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23726200000076

第76章 水电开发为怒江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希望(2)

怒江地区居住的22个少数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生产力发展差异很大,农业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来从事耕作,不同程度保留着原始农业的遗俗;社会发育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层次,是自我发展能力最弱、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生产技术落后,依赖自然的程度大;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适宜农业发展的条件不足,388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原始农业占相当比重,传统的水田犁耕农业比重较小。全州73万亩耕地呈垂直分布,高山地占28.91%,山区半山区地占63.47%,河谷地占7.62%。水田仅有11万亩,62万亩旱地中约有70%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温凉和高寒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极差;且人多地少。即使是坡地人均也才有1.6亩左右,全州灌溉面积只有12万亩左右,人均只有亩,虽然怒江的土地开垦系数只有3%多一点,但在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已不能再开垦。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太差,怒江粮食不能自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由于气候冷凉,霜期长,加之山高坡陡,保水保肥性差,粮食平均单产仅149公斤左右,每年返销8000吨粮食。这说明,农业生产力的落后,甚至不能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这种状况必然制约着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

怒江州生产力的落后,还表现在生产方式的单一,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农民就业集中在农业领域,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在怒江地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二、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以森林、采掘和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更为薄弱,且这些产业都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科技含量不高,仅属于初级开发,由于科技、人才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加工,生产效益极其低下。

第三产业则由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发展非常缓慢,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第三产业由于怒江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原因,发展非常缓慢,比重不大。无高等级公路,无铁路和航空,水运、交通设施落后,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差。由于社会分工程度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就业渠道单一,使得怒江地区农民很难从其他产业获得收入,农民增收异常缓慢。工业生产主要是森工、采掘和建筑。在实行封山育林后,森林工业基本退出。

科技和教育水平的落后,基础教育普及率低,巩固率和合格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教育经费紧张。这种落后的教育状况使得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农村文盲多,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产和经营人才少。科技人员队伍偏小,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产业转移,农民也就很难在其他产业中获得收入。

三怒江各族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及遇到的困难问题

怒江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状况,已经得到当地政府及群众的认真重视。怒江流域的各民族群众及干部已经意识到,应当有所作为,采取积极主动的干预行动,来治理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近20年以来,各族人民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坚忍不拔的努力。为了给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他们正在尽力量所及,采取了几乎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1998年10月,云南省出台了天然林的禁伐令,怒江州林业部门认真组织落实,并立即停止在怒江流域的天然林砍伐。1999年“天保工程”的实施,使许多“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管树人、护树人、爱树人。2003年,全州森林覆盖率比5年前提高了4.13个百分点。

为保护珍稀动植物生栖繁衍,当地林业部门配合“天保工程”实施,将保护区内的居民逐步搬出森林区妥善安置,森林公安还配合有关部门全面清缴捕猎枪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州退耕还林还(草总面积37.8万亩,其中退耕地14.2万亩,“四荒”两地23.6万亩。

近几年来,怒江州通过实施以山头搬山脚为重点的生态移民和异地开发扶贫,累计转移和安置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2.7万人,其中在本州就近搬迁安置2万多人。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保护区内,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局部裸露的山坡如今已披上绿装,不少地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数量开始增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全州4个县共建各类自然保护站13个,管护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云南省境内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4。这些成绩说明,由于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变化采取的积极干预行动,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及怒江本身的状况,已经有了好转的希望。

怒江流域的各民族居民,在经济上做出了重大牺牲。在以前,木材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近几年来,这个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使得怒江58.3%的区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范围,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正如怒江州一位管理干部所说:“怒江极端贫困的状态下,我们承担了大量的生态保护任务,全州50%的国土面积是保护区。”全州唯一长期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替代产业难以形成,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这样一个贫困的多民族地区来说,的确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然而,就整个怒江流域区的经济发展来看,长期依靠落后生产力来消耗自然环境资源的状况,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怒江州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95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粮食占有330公斤,而同年全省人均有粮356.4公斤。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1011元,人均所得收入(扣除生产支出)为700元,同年怒江人均纯收入为446元,其中低于500元的有28.4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1.3%;低于300元的有3.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4%。到200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7元,人均有粮食410公斤,同年全国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怒江与内地的差距,据1998年统计数据表明,按人均580元/年为脱贫标准,尚有12万人未解决温饱。这些数字足以说明,有12.7万贫困群众需要通过易地安置摆脱贫困。其中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有4.4万人、受泥石流滑坡危及生存的2.3万人。怒江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怒江流域、尤其是怒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危机,仍然处于十分严重的状态。

四只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水电开发,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怒江的环境问题怒江本身,是怒江流域环境的产物,怒江今后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的环境状况。如果要真正关心怒江,就需要关心它周围的环境变化情况,要关心怒江周围的环境状况,就必须研究人类在怒江流域的经济活动,关心怒江流域各民族居民的衣食住行,生存及发展的实际问题。

人类长期的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成为干预和影响怒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大因素。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森林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恶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这种极其落后、极其低效的方式对森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早已经达到了大自然能够承受的极限,又超过了极限。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落后的生产力,是造成怒江流域这种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易经·系辞》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摆脱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资源开发,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才能够为解决当前怒江流域面临的人地关系危机找到出路。

第一,电站是当代高科技的结晶,水电开发,是先进生产力进入怒江地区的重要标志,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大力量。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才可能大大缓解当地居民衣食住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据有关统计,怒江州1953年人口192008人,到了21世纪初,全州人口已经达到49.2万人。1956年,怒江州的耕地有28万亩,其中水田3万亩,旱地25万亩。到了21世纪初,全州耕地达到73万亩。

