘禹锡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闻笛赋:晋人向秀路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到有人吹笛而作《思旧赋》,缅怀故友。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上山打柴,见两童子下棋,便在一旁观看,棋下完,斧柄已烂,方知已过了一百多年,此典故喻指自己被贬时间的长久。意思是:老朋友都已过世,我只能像向秀一样空吟《闻笛赋》,聊以缅怀;回到京师,也如同王质一样感到人事全非了。诗句悲怆低沉,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遭贬的无奈。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出自唐代刘禹锡诗《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入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长安城南的一座道教庙宇。桃:古人认为桃花品格低,这里作者用桃花比喻那些地位高而才能低的新贵。刘郎:指作者自己。意思是:玄都观里那么多桃树,都是我刘禹锡走后才栽的呀!比喻当时朝中的新贵都是在作者被贬后才爬上来的。诗句以桃树喻人,深刻而辛辣。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代罗隐诗《蜂》。意思是:蜜蜂采得百花酿成甘蜜,可它又是替谁辛劳,给谁带来甘美呢?诗句用蜜蜂辛劳一生,酿成的蜜却为别人享用喻指百姓终年劳苦,微薄的成果却被官家盘剥殆尽,可谓寓意深刻。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出自(南朝·宋)鲍照诗《拟行路难》。孤:身世寒微,势单力孤。意思是:自古以来,圣人贤者多半贫穷而位低,更何况我们这些身世寒微而又耿直的人呢!抒发了作者对当时门阀制度的深恶痛绝。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出自唐代章碣诗《焚书坑》。焚书坑:秦始皇曾焚书坑儒,试图防止读书人造反。山东: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刘项:指刘邦和项羽,二人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意思是:焚书坑里的书灰还没变凉,山东地带就已大乱迭起,而起义的首领刘邦和项羽等人竟都不是读书之人!诗句对秦始皇怕读书人造反而焚书,结果却亡在了根本不读书的人手里给予了极大的讽刺与嘲笑。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出自宋代张俞诗《蚕妇》。意思是:浑身上下穿着绫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的人!诗句借养蚕妇之口,说出了当时衣者不织,织者不衣的社会现实,发人深思。

【不如晨牝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出自清代陈祖范诗《悼亡》。晨牝:母鸡司晨,比喻女性专权。狮吼:比喻凶悍的女人。意思是:还不如当初娶一个独断、凶悍的女人为妻,那样的话,今朝悼亡也可少流些眼泪。诗句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和内心难以抑制的悲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唐代杜甫诗《春望》。意思是:山河依旧,但已国事全非;春天又来,而荒凉的长安城里却是野草丛生。一想到战乱的时局,鲜花也让人黯然神伤;一想到离散的亲人,鸟鸣也会让人感到心惊。诗的前两句写春城败象,一个“破”字,一个“深”字,使人怵目惊心、满目凄然;诗的后两句借花鸟以抒情,写出了对国事的悲痛。

立业篇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出自(三国·魏)曹植诗《赠白马王彪》。晞:晒干。意思是:人生一世,就如同朝露一样,转瞬即逝。说明人生短暂,应珍惜时光。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自宋代朱熹诗《偶成》。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最好,最容易学有所成,但到年老的时候在学东西就难以学成了,所以要不可轻视每一寸光阴。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出自明代文嘉诗《明日诗》。意思是:人生一世,能有多少个今天呢?不能抓住今天努力做事,实在是太可惜了。说明应抓住每一个今天。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出自唐代杜荀鹤诗《题弟侄书堂》。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受些辛苦是关系到自己一辈子的事,切不可偷懒耍滑,虚掷光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东隅: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比喻年轻的时光。桑榆:太阳将落时余辉所照的地方,比喻人的老年。意思是:早晨已经逝去了,但黄昏应还不算晚。比喻人老也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同样应珍惜时光。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出自(南朝·梁)何逊诗《赠诸游旧》。迟暮:指老年。光辉:光阴。意思是;年轻的时候常常不知道时光的宝贵,等到老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光阴。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出自宋代苏轼诗《别岁》。意思是:人走了还可以再回来,可是时光流走了,怎么能够追得回呢?说明时光一去不复返。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无名氏诗《金缕衣》。意思是:我奉劝你不要爱惜金线织就的衣裳,奉劝你要珍惜年少的大好时光。有花可折的时候就应该折取,不要等到花谢了再去折取无花的树枝。此诗用折花来喻劝人应珍惜年少时光,读来回肠荡气,给人们留下特别强烈的感受。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出自唐代李白诗《古风五十九首》。意思是:人的生命不是寒松翠柏,怎么会不老呢?说明人生易老,应珍惜时光。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意思是:有志之士珍惜每一年的光阴,贤德之人,珍惜每一天的光阴,而圣人则会珍惜每一寸的光阴。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出自《管子·乘马》。亡:同“无”,没有。货:财物。意思是:今天不努力做事,明天就会财货贫乏。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诗《赠刘景文》。君:指刘景文。最:一作“正”。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正是夏秋之际,比喻人的青壮年时期。意思是:你可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色,那正是橙子金黄、橘子正绿的时候。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出自明代钱福诗《明日歌》。意思是:如果一生当中,什么事都等到明天再做,那么什么事都要荒废了。说明做事要今日事今日毕,不能一味拖延。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出自清代朱经诗《责己》。意思是:不要说一寸的光阴太短暂,而不去珍惜,然而,一旦过去了,就再也难以获得了。说明人应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诗《白鹿洞》。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形容时间很短。意思是:日影移动一寸,就像一寸长的金子一样的贵重。比喻时间宝贵。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发奋努力,等到老了,就只剩空自叹息了。告诫人们应趁年轻时有所作为,不要等老了后悔莫及。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说明要有所作为,一定要抓住时机。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尺之璧:直径为一尺的璧,形容极其珍贵。意思是:圣明的人不以盈尺的璧玉为珍贵,而是珍爱寸长的光阴。说明时间之宝贵,劝人们应当珍惜。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出自唐代林宽诗《少年行》。意思是:大好的时光可不要白白浪费掉,青春一旦逝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出自唐代韩琮诗《春愁》。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因此称太阳为金乌。玉兔:传说月亮里有白兔,因此称月亮为玉兔。意思是:太阳一直在飞旋,月亮一直在奔走,但自古以来,能够让鬓发长青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岁月已往者不可复,未来者不可期,见在者不可失】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复:回来,返回。见:同“现”,见在,现今存在。意思是:已经过去的岁月不可能再回来了,尚未到来的日子不能一味等待,而现在的时光一定不能失去。说明不能沉溺于对过却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是要抓住当前。

【丝染无复白,鬓白无重黑。努力爱青春,一失不再得】出自清代施闰章诗《古意》。意思是:丝织的东西被染黑以后就再也无法变成白色的了,头发一旦白了,也就不能再边黑了。一定要加倍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一旦失去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百年能几日,忍不惜光阴】出自唐代杜荀鹤诗《赠李蒙叟》。意思是:人生百年,能有几个今天呢?怎么忍心不珍惜光阴呢?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出自宋代朱敦儒词《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达者:明白大义的人。意思是:太阳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唿地一下飞过去了,明达之人会爱惜每一寸光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出自(三国·魏)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居:停止。意思是:岁月不停留,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出自唐代鲍容诗《始见二毛》。意思是:大江大河流入海洋,而潮水回溯是很容易的;但秋天黄叶落地,却再也无法回到树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