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23780600000015

第15章 “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世界观

湛若水心学世界观的最后形成,经历了一个和陈献章相似的逻辑发展过程,即它也有三个环节:由“宇宙一气”开始,经过“理气一体”、“道、心、事合一”而最后得出“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结论。

(一)宇宙一气

湛若水深受张载的影响,把“虚无”当作其自然观中的基本范畴。他说:“‘虚’之一字,先儒鲜有道及者。后之学者无识见,便以为佛老之学,怕向此中寻求,惟有张子‘虚者仁之原’何等识见天地至虚而已。”(卷七《答王宜学》)但湛若水所谓“虚无”,实是指万物尚未形成时和消亡后那种宇宙空虚状况。宇宙的变化过程,就是万物由无到有,由有到无的变化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虚无”是天地之始终,他说:

天地之初也,至虚。虚,无有也。无则微,微化则着,着化则形,形化则实,实化则大大变而实,实变而形,形变而着,着变而微微则无矣,而有生焉。有无相生,其天地之终始乎?(卷二《新论》)

湛若水还接受了张载“太虚即气”的观点,认为宇宙就其变化状况言,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就其变化的实体言,是“气”。他说:

虚无即气也。如人之嘘气也,乃见实有,故知气即虚也。其在天地,万物之生也;人身,骨肉毛血之形也,皆气之质,而其气即虚无也。(同上所以,湛若水把“气”或“虚”比作生成万物的“种子”或“根本”。

他说:

空室空木之中有物生焉,虚则气聚,气聚则物生,故不待种也。气即种也。得之气化而生也,故虚者生之本。

湛若水的这个观点,和张载“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的观点(《正蒙·太和篇》),是极为相似的。

湛若水进而指出,不仅天地万物是由“气”构成,而且精神意识现象也是“气”的表现,因而得出“宇宙一气而已”的结论。他说:

宇宙间一气而已,自其一阴一阳之中者谓之道,自其成形之大者谓之天地,自其主宰者谓之帝,自其功用者谓之鬼神,自其妙用者谓之神,自其生生者谓之易,自其生物而中者谓之性,自其精而神、虚灵知觉者谓之心,自其性之动应者谓之情,自其至公至正者谓之理,自其理出于天之本然者谓之天理,其实一也。

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正是把天、道、性、心都看作是太虚与气的某种存在形式。可见,湛若水“宇宙一气”的观点与张载的气一元论是相近的,这表明湛若水在自然观上受到张载的很大影响。

(二)理气一体与道、心、事合一

张载的“太虚即气”、“气生万物”固然是彻底的气一元论自然观,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认为精神是至清之气(“清极则神”)万物是粗浊之气(“万物形色,神之糟粕”),认为“合虚与气,有性之名”。这里,他没有分清物质与精神在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

湛若水从张载自然观中的这个缺陷处向前走去,得出“理气一体”的结论,他说:

以理气对言之也者,自宋儒始也,是犹二端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气也。气有形故曰形而下,及其适中焉即道也。夫中何形矣,故曰形而上。上下,一体也。以理气相对而言,是二体也。(卷二《新论》)

《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气即道,气之中正者即道,道气非二也。

湛若水认为“道”、“器”,或“理”、“气”,或“性”、“气”,只有存在状态的有形或无形、偏或正的区别,而无本质的不同。

湛若水“理气一体”的观点,把物质性的“气”和精神性的“理”、“性”,看作是同一的,就使他的思想由唯物自然观走向唯心的伦理观、世界观接通了桥梁。既然“理”与“气”或“性”与“气”同一;那么,由“天地一气”进而得出“天地一性”、“天地一理”的结论,在逻辑上也就是必然的和合理的了。他说:

天地间只是一个性,气即性也,性即理也,更无三者相对。

天理浑然在宇宙内,又浑然在性分内,无圣无愚,无古无今,都是这个充塞流行。(卷二十《韶州明经馆讲章》)

湛若水认为理、气或性、气一体,所以由“宇宙一气”,推演出“宇宙一理”、“宇宙一性”的结论。这样,他的思想开始蜕去了具有张载气一元论自然观的色彩,而呈现了具有朱熹理气观的色彩,因为朱熹也认为,就事物的现存状态言,理气是不可分的。但湛若水的“合一”思想,并没有停止在“理气一体”上,而是进一步发展,提出心、事、理三者“合一”。他说:

甘泉子五十年学圣人之道,于支离之余而得合一之要合一有三要,曰心、曰事、曰理,所谓合一也。(卷十七《送方直养归齐云诗序》

心也、性也、天也,一体而无二者也。(卷二十《天泉书堂讲章》)

同样,既然心、理、气(事)同一;那么,由“天地一气”、“天地一理”,进而得出“天地一心”的结论,在逻辑上也是必然和合理的了。

故他说:

天地古今,宇宙内只同此一个心。(《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语录》)

盖道、心、事合一者也,随时随事何莫非心。(卷七《答欧阳崇一》)

至此,湛若水逻辑地提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心学定义:

何谓心学?万事万物莫非心也。(卷二十《泗州两学讲章》)

(三)万事万物莫非心

湛若水心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莫非心”具有怎样的理论内容,这要从他对“心”的理解开始分析。

当然,湛若水也是把“心”理解为具有知觉作用的实体,他说:

知觉者心之体也,思虑者心之用也。(卷一《樵语》)

心也者,知也。(卷二《新论》)

但是,他又认为,并不是凡具有知觉作用或能力的皆是“心”;而是只有能认识“天理”的才是“心”。他说:

夫心非独知觉而已也,知觉而察知天理焉,乃为心之全体。(卷八《与吉安二守潘黄门》)

盖知觉是心,必有所知觉之理乃为真知也。(卷八《新泉问辨录》)

“知觉是心”,这是湛若水所谓“心”的一个方面的涵义。他关于“心”的另一个更重要方面的涵义,是“心即天理”。他说:

虚灵方直而不偏,心之本体,所谓天理。是心也,人人之所固有。(《圣学格物通》卷十八《正心》)

天理只是心之生理,如彼谷种,仁则其生之性,仁即是天理也。心与天理何尝有二。(卷十一《问疑续录》)

可见,湛若水认为,本体状态的“心”,是没有任何偏邪之念的,“心之本体无一物也,忿萮、恐惧、好乐、忧患四者皆私也,而有一焉,即失其本体而心不正矣。”(《圣学格物通》卷二十《正心》)一切伦理道德都由此而生,“亲亲、仁民、爱物,无不由此流出。”(同上卷二十七《进德业》)而“仁即是天理”,“礼是天理之见于实事者”(同上卷四十四《事君使臣》)。所以,在湛若水看来,“心”即是“天理”,二者是一个东西。陆九渊曾说:“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象山全集》卷二十二《杂说》),也是主张心不仅有知觉作用,而且心即是天理,心有伦理意义。但湛若水仍认为他表述得不够准确,对他的说法提出批评:“心即理也,理即心之中正也。一而已矣。而云‘具’者,是二之也。”(《圣学格物通》卷二十《正心》)可见,湛若水的心学观点是很明确的。

知觉、天理,这就是湛若水心学中“心”的涵义。湛若水把他的这种对“心”的理解绘成一图,称之为“心性图”。图为一个大圈,内含三个小圈。大圈标明为“宇宙”,三个小圈分别标为“性”、“情”、“万事万物天地”。他解释说:“何以小圈?曰:心无所不贯也,何以大圈?曰:心无所不包也。”(卷二十一《心性图说》)所谓心“无所不包”,是说上下四方、古今往来,心无所不知;所谓“心无所不贯”,是说天地之万事万物,人之性情,无不是融贯天理。这样,“心是知觉”、“心即天理”,用“心”来包含一切,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的阐述。

湛若水对“心”的这种理解,使他的“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观点具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心。既然心具知觉作用,那么,“万事万物莫非心”也就意味着万事万物皆是心的知觉的产物,心之外则无事无物。湛若水说:

万事万变生于心。(《圣学格物通》卷十九《正心》)

心体物而不遗,何往非心。(卷七《答太常博士陈惟浚》)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三句无病。(同上这些都表明湛若水的“万事万物莫非心”的结论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他还说:“天地万物皆我分内”(卷二十三《天关语录》),“非人,亦无天地矣”(卷八《新泉问辨录》)。所以,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还带有某种唯我论的色彩。

二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解释心。既然“心即天理”,那么,“万事万物莫非心”也就意味着由心所生之万事万物,同时也是“理”的表现,为“理”所充塞。湛若水说:“天理者,吾心中正之本体而贯万事者也”(卷七《复洪峻之侍御》),“动容周旋中礼,则无非天理之流行矣”(《圣学格物通》卷二十一《正威仪》)所以这种“心”,就不仅仅是个体知觉之“心”,而且是古往今来的人的共同的、客体化了的“心”。

他说:

一人之心,即千万人之心;一时之心,即千万世之心。 (《圣学格物通》卷十九《正心》)

圣贤之学本乎心,千万世之上,千万世之下,同此心同此理。(同上卷六十一《用人》)

天地古今,宇宙内只同此一个心,岂有二乎?初学之与圣人,同此心,同此一个天理。(《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语录》)

这样,湛若水“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学观点,从“心即天理”这个角度来解释,似乎具有某种客观性质,和程、朱理学有某种接近。

但湛若水最终还是强调“心”,他说:“谓之在物为理则不可,此理毕竟在心,通贯乎万事万物”(卷八《新泉问辨录》),“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心也”(卷七《答太常博士陈惟浚》),从而使他的思想体系仍然保持着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属于心学的理论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