新增加的耕地,大部分位于40~75度的陡坡上。

生活在怒江流域的几十万各民族同胞,应当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水电事业,从日夜轰鸣、奔流不息的大自然力量中去获得吃的、取暖的、照明的、生存的、发展的、用于环境保护的丰厚资源和宝贵资金。不应当继续沿用传统的原始粗放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去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为了获得一点取暖用的烧柴,继续冒着生命危险去陡坡上砍伐幼小的树木;为了填饱肚子,只得去陡坡上种地。如果不实行这样的转变,怒江流域水土流失的严重趋势将难以扭转,怒江地区的自然灾害也会不断加重,怒江流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会继续减少,许多濒危生物的保护工作将难以进行。

第二,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才可能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必要条件,为进行易地搬迁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取消落后低效的耕作方式。目前,怒江流域的农业主要是自给自足和自给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单一,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怒江州农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1.54%。生产技术落后,依赖自然的程度大;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率十分低下。这种在全国罕见的粗放低效的耕作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只要这种传统与落后的生活方式继续保持,当地老百姓继续依靠陡坡垦殖、广种薄收的方式来解决吃饭问题,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如果使怒江流域人为地“保护”起来,使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这不仅不能够解决当地人地关系的尖锐矛盾,而且还会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困难变得更为严峻。发展水电事业,是解决上述困难问题最重要的出路。

第三,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才可能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急需的大量资金。怒江流域98%以上都是高山峡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当地以前是“木头”财政,392大量树木被砍伐。全州唯一长期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替代产业又难以形成。2002年怒江州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14.7%。2003年州财政的自给率不足15%,森工产业退出后尚未形成任何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4年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1%,经济增长幅度仅为5.9%,发展速度持续放慢,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全州4个县均为国家扶贫重点县,至今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占农业人口比例的50%以上,贫困面和贫困程度高居全省之首。若无怒江水电资源开发,地方经济将左支右绌,难以为继。进行水电开发,怒江就可以引进1000多亿元的水电开发资金,加上建成后每年10个亿的税收,这就为怒江流域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比较可观的资金支持。

使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壮举能够得到贯彻。

第四,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才可能为发展旅游业等产业提供急需的大量资金。有些专家建议发展旅游业。众所周知,交通条件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里地形造成的交通不便,无论是公路、铁路、民航的发展都相当困难。全州至今还没有一条国道穿越,州内没有公路网络,没有一条完整的三级以上公路。每年到这里旅游的人们,难免经历崎岖山路的旅程。雨季来临,路滑塌方,大石从山坡滚下,公路被冲毁,塌方中断交通几天或十几天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巨额资金投入交通建设,把希望寄托于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是不现实的。

第五,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才可能为在怒江流域发展科学教育卫生事业注入急需的巨额资金,实现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改善。

第六,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怒江水电开发,同样能够造福于中国境外的各国居民。怒江是一条国际河流,由于怒江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早已严重超载而不堪重负,大自然更严重的报复,还会在孕育之中。这不仅对中国境内的居民不利,对境外国家的居民也同样不利。如果通过封山育林和营造生态林,最大限度地缓解人地矛盾,能够同样造福于同饮一江水的上游及下游居民。然而要解决人地矛盾需要用钱,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封山育林、移民搬迁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缺钱,这些突出问题很难以理想的方式加以解决。进行水电开发,就可以筹集大量资金用于上述事业,有效治理怒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不仅能够造福于中国境内各民族居民,而且同样将造福于中国境外各国的居民。

对于怒江水电开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些专家存在各种担忧,这是可以理解的。应当指出的是,其中的不少问题,只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可以加以解决的;有不少担忧,是可以通过民主的途径,提出综合性的保护和开发建议,统筹兼顾上下游利益,在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单一开发与综合开发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水电开发,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行怒江水电开发,既要看到这里具有的有利条件,也需要看到工程技术及人文环境领域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因素,因此应当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电站作为当代高科技的结晶,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生态环境提供支持,才可能维持长期高效率的运转,以此取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如果仅仅依靠落后的生产力,不可能达到保护和改善怒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水电开发,是解决怒江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此建言:在将来的怒江水电开发中,应当制定专门的政策及法规,筹集专项资金,为怒江流域逐步取消传统“壁耕”提供必要条件。

自从人类在怒江流域定居以来,怒江这条河流就已经结束了不受人类活动干预的历史。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人类采用原始和落后的存在技术,对怒江及怒江流域的自然物质运动过程进行盲目的干预活动,由此产生了消极的后果,并导致了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现在,人类需要依靠先进生产力的强大力量,采取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干预行动,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恶性循环的状态,使之趋于良性循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水电开发,将成为这一历史性转变的标志。

参考文献

[1]、[2]、[5]丁品报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怒江原始生态环境应予保留》,《中国环境报》2003年9月5日。

[3]汪永晨:《怒江在向我们人类求救》,http://fangtan.tom.cn,2004年月3日19时53分报道,来源:TOM专稿。

[4]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怒江州志》第一卷,“大事记”第30页,“滑坡”第154页,1998年评审稿。并参见《保山故事》,发布时间:2004年1月。

[6]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组编《傈僳族、怒族、勒墨人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1、2页。

[7]本文引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他统计资料,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布。

作者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