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162

第162章 聆听军人的想法(168)

我的看法是,适当地聆听一些军人的想法并不是什么坏事,没有谁能够比作为军事力量主体的军人有着更加切身的经验和感受来对军事问题进行思考了。一个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军人决策参与者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如果全由文人政治家们来进行决策,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将文人们所固有的纸上谈兵之类的缺点带入决策机构,而且假如决策者全都不懂军事却显现出很精通军事的样子,那样的决策结果只会贻害军队。一些文人谋略家们相信只要施展巧妙的外交手腕就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军人们则必然知道必须通过坚决的军事行动才能真正促使敌国放弃其原来的意图。政治家们在安全的决策室内安危地做出军事决策,而军队却在真正的战场上厮杀,如果前者拒绝听取后者的想法和建议,那么除非他们的决策是正确无误、完全符合于实际战场情势,否则身处战场上的军队贯彻执行错误军事决策的结果就只能使自身遭受巨大的灾难。

实际上只有通过军事行动才能解决的问题而政治家们坚持要用其他途径来解决,实际上应当出战的时候而政治家们坚决不允许出战,战机已经丧失了而政治家们又强制军队必须出战,迫切需要在战场上做出紧急的决策而一定要经过政治家所召开的会议来解决,这些都是他们错会了政治与军事之间的关系而贻害军队的情形。17至18世纪法国的君主路易十四就常常坐在巴黎的宫庭内对边境的战事进行摇控指挥,结果身处前线的法军总是败多胜少,因为路易十四在绝大部分时候根本不了解实际战场情势而只是想当然地进行决策。

陈汤矫诏出兵匈奴

战场上的情势瞬息万变、战机也常常是稍纵即逝,军队统帅如果不能够享有充分的战场决策权而处处要请求背后的政治领袖,那么这请示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贻误战机。

在东汉王朝的元帝时期,西域的匈奴郅支单于因为汉朝援助了与他争权夺位的匈奴另一支呼韩邪单于而对汉朝产生怨恨之情。郅支单于假意向汉朝表示愿意归降并请求汉朝派人护送其在汉朝都城长安的质子返回匈奴,但是当汉朝使者将其质子安全送回匈奴后,郅支单于就立即杀死了汉朝使者以示对汉朝的不满,在此后汉朝多次派遣使者要求送回被杀汉使的尸首但是要么被拒绝要么被囚禁。这时的汉朝尽管仍然是天下第一大国,然而却对进行大规模的远征活动失去了兴趣。郅支单于自知杀死并侮辱汉朝使才极有可能遭到汉朝大军的抱复因而带着他的部众远走到距离汉朝更远处的康居之地。到达康居之后,郅支单于凭借着其部众强悍的战斗力而连续击败并吞并了附近归附汉朝的几个西域国家,郅支单于自以为距离遥远而汉朝不愿进行长距离的远征行动因而放松了对汉朝的警惕,郅支单于自信汉朝不会讨伐他的另一个原由在于汉军的机动性能远不如他的匈奴骑兵的机动性能因而他完全可以在汉朝出兵之后就凭借着高机动性能而撤离到更加安全的地带。

这时,任汉王朝西域都护使的是甘延寿,副使则是陈汤,陈汤本人根据历史记述是一个比较贪财的人,但是他确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陈汤见到郅支单于对汉朝放松了警惕,于是便请求甘延寿同意出兵袭击郅支单于以求一战解决边疆隐患问题。然而甘延寿却坚持要将请求送到长安交由朝廷来进行决策,陈汤则争辩说他知道汉朝廷的决策模式、群臣在朝廷上议论不决、必然有支持的和反对的,如果任由他们商议不决而汉朝将出兵的消息必然会传送到郅支单于那里而降低袭击成功的可能性。尽管甘延寿坚决不同意私自出兵,但是陈汤却趁着甘延寿生病之机假造皇帝诏书以调集西域屯田的汉军和周边归附汉朝的各国联军准备远征盘踞于康居的郅支单于,并且当甘延寿试图阻止他这样做时陈汤甚至以拔剑相威胁逼迫前者同意出兵。矫诏出兵等同于欺君是要满门抄斩的,而甘延寿无奈只得同意出兵,于是他们两人便带着临时召集而来的四万联军直奔郅支单于盘踞的康居之地。郅支单于根本想不到汉朝竟然会远征他并且来得如此之快,他放弃了撤康居逃避到其他地方的打算因为附近的各国都派出了联军参与讨伐他的汉朝大军,于是他便命令士兵守住城池以等待汉军疲惫之后自己退兵。对于汉军来说,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汉军很快包围便攻破了土城的外围,郅支单于退守土城坚守,这时在汉军的外围突然出现了总数约1万人的匈奴援军,他们全为骑兵并且均分为10队向围困土城的汉军发起冲击,然而汉军阵地防守严密并且组织起有效的反冲击而终于将匈奴援军击溃,与此同时汉军向土城发起强攻并斩杀了郅支单于。

当汉军准备出发的时候,甘延寿与陈汤便联合向汉元帝上书表明立即征伐郅支单于的必要性和他们不得不这样做的无奈。尽管如此,当二人带着汉军凯旋的途中,他们接到的不是汉元帝褒奖的命令而是从长安前来的执法官以贪图财物的理由要将陈汤拘捕,陈汤向汉元帝上帝称自己打了胜仗不仅没受到奖赏反而要被拘捕实在太不公平,于是汉元帝便取消了拘捕陈汤的命令。在陈汤回到长安之后,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反对奖赏他称陈汤尽管取得了不凡的战绩但是却矫诏在前因而要功过相抵不予赐封,另一些大臣则陈述陈汤此次出兵的艰难和非凡成就因而应当获得赐封,汉元帝最终同意了后者的说法赐封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为关内侯。但是,陈汤在此后却因为此次征战的经历而长期被汉廷所冷落,甚至于后来一些大臣们旧事重提而几度想要致他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