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岳县志(1986——2005)
2380700000127

第127章 医药卫生(1)

(第一章)机构

(第一节)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1972年10月成立安岳县卫生局(简称县卫生局)。1984年设办公室、卫生股、医政股、计财股、政工股、纪检组、药政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爱卫办)、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地防办),代管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县公医办)。编制36人。1990年建立中共安岳县卫生局委员会。1991年增设局党委办公室,与政工股合署办公。1997年增设红十字会办公室。1999年增设中医股。2001年增设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简称县医监办)。同年卫生局编制19名。1998年公医办整体移交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1999年药政股成建制划归县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医监办撤销。2005年底设办公室、卫生防疫监督股、医政股、政工股。对外挂爱卫办、地防办、计财股、中医股、红十字会、综治办牌子。20年间历任局长:罗泽华、施正前、熊伟、彭岳阳。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79年12月成立安岳县医药管理局,编制6名,设政工股、业务股、办公室。1997年设办公室、企业管理股。1999年7月撤销安岳县医药管理局成立安岳县药品监督管理局,接收县卫生局药政股和药品检验所(2001年4月撤销),设办公室、审计财务股、生产流通监督管理股和安全监督股。2001年4月,省政府《关于全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从当年1月1日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州、县(市、区)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次年1月,组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办公室、综合监督股、市场监督股(挂药品稽查大队牌子),编制18人。2005年8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精神,组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制22人,设办公室、食品安全协调监察股、药品器械监督股、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历任局长:郭光远、杨明乐、秦廷才、李远明。

(第二节)卫生机构

一、县级医疗机构

县人民医院(安岳县红十字医院)1941年成立安岳县卫生院,1956年更名为安岳县人民医院(简称县人民医院),1994年增挂安岳县红十字医院牌子。1997年建成国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005年,职工536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52名,中级职称125名。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开放病床427张。设内、夕卜、妇、儿、传染、医学影像等科,并设有神(经)内(科)、呼吸、心血管、血液、消化、中医、胸外科、脑外科、泌尿科、肝胆外科、骨外科、整形外科等专业科室。有血管减影系统、血液透析仪、激光前列腺电动仪等多种现代医疗设备。能成功开展37种国家三级医院规定的技术项目。1995年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先进集体奖。

县中医院(安岳县第二人民医院)1956年建立。1994年达二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2000年获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称号。职工211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22名,中级职称51名。省级名中医1名,市级名中医7名,县级名医2名。设有院本部门诊部住院部和上府街门诊部。房屋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35张。建有骨伤科、中风病等专病科室。设急诊科、病理科、脾胃、痛经、呼吸、肝胆、颈椎、面瘫、肩、腰腿、糖尿、性病、牙科等专病门诊科室。有日立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螺旋CT、病理多媒体系统、全自动包埋机等现代医疗设备。在资阳市首家建立了同位素室,开展一次性口服碘根治甲亢。县内独家开展内窥逆行胰管、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切开术(EST),以及腹腔镜妇科手术。

县第三人民医院(安岳县痔瘘医院)1990年在原安农乡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痔瘘医院。有1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名。有房屋1.2万平方米,病床100张。开设有中西医内、外、妇产、痔瘘、糖尿病、五官、骨伤、口腔、针灸推拿、皮肤病性病、体外震波碎石、电视腹腔镜手术、心电、B超、检验、放射等科室。设有院本部门诊部和西大街门诊部。2003年更名为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

县康复医院1984年建立安岳县精神病医院,1987年更名为安岳县精神卫生保健院,1996年更名为安岳县康复医院(简称康复医院)。是以脑科、精神科为特色的专业医院。房屋面积3100平方米。职工8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名,病床100张。设康复科、精神科、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内科、针灸理疗科。有进口日本脑电图机、碎石机、B超、X光机。

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

县爱卫会1950年成立安岳县卫生委员会,1953年成立安岳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县爱卫会)。1993年县爱卫会办公室(简称县爱卫办)升为正局级事业单位,编制2名。爱卫会主任1986—1990年由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担任,其余7届由分管副县长担任。

县地防领导小组1952年成立安岳县钩虫病防治组。1982年成立中共安岳县委员会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88年成立县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县卫生局卫生股合署办公。领导小组历届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

县疾控中心(县防疫站)1956年建立安岳县卫生防疫组。1964年建立安岳县卫生防疫站(简称防疫站)。1985年设卫生科、防疫科、地防科、慢病科、检验科、放射科。1991年增设健康教育所和慢性病防治所。开展卫生监督、检测业务,承担全县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任务。1996年达到国家县级二等卫生防疫站标准。2004年建立安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县疾控中心)。与同时建立的卫生执法监督所在卫生监测、培训和办证等工作上,共同配合,各司其职。

县卫生执法监督所2004年12月建立,25人。设办公室、稽查科和卫生执法一科、二科。负责全县卫生行政许可、医疗、公共卫生监督和卫生执法等工作。

县妇幼保健院1987年,安岳县妇幼保健站更名为安岳县妇幼保健院。职工54人,病床40张,设妇科、妇产科、儿科、外科、计划生育、性病、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专业科室。1998年建成国家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三、其他卫生机构

县卫生校1958年建立安岳县卫生学校,1994年更名为安岳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职员24名,先后开办西医士、中医士、中西医结合医士、护理、检验、药剂、放射等专业长短班60余个。2000年10月设立川北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学点,开办大专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三个专业,由川北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颁发文凭。2004年底卫校被撤销,并人疾控中心,设医教科,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牌子。

县红十字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组织活动停止的安岳县红十字会(简称县红十字会)1984年恢复。1997年升为副局级机构,编制2名。1985年全县有红十字会基层组织6个,会员548人。2005年有基层红十字会组织36个,会员1.19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7048人。红十字会历届会长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担任。

