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力量受损的两种情形在某些时候是可能单独出现的,二战中苏联和中国的一些战斗单位在与德军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有时即是成建制地全部牺牲,在马基雅维利时代中,雇佣兵打仗时无人阵亡而只有少部分人轻伤的情形也常常出现。
除了在平时和战时的损耗之外,军事力量本身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一部分人的观点是,只需要使得新征入伍的士兵数目抵得住同年退伍士兵的数目而既有的军事力量就足以维持下去。但是,在一种入伍年龄和退伍年龄差距极大的状况下,军事力量本身只会在现身军人的某一个年龄段中达到最高水平,过了这个顶点而军事力量就会不断呈现出下降的趋向。
古代人口紧缺的状况下,从15岁至65岁的男子都被要求服兵役。按照上述那一部分人的观点,只要使每年征召入伍的15岁男子数目大于或等于同年退伍的65岁月男子数目,而这支军队就能够维持下去。但是,这只是纯粹的数量上的维持,军队自身的战斗力在50个年龄差之间起伏不定、或高或低,进而导致军事力量被从内部牵制而无法充分发挥出作战效力。
现在,假设A国15至65岁人数不等的军队规模对等,另一个国家B国要求服兵役的军人年龄界限为25岁至45岁,那么后者所能保持的军队规模就相当于前者的三分之一。仅仅从数量上看,A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要从质量上来评定优劣对比情形就要颠倒过来了。因为B国军队人数虽少,但是其25岁至45岁之间的现役军人却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因而其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就会时刻以最强的姿态呈现。
A国军队人数是B国的三倍,B国军队战斗力也至少是A国的三倍,这样看起来两国之间的综合军事状况似乎相差无几,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除此之外,两国还都必须为确保其军事力量的持续存在而建立起足以支撑其既有军事力量的后勤体系,而真正的差距也就此拉开,因为A国为了维持与B国对等的军事力量必须建立起至少三倍于B国的后勤体系并且必然要为此而付出至少三倍于B国的军费和物资,但是对于B国而言,其后勤体系及其所必然要承担的负重就会比较轻松了。这样,在一个更大的国家战略层面,A国必定会因为其过于庞大的军事体系而损害其国家整体的长期发展,相反,B国却可以在不损害其国家整体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得以保持一支与A国具有同等作战效能的军队。
长期以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弥漫着这样一种论调,只需要管住出口和入口就可以掌控事物的整体。这种论调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简化、明了的管理法则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惰性。但是,这种论调不仅仅是简化了管理方法,而且也根本忽视了管理的中间过程。假如一名店铺经营者只关心每天收入多少和支出多少而根本不关心店铺本身的管理,而其店铺内部必定会因此陷入混乱,进而导致其运营程序出现严重问题甚至中断,结果收入和支出也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设若水务公司只关注管道入口处如何抽水和管理出口处如何用水却对管道输水的中间过程不闻不问,可以想像,管道本身必然会不断老和发生意外情况,而一旦管理本身出现问题比如漏水或断节,不仅输送的水无法到达用户那里而且同时水务公司的水量也在白白地损耗,结果即是水务公司整个商业运营程序的中断。
当这种只抓两头、不管中间过程的管理方法蔓延到军队之中时,就变成了前面所说的一部分人认为只需要使得新征入伍的士兵数目抵得住同年退伍士兵的数目而既有的军事力量就足以维持下去的论调。这并不是要否定这种说法中所遵循的军事力量创造和使用的基本法则,而是说片面关注这两点而不关心军事力量本身的维持状况是极端错误的做法。
针对军事力量本身的老化问题,另一部分人的解决办法是,倡导军事人员年轻化,具体的做法是裁汰老兵和增加新兵。这种做法其实只是看到了表象,因而采取了一种权宜之策。要想彻底根除军事力量本身的老化问题,倡导军事人员年轻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所谓根除军事力量老化的方法,则是要使既有的军事力量在军事系统的整体循环过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年轻化。不论一个国家的实际人口状况如何,也不论在其中究竟有多少人口适合服兵役,只需要选取其中身强力壮的哪一部分并据此划定专门的服役年限,这样,这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能确保其军事人员是所有人口中最为精壮的那一部分。
在平时,军事力量的消耗主要体现在军事力量本身的老化,意外的消耗也是有的但毕竟不是常态且属于极少部分。但是在战时,军事力量的消耗则是双重的,除了军事力量本身的老化之外,因为流血牺牲而消耗军事力量的情形就成为了常态并且属于绝大部分。虽然战争需求迫在眉睫,但是现役军人只要超过了法定服役年限同样要从战场上退出,当然在现实中也有许多国家出于战时的特殊需求而刻意修改法规以延长服役年限或者尽管没有修改法规但是却仍然要求退伍者继续为国家服役,不过,即使在这些情形中军事力量的老化问题也依然不能忽视。延长服役年限的做法只是人为地滞缓了因为军事力量老化所带来的损耗问题,而要求退伍者继续服役同样也只是暂时性地延缓了军事力量老化所造成的力量损耗。