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共和国没有开闸
23790400000022

第22章 8·6之夜三:北闸亮起耀眼的灯火(1)

当前沙市最高水位:44.72米,超分洪水位;趋势:涨

“荆江第一夜景”今夜重现——激动的地爆连通宵难眠——沙市东郊江边一座寂静的院落里——沙市、弥市:两支特殊的民兵突击队

今夜的北闸令人眩目

现在我们的视点该要落在46年前那个奇迹般建成的、44年前又展示了一次开闸分洪奇观的北闸了,它将在本书渐渐发展的故事中,又一次成为举国注目的焦点。

其实8月6日这一天北闸是最先行动起来的。早在凌晨4时,一辆从沙市过江而来的出租车,驶进北闸东端的北闸管理所大院,从车里钻出两个携带摄像机的不速之客。

此时的北闸,还只是处于例行的防守状态,除大闸两头设置岗哨外,大闸四周和北闸管理所大院还没有设立岗哨,两位不速之客才得以轻易地闯进这座大院,并一直闯入办公大楼的值班室。

还是昨夜中央电视台派驻国家防总的记者,从湖北省防指上报的《关于荆江河段险恶形势的紧急报告》的字里行间,敏锐地感觉到湖北可能要动用荆江分洪区,于是连夜电告正在湖北长江沿线采访的两位前线记者,两位前线记者就这样风风火火地赶来北闸。

北闸这时就像一个人在假寐,两位风风火火的不速之客的到来,立即把他惊醒了。此时省防指还没有作出最后的抉择,荆州、公安还没有接到分洪转移令。

水利人通常有一个观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这是北京消息灵通人士带来的消息呢。虽然这时还没有接到上级正式通知,但大闸前越来越严峻的水情却是事实。

于是天一亮,北闸管理所就召开了一个全体工作人员会议,提前进入了北闸分洪准备。

北管所共有在职职工30多人,在沙市市区有后方基地,家一般安在沙市。平时枯水季节职工们就在北闸、沙市这两地间来来往往,应该说是过得比一般的人要轻松闲散,北闸这时也常常显得冷冷清清。但一进入汛期情况就不同了,所有的人员都得在这里常驻。

今年汛期来得早来得猛,不少人员从六月上闸以来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回过沙市的家了,一直处于全天候待命状态。今天一听说可能分洪的消息,全体人员闻风而动,立即进入了准备状态。

按北闸分洪预案,全闸30多人分成了3个行动小组:一个小组由一名副所长带领,负责检查大闸的闸门和机电设施;一个小组由另一名副所长带领,负责散住在附近农村的一批老职工的转移;一个小组由北闸派出所所长带领,负责治安保卫。另外,后勤人员也立即作了一手准备:马上到埠河街上去买了两千斤大米。

到了下午,北管所正式接到它的顶头上司荆州长江河道管理处的通知。这时,北管所本身所要作的准备工作,早已全部完成了。

入夜,当分洪区内的33万群众脚步踏踏地撤出家园的时候,处于分洪区最北端的北闸上下,亮起了今年入汛以来、也是44年前开闸分洪以来最通明的灯火。

不过这夜的北闸灯龙给人的不是美感,而是恐怖。当看到平时不亮的它今夜突然放射出眩目的光芒,移民们踏踏的脚步变得更加急促也更加沉重了。

激动的地爆连通宵难眠

北闸西端,有一座与东端北管所院子相对应的院子,这就是不久即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的驻闸工兵部队地爆连营地。

拙著《荆江分洪大特写》中,曾详细描写过这支颇具传奇色彩的部队的来龙去脉,把它称为一支“候鸟”似的部队。这支驻闸部队的使命一是在汛期守卫北闸,二是在北闸开闸分洪时执行闸前防淤堤的爆破任务。这支部队属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基地在湖南耒阳,距北闸遥遥近千公里。每年的6月15日,部队千里迢迢地到达北闸,风雨无阻;10月15日,部队又拔营归去,仍然风雨无阻。年复一年,年年如此,已经这样南来北往十几年了。1993年10月15日,笔者曾有幸加入这支“候鸟”的行列,参加了一次他们南归的拉练全程。不过连队年年圆满完成了守闸和爆破训练任务,但还没有实施过一次实战爆破。

今年连队有种预感,6月13日就从基地出发,经过一个昼夜的摩托化开进,于14日比往年提前一天到达北闸。眼看今年大闸前的洪流一浪高过一浪,连队的爆破训练也一阵紧过一阵。今年连队除了训练要比往年紧外,还经常参加附近的抗洪抢险。比如7月24日,大闸东头的腊林洲外江堤段出现一个直径为2米的大管涌险情,连队闻讯,在连长刘自备的带领下,仅用15分钟就赶到3公里外的现场,奋战2小时排除了险情,保住了洲垸内2万群众的安全。紧张的训练加紧张的抢险活动,使连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8月6日下午,连队从电话中接到市分洪前指下达的准备实施爆破作业的预备命令,全体官兵激动异常。连队已在这里驻守13年了,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预备命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接到命令仅仅几分钟后,连队就集合完毕。连长刘自备庄严地向全连下达了行动命令,指导员邓建华作了简短有力的战前动员,紧接着全连官兵平均每人负重40公斤的爆破器材,跑步奔向数公里外的防淤堤待命。这时,旷野上夜幕已经降临,分洪区内的大转移已经开始。

今夜地爆连的行动,惟一少了一名战士,他是一排志愿兵刘运东。因妻子要生小孩,他于几天前请了探亲假回到了长沙家中。连队接到预备命令后,觉得他如果不参加这次千载难逢的实战,将是他的一大损失。于是连队在奔赴拦淤堤之前,给他打了个要求迅速归队的电话。他接到连里的电话时,已是晚上8点钟。他顾不得妻子腹中已开始的阵痛,难为情地匆匆向岳父岳母交代了几句就踏上了归队的路。长沙到荆州、公安没有火车,他出了家门就直奔长途汽车站。真是谢天谢地,他竟赶上了最后一班发往荆州的夜班卧铺车。

地爆连的行动同时迅速牵动了远方耒阳的工兵团本部。为了确保地爆连此次行动绝对成功,团司令部当即电令正在岳阳抗洪前线的副团长覃琢、副参谋长谢永芳、三营副营长罗毅,组成团前线指挥组赶赴北闸。地爆连虽然不属三营建制,但这个罗毅是前任连长,连续在北闸驻守过4年,所以指挥组特吸收他参加。三位团营首长接到命令后立即连夜从岳阳火车站登车直奔武汉,此时大约正值志愿兵刘运东登上夜班汽车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