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快乐生活一点通:生活中来的5000个窍门
2367500000064

第64章 烹饪调味(4)

空心菜嫩茎叶可以炒菜、做汤和凉拌,炒空心菜可以和肉片、虾米共炒,也可以素炒,但要热锅快炒,这样炒出的菜碧绿,味美。

76. 素炒木耳的小窍门

炒木耳是南方菜,吃起来清香爽口。一般木耳都是素炒,宜旺火快炒,不放酱油,出锅前加盐、味精和蒜末,炒熟后带黏性,吃起来柔软,鲜香适口。

77. 吃魔芋豆腐3法

魔芋豆腐是植物魔芋精制而成,具有多纤维、低热能、易消化的特点,对高血压、糖尿病、防癌及减肥有特殊疗效,它的吃法有3种:

方法一:做凉拌菜,切成条状煮几分钟,加各种调味品拌成。

方法二:做青菜、鱼、肉的配菜,炒、爆、炖均可,时间越长越筋道。

方法三:可加工制成海参状或腰花状,即可做出形态逼真的红烧海参和炒腰花。

78. 快速烹制酱油黄豆

将黄豆洗净放在干布上吸去余水后,倒入锅中干炒,炒出香味时立即把黄豆倒入冷水中浸5分钟。

见豆涨大、豆皮起皱纹时,捞出倒入少量油的锅中翻炒,然后加酱油、糖和少量水,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

当锅内酱汁浓缩时,用锅铲炒至汁将尽即成。

用这种方法做酱油黄豆,时间短,出锅快,成品酱红油亮,咸中带甜,韧软适口,愈嚼愈有滋味。

79. 巧做油焖扁豆色美味佳

烹调扁豆时如果方法得当,既可保持扁豆原有的翠绿颜色,又酥烂可口,方法是采用油焖法。

炒锅烧热后放入油盐,待油烧到冒烟时投入扁豆,翻炒几下后放一点点水,盖上锅盖,让扁豆在油和水的热力下焖烂,中间翻炒两次即可。

烹调之中,切忌用水煮,一煮就会变成黄色。

80. 滴牛奶能使鱼汤鲜美

炖鱼汤的时候,在锅里滴几滴牛奶,等汤滚开后食用,不仅鱼肉白嫩,鱼汤滋味也非常好。

81. 氽好鱼汤妙法3种

鲜鱼氽制的鱼汤,对一些老年人和病人,特别是喂奶的妈妈都很有益处。用来氽汤的鱼,应当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鲫鱼和草鱼等都很适宜。

方法一:将鱼剖洗干净后,直接放入开水中煮,加些葱段、姜片,鱼熟后再加适量精盐,微火煮一段时间,滴少许香油即可。

方法二:净锅放火上,把少量猪油化开后放葱段、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加开水,放入洗净的鱼,旺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煮。

方法三:先用适量的猪油把鱼两面微煎,然后冲入开水,加葱姜和白萝卜丝,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煮即可。

82. 巧做骨头汤5窍门

家庭烧汤一般都喜欢以猪骨、牛羊骨或蹄爪之类为原料。要想使汤做得鲜美,就需要注意几个窍门。

1. 放调料要适时适量。

首先,做汤不宜早放盐,因为盐水有渗透作用,最容易渗入原料,使其内部水分渗出,加剧蛋白质凝固,因而影响汤味鲜美。其次,酱油也不宜早加或多加,其他作料如姜、葱、料酒等,以适量为宜,如果加得过量效果反而不好。

2. 适量加醋。

醋能把骨头中的钙和磷溶解在汤里,增加汤的营养,同时还可以减少汤中维生素的流失。

3. 做汤要用冷水。

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开水或热水,肉骨头表面的蛋白质会马上凝固,造成蛋白质溶解不充分。

4. 做汤要先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直至做好。

5. 在煮肉骨汤时,不宜在中途加水,如果在中途加入冷水,蛋白质和脂肪就会附着在骨头上,不能溶于汤中。

83. 快速熬绿豆汤两法

方法一:将绿豆洗净沥干,倒入滚水中,水只要把绿豆盖过一指即可。等水快烧干时,加入滚开水(根据自己食用需要决定),然后将锅盖严,用大火煮10几分钟,水大开时把浮在上面的绿豆皮捞出,接着再熬上10几分钟,绿豆就煮烂了,汤的颜色呈碧绿色。

方法二:将绿豆用开水泡上10分钟,然后再加生水,用旺火煮35分钟即可。

84. 奶油味蛋汤的做法

做奶油味蛋汤并不需要加奶油,其做法是:

将两个鸡蛋调匀,用猪油炒,蛋液快凝结时,放入适量白开水,然后用旺火烧至呈乳白色,倒入装有调料的汤碗内,便成味鲜可口、香味浓郁的蛋汤。

在炒鸡蛋时,如炒成圆饼形,再加水烧煮,不但味美,形也美。

85. 巧做风味独特的皮蛋汤

皮蛋一般用来做冷食拼盘用,然而也可以制作风味独特的皮蛋汤,烹制方法简单方便。

将皮蛋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块,入油锅两面稍煎,然后按一个皮蛋一碗水的比例加水,开急火,烧至汤发白,加盐、胡椒粉、葱花、味精起锅,滴上香油,趁热喝,越烫越鲜。

在食欲不佳时,来一碗皮蛋汤,顿时会使食欲大增。

86. 可减汤咸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汤咸而不宜加水时,可放入几块豆腐干(淡的)或几大片蕃茄,咸味便可减轻。

方法二:缝一个洁净的小布袋,里面装上面粉或大米,扎紧后放入汤中煮一下,可吸收掉一部分盐分,使咸味减轻。

87. 做奶汤要用旺火

奶汤一般以大块猪肉、火腿为主,也有用鸡鸭骨架熬煮而成,做这种汤时要用旺火,以保持沸腾状态,这样汤汁浓度大,味道也鲜。

开始用旺火煮开,再用小火熬煮4小时左右,在熬煮过程中,掌握火候是关键。

88. 巧熬清淳透明的汤

有些汤菜,要求出锅后清淳透明,鲜美可口。要达到这一点,第一要掌握好火候,第二不能放酱油,第三原料要冷水下锅。

调味作料

1. 加酒和盐巧使醋变香

按一杯醋大约加3~4滴白酒的比例(不要加得太多,否则有酒味),在醋中滴入高度数的白酒,或加一些一般的烧酒,再掺进一点儿食盐加以搅拌。这样,醋不仅能保持原有的酸味,而且变得更香,就是时间长了也不会生“白”。

2. 炒豆芽放醋的好处

豆芽含水量高,在烹调时易出汤,经不起长时间加热。放点醋可以使豆芽既断生,又不出水软化,因为醋酸对蔬菜中的蛋白质有显著的凝固作用,可使豆芽增强脆度。

豆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B2及其他维生素。在烹调时维生素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坏。炒豆芽放醋可以达到保护营养素的目的。

豆芽中含有豆腥气,放点醋可消除豆腥气,并且能使豆芽脆嫩。

3. 按顺序添加调料

调味品的添加顺序,原则上是渗透力弱的先放,渗透力强的后放。炒菜时应先放糖类,随后再放食盐、醋、酱油和味精。

如果顺序颠倒,先放了食盐,便会影响糖类的作用,因为食盐有脱水的作用,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变硬并有韧性,这样糖类的甜味就不易渗入到食品中去。

没有香味的调料(如食盐、糖等)可在烹调中长时间受热,而有香味的调料如醋、酒等,则不可如此,否则香味将消失。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受不了高温,所以只能在最后加到食品中。

4. 烹调中巧用大料

大料是做厚味菜肴不可缺少的作料。因为肉类和禽类煮、炖的时间较长,大料可以充分水解,使肉味更加醇香。如做红烧鱼时,油沸后投入大料炸出香味,加入酱油和其他作料,再放入炸好的鱼。又如烧白汤白菜等荤味素菜,将大料与精盐同时放入汤里,最后放香油。另外,腌制鸡、鸭蛋和香椿、香菜时,放入大料,也别具风味。

5. 料酒不可用白酒代替

许多主妇烹调菜肴时常用白酒作作料,认为白酒料酒都是酒,同样能烹制出可口的佳肴,其实不然。酒类中的乙醇有很高的渗透性,挥发性强,但若乙醇含量过高,烹调菜肴时滋味不佳,还会破坏菜肴的原味。

料酒的乙醇含量跟白酒相比更适宜,用它腌渍鸡鱼等腥味较重的原料,能迅速渗透到原料内部,并对其他调味品的渗透也有引导作用,使菜肴味道浓香,同时去除腥臭和异味。

含有香料的料酒,还能使加热后的肉类食品溶解的脂肪酸产生酯化作用。

6. 烧菜中放料酒的时间

烧菜肴用酒解腥,关键要使酒蒸发。因此用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制菜肴过程中,在菜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

不同菜肴加入料酒的时间不同。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完时加酒,烧鱼应在鱼煎制成后加酒,炒虾仁则要待炒熟后加入酒。

7. 味精使用中的“四度”

在味精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4个“度”:

1. 温度。

味精在120℃的温度下会失去结晶水,在150℃时,大都分变成焦谷氨酸钠而失去鲜味,并且有毒性,就是在100℃中时间太久也会使其破坏。为此,应注意两点,一是味精不要放在火炉边上受高温的熏炙;二是使用时要等菜或汤做好后,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这样,既不破坏味精的鲜味特性,而且在此时的热度下,味精能迅速溶解在菜汁中,发出鲜味。

若在做凉菜时,如果直接放入味精,则会因温度低而不易溶解,鲜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放凉再拌入凉菜中。

2. 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