县药品检验所1985年12月建立,事业编制5人,县卫生局管理。1999年划归县药监局。

安岳县医疗保险中心(安岳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952年,安岳县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75年成立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公医办)。历届委员会主任由一名副县长担任。

县新农合2005年10月建立安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简称新农合),卫生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8人。设办公室、财务科、业务科。

中心卫生院(区卫生院)1957年10个区均建立区卫生所。1971年其所有制由集体转全民,1974年扩建为区卫生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1990年岳阳镇卫生院升为区级卫生机构。1992年9月区卫生院更名为“xx中心卫生院”。1994年龙台中心卫生院挂安岳县红十字第二医院牌子。

乡镇卫生院(所)1986年有乡镇卫生院92所,职工902名,房屋建筑面积4.79万平方米。有X光机、显微镜、高压消毒器、手术床等医疗设备175台件。1992年以后,区乡行政区划多次撤并,乡镇卫生院所数随之变化。设乡镇政府的地方保留卫生院名称,设办事处的地方改名卫生所。2003年有乡镇卫生院69个,卫生所23个。2004年撤销23个卫生所,保留69个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价值平均6万余元。2004年69个乡镇卫生院编制167人。到2005年底,通贤镇、石羊镇、长河谝乡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龙台镇、姚市镇、高升乡卫生院达到一级乙等综合医院标准。通贤、李家、石羊、兴隆、永清、镇子、周礼、驯龙8个镇卫生院整体并人所在地中心卫生院。

村卫生站1955年始建村医疗室。1958年895个生产大队均建医务室。1990年有村卫生室840个,建站率96%。同年更名为村卫生站,接受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双重管理。通贤镇、横庙乡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卫生站。1991年全县有村卫生站913个,村级卫生人员1450人。1992年和1993年对157个甲级村卫生站和559个普通村卫生站进行整顿。合格者颁发《村卫生站许可证》。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村卫生站的资产基本属村医个人所有,多为个体经营,部分系乡卫生院派出支点。1989年乡镇卫生院(所)在村支点155个。1999年底保留38个。2005年938个村设卫生站946个,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员1140人。

工厂学校医务室1950年安岳中学首建医务室。周礼、通贤、龙台、石羊、兴隆、李家、镇子中学、安师、岳阳中学、城镇职中相继开办医务室。丝一厂和丝二厂办有医务室。1985年有工厂、学校医务室19个,医务人员110人。企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一些工厂被兼并或破产,医务室停办。2005年,有工厂、学校医务室11个,医务人员16人。

民营医疗机构1985年有个体诊所45个,2000年170个。2005年,经卫生局批准的民营医院1所,个体诊所17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卫生从业人员354人。

恒康医院,2002年县卫生局批准设县城的首家股份制民营医院。

(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房屋建设

1989年,安岳被省市确定为第四批农村卫生事业重点建设(简称三分之一重点建设)县。这项建设,由中央、省投人185万元,县财政投人1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自筹765万元。其中房屋建设950万元,设备购置70万元,人才培养30万元。重点建设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和外妇科大楼、县中医院综合大楼、县防疫站检验楼、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县卫生学校教学楼和安农乡卫生院门诊综合楼6个项目。1992年底全面竣工。原计划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2.02万平方米。1992年开始实施农村卫生三项(房屋、设备、人才)建设(以下简称三项建设)。两年投资219.7万元,建设14个乡镇卫生院房屋9410平方米。2001—2003年获得各类卫生建设项目10个,资金1000多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2500万元,完成了69个农村卫生院的建设任务,改扩建业务用房24.1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9万平方米。添置设备378台件,培训人才1276人次。2003年,防疫站获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人280万元新建业务用房2800平方米。2005年底竣工。石鼓乡、和平乡卫生院、兴隆中心卫生院获省市卫生扶贫资金30万元,城西、团结、白水乡卫生院获省市三项建设资金30万元,建设业务用房。2004年,省市批准人民医院建设传染病区,建房1800平方米,总投人346万元。自治乡卫生院获省市西部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万元,自筹13万元,建房670平方米。石羊、李家中心卫生院和偏岩、龙桥、建华乡卫生院获三项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0万元。县妇幼保健院获省级“降消项目”设备投资31.3万元,石羊中心卫生院、白水、高屋乡卫生院获卫生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共改扩建业务用房700平方米。2005年,安岳县获得中央、省财政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808万元,用于59个乡镇卫生院和9个中心卫生院的医疗业务用房新建、扩建、改建。建房5.52万平方米。

(第二节)设备

一、医疗设备

1985年底,县区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单位,有一般医疗设备126台(件)。2005年底,各种现代医疗设备达1000余台(件),其中价值5万元以上设备145台。设备总值3300万元人民币。

1985底,乡镇卫生院、所有一般设备62台(件),价值5万元以上设备仅5台。2005年底有现代医疗设备260台(件),其中价值50万元以上设备20多台。

二、卫生信息网络设备

2001年,县级卫生单位和部分中心卫生院共设置计算机120台。用于门诊收费、药房划价、库房管理、财务结算、统计和打印文件。实现上述科室业务与医疗保险业务联网。人民医院成立了网络管理中心,53台计算机联网。县中医院设立30个工作站,45台计算机联网。

2004年,县卫生局、县级卫生单位、县中心卫生院、片区卫生办公室等29个单位,安装计算机152台。县卫生局与县防疫站等28个卫生单位实现计算机联网,开展疫情网络信息直报业务。

2005年,卫生系统31个单位置计算机160台。县卫生局各股室分别配1~2台,用以打印传送文件、查阅资料、收集和通报疫情信息等。

(第三节)卫生“二二一